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陷阱
搜索文档
从抗通胀到护债务:美联储何以按下“缩表暂停键”
搜狐财经· 2025-11-04 12:52
回顾近年政策轨迹,新冠疫情后,美联储迅速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接近零利率水平,并启动大规模资产 购买计划,资产负债表在18个月内扩张近4万亿美元。随着通胀在2021年下半年显著攀升,美联储于 2022年3月启动加息周期,并于同年6月同步开启缩表。在17个月内累计加息525个基点后,通胀有所回 落,但财政压力持续上升。今年以来,白宫多次公开呼吁美联储尽快降息,强调高利率正在加重政府债 务负担。此次暂停缩表,表面理由是防范市场流动性紧张,实则反映出美联储在财政压力与货币政策目 标之间的艰难权衡。其政策重心正从传统的宏观经济调控,逐步转向维护债务体系的稳定运行。 美国利率周期的全球化外溢效应 美国货币政策的每一次重大调整,都会对全球金融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在加息缩表阶段,美元升值走 强、资本回流美国,新兴市场普遍面临资本外流、本币贬值和以美元为主的外债偿付压力上升的三重挑 战。在上一轮美国加息与缩表周期中,全球融资环境急剧收紧,新兴市场普遍承压。斯里兰卡因外汇枯 竭、偿债能力恶化而宣布主权债务违约;埃及则在外汇紧张与进口成本飙升背景下,被迫接受更严苛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反映了强美元周期下脆弱经济体所面临的流动性挤压 ...
美股的第三轮AI叙事挑战(国金宏观陈瀚学)
雪涛宏观笔记· 2025-10-17 07:49
最近美股出现了第三次AI叙事挑战,这一次是关于AI的债务陷阱。 当前 美股高位浮 盈丰 厚, 但AI关联的债务风险与系统脆弱性显著上升。我们既要正视泡沫的惯性与刚性,也 需警惕核心驱动因素变化引发的连锁反应, "左手AI、右手黄金"的哑铃策略仍是投资者 的主流选择。 文:国金宏观宋雪涛/联系人陈瀚学 4月对等关税之后,愈发乐观的图景在美股逐步展现——经济衰退的担忧逐步缓解,联储鸽声嘹亮打开 货币宽松的大门,AI资本开支浪潮与财政重启扩张撬动新一轮投资,高收入人群消费与美国企业利润率 仍相对稳定。市场一派欣欣向荣,风险一度无人问津。 但近期,AI叙事时隔半年再次面临挑战,最新的担忧是OpenAI、英伟达、甲骨文互相"抱团",故事越 讲越远,链条越拉越长,且主角正从企业变成债务。 在对叙事的担忧下,美股对任何负面新闻的反应都可能被放大。 9月23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演讲 中称"美股估值过高",一度让后者连续下跌三个交易日;10月10日晚间,特朗普威胁加征100%关 税,引发美股恐慌性下跌,其中标普跌近3%、芯片指数跌超6%,中概跌6%,风险资产比特币跌 10%、以太坊跌20%,黄金避险属性再次凸显。 "关税2. ...
“中国对非政策的核心优势在于对非洲需求的积极响应”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19 17:27
中非合作论坛成果 -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 贸易额接近3000亿美元 [1] - 中非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1] - 中国对非政策核心优势在于对非洲基础设施需求的积极响应 [1] 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 中国企业在非洲修建近10万公里公路和1万公里铁路 [3] - 非洲政府目标2030年新增10万公里公路 2063年新增7.5万公里铁路 [3] -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更具耐心的长期资本支持 [3] 经贸合作发展 - 非洲制造产品在中国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 [2] - 上海时装周展示12个非洲国家22位设计师作品 [2] - 非洲各国希望融入全球价值链 在本地进行更多加工 [3] 投资与债务状况 - 投资非洲具有双重好处:既是外包目的地又是新兴市场 [3] - 中国在G20框架下提供的债务减免比其他成员国更多 [3] - 肯尼亚基础设施建设年需150亿美元投入 但年出口收入仅80亿美元 [3] 未来合作方向 - 需要建立富有韧性透明且真正双向的关系 [4] - 全球南方国家应在全球治理领域发挥更多领导力 [4] - 非洲将与中国共同设计合作菜单而非被动参与 [4]
专栏|谁在制造“债务陷阱”?——一份英国报告揭示的真相
新华社· 2025-08-18 22:57
核心观点 - 低收入国家外债偿付主要流向西方商业贷款机构和多边机构而非中国 2020至2025年间39%偿付流向中国之外商业贷款机构 34%流向国际多边机构 仅13%流向中国 [1] - 西方商业债权人和多边金融机构的贷款模式具有高息 强硬追索条款和短期盈利导向特征 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困境 [1] - 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期投入支持发展中国家经济自主发展 非洲建成近10万公里公路 超1万公里铁路及近百个港口 [2] 债务偿付结构 - 低收入国家外债偿付分配:商业贷款机构(非中国)占39% 多边机构占34% 中国仅占13% [1] - 西方商业机构包括矿业公司嘉能可 银行渣打银行及汉密尔顿储备银行等 拒绝债务减免并采取法律追索行动 [1] 贷款模式对比 - 西方商业贷款附加严苛追索条款和政治条件 追求短期超额利润 例如华盛顿共识要求新自由主义政策改革 [1][2] - 中国提供聚焦基础设施和发展能力建设的长期合作 帮助非洲建设10万公里公路 1万公里铁路和100个港口 [2] 行业影响 - 矿业和银行业公司如嘉能可和渣打银行在债务追索中采取强硬姿态 影响发展中国家资源行业和金融稳定 [1] - 多边金融机构和西方商业贷款机构主导的债务体系限制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和发展权 [1][3] 地缘经济博弈 - 西方通过债务叙事将责任转移给中国 但实际其商业机构和多边机构占债务偿付主要部分 [1][3] - 中国合作模式通过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支持打破西方债务体系束缚 [2][3]
谁在制造“债务陷阱”?——一份英国报告揭示的真相
新华社· 2025-08-18 21:35
债务偿付流向分析 - 2020至2025年间低收入国家外债偿付中39%流向中国之外的商业贷款机构 34%流向国际多边机构 仅13%流向中国 [1] - 报告覆盖88个经济体 明确反驳中国为"最大债权方"的说法 [1] 商业贷款机构行为特征 - 矿业巨头嘉能可拒绝给予乍得任何债务减免 英国渣打银行等债权人未能与赞比亚达成减债协议 [1] - 汉密尔顿储备银行拒绝斯里兰卡债务重组方案并在纽约州法院起诉 [1] - 西方商业贷款机构以追求短期超额利润为目的 附加严苛追索条款和政治条件 [1] 历史债务模式影响 - 1989年美国通过"华盛顿共识"要求拉美国家实施新自由主义政策作为贷款前提 导致经济主权受损和社会矛盾激化 [2] - 西方贷款被指未致力于发展民生 洪都拉斯副外长称其为拉美国家发展"梦魇" [2] 中国合作模式特点 - 中国在非洲建成近10万公里公路 超1万公里铁路及近百个港口 促进互联互通和现代化进程 [2] - 合作聚焦提升自主"造血"能力 通过长期投入克服发展瓶颈 被非洲领导人认定为互利合作 [2] 债务体系深层博弈 - 西方主导债务体系被指剥夺发展中国家经济自主权 中国合作模式为打破束缚提供新路径 [3] - 债务问题需通过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根本解决 [2]
专栏丨谁在制造“债务陷阱”?——一份英国报告揭示的真相
新华社· 2025-08-18 18:53
债务结构分析 - 2020至2025年间低收入国家外债偿付流向中 商业贷款机构占39% 国际多边机构占34% 中国仅占13% [1] - 商业贷款机构主要来自美西方 包括矿业巨头嘉能可 英国渣打银行 汉密尔顿储备银行等 [1] 债务条件与影响 - 西方商业债权人和多边金融机构贷款以追求短期超额利润为目的 附加严苛追索和偿还条款乃至政治条件 [1] - 高息强硬短视的债务模式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困境和发展权被剥夺 [1] 历史债务实践 - 美西方利用金融工具将意志强加于各国 贷款未致力于发展民生 [2] - 1989年华盛顿共识要求拉美国家采取新自由主义政策作为贷款先决条件 导致经济主权受损和社会矛盾激化 [2] 发展合作模式 - 中国在非洲建成近10万公里公路 超1万公里铁路及近百个港口 促进互联互通和现代化进程 [2] - 中国合作模式聚焦提升自主造血能力 通过长期投入帮助克服发展瓶颈 [2] 全球发展权博弈 - 西方主导债务体系将发展中国家经济自主权捆上枷锁 [3] - 中国合作模式为打破束缚和开辟新道路提供可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