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披违法违规
icon
搜索文档
达华智能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年内5家上市公司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
证券日报· 2025-08-02 08:09
资本市场严监管趋势 - 今年以来已有66家上市公司发布被立案调查公告 [1] - 其中5家公司明确因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 [1] - 监管部门对退市公司持续严监管 强调不能"一退了之" [2] 立案调查原因分布 - 50家公司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 占比75.76% [1] - 5家公司股东高管因涉嫌短线交易被立案 其中4家已收到行政处罚 [1] - 5家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 包括元成环境等 [1] - 3家公司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 [1] - 3家公司因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被立案 [1] 立案调查新特点 - 部分立案告知书开始明确调查指向 如元成环境被指"年报财务数据虚假披露" [1] - 退市后仍被追责 已有5家退市公司或其相关方被立案 [2] 市场影响 - 明确调查指向有助于投资者更具体评估风险 [2] - 提升执法透明度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信心 [2]
年内5家上市公司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
证券日报· 2025-08-02 00:05
上市公司监管动态 - 福州达华智能科技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截至8月1日年内共有66家上市公司发布立案调查公告 其中50家涉及信披违规占比75 76% [1] - 5家公司明确因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 包括元成环境涉嫌年报财务数据虚假披露 [1] 立案调查原因分类 - 信披违规为主要原因共50家 短线交易涉及5家 财务造假涉及5家 内幕交易涉及3家 未按期披露报告涉及3家 [1] - 5家退市公司后续被立案 其中4家涉及信披违规 1家未按时披露年报 [2] 监管趋势与市场影响 - 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调查指向更明确 有助于投资者评估风险并调整决策 [2] - 监管部门提升执法透明度 强化退市后持续监管 强调不能"一退了之" [2]
“环保明星”成“信披黑洞”?嘉澳环保再遭证监会立案
国际金融报· 2025-06-24 21:32
公司概况 - 嘉澳环保成立于2003年,2016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生物基增塑剂和生物质能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子公司东江能源和嘉澳新能源的生物柴油全年产能达30万吨 [3] - 曾多次被评为"中国增塑剂行业十强企业" [3] 信息披露问题 - 近五年内第二次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2020年12月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调查发现2019年报虚增营收1.79亿元(占比14.24%),虚增成本1.8亿元,虚减净利润105.04万元(占比1.65%) [7] - 2024年8月因在建工程未按规定转固定资产导致2022、2023年报信息披露不准确,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9] - 2024年4月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追溯调整后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2023年由盈转亏 [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调整后营收分别为32.11亿元、26.66亿元、12.74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4689.45万元、754.02万元、3.67亿元 [11] - 2024年亏损扩大主要因欧盟生物柴油反倾销政策导致出口受阻,生物质能源收入同比下降76.64% [1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6.59%至4.6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4.09%至-4704万元 [13] 债务与资金状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达80.45%,货币资金2.3亿元,短期借款14.05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3.13亿元 [13] - 自2016年上市以来五次推出增发计划,前四次均未成功 [14] - 2024年8月推出向实控人沈健定增募资不超过3.67亿元的计划,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14] 实控人及股权情况 - 实控人沈健直接及间接持股37.38%,定增完成后预计持股比例上升至51.23% [15] - 沈健控制的桐乡市顺昌投资累计质押2230万股,占总股本29.03% [15] - 质押资金主要用于实控人个人对外投资、资产购置及支持上市公司生产经营 [15] 行业影响 - 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生物柴油征收10%至35.6%反倾销税,对公司出口业务造成重大冲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