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搜索文档
全球滨海论坛“国际朋友圈”再扩容
新华日报· 2025-09-25 05:48
全球滨海论坛国际协调委员会主席章新胜表示,接下来WCF将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以《全球滨海论 坛伙伴关系倡议》为行动指南,继续秉持"生态优先"共识,坚定"绿色发展"步伐,持续深化国际合作、 共享成果,让每一片滨海都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来自全球 滨海论坛的力量。 本报讯(记者卞小燕苑青青)9月24日上午,2025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全球滨海 论坛(WCF)的"国际朋友圈"再次扩容,WCF合作伙伴数量由最初的15家增至25家,他们来自全球五大 洲、14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大学和科研院所。 ...
全球滨海论坛“国际朋友圈”再次扩容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8:57
中新网盐城9月24日电 (记者 徐珊珊 谷华)24日,2025全球滨海论坛在江苏盐城开幕。会上公布,全球滨 海论坛(WCF)的"国际朋友圈"再次扩容,合作伙伴数量由最初的15家增至25家,他们来自全球五大洲14 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大学和科研院所。 全球滨海论坛国际协调委员会主席章新胜表示,接下来全球滨海论坛将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以2023年 全球滨海论坛发布的《全球滨海论坛伙伴关系倡议》为行动指南,继续秉持"生态优先"的共识,坚 定"绿色发展"的步伐,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共享成果,让每一片滨海都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 园,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来自全球滨海论坛的力量。(完) 全球滨海论坛新伙伴加入仪式。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2023年9月,由江苏省政府、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主办的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成功举 行,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2024年4月,全球滨海论坛被批准保留为江苏省的三个省部 级论坛之一,每两年举办一次。在2025年7月召开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上,全球滨海论坛被列入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行动计划清单》。 ...
和音:携手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人民日报· 2025-08-13 10:53
全球生态治理现状 - 全球35%的湿地在50多年间消失 近20%的红树林处于高风险状态 海平面上升速度远超预期 [1] - 多个物种面临灭绝危险 生态挑战频现 完善全球生态治理迫在眉睫 [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 中国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 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改变自身发展面貌 [1] - 塞罕坝林场建设、浙江省"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蚂蚁森林"项目、"蓝色循环"模式等实践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1] - 中国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和电池等清洁能源技术出口在2024年帮助全球碳排放总量减少1% [2] 中国国际合作与全球贡献 - 中国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 与南非、肯尼亚签署野生动物保护协议 [2] - 海滩修复的"厦门经验"为泰国、斯里兰卡提供借鉴 设立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 启动全球森林可持续管理网络 [2] - 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推动全球绿色转型 [2] - 在绿色"一带一路"框架下 联合31个国家发起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 与40余国成立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3] 全球生态治理理念传播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国际合作平台为更多国家接受 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纽带 [3] - 中国实践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 牛津大学教授评价"中国绿"是希望的颜色 [1][3]
人民日报和音:携手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3 07:20
全球多地刷新高温纪录,35%的湿地在50多年间消失、近20%的红树林处于高风险状态,海平面上升速 度远高于预期,多个物种面临灭绝危险……环视世界,生态挑战频频显现,完善全球生态治理迫在眉 睫。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以自身实践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 设、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了智慧与动力。 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将科学理念转化为坚实行动。中国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 念,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改变了自身发展面貌,也充分彰显休戚与共、责任共担的共同体意识。 从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到研究防沙治沙的中国科学家,再到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蚂蚁森 林"项目、"蓝色循环"模式,中国实践屡次获得联合国最高级别环境奖项"地球卫士奖"。这些成就是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哲思的具体实践,更是将中国经验融入全球生态治理的自觉担当。正如牛津大学教授 詹姆斯·桑顿所说,"中国绿"是希望的颜色,这种希望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整个世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中国始终倡导全球共走绿色发展之路、共同推动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同 ...
携手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8-13 05:56
全球生态治理现状 - 全球多地刷新高温纪录 35%的湿地在50多年间消失 近20%的红树林处于高风险状态 海平面上升速度远高于预期 多个物种面临灭绝危险 [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 中国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改变了自身发展面貌 [1] - 塞罕坝林场建设 浙江省"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 "蚂蚁森林"项目 "蓝色循环"模式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1] - 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推动全球绿色转型 [2] - 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出口帮助全球碳排放总量减少1% [2] 国际合作与资金投入 - 中国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 [2] - 与南非 肯尼亚签署保护野生动物合作协议 [2] - 设立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 启动全球森林可持续管理网络 [2] - 在绿色"一带一路"框架下 联合31个国家发起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 与40余国家成立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3] 国际影响与认可 - 牛津大学教授评价"中国绿"是希望的颜色 这种希望属于整个世界 [1] - 毛里塔尼亚环境部长表示中国增强了各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信心 [2] - 绿水青山理念为更多国家所熟知和接受 成为连接世界 促进互鉴的纽带 [3]
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鸣的时代乐章
上海证券报· 2025-08-11 01:40
中国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2012年以来中国以年均3.3%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超6.1%经济增长 [1] - 建成全球最大清洁电力体系、清洁钢铁生产体系及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1] - 构建全球最大且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1] 区域协调发展与绿色产业 -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重大战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1] - 全国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67.6亿人次,总收入4814.2亿元 [2] - 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7.8万个,推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597个 [2] 生态价值转化模式 - "护绿换金":20余省份签订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协议,覆盖长江黄河等流域 [2] - "聚绿成金":生态农业、旅游、工业形成"生态+"产业模式 [2] - "借绿生金":绿色金融推动资源-资产-资本转化链条 [2] 绿色金融发展 - 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绿色债券规模领先 [3] - 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市场体系已形成 [3] 全球气候治理贡献 - 2024年中国贡献全球新增585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最大占比 [6] - 推动全球风电/光伏度电成本累计降幅超60%和80% [6] - 与100多国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落地标志性工程 [6] 国际环境治理参与 - 深度参与全球气候谈判及多边治理进程 [5] - 履行生物多样性、臭氧层等国际公约义务 [6] - 从环境治理参与者转变为全球引领者 [6]
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鸣的时代乐章——智库报告解析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
新华社· 2025-08-10 12:2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与发展 -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1] - 该理念从浙北山村走向全国,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1] - 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新华社发布智库报告总结其中国创新与世界意义 [1] 浙江安吉余村的实践案例 - 余村从"卖石头"转型为"卖风景",2023年接待游客12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00万元 [2] -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再访余村时指出"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2] 理念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 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辩证统一,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3] - 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中的绿色生产力概念相契合 [3] - 形成生态治理与脱贫致富互促模式,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工业等新型扶贫模式 [3] - 探索出"护绿换金"(生态补偿)、"聚绿成金"(绿色产业)、"借绿生金"(绿色金融)三大转化路径 [6][7] 中国绿色发展实践数据 - 2012年以来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6.1%的经济增长 [5] - 建成全球最大清洁电力体系、清洁钢铁生产体系和可再生能源体系 [5] - 全国旅游景点2024年接待游客67.6亿人次,总收入4814.2亿元 [6] - 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总数达7.8万个,推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597个 [6] 全球影响与国际合作 - 中国在2024年全球新增585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中贡献占比最大 [10]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60%和80% [10] - 与100多个国家开展绿色能源合作,落地标志性项目和"小而美"项目 [10] - 绿色信贷规模世界首位,绿色债券规模全球领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