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机器人
搜索文档
首批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名单发布
机器人圈· 2025-10-30 19:07
大会概况 - 2025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发展大会于10月29日在东莞厚街镇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2] - 大会主题为"智造高地 智领未来",旨在为国内外顶尖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展示最新技术和成果 [2] - 大会由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东莞市政府主办,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承办 [2] 行业趋势与产业基础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融合应用已成为全球工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重塑工业格局 [4] - 东莞作为"世界工厂",已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完整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链 [4] 重要举措与活动 - 开幕式上宣布成立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供应链产业联盟,并发布了首批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名单 [2] - 这些创新中心将成为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重要力量 [2] - 第五届工业软件创新应用大赛同步启动,旨在激发工业软件领域的创新活力,推动技术突破与应用 [2]
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供应链产业联盟在东莞成立
南方都市报· 2025-10-29 19:29
大会概况 - 2025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发展大会于10月29日在东莞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1] - 大会主题为“智造高地 智领未来”,旨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展示最新技术与成果 [1] - 活动目标包括助力企业抢抓智能机器人赛道机遇,推动广东省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1] 政府支持与政策导向 - 广东省将持续出台政策,加大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扶持力度 [3] - 政策举措包括完善产业布局、支持技术创新、培育优势企业,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3] - 国家层面提出扎实推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5] - 具体方向包括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深化产品应用、强化行业治理、扩展国际合作网络 [5] 产业联盟与创新平台 - 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供应链产业联盟在大会宣布成立 [5] - 会上发布了首批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名单,这些中心将成为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重要力量 [5] - 大会设置了约600平方米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展示区”,集中展出核心零部件、整机系统与解决方案 [5] 东莞市产业基础与现状 - 东莞作为制造业名城,拥有超22万家工业企业、超1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 - 全市机器人产业在松山湖科学城、银瓶合作创新区呈现规模化集聚发展 [7] - 东莞已集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7000家,位居全国第三,数量仅次于苏州和深圳 [7] - 产业已形成涵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下游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 [7] - 涌现拓斯达、李群自动化等代表企业,以及本末科技、思谷智能等专注细分领域的创新型企业 [7] 行业趋势与战略意义 -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融合应用被视为全球工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重塑工业格局 [3] - 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十四五”时期实现“从小到大”的跨越,正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5] - 大会的举办被认为将对东莞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
深市智能制造龙头借力资本市场迎来跨越式发展
证券日报· 2025-10-14 23:48
行业核心观点 - 深市智能制造龙头企业正以核心技术突破引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升级,助力构筑中国"智"造坚实底座 [1] - 行业公司通过高研发投入实现工业自动化核心系统、激光装备、工业机器人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自主可控 [1] - 资本市场为智能制造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股权激励和并购工具,助力其实现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跨越式发展 [5][7] 公司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汇川技术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9.66亿元,研发费用率为9.58%,截至6月末累计获得3128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2] - 华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61亿元,同比增长19%,申请专利143件、软件著作权56件 [2] - 埃斯顿研发投入连续多年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截至2025年6月末共有软件著作权418件、授权专利597件,研发人员占比31.12% [3] 核心技术突破与应用 - 汇川技术核心技术涵盖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并延伸至电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应用工艺技术 [2] - 华工科技中央研究院推动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等尖端技术落地 [3] - 埃斯顿持续发展具身智能技术,加大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研发投入,关注机器人与智能化融合的实际应用价值 [3] 资本市场支持与融资活动 - 汇川技术上市至今共实施7期股权激励及2期长效激励持股计划,第七期股权激励覆盖境内外员工1160人 [5] - 华工科技自上市以来累计股权融资34.24亿元,成功发行多期短期融资债券、超短期融资债券、专新特新专项债等 [5] - 埃斯顿于2015年和2021年实施两次非公开发行,共募集资金17.45亿元,专项用于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研发和产业化等项目 [5] 公司发展战略与机构关注 - 埃斯顿坚持"内生发展+外延并购"并举战略,收购多家境内外企业以延展全产业链布局 [6] - 截至10月14日收盘,年内汇川技术、华工科技、埃斯顿分别获机构调研1462家次、342家次、334家次 [3]
东方精工: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已有嘉腾机器人、若愚科技、乐聚机器人的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23:16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在人工智能加机器人领域实施集群化战略投资布局[1] - 已投资嘉腾机器人 若愚科技 乐聚机器人三家机器人领域企业[1] 股权投资结构 - 持有嘉腾机器人19.8366%股权[1] - 持有若愚科技23.3111%股权[1] - 持有乐聚机器人6.8329%股权[1] 合作生态建设 - 与和而泰 乐聚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聚焦机器人控制系统[1] - 除乐聚机器人和嘉腾机器人外 还与若愚科技保持合作关系[1]
21对话|拓斯达吴丰礼:制造业是AI与机器人的最佳练兵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0:27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从注塑装备起步 业务扩展至工业机器人 工业母机和具身智能领域 形成工业机器人 数控机床 注塑机三大核心集群业务[1][4][5] - 公司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小拓" 率先应用于注塑领域 形成"专用+通用"双轨解决方案 通过"工艺数据AI大模型执行"闭环设计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4] - 公司计划将轮式人形机器人拓展至装配 检测等应用场景 进入自动化智能装备的千亿级市场[4]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控制平台实现从底层硬件到上层软件全链条国产化 开放超400个功能接口 作为具身智能技术的"工业小脑"[1] - 与国创工软基于欧拉操作系统共同开发X5智能机器人控制平台 满足工业领域超过90%的机器人需求 已在全系列机器人中批量应用[9][11] - 集成3D相机与AI视觉检测系统的人形机器人实现注塑车间全流程自动化 包括实时识别注塑件良率和自主装盘工序[14] 财务表现与产能 - 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业务连续两个季度保持20%以上快速增长 自产多关节机器人营收同比增长80.86%[1][7] - 自研多关节机器人累计出货量近1万台[1][8] - 智能设备总部基地启用后工业机器人年度最大产能达到6万台[2] 合作伙伴与产业链 - 与华为云 智谱 阿里云等大模型厂商深度合作 基于真实工业场景数据训练人形机器人工艺技能[8] - 作为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 积极引入优质战略供应链企业 打造智能制造核心配套产业集群[9] - 通过技术协同 场景共建与资源互通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9] 行业趋势与定位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 人工智能+机器人正在重塑制造业生态[1][4] - 机器人产业处于从"专用设备"向"通用智能体"跃迁的关键期 是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关键载体[5][9] - 广东制造业品类齐全 产业链完整 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提供丰富落地场景和数据资源[10] 应用领域与客户 - 工业机器人主要面向3C 玩具 家电 汽车 医疗 日化 包装等领域 累计服务超过15000家客户[5][8] - 在3C行业工艺及应用优势显现 大客户策略成效显著[8] - 智能机器人柔性分拣上料工作站 具身智能码垛工作站与注塑机 数控机床场景形成联动[7]
东方精工:公司对“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新技术保持密切关注
证券日报网· 2025-09-04 19:45
公司战略 - 公司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战略新兴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保持密切关注 [1]
Optimus 3要来了?特斯拉全新“金色擎天柱”信息流出,手部酷似人类成焦点
华尔街见闻· 2025-09-04 12:32
产品升级 - 新一代Optimus机器人采用全新金色外观设计 提供高级视觉体验[3] - 手部设计精细度显著提升 接近人类生物力学结构 执行器移至前臂并通过电缆操作手指[8] - 腰部和膝盖关节构造更加流畅平滑 机械感大幅减少[8] 技术参数 - 第三代灵巧手自由度提升至22个 其中主动自由度由6个增至17个[15] - 驱动系统由内置改为外置 传动系统升级为行星齿轮箱+丝杠+腱绳混合方案[15] - 采用丝杠替代涡轮蜗杆 腱绳替代扭力弹簧 提升精度 负载能力和传动效率[15] 性能表现 - 机器人具备对指令的理解和初步自主行动能力 能执行"带路找可乐"等任务[1][6] - 步态仍带机械感但持续优化 包括手臂摆动 膝盖伸直和脚跟到脚趾连贯动作[13] - AI推理速度被指出较慢 指令响应存在延迟[6] 战略定位 - 公司未来约80%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而非传统汽车业务[16] - 公司正从汽车制造商向人工智能+机器人巨头全面转型[16] - 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带入物理世界 已进行近二十年基础工作[16] 量产计划 - 计划2025年生产超过1000台擎天柱 2026年产量目标增至5万台[17] - 目标定价每台约3万美元 部署于工业场景完成精密制造和物流搬运任务[17] - 需解决大规模量产和控制成本的挑战[17]
广东机器人“天团”亮相,佛山单项奖补5000万造智能机器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22:30
行业核心观点 - 广东机器人产业在全国占据领先地位 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25% [2] - 佛山成为机器人产业重要制造和应用基地 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7% 同比增长43.5% [3][10] - 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特征 形成广州深圳研发与佛山东莞制造的协同生态 [3][8] 技术创新突破 - 中科紫东太初推出具身智能训练与验证场 实现从数据采集到功能验证的全链路闭环 [4] - 库卡机器人推出iico易可协作机器人 重复定位精度达±0.03毫米 2024年产量突破3万台 累计产销11万台 产值达170亿元 [5][6] - 华数机器人开发智能焊接系统 通过3D视觉自动规划焊接轨迹 实现免示教编程 [7] - 若铂机器人发布四足"机器牛" 采用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方案 实现复杂地形自主导航 [7] - 有研广东院推出YGSA系列六维力传感器 安全过载能力提升至2.5倍 [8] - 天太机器人推出新一代仿生智能关节模组 实现高度集成化与轻量化设计 [8] 政策与产业支持 - 佛山推出《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提供八个方面资金支持 [11] - 每年财政投入1.5亿元 单个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最高补助5000万元 [11] - 设立不少于35亿元的智能机器人产业方向子基金 [11] - 成立佛山市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 汇聚80多家成员单位 [12] 产业发展目标 - 佛山计划到2027年实现智能机器人整机产值突破200亿元 [9] - 重点推进产品创新加速行动 推动家电智能化与智能家电机器人化 [9] - 聚焦控制器 减速器 传感器 高性能电机等关键技术攻关 [12]
广东东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14 03:0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9亿元,同比微降0.1%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142.52% [5] - 扣非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12.12% [5] 水上动力设备板块(百胜动力)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5亿元(+28%),净利润0.58亿元(+13%),均创历史新高 [6] - 实现300马力汽油舷外机量产交付,成为中国首家量产该机型的企业 [6] - 推出首款智能顶流机产品,完成40余次造型优化和近千次水上测试 [7] - U9 EPR系统上线后存货周转天数下降,配件订单交付周期缩短至1个月内,配件销售额增长超50% [8] - 获批国内首个CNAS实验室认证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8] - 新总部投入使用,配备智能化生产车间和300马力装配线 [10] 智能包装装备板块 瓦楞纸板生产线业务 - 海外业务(Fosber集团):欧美市场订单稳健,新设墨西哥子公司拓展拉美市场 [11][12] - 国内业务(Fosber亚洲):新增订单创历史新高,推出3.15米宽幅瓦线新品,新工厂年产能40条线 [13] 瓦楞纸箱印刷包装设备 - 海外市场采用"代销+直销"模式,中东和东南亚订单金额超去年同期 [14] - 数码印刷设备业务(万德数科):升级款"数码印刷一体机"获市场青睐,墨水耗材销售持续增长 [15] 外延业务布局 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 - 战略投资乐聚机器人(持股2.83%),签署协议合作生产制造、应用拓展及市场推广 [18][19] - 已形成三个股权投资项目集群 [18] 可控核聚变+核电装备领域 - 增持贵州航天新力股权至19.89%,参与ITER项目关键部件制造 [21][22] 硬科技领域 - 通过亿能投资布局腾盾无人机、科工火箭(航空航天)及宇泽半导体(新材料) [24]
东方精工: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13 17: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59亿元,同比微降0.1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142.52%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12.12%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5亿元,同比增长199.64% [1] - 基本每股收益0.33元/股,同比增长135.71% [1] - 总资产83.4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88%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58%,同比提升4.00个百分点 [2] 百胜动力业务突破 - 舷外机业务收入利润创历史新高,较2021年上半年增幅超100% [4] - 实现国产300马力汽油舷外机量产交付,成为全球第三个具备该能力的国家 [4] - 推出首款智能顶流机产品,采用国内首创折叠型结构 [4][5] - 配件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0%,90%订单实现1个月内交付 [5] - 通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80% [7] - 获批国内舷外机行业首家CNAS实验室认证 [5] - 新总部于2025年5月投入使用,配备智能化生产车间 [7] 瓦楞纸板装备业务 - Fosber集团在欧美市场新增订单保持稳健 [8][9] - 设立墨西哥子公司辐射拉美市场售后业务 [9] - Fosber亚洲国内新增订单创历史新高,推出3.15米宽幅瓦线新品 [10] - 通过内部协同优化成本结构,产品质量与合格率显著提升 [9][10] 印刷包装设备业务 - 海外市场采用"代销+直销"模式,在"一带一路"国家订单金额超去年同期 [10] - 万德数科数码印刷一体机凭借双模式集成技术获得大量订单 [11] - 配套墨水耗材及配件销售延续增长态势 [11] 外延战略投资布局 - 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形成集群化投资:嘉腾机器人(持股19.84%)、若愚科技(持股12.39%)、乐聚机器人(持股2.83%) [12][13] - 与乐聚机器人达成生产制造、应用拓展及市场推广三方面合作 [14][15] - 增持航天新力股权至6.86%,布局可控核聚变关键材料及核电装备领域 [15][16] - 通过亿能投资布局航空航天(腾盾无人机、科工火箭)及新材料(宇泽半导体)领域 [17][18] 股东结构与治理 - 实际控制人唐灼林与唐灼棉为一致行动人,分别持股21.26%和7.96% [2][3] -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3] - 公司无利润分配计划,不进行现金分红或转增股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