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集采

搜索文档
半年业绩从盈利1.65亿到预亏数千万 迪瑞医疗管理层“换血”
中国经营报· 2025-08-02 03:47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200万元至3300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600万元至3900万元,创上市11年来首次半年度净利亏损 [2] - 2024年全年营收下降11.63%,净利润下跌48.5%至1.42亿元,第四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87.14%至4236.27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065.49万元 [2][4]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24亿元逆转为-2.95亿元,同比降幅231.29% [4] 亏损原因 - 国内市场仪器产品装机和试剂上量不及预期,总体毛利下降 [3]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389.85万元,反映部分资产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 [3] - 试剂产品毛利率从75.42%降至70.06%,仪器产品毛利率从33.99%降至24.26% [4] - 国际业务受医疗政策变动及回款问题限制 [4] 产品结构问题 - 2022年中报显示试剂收入占比仅48.51%,仪器收入占比51.49%,远低于行业龙头安图生物(77.89%)和新产业(69.94%) [5] - 仪器销售一次性且需让利获客,试剂作为消耗品利润更高,结构失衡导致整体盈利能力下滑 [5] - 新产品如CS-690全自动尿生化分析仪、CM-64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市场表现未达预期 [5] 行业竞争与政策影响 - 生化分析仪市场面临迈瑞医疗、科华生物等国内对手及日立、贝克曼库尔特等国际巨头竞争 [6] - 血细胞分析仪领域被雅培和SYSMEX垄断,公司BF系列产品虽性能先进但品牌认知度不足 [6] - 体外诊断试剂集采政策落地导致检验价格下降,压缩产业链利润空间 [5] 公司应对措施 - 2025年业务核心导向聚焦试剂上量 [7] - 推进国际市场本地化政策,响应属地国家国产化需求 [7] - 研发投入1.30亿元占营收10.6%,拥有213项专利(发明专利136项)及96项软件著作权 [8] 管理层变动 - 4名董事离职,其中3人完全离开公司,董事会近半数席位变动 [9] - 提名4名新任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其中3人具有华润医药商业集团背景 [9]
体外诊断行业周报:美国麻疹疫情有望催生相关诊断试剂需求-20250609
湘财证券· 2025-06-09 14: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体外诊断行业“增持”评级 [5][7][5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1.13%,体外诊断上涨2.00%,医药跑赢沪深300指数0.25% [2] - 美国麻疹疫情确诊病例数增至1168例,有望催生相关治疗防护需求,建议关注布局麻疹病毒检测的体外诊断公司 [5][52] - 医疗反腐及体外诊断试剂集采使体外诊断产业承压,但集采出清后行业有望重回增长 [5][53] - 建议从产业技术周期及细分行业成长性角度,关注免疫诊断中的化学发光、分子诊断领域的PCR等方向的亚辉龙、圣湘生物等 [5][53][5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板块及个股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医药生物涨幅排名位列申万31个一级行业第17位 [2][10] - 申万医药生物二级子行业中,化学制药Ⅱ涨幅最大为1.67%,中药II涨幅最小为0.39%;三级行业中体外诊断报收7666.67点,上涨2.00% [2][21] - 医疗服务板块表现居前的公司有热景生物(+9.5%)、明德生物(+7.2%)等;表现靠后的公司有安图生物(-0.5%)、九安医疗(-0.3%)等 [3][28] 行业估值及行业数据 - 截至本周末,申万体外诊断板块PE为32.95X,较前一周提升0.65X;PB为1.68X,较前一周提升0.03X [4] - 从近10年来看,医药行业估值位于历史分位的47.14%,体外诊断板块估值位于历史分位的47.80% [4] 行业动态及重要公告 - 美国麻疹疫情确诊病例数增至1168例,多州均有病例,得克萨斯州最多,95%患者未接种疫苗或情况不明 [52] - 迈克生物收到人ABO血型反定型用红细胞试剂盒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5][52] - 博晖创新获得轮状病毒等核酸检测试剂盒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体外诊断试剂)》 [5][53] 板块观点 - 医疗反腐及体外诊断试剂集采使体外诊断产业承压,集采出清后有望重回增长 [5][53] - 建议关注免疫诊断中的化学发光、分子诊断领域的PCR等方向的亚辉龙、圣湘生物等 [5][53][54]
安图生物(603658):发光业务进入新一轮周期,流水线+分子诊断+微生物质谱打造多增长极
国金证券· 2025-05-07 14: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集采推动行业变革,公司产品中标集采将加速国产化进程,高速机型推广带动免疫试剂在高端市场份额提升 [2] - “流水线 + 分子诊断 + 微生物质谱”打造多平台增长极,拓展创新业务 [2] - 国际市场拓展起步,新产品持续亮相,海外市场有望加速拓展 [3]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 2025 年 21 倍 PE 估值和目标市值、价位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扎根免疫诊断业务,逐步打造平台化优势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体外诊断行业领军企业,产品覆盖多领域,将技术创新放首位,在多地设网点 [14] - 过去 10 年业绩前期高速增长,受公共卫生事件和集采影响有调整,未来有望回归平稳增长 [14] - 2024 年试剂类产品是主要收入来源,仪器类产品产销率低,部分用于配套销售 [15] - 历史毛利率相对稳定,试剂类产品毛利率显著高于仪器类,仪器销售带动试剂放量 [19] - 免疫诊断是核心品种,2024 年收入增长,毛利率高,公司是业内提供免疫检测产品多且全面的企业之一 [21] - 历史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海外市场销售比例逐年提升,未来国际市场是拓展重要区域 [25] 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将技术创新放在战略首位 -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和布局,研发费用率提升,在同行业中保持高研发投入优势 [28] - 截至 2024 年底,研发人员占比高,有多个研发中心,获多项产品注册(备案)证书和欧盟 CE 认证 [28] - 公司毛利率在同行业有优势,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免疫诊断类产品毛利率有竞争力 [29] 国内集采执行推动行业变革,发光高速机推广带来份额提升 - 体外诊断行业发展迅速,是医疗市场活跃且发展快的行业之一 [32] - 体外诊断市场分多个领域,免疫诊断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国内临床以化学发光检测技术为主 [34] - 国内免疫诊断行业增速预计快于体外诊断整体行业,市场有望扩容增长 [39] - 免疫诊断用于多项目检测,肿瘤标志物等项目占比大且最早落地带量采购 [42] - 国内免疫诊断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大,外资企业占主导,国产企业份额有望提升 [45] - 公司推出系列全自动磁微粒化学发光仪器,高通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AutoLumo A6000 性能优越 [48] - 高速机型装机提升将带动免疫试剂销售增长,提升公司在高端市场份额 [51] 二十八省集采中以首位成功中标,政策推动行业迅速进口替代 - 2024 年 12 月安徽省针对肿瘤标志物和甲状腺功能检测进行带量采购,公布主要规则 [52] - 肿瘤标志物检测 90 个企业参与竞价,公司在 A 组报量排第五,份额 9.3% [52] - 甲状腺功能检测 96 个企业参与竞价,公司在 A 组报量排第七,份额 6.7% [55] - 公司在两项检测项目中均以第一次序成功中标,预计带量采购执行后国内市场份额加速提升 [56] - 按中选规则二估算,国产厂商有利润空间,具备成本优势的国产头部厂商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将增强,进口替代加速 [57] 院内自动化流水线推广势在必行,公司产品布局力拔头筹 -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可整合检测系统,医学实验室自动化成发展趋势,引入自动化流水线可提质增效 [58] - 自动化流水线能优化标本报告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国内 TLA 普及率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亟待提升 [60][63] - 公司 2017 年率先推出全自动磁悬浮流水线,后又推出多款流水线产品,装机量领先,获用户认可 [68] - 2022 年推出的 Autolas X - 1 系列实现线体完全国产化,提升关键性能指标,控制成本,符合国内需求 [68] - 公司流水线产品获德国 iF 设计奖,新一代流水线在开发,流水线推广将提升公司在头部医院份额,带动试剂销售 [71] 分子诊断布局逐步完备,拓展新增长曲线 - 分子诊断是精准医疗技术基础和体外诊断增速最快赛道,国内市场起步晚、规模小但增长快 [72] - 预计到 2028 年国内分子诊断行业规模有望达 627 亿元,5 年复合增速 21.9% [72] - 公司分子诊断开发产品菜单丰富,获多项注册(备案)证书和欧盟 CE 认证,推出系列分析系统 [75][77] - 公司 AutoMolec 3000 临床优势突出,未来将在多领域全面布局,满足检测需求 [80] 积极布局基因测序技术,份额有望受益于商务部外资禁令 - 基因测序技术用于检测样本序列信息,国内测序仪市场华大智造和 Illumina 公司占比较大 [83] - 2025 年 3 月商务部禁止 Illumina 公司向中国出口基因测序仪,公司市场份额有望加速提升 [86] - 公司建立双研发中心推进基因测序产业国产化,子公司思昆生物基因测序仪 Sikun2000 已推广,性能良好 [86][89] - 公司投资参股梅丽科技,加速相关基因测序技术研发和产品落地 [92] 加大微生物质谱系统研发,布局高端应用市场 - 质谱检测用于分析样品化学成分,国外研究和应用成熟,国内体外诊断领域处于初期阶段,有蓝海市场 [93][94] - 公司加大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研制,开发多款质谱系统,构建整体解决方案,在多领域研发有进展 [96] - 2024 年 12 月公司多款质谱检测系统获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核酸质谱取得相关证件,更多应用方向在开发 [96] - 质谱检测产品有望带动公司在微生物检测领域高端市场份额突破,推广品牌力 [97] 国际市场拓展起步,新产品持续亮相 - 国内体外诊断试剂产品价格承压,国际化拓展对企业发展重要,海外 IVD 市场空间广阔 [97] - 2023 年全球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达 1078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达 1172 亿美元,6 年复合增速 2.3% [98] - 北美市场规模最大,亚太是未来增长最快区域,分子诊断和免疫诊断在全球市场占主导,分子诊断增速将最快 [99][103] - 全球体外诊断市场集中度高,外资头部企业占大部分份额 [106] - 公司产品已进入多个地区,海外销售高速增长,2024 年实现 2.86 亿元,同比 +36.6% [109] - 公司获多项国际专利和欧盟 CE 认证,2025 年 2 月发布三款重磅产品,海外市场拓展有望加速 [110]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9.96、59.64、70.81 亿元,同比 +12%、+19%、+19%,毛利率分别为 64.9%、65.2%、65.4% [113] - 免疫诊断业务 2025 - 2027 年收入预计达 27.78、33.65、40.37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77.6%、76.6%、75.7% [118] - 微生物检测业务 2025 - 2027 年收入预计达 4.37、5.20、6.16 亿元,2027 年毛利率有望达 51.9% [118] - 生化检测业务 2025 - 2027 年收入预计达 2.52、2.83、3.15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59.4%、57.7%、55.9% [118] - 分子诊断业务 2025 - 2027 年收入预计达 0.89、1.81、3.15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70.2%、71.7%、73.0% [118] - 检测仪器业务 2025 - 2027 年收入预计达 4.13、4.95、5.79 亿元,毛利率维持在 40%左右 [118]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 13.05、15.66、18.84 亿元,同比 +9%/+20%/+20% [121] - 参考同行业可比估值,给予公司 2025 年 21 倍 PE 估值、12 个月内目标市值 274 亿元,目标价位 47.95 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