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经济性拐点
搜索文档
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新纪录,储能需求激增引爆个股行情
搜狐财经· 2025-10-30 13:06
全球金融市场的主板指数开启新高模式,这依然是属于牛市共振的结果,英伟达市值达到5万亿美元,你也许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数字,实际上英国、德国 等金融市场的总市值都没有超过5万亿美元,这是相当"可怕"的数值,也鉴定了科技的重要性!A股市场本周出现了连续3日指数新高,个股却出现跌多涨少 的情况,这只有场内投资者深有体会。中美会谈再次开启,以及外围金融数据月底集中公布,一切静待靴子落地后,机构资金必有新动向! 骑牛看熊发现国内储能全面迎来经济性拐点,应将关注点放在各省现货市场开放节奏及储能允许进入电力市场的节奏上,政策上容量电价有望自北向南逐步 推广。得益于经济性的持续改善,国内独立储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步接棒新能源配储,成为储能市场增长的新动能。其收入来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 是通过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实现价差套利;二是提供调频、调峰等辅助服务获取收益;三是以容量电价形式获得稳定补偿。 上证指数周四低开高走,继续在4000点上方震荡,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迹象,然而两市个股继续跌多涨少,亏钱效应明显。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宣 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4.00%至4.25%下调至3.75%至4.00%,并决定自12 ...
中国固态电池大会举办在即!电池ETF(159755)、储能电池ETF广发(159305)双双涨超2.5%
新浪财经· 2025-10-20 11:43
行业事件与政策 - 中国固态电池大会将于10月22-24日在合肥举行,参会企业包括宁德时代、卫蓝新能源、国轩高科等 [1]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将于10月22日面向全球发布 [1] 储能电池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165GWh,同比增长65% [1]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储能锂电池合计出货量为430GWh [1]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行业保持供不应求态势,全年总出货量预计达到580GWh,增速超过75% [1] - 国内储能经济性迎来拐点,新能源全面入市推动峰谷电价差拉大,叠加容量电价政策出台,推动储能IRR提升 [2]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固态电池技术持续获得突破,多家车企计划于2027年左右开始搭载全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2] - 随着中试线陆续落地及锂电扩产周期重启,设备企业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 [2] 相关ETF市场表现 - 电池ETF(159755)截至2025年10月20日10:13强势上涨近3%,其标的成分股三花智控上涨7.78%,多氟多上涨5.33%,国轩高科上涨5.08% [1] - 电池ETF(159755)近1月日均成交额16.15亿元,居同类基金首位 [1] - 储能电池ETF广发(159305)上涨2.72%,其成分股珠海冠宇上涨17.72%,科信技术上漲6.43%,金盘科技上涨5.16% [2] - 储能电池ETF广发(159305)3月累计上涨39.84% [2] 指数与ETF产品定位 - 电池ETF(159755)跟踪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聚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覆盖电池制造、材料、管理系统及充电桩等环节 [3] - 储能电池ETF广发(159305)跟踪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专注新能源发电产业中的储能电池领域,覆盖电池制造、系统集成、温控消防等 [2][3]
机构称国内储能经济性迎来拐点,关注储能电池ETF(159566)等投资价值
搜狐财经· 2025-10-17 19:36
本周市场表现 - 新能源及科技题材股本周普遍回调,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下跌3.1%,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下跌3.8%,中证新能源指数下跌4.1%,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下跌6.2% [1] - 从近一个月表现看,中证新能源指数累计上涨3.6%,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下跌3.1%,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上涨1.5%,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上涨4.1% [9] - 从近三个月及今年以来表现看,各指数均实现显著正收益,其中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近三个月上涨39.9%,今年以来上涨44.2% [9] 指数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10月16日,中证新能源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6.0倍,估值分位数为88.2%,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3]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滚动市盈率为33.1倍,估值分位数为85.6% [3]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市净率为2.5倍,估值分位数为49.4% [3] -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滚动市盈率为25.7倍,估值分位数为90.1% [3] 相关ETF产品概况 - 全市场跟踪中证新能源指数的ETF共5只,跟踪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的ETF共2只,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ETF共10只,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的ETF共8只 [5] - 易方达旗下相关ETF产品包括新能源ETF(516090)、储能电池ETF(159566)、光伏ETF(562970)、碳中和ETF(562990) [3] - 部分ETF产品管理费率为0.15%/年,托管费率为0.05%/年 [4][5] 行业前景与驱动因素 - 国内储能经济性迎来拐点,海外光储平价全面共振态势不变 [1] - 国内核心驱动因素在于新能源全面入市推动峰谷电价差拉大,加上容量电价政策出台,推动储能内部收益率提升 [1]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聚焦储能领域,由50只业务涉及电池制造、储能电池逆变器、储能电池系统集成、电池温控消防等领域的公司股票组成 [4] 指数历史表现 - 从长期表现看,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基日以来累计上涨213.9%,年化涨幅11.5% [9] - 中证新能源指数基日以来累计上涨162.1%,年化涨幅7.5% [9]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基日以来累计上涨170.4%,年化涨幅8.3% [9] -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基日以来累计上涨96.5%,年化涨幅8.7% [9]
20cm速递|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震荡回调盘中下跌2.50%,同类规模最大费率仅0.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1:37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10月13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截至10点07分,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下跌2.50% [1] - 该ETF持仓股银河磁体强势领涨,涨幅超过16% [1]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近期持续受到资金青睐,近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1.80亿元,近10日净流入3.81亿元,近20日净流入9.89亿元 [1] 产品特征与优势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是全市场首只上市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ETF基金,也是同类产品中唯一拥有场外联接的基金 [2] - 该ETF在同类产品中弹性最大,费率最低(管理费和托管费合计0.2%),规模最大(截至2025年10月10日规模达11.16亿元),成交额最大(近一月日均成交9353.93万元) [2] - 该ETF的储能含量达51%,固态电池含量达30.48%,高度契合当下市场热点 [2] 行业技术与政策催化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1] - 中信建投继续重点推荐储能板块,看好锂电行业基本面和当前时刻催化多,国内储能经济性迎来拐点,海外光储平价全面共振态势不变 [1] - 国内核心驱动在于新能源全面入市推动峰谷电价差拉大,加上容量电价政策出台,推动储能内部收益率提升 [1] - 海外市场方面,意大利MACSE机制启动,美国数据中心电力缺口大,光+储仍是不可替代的快速上量能源形式 [1]
碳中和50ETF(159861)调整超3.4%,储能行业正迎来经济性拐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4:38
行业核心观点 - 储能行业正迎来经济性拐点,与光伏、新能源车、智能手机等行业渗透率加速提升的历史阶段相似 [1] 行业发展驱动力 - 过去两年电芯成本断崖式下降及技术进步带动储能系统成本大幅降低 [1] - 国内受益于峰谷价差拉大、容量电价及补偿政策出台,内部收益率IRR明显提升 [1] - 海外自2024年起,经济性和能源转型需求驱动储能需求全面开花 [1] - 海外光伏配储经济性凸显,AIDC等新场景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1] 市场现状与需求预测 - 当前储能渗透率仍偏低,国内为5.95%,全球为5.10% [1]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全球新增装机将分别达到272GWh、441GWh、642GWh [1] - 国内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峰谷价差扩大,叠加容量政策增厚收益,2026年起需求或呈现非线性增长 [1] 产业链与供给状况 - 产业链供给趋紧,部分材料环节可能出现涨价 [1] 相关金融产品 - 碳中和50ETF(159861)跟踪环保50指数(930614) [1] - 环保50指数从沪深市场选取涉及清洁能源、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等业务的50家环保产业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五矿证券25H1锂电财报点评:新周期有望开启 关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3:55
行业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锂电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7%,连续2个季度转正,盈利继续边际改善 [1] - 从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行业资本开支连续2个季度同比增长,电池环节在2025年第二季度加速 [1] - 2025年第二季度行业现金流首次同比增速转正 [1] - 2025年1-7月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786.2GWh,累计同比增长60.6% [1] 行业供需与库存 - 当前库存水平相对合理,从2024年第四季度起全行业库存/总资产同比增速连续3个季度为正 [1] - 反内卷政策后续深入,有望强化产业供给侧负反馈 [1] - 伴随着储能经济性拐点的逐步到来,需求有望继续增长 [1] 投资关注板块 - 电池板块格局较好,储能电池板块更占优 [2] - 固态产业关键环节在设备、固态电解质等,全固态电池厂产线搭建有望带动设备厂后续出货 [2] - 伴随硅碳负极的降本,建议关注其在消费电池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2] 政策影响与行业展望 - 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 - 反内卷政策或将加速产业回归合理盈利 [2] - 锂电材料板块盈利低点或已过去,新周期有望开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