乾崑智驾

搜索文档
华为链投资新思考:AI赋能千行百业,开拓下一个十年增长
东北证券· 2025-07-29 18: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为未来十年新增长方向是企业业务,其已较大程度实现自主可控全产业链,多款重磅产品推出使其重回技术和产品领先地位 [3] - 企业业务是华为三大业务中未来几年增长确定性最高的方向,有望成为未来十年增长主线 [5][7] - 随着华为企业业务壮大,存在两类投资机遇,即华为合作伙伴圈和被华为赋能者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华为的下一个十年增长:赋能千行百业——企业业务 下一个十年,华为战略聚焦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 -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 ICT 企业,正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软硬一体化数智生态,业务重心向内需倾斜 [21][22] - 华为公司整体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2003 - 2013 年由连通走向统一,奠基全球通信底座;2013 - 2023 年乘移动互联之势,拓展终端与云边布局;2023 年至今以智为核,重构“端 - 管 - 云”智能底座 [28][31] 企业业务承载战略落地,成为华为下一个十年核心增量 - 外部制裁叠加周期回落,运营商与消费者两大核心业务增长承压,运营商业务下游需求增速放缓乃至收缩,消费者业务面临芯片供给及操作系统生态双重瓶颈 [32] - 企业业务是“数字化打底+智能化升级+行业定制化”的服务组合,在供给端受“断供”影响小,具备一体化交付能力;在需求端有国家战略政策红利,目标是 2025 年营收达 2600 亿 [35][37] - 企业数智化转型至少具备万亿级市场空间,以 2024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总额测算,假设 1%收入用于数智化投入,对应市场空间 1.38 万亿元 [37] 行业军团全场景建制,全流程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 21 大行业军团,9 大可行方向,践行 All Intelligence 战略 - 各行业数智化本质是“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力,实现智能决策和高效运营”,核心要素包括智能感知、智能联接、智能底座、智能平台和 AI 大模型 [40][42] - 自 2021 年起华为成立 21 个军团,体系分为行业军团与子行业/产品军团,梳理出数字政府、大型企业、油气矿山、制造、金融、电力、交通、教育医疗及互联网九大核心方向 [43][45] 政府:城市、政务、公共事业 - 数字政府是政府部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性变革,涵盖底座智能化、数据价值化、业务模型化和应用智慧化四大核心路径 [48][49] - 报告列举了南京、深圳、鄂尔多斯等地在城市治理、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等场景中的数字政府案例 [53][54] 大企业:建筑、场馆、酒店、零售、物流、养殖 - 大企业数智化是对企业各环节进行系统性重构,覆盖多个领域,助力企业实现多种能力提升 [55][56] - 报告展示了华为在多个重点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案例,如雄安金湖、厦门国贸会展集团等 [58][59] 采矿:油气、化工、矿山、冶炼 - 华为助力油气、化工、矿山、冶炼四大领域数智化转型,在各领域有不同的转型方向和目标 [62][63] - 报告列举了中石油、云天化等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实践案例 [66][67] 制造:智慧工厂、数字研发、机器人 - 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聚焦无人化、柔性化与供应网可视化三大方向 [69] - 报告汇总了华为在制造业典型场景中的数智化落地实践案例,如酷特智能、冠捷科技等 [72][73] 金融:核心系统、大模型 - 金融机构核心系统面临多重结构性挑战,华为六大体系支撑其向高韧性、高安全、高敏捷转型,大模型融入金融业务主流程 [75][77] - 报告列举了邮储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行业核心系统升级与 AI 大模型落地案例 [80][81] 电力: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 - 绿色、电网柔性、源荷互动是未来电力行业的三大演进方向,数智化是应对挑战的关键手段,将在各核心环节落地应用 [82][84] - 报告汇总了华为在电力全链条中的数智化实践案例,如酒泉戈壁风电场、宁洲智慧电厂等 [89][90] 交通:公路、铁路、城轨、航空、港口 - 交通数智化从“点 - 线 - 面 - 体”体系出发,提升资源配置与产业链协同效率 [92] - 报告展示了华为在交通行业典型场景中的数智化落地实践案例,如山东高速、天津港等 [95][96] 教育医疗:教育、医疗 -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重构教育体系,全球医疗体系面临结构性矛盾,数智化转型箭在弦上,医疗数智化形成全流程闭环 [97][100] - 报告汇总了华为在教育与医疗领域的数智化典型实践案例,如宁夏大学、深圳龙岗区域影像中心等 [104][105] 互联网:ISP、OTT、传媒 - 智能化浪潮下,信息基础设施与内容生态加速融合演进,华为将在 ISP、OTT、传媒领域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 [106][107] - 报告展示了华为在互联网行业的数智化基础设施实践案例,如科奇集团、富嶽株式会社等 [110][111] 数智化转型服务市场爆发,华为是最有力竞争者 企业数智化转型从“可选”走向“必选” - 华为企业业务提供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全球企业数智化转型需求持续升温,在中国正从“可选”演变为“必选” [112][113] - 劳动力红利消退使数智化刚需上升,消费者需求倒逼产线柔性化重构,数智化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变量 [113][114] 华为已在技术底座、生态合作和组织架构上形成深厚积淀 - 技术底座方面,华为完成从硬件到行业算法的闭环布局,硬件有通用设备和第三方硬件,昇腾 910C 和 UB - Mesh 表现突出,软件与云服务为企业提供统一可靠云服务并形成经验库和模型库 [118][129] - 生态合作方面,华为构建了体系化、多层级的合作伙伴生态,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生态体系扩容与能力认证进阶 [130] - 组织架构方面,华为通过行业军团模式重组资源,形成分布式军团架构模式,总结出可复制、可落地的大模型应用方法体系 [137] 华为是企业数智化转型市场的最有力竞争者 - 华为数智化转型服务比传统咨询公司更具竞争力,具备全栈自研能力和完整能力闭环,招投标结果也印证其优势 [138][140] - 华为云能提供低价、个性化的算力服务,在中小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突出 [143] 投资建议:华为合作伙伴+华为赋能客户 投资机会 1: 华为合作伙伴圈——完成行业数智化的最后一公里 - 合作伙伴体系是华为落地千行百业的“必要”路径,投资机会确定性高 [145] - 选股思路一是聚焦市场空间处于加速释放拐点的行业,如采矿业和制造业,核心合作伙伴包括神州数码等;思路二是挖掘数智化空间长坡厚雪的行业,制造、金融、互联网与零售是价值洼地,核心合作伙伴包括赛意信息等 [146][161] 投资机会 2:被华为赋能者——降本增效从传统行业蜕变 - 数智化转型具备降本增效能力,存在三类投资机会,报告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了华为解决方案赋能客户 [166]
晚点独家丨广汽华望已规划两款新车,预计明年发布
晚点LatePost· 2025-07-10 20:30
合作模式与产品规划 -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打造的华望汽车规划了两款车型,包括一款轿车和一款SUV,动力形式涵盖纯电与增程,预计明年面世,定位30万级高端市场[4][5] - 华望汽车采用HI PLUS合作模式,华为参与整车定义、产品设计、研发及营销,"含华量"接近鸿蒙智行"五界"[7] - 广汽在华望项目上给予华为较大话语权,新车内外饰、三电、智能化与底盘等均带有华为技术特征[8][9] 华为汽车业务发展 - 华为汽车业务形成四种合作模式:零部件、HI、智选车及HI PLUS,HI PLUS介于HI与智选车之间,华为参与度显著提升[8] - 智选车模式通过问界M7等爆款车型验证华为定义车能力,带动车BU提前盈利,但资源有限导致合作门槛提高[10][11] - 车BU顺势孵化HI PLUS模式,与广汽、阿维塔、岚图等车企合作,旨在扩展业务规模并验证技术价值[11] 行业竞争与挑战 - 中国汽车行业进入淘汰加速期,传统车企通过提升"含华量"增强竞争力,华为合作需求激增[10] - 华为合作车企增多可能导致技术卖点稀释与产品线重叠,需平衡资源投入与差异化竞争[11] - 广汽为华望导入IPD流程并整合集团资源,支持其协调跨部门协作,强化项目执行力[9]
独家丨广汽华望已规划两款新车,预计明年发布
晚点Auto· 2025-07-10 19:09
华望汽车项目概况 -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打造的华望汽车规划两款车型(轿车+SUV),动力形式包括纯电与增程,预计2025年面世,定位30万级高端市场,风格接近当前20万以上热门品牌[3] - 华望项目采用近似华为HI PLUS模式,华为团队参与整车定义、产品设计、研发及营销,"含华量"接近鸿蒙智行"五界"[6] - 华望负责人为广汽集团投资发展部部长刘嘉铭,公司正招募研发、营销等领域人才,并导入广汽IPD集成开发流程,获得集团跨部门资源支持[6][8] 华为HI PLUS合作模式 - HI PLUS模式介于HI模式与智选车之间:华为参与整车定义与产品设计,提供营销支持,但不使用"界"字品牌名且不进入鸿蒙智行渠道[7] - 该模式要求合作车企建立新机制给予华为深度参与空间,广汽为此专门成立华望作为独立品牌[7] - 广汽在华望项目中赋予华为主导权,新车内外饰、三电、智能化与底盘均体现华为技术特征[8] 华为汽车业务战略演进 - 华为车BU从零部件供应商起步,后通过终端BG主导的智选车模式(问界/智界等)验证市场能力,2023年问界M7/M9等爆款带动车BU提前盈利[9] - 因智选车资源饱和,车BU推出HI PLUS模式拓展合作,已与广汽、阿维塔、东风岚图等车企达成合作[9] - 行业淘汰加速期促使传统车企提升"含华量",但华为需平衡资源投入与技术差异化问题[10] 合作车企动态 - 广汽2017年起与华为合作,2023年深化合作:传祺车型采用鸿蒙座舱+乾崑智驾,11月签署战略协议,2024年3月成立华望公司[6] - 广汽"番禺行动"改革中集中集团资源支持华望,赋予其跨部门协调权限[8]
牵手华为,向往M8乾崑背后有哪些技术密码
中国青年报· 2025-06-15 20:10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推出向往M8乾崑车型并开启交付,该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支持车位到车位的驾驶辅助功能,可应对掉头、环岛等复杂路况[2] - 乾崑智驾系统具备泊车辅助功能,用户设置目标车位后车辆可自动泊入,全向防碰撞系统已规避超过200万次潜在碰撞[2] - 公司技术将升级至HUAWEI ADS 4架构,云端部分可学习复杂驾驶场景,车端配备多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3] 市场应用与数据 - 乾崑智驾累计智能辅助驾驶里程达31.73亿公里,智能泊车辅助使用次数达2.06亿次,活跃用户超65万[2] - 广州白云机场全球首个采用出发层泊车代驾VPD技术试点,向往M8乾崑为首个试点车型,解决机场停车效率痛点[3] 战略与行业趋势 - 公司强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需回归高品质、高安全及高智能化竞争,此为集团核心优势[2] - 行业正聚焦通过技术提升用户情绪价值与服务体验,智能驾驶功能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2][3]
BBA集体失速,奥迪靠华为「智驾突围」
雷峰网· 2025-06-12 19:04
奥迪与华为合作 - 奥迪是首个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百年豪华品牌,合作涵盖奥迪A5L、A5L Sportback、Q6L e-tron、A4L、A6L、Q5L等主流车型 [2] - 奥迪A5L是首个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型,采用E³ 1.2电子电气架构,消除燃油车在算力、通信、供电、兼容性上的短板 [2] - 奥迪与华为合作打破智能辅助驾驶为新能源汽车专属标签的认知,让燃油车用户也能享受智能驾驶便利 [2] 华为车BU发展历程 - 2014年华为成立车联网实验室,2017年与奥迪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2018年拓展至L4级自动驾驶领域 [5] - 奥迪项目加速华为车BU诞生,华为将MDC移动数据中心集成至奥迪Q7原型车完成自动驾驶实测,推动车BU正式成立 [5][6] - 华为车BU推出HI、鸿蒙智行等合作模式,鸿蒙智行为"五界"品牌提供智能化技术及营销能力 [8] 华为合作车企的市场表现 - 问界M9均价超50万元,一年半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长期稳居中国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榜首 [9] - 问界M8上市33天拿下8万台大定订单 [10] - 岚图梦想家搭载华为鸿蒙智能座舱后,连续数月蝉联35万元以上新能源MPV销量冠军 [11] 奥迪的市场挑战与策略 - 2025年一季度奥迪在华销量降至14.45万辆,同比减少7%,BBA集体"以价换量",奥迪A4L、Q5L最高优惠超10万元,A6L售价跌破30万 [14][15] - 国产高端新能源抢占市场,理想汽车一季度销量11.1万辆,逼近奔驰,中国品牌在30万以上高端车型销量前十中占据五席 [16] - 奥迪核心任务是维稳,需守住BBA基本盘并应对国产高端新能源竞争,智能辅助驾驶成为关键因素 [17][19] 智能驾驶的市场趋势 - 中国54%购车者将车辆智能化程度视为首要考量,高端车型几乎标配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19] - ADAS配置从"加分项"变为"决策门槛",影响购车及品牌更换决策 [19] - 奥迪引入华为乾崑智驾以吸引传统豪华品牌换购群体及新势力品牌流动用户 [21][22]
BBA集体失速,奥迪靠华为「智驾突围」
雷峰网· 2025-06-12 19:02
" 奥迪项目间接推动了华为车BU的诞生。 " 作者丨王瑞昊 编辑丨 田 哲 "奥迪是首个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百年豪华品牌,(我们与奥迪的)合作才刚刚开始。" 近期,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宣布与奥迪合作乾崑智驾,合作车型不仅涵盖即将推出的奥 迪A5L、A5L Sportback和Q6L e-tron车型,还包括A4L、A6L、Q5L等更多主流车型。 即将推出的奥迪 A5L,是首个搭载华为载乾崑智驾的燃油车型,其首发搭载奥迪最新E³ 1.2电子电气架 构,消除了燃油车在算力、通信、供电、兼容性上的短板,实现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自然适配燃油车型。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长期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专属标签",而奥迪和华为的合作有望打破这一认知,让 偏好燃油车的用户也能够享受智能辅助驾驶带来的便利。 这一改变不仅关乎驾驶体验变化,更关乎奥迪能否突围市场竞争。 01 奥迪项目,加速华为车BU诞生 奥迪与华为的合作由来已久。 2014年,华为内部成立车联网实验室,成为车BU的雏形。三年后,双方在德国柏林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 忘录,携手布局智能车联网,并于2018年拓展至L4级自动驾驶领域。 据雷峰网了解,正是奥迪项目, ...
独家丨阿维塔组建座舱和智驾自研团队,为加速出海做准备
晚点Auto· 2025-06-11 22:54
公司自研进展 - 公司正在智能驾驶领域推进自研方案,计划在Momenta方案基础上开发并搭载于下一代海外车型[1][2] - 公司同时推动智能座舱领域自研,组建涵盖智能空间、底盘、架构等的研发团队,团队规模接近300人[2] - 公司智能化自研团队和非自研团队已合并到平台技术开发部下,原自研负责人调任母公司,智能化团队现由副总裁负责[2] - 公司回应称智能化团队总人数(自研和非自研)远超过300人[4] 行业合作与供应商 - Momenta是国内头部智驾供应商之一,客户包括上汽、比亚迪、奔驰、丰田等十多家车企,2023年收入超过3亿元[4] - 基于供应商方案自研在业内较普遍,车企通常在硬件、传感器等部分引入供应商[4] - 公司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共同发起,采用华为HI模式,目前在售四款车型均使用华为鸿蒙座舱和乾崑智驾[5]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扩大自研力度可能与其全球化布局有关,去年进入东盟、独联体、中东非、拉美四大市场,今年5月进入中国香港市场[5] - 下一阶段公司将登陆欧洲市场,目标覆盖约50个国家[5] - 由于部分地区对华为软硬件的准入限制,公司提高自研比重作为替代方案以确保产品上市节奏[5] 与华为的合作关系 - 2023年8月公司以115亿元收购华为子公司深圳引望10%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6] - 双方合作从HI模式升级为HI PLUS模式,华为参与从零部件供应到营销的全流程[6] - 公司多次辟谣与华为"脱钩"传言,强调华为是其"最亲密的战略合作伙伴"[6] - 在新车发布会上多次强调与华为的合作关系,称产品为"华为最美轿车"[6]
比亚迪智驾卖爆背后,藏着这三个硬核实力
商业洞察· 2025-05-24 17:24
比亚迪智驾战略 - 公司推出"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覆盖仰望、腾势、方程豹和比亚迪全品牌,实施全民智驾战略 [1] - 2025年2月10日官宣该战略,标志着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全面布局 [1] 市场表现与数据 - 2025年4月公司国内乘用车销量超30万辆,其中70%搭载智驾系统,普及率显著高于行业 [1] - 全品牌搭载天神之眼和乾崑智驾的车型累计销量突破48万辆 [1] - 每日产生智驾数据达3000万公里,形成全球最大数据底座 [1] 研发与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超12万名研发人员,其中智驾工程师超5000名 [1] - 依托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体系,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1] 产品定位与用户需求 - 智驾系统以安全为核心,兼具解放双手与主动防护功能 [1] - 智能化趋势下,消费者对更聪明、更安全的车辆需求增长 [1] 行业影响 - 公司通过数据规模、研发投入和制造能力引领智能汽车行业发展 [1]
广汽携手华为等在文博会上发布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 开启汽车与文化产业融合新篇章
深圳商报· 2025-05-24 01:00
核心观点 - 广汽集团联合华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布"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展示汽车从交通工具向科技文化符号的转型 [2] - 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豪华旗舰MPV正式发布,体现科技与文化相互赋能的未来生活可能性 [2] - M8乾崑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和鸿蒙座舱,实现全场景互联,构建数字生态 [3] 产品发布 - 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作为豪华旗舰MPV首次亮相,成为文博会广东展团的重磅活动 [2] - 该车型将在文博会期间连续5天以不同主题展示未来出行蓝图,打造汽车行业首个长周期、多维度发布会 [2] 技术配置 - M8乾崑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和鸿蒙座舱,支持超过5万款移动应用和75个原生车机应用 [3] - 实现手机、平板、智能家居设备的全场景互联,覆盖影音娱乐、远程办公、智慧生活 [3] - 配备健康零重力座椅、全身SPA按摩系统、雅马哈全景声高级音响、智能大冰箱、智能香氛系统等 [3] 设计理念 - 外观设计到内饰空间打造"移动的东方美学馆",采用场景化思维优化移动空间舒适性 [3] - 集传祺智造、华为乾崑智能、宁德时代电池三大安全保障于一体 [3] - 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的骁遥增混电池通过145项远超国标的严苛测试 [3] 行业影响 - 活动标志着汽车从"汽车制造"向"科技文化符号"的转变,成为"科技向善"的文化载体 [2] - 为汽车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启新篇章 [2]
全栈智能,大有可为 ——华为产业研究之智能汽车系列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5-22 0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为掌握全栈智能,有望引领汽车产业变革,其定位为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车 BU 独立为引望且 2024H1 已实现盈利 [1][6] - 华为全栈智能以智驾、智舱、智控为核心赋能车企,具备稀缺性,来自于 ICT 领域多年积累和持续高额研发投入,能打造领先的智能化体验 [2][6] - 跨域融合是未来发展趋势,华为全栈智能优势将得到充分体现,有望成为国内领先 Tier1,整车厂与华为将进一步加深合作 [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华为定位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车 BU 独立为引望,2024H1 已实现盈利 - 华为从 2013 年以车联网切入汽车行业,定位为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通过鸿蒙智行、HI 模式、零部件供应三种模式与车企合作 [11][14] - 鸿蒙智行模式下,华为与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上汽合作推出“五界”品牌,2024 年全系交付量破 44 万辆 [17][21] - HI 模式下,华为与北汽、阿维塔、深蓝、岚图等合作,提供全栈集成解决方案赋能车企,长安与华为合作的阿维塔和深蓝 2024 年均有多款热门车型 [12][24] - 零部件供应模式下,华为与丰田、大众、比亚迪等合作,供应智能化增量部件 [18] - 华为车 BU 从实验室到独立部门,与终端 BG 先整合后分划,目前独立为引望,引入外部股东赛力斯和阿维塔 [29][30] - 引望营收快速增长,毛利率提升,2024H1 实现扭亏为盈,当前客户集中度较高,未来有望改善,持续高额投入研发 [34][37] 华为掌握全栈智能,以智驾、智舱、智控为核心赋能车企 汽车智能化领域 - 华为掌握全栈自研能力,以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为核心,推出一系列智能化软硬件产品,形成五大解决方案赋能车企 [44] - 乾崑智驾首发高速 L3 商用解决方案,引领智能辅助驾驶发展,核心技术全栈自研,ADS 系统持续迭代,融合感知自研传感器,智驾计算平台全自研 [46][49][55] - 鸿蒙座舱打造人机交互的端到端智能体验,全新一代 HarmonySpace 5 基于 MoLA 架构,鸿蒙车机操作系统持续进化,乾崑音响结合自研算法,鸿蒙座舱生态目标 2025 年应用上架 10 万 +,座舱芯片基于麒麟系列发展而来 [66][71][75] - 乾崑车控软硬件全面分层解耦,实现车控 SOA 化,iDVP 智能数字平台优势明显,XMotion 系统实现中央协同控制,XMC 数字底盘引擎开创全域融合架构 [83][91][92] - 乾崑车灯光学自研车灯光学体系,包括智能车灯模组、AR - HUD、光场屏等产品 [98] - 乾崑车云解决方案包括车云服务、人车交互等技术服务,OTA 云服务自研差分算法,VHR 云服务搭载云鹊大模型,星闪数字钥匙规模化量产落地加快 [108][110][111] 汽车电动化领域 - 华为自研电驱、电控,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电池,核心产品包括 DriveONE 电驱系统、端云电池管理系统、巨鲸电池、液冷超充等 [115] - DriveONE 电驱动系统引领高集成度电驱技术发展,超高速电机实现领先转速与能效比,2024 年驱动电机市占率达 6.8% [116][117] - 华为自研 SIC 模组打造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DATS 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提升舒适性与节能性 [119][122] 全栈智能是华为引领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优势 - 华为全栈智能具备稀缺性,来自于 ICT 领域多年积累和持续高额研发投入 [2][4] - 华为凭借全栈自研优势,打造领先的智能化体验,能提升驾乘体验、实现技术迭代 [2] 产业展望 - 跨域融合是未来发展趋势,华为全栈智能优势将得到充分体现 [3] - 引望有望成为国内领先 Tier1,赛力斯和阿维塔各持股 10%,完善产业链 [3] - 整车厂与华为进一步加深合作,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上汽等与华为合作推出多款车型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