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超转型

搜索文档
赢了沃尔玛“一毛钱”,却输掉一个时代,“广东超市三巨头”崩塌退市
创业邦· 2025-07-22 11:02
人人乐发展历程 - 1996年7月1日公司在深圳南油开出首家门店,面积达2600平方米,远超同期本土超市100-300平方米的规模,日均销售额达6万元[7][8] - 1997年与家乐福展开激烈竞争,通过错位竞争和灵活促销策略,日销售额从最低不足2万元飙升至60万元,打破家乐福"3公里无对手"神话[8][9] - 1999年与沃尔玛正面交锋,通过价格战和战术调整迫使对手遭受损失,被沃尔玛前高管称为"中国唯一正面刚赢沃尔玛并存活的企业"[10][11] - 2010年1月公司上市,市值巅峰达136.68亿元,与永辉、大润发并称"民营商超三杰"[11] 战略失误与业绩崩塌 - 上市后推行"五年万店计划",2011-2016年新增87家门店,但异地扩张导致毛利率下降15%,西安门店平均毛利率比深圳低15%[14] - 2012年营收达129亿元峰值却首次亏损,此后主营业务长期亏损,盈利时仅赚3500-6000万元,亏损则达3.5-8.6亿元[15] - 2023年净资产为-3.87亿元触发退市警示,2024年以13元打包出售13家子公司门店,关闭45家门店,供应链断裂导致缺货率超40%[17][20] - 2024年7月4日退市时股价0.36元/股,总市值1.58亿元较巅峰蒸发99%[4] 行业格局变迁 - 1995年家乐福进入中国引发行业爆发,同期步步高、新一佳、永辉等本土品牌崛起[7] - 电商冲击下传统商超流量逻辑被颠覆,永辉抓住生鲜赛道崛起,人人乐仍沉迷线下扩张[15] - 2024年大润发营收从1243亿缩水至725.67亿元,永辉四年亏损近百亿关闭300家店,家乐福中国仅剩4家门店[21] - 行业分化明显:电商解决低价便利、山姆锁定品质精选、胖东来依靠信任情感[24] 转型失败原因 - 线上转型滞后,"人人乐园"APP和"人人乐到家"小程序线上销售占比始终低于5%,同期永辉线上占比超20%[25] - 盲目多业态扩张,2015-2018年推出Le super、Le life、Le fresh等6种业态,供应链无法支撑[25][26] - 6年更换4任董事长,战略在"多业态扩张"与"资产剥离"间摇摆,2019年后出售资产仍难挽颓势[26] - 家族化管理问题突出,75%股权由创始人夫妇掌控,高管离职后核心岗位由家族成员接任[28] 行业新生态 - 胖东来通过员工价值最大化实现差异化,颠覆传统零售模式[28] - 永辉模仿胖东来改造93家门店却加剧亏损,2025年上半年预亏8.3亿元,关闭227家亏损门店[26][27] - 当前零售生态呈现多元化特征,山姆、盒马、京东超市等各具定位,不再存在通吃模式[28]
"学徒"难出师:永辉超市、中百集团学习胖东来一年多,今年上半年仍预亏超2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8:56
零售行业调改成效分析 - 胖东来作为零售行业标杆,吸引步步高、永辉超市、中百集团、家家悦四家上市商超学习调改模式 [1] - 调改后四家企业均实现销售收入增长,但盈利表现分化:步步高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超300%,中百集团和永辉超市预计亏损超2亿元 [1][2] - 中百集团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2.13亿至2.9亿元,较去年同期1.42亿元亏损扩大 [1] - 永辉超市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2.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1] 企业调改具体进展 - 中百集团已闭店调改12家仓储大卖场和42家社区超市 [1] - 永辉超市上半年调改开业93家门店,累计调改门店达124家 [4] - 步步高完成18家门店调改,调改店销售和客流显著增长 [2] - 家家悦完成十几家门店调改,调改后门店客流、销售和盈利能力提升 [2] 亏损原因分析 - 永辉超市处于转型深水期,面临门店歇业装修、设备投入、资产报废、重开业支出等一次性成本 [4] - 供应链改革导致大量供应商和商品升级汰换 [4] - 中百集团和永辉超市均提及关停门店产生的损失,其中永辉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 [4] - 行业专家指出调改需配套供应链升级,且管理过渡需要时间 [4] 行业竞争格局 - 胖东来2024年销售额170亿元、利润8亿元,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117亿元(占去年全年近70%) [3] - 传统商超面临数量过剩问题,行业进入出清阶段 [4] - 零售创新呈现多元化趋势,如盒马探索不同消费层级模式 [4] - 专家强调胖东来模式非万能解药,商超需持续应对市场变化 [2][4] 企业后续计划 - 中百集团表示2025年将持续推进调改工作 [4] - 步步高计划陆续改造更多门店 [2]
“胖改”中原突围记:郑州试验田,育出永辉全国转型样本
搜狐财经· 2025-07-12 17:17
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通过"胖东来模式"调改实现销售与客流显著增长,郑州信万广场店首日销售额达188万元,是调改前的13.9倍 [1][8] - 调改模式从郑州试点扩展至全国,已完成超百家门店改造,单店业绩提升3~5倍 [13][15] - 郑州凭借人口基数、消费潜力及区位优势成为调改核心试验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4.6亿元(同比+4.7%)[3][4] 调改策略与成效 - **商品结构调整**:下架81.3%原有商品,新商品结构与胖东来重合度超90%,引入网红大月饼、DL精酿啤酒等爆品 [10] - **门店空间优化**:取消强制购物动线,拓宽主通道,新增顾客休息区、宠物寄存区等便民设施 [10] - **员工福利升级**:基层员工月薪从2500元提升至4500元,日均工时≤8小时,年休假10天 [10] - **经营数据验证**:调改后稳态门店单店月均盈利超35万元,2025年Q1 41家调改门店累计利润7472万元 [17] 郑州市场地位 - **战略意义**:郑州为永辉华中核心城市,常住人口超千万,具备辐射中原经济区的消费能力 [3] - **消费动能**:2024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3亿元(同比+6.5%),5月单月569亿元(同比+8.7%)[4] - **试点优势**:信万广场店位于金水区核心商圈,覆盖多元化客群,配套成熟交通便利 [7] 全国推广进展 - **模式复制**:帮扶调改(河南)与自主调改(其他省市)并行,计划2026年前完成300家门店改造 [13][15] - **人才培养**:开设"全国调改店长精英班",43名核心店长接受40天实战培训,强化动线优化、品类管理等能力 [15] - **规模目标**:预计2024年8月底调改门店达178家,覆盖66座城市,第五批调改已延伸至三四线县域市场 [15][17]
永旺内地首店续租八年 天河城超市一哥“瘦身”求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18:04
租赁协议与门店升级 - 永旺广东与天河城集团签订8年租赁协议(2025年7月1日至2033年6月30日),总租金不含税约1.016亿元人民币,获得90天装修期 [2] - 天河城店将升级为AEON STYLE SM业态旗舰店,改造时间为2025年7月至10月初,聚焦年轻中产家庭的健康、便利、品质需求 [2] - 新协议租赁面积缩小至负一层B113及B114号商铺及负二、三层仓库,未覆盖整个负一层 [3] 租金变化与成本优化 - 2010-2025年租金从3720万元/年逐步增至5200万元/年(年涨幅约5%),新协议年均租金降至1270万元/年(不含税) [3] - 公司通过缩小经营面积优化成本结构,放弃"规模崇拜"以减轻租金和管理费压力 [5] - 续租后公司持股65%,天河城集团附属公司持股35%,双方达成利益平衡 [7] 市场战略调整 - 采取"小型化+精品化+体验化"策略,2024年在广东计划新开8家店,年底门店总数将达41家(较2019年33家增长) [6][7] - 2024年5-6月已在广州新开领展广场店和荔湾区城光荟店,目前广州拥有7家综合百货超市+11家食品超市+3个购物中心 [6] - 公司持续关闭亏损门店(如北京丰台店、深圳宝安中心店等),内地市场已连续亏损8年 [5] 行业竞争环境 - 电商平台崛起和社区团购等新兴零售业态冲击传统商超,约40%商业零售企业面临营收增长考验 [7][9] - 会员制仓储店和沉浸式体验商业分流传统百货客流,传统商圈空置率较高 [7] - 天河城商圈同步进行三年"无感改造",采取"去零售化+增强体验"策略应对消费趋势变化 [8][9] 品牌历史与消费者认知 - 天河城店为永旺在内地首家门店(1996年开业),原名"吉之岛",2013年统一更名为AEON,承载广州消费者29年记忆 [4] - 闭店传闻引发市民广泛关注,反映出老牌外资商超在当地的情感价值 [3][4] - 日式经营风格和进口商品曾帮助公司在广州零售市场快速立足 [4]
唏嘘!多地家乐福,1元出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1 23:38
家乐福中国现状 - 家乐福中国可能即将退出中国市场 [1] - 苏宁易购以1元/家的价格出售杭州、宁波、沈阳和株洲4家已停业的子公司股权 [4] - 被出售的4家子公司债务负担较重 其中沈阳家乐福2023年营收97286万元但亏损21638万元 杭州家乐福总负债达438亿元 [7] - 家乐福中国2024年营收648亿元 亏损546亿元 6家子公司被申请破产 [9] - 目前全国仅剩3家门店运营(上海古北、万里和北京四元桥店) 上海川沙店已停业 [14][16] 苏宁易购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56791亿元(同比下滑932%) 归母净利润61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增长11493%) [11] - 资产负债率仍高达9063% 流动比率055显示短期偿债压力显著 [11][12] - 通过出售家乐福子公司股权增加572亿元净利润 [2] 家乐福历史回顾 - 1995年进入中国 巅峰期拥有超300家门店 2008年位列中国连锁百强第六 单店年均收入252亿元 [15][16] - 2019年苏宁以48亿元收购80%股权后 4年累计亏损超85亿元 门店从233家锐减至个位数 [16]
京城传统商超加速改造升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3 05:19
行业变革趋势 - 实体商超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 传统大卖场关店与本土超市升级改造同时进行[1] - 永旺超市北京最后一家门店将于5月16日终止经营 卜蜂莲花金源店也将于5月底停业[1] - 永辉 物美等商超加速升级 新改造店接连亮相[1] 传统大卖场退潮 - 永旺超市将退出北京市场 其朝阳大悦城店和昌平永旺国际商城店已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关闭[2] - 永旺超市陆续关闭广州 武汉 深圳等多地门店[2] - 卜蜂莲花在京门店从8家缩减至2家 金源店将结束20多年经营[2] - 外资大卖场优势被削弱 本土超市选品和服务提升 生鲜电商 社区团购分流消费者[2] 本土商超新生 - 永辉超市全国调改门店数量已超60家 北京顺义首家和大兴第二家调改店先后开业[3] - 调改店优化购物环境 商品陈列方式升级 过道拓宽 货架高度降低 购物效率提升[3] - 永辉通州万达店将于5月22日恢复营业 丰台千禧店将于5月30日恢复营业[3] - 物美首家学习胖东来的调改店3月在海淀开业 预计5月底前还将有新调改店亮相[3] 转型挑战与破局 - 永辉2024年营业收入67574亿元 同比减少1407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1465亿元 连续第四年亏损[4] - 永辉调改店初期客流火爆 但后期明显回落 能否扭转亏损仍是未知数[4] - 胖东来式爆改短期提升口碑和竞争力 但无法根本解决传统商超困境[5] - 胖东来和山姆会员店通过自有品牌站稳中高端市场 奥乐齐采用低价路线 精简商品优化供应链[5]
曾经的百亿零售巨头将退市,人人乐缘何“乐”不起来?
南方都市报· 2025-05-12 20:31
公司退市公告 - 公司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股票拟终止上市交易 [2] - 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为-4.04亿元,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结果,触发退市条款 [5] - 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但实际业绩从预盈4亿转为亏损,期末净资产触发退市 [7] 公司历史与经营状况 - 公司成立于1996年,曾是深圳零售头部企业,2010年上市后市值一度突破130亿元 [7] - 2021-2023年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2023年财报被出具带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 [6] - 2024年底门店数量仅剩32家,全年关闭45家,停牌前总市值16.24亿元 [7] - 2019年起6年内三换董事长,战略频繁调整导致业务萎缩 [8] 行业挑战与转型困境 - 行业毛利率普遍不足20%,租金上升叠加电商冲击(如盒马、叮咚买菜)加剧竞争 [8] - 传统商超过度依赖"通道费"模式,削弱供应链把控能力 [8] - 新零售品牌通过会员制、餐饮+零售等创新业态抢占市场(如山姆单店坪效为传统商超3倍) [9] - 公司曾尝试高端超市Le super但内部管理未落实,转型失败 [8] 行业转型案例 - 永辉通过数字化升级供应链(合作胖东来) [9] - 大润发与阿里合作实现线上订单占比超35% [9] - Costco和山姆会员店以高黏性会员制模式突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