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核聚变
搜索文档
瀚川智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5.57亿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4346.46万高于中位数
新浪证券· 2025-10-31 19:5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16日,于2019年7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全球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佼佼者,核心产品覆盖汽车电子、医疗健康、新能源电池等行业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 - 专用设备 - 其他专用设备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57亿元,在行业89家公司中排名第50位,低于行业平均数12.1亿元和中位数5.96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4346.46万元,行业排名第41位,低于行业平均数1.11亿元,高于行业中位数3437.12万元 [2] - 行业第一名科达制造营收126.05亿元,净利润18.32亿元,第二名豪迈科技营收80.76亿元,净利润17.89亿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4.42%,高于去年同期的17.59%,也高于行业平均的28.52% [3]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73.23%,高于去年同期的63.36%,且远高于行业平均的42.80% [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蔡昌蔚,其2024年薪酬为252.22万元,较2023年的176.46万元增加75.76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9913户,较上期增加4.72%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77万股,较上期减少4.51%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多只ETF基金,包括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增持63.23万股至338.83万股)、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新进,持股135.28万股)和诺安多策略混合A(新进,持股99.34万股) [5]
广联航空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7.77亿排名28,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1566.64万排名36
新浪财经· 2025-10-31 14:22
2025年三季度,广联航空实现营业收入7.77亿元,在行业48家公司中排名28。行业第一名中航西飞营收 302.44亿元,第二名航发动力229.12亿元,行业平均数为34.56亿元,中位数为11.71亿元。当期净利润为 1566.64万元,行业排名36/48,行业第一名中航沈飞13.69亿元,第二名中航机载11.62亿元,行业平均数为 2.24亿元,中位数为8970.46万元。 资产负债率高于同业平均,毛利率低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广联航空资产负债率为68.12%,高于去年同期的64.74%,且高于行业平均 39.42%。从盈利能力看,当期毛利率为27.88%,低于去年同期的40.44%,也低于行业平均30.54%。 广联航空成立于2011年2月25日,于2020年10月2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黑 龙江省哈尔滨。它是国内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领先企业,具备全产业链制造能力,在航空航天工装及零 部件制造领域优势显著。 广联航空主要从事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制造,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 - 航空装备Ⅱ - 航空 装备Ⅲ,概念板块包含成飞概念、小盘、低空经济核聚变 ...
江顺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7.13亿行业排42,净利润6545.07万排35
新浪财经· 2025-10-31 12:4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19日,于2025年4月24日在深交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为江苏省江阴市 [1] - 公司是国内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配套设备行业领先企业,深耕行业二十余年,产品矩阵完善 [1] - 主营业务为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配件、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精密机械零部件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其他专用设备,概念板块包括汽车热管理、次新股、低空经济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13亿元,行业排名42/89,高于行业中位数5.96亿元,低于行业平均数12.1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6545.07万元,行业排名35/89,高于行业中位数3437.12万元,低于行业平均数1.11亿元 [2] - 2018至2024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17.5%和28.4% [6] 财务状况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4.59%,低于行业平均的42.80%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4.43%,高于行业平均的28.52% [3] 业务亮点与增长动力 - 2024年我国铝型材挤压模具市场规模超60亿元,行业向头部集中,公司模具收入和市场份额均有提升 [6] - 模具和配套设备两类产品优势叠加、业务协同,2018至2024年模具和设备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5.0%和25.4% [6]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31.91%,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8.51% [6] - 已有布局微通道模具业务,技术有望拓展应用至数据中心液冷领域 [6] 股东结构与市场关注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兼总经理张理罡,2024年薪酬为240.93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6896户,较上期减少5.12%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兴全合远两年持有混合A为新进股东,持股20.78万股 [5] 机构业绩预期 - 申万研究所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0亿元、1.75亿元、2.42亿元 [6]
信科移动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37.63亿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1.93亿排名靠后
新浪财经· 2025-10-31 11:55
信科移动是国内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企业,成立于1998年12月29日,于2022年9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湖北省。公司是唯一一家从事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制定、核心技术研发和 产业化的央企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具备深厚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 信科移动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 - 通信设备 - 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涉及中盘、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核聚 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公司主要从事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制定、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相关业 务。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十,净利润第三十三 2025年三季度,信科移动实现营业收入37.63亿元,在行业36家公司中排名第10,低于行业平均数64.34亿 元和中位数11.84亿元,行业第一名中兴通讯营收达1005.2亿元,第二名中际旭创为250.05亿元。主营业务 构成中,移动通信一体化服务22.73亿元占比35.01%,系统设备13.92亿元占比21.44%等。当期净利润为 -1.93亿元,行业排名33/36,行业第一名中际旭创净利润75.7亿元,第二名新易盛63.27亿元,行业平均数为 6.68亿元,中位数为8078.06万元。 资产负债率高于同业平 ...
臻镭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3.02亿行业排33,净利润1.01亿行业排10,毛利率82.26%远高于行业平均
新浪财经· 2025-10-31 09:24
臻镭科技成立于2015年9月11日,于2022年1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浙江 省杭州市。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和微系统供应商,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全产业链布局优势。 公司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芯片和微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半导体 - 模拟芯片设 计,涉及北斗导航、6G概念、低空经济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三十三,净利润第十 2025年三季度,臻镭科技营业收入为3.02亿元,行业排名33/34,远低于行业第一名汇顶科技的35.21亿元和 第二名翱捷科技的28.8亿元,低于行业平均数11.35亿元和中位数6.08亿元。主营业务构成中,电源管理芯 片1.03亿元占比50.10%,射频收发芯片及高速高精度ADC/DAC芯片8086.37万元占比39.47%。当期净利润 为1.01亿元,行业排名10/34,低于行业第一名汇顶科技的6.77亿元和第二名圣邦股份的3.32亿元,但高于 行业平均数2965.8万元和中位数1012.57万元。 资产负债率低于同业平均,毛利率高于同业平均 申万宏源指出,公司2025年Q1 - Q3业绩符合市 ...
光启技术的前世今生:营收15.96亿排名行业17,净利润6.06亿位居第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29
光启技术成立于2001年7月18日,于2011年11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广东省深 圳市。该公司是国内首家且唯一实现超材料全产业链大规模量产的企业,专注超材料业务,产品竞争优势 显著。 光启技术主营业务为新一代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 - 航空装 备Ⅱ - 航空装备Ⅲ,涉及PEEK概念、无人机、低空经济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十七,净利润第七 2025年三季度,光启技术营业收入为15.96亿元,行业排名17/48,远低于行业第一名中航西飞的302.44亿元 和第二名航发动力的229.12亿元,不过高于行业平均数34.56亿元和中位数11.71亿元。主营业务构成中,超 材料产品营收9.36亿元,占比99.23%;其他320.12万元,占比0.34%;超材料研发业务239.1万元,占比 0.25%;其他(补充)166.48万元,占比0.18%。当期净利润为6.06亿元,行业排名7/48,低于行业第一名中航 沈飞的13.69亿元和第二名中航机载的11.62亿元,但高于行业平均数2.24亿元和中位数8970.46万元。 截至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