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再融资效应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再次降息25个基点,解读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30 12:45
货币政策行动 -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3.75%至4.00%之间 [1] - 这是自2024年9月以来的第五次降息,也是继9月17日降息25个基点后的再次降息 [1] - 美联储停止缩表以降低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性,并计划在未来几个月结束缩表 [1] 政策决策背景 - 美联储认为经济活动以温和速度扩张,但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略有抬升且下行风险近期增加 [1] - 通胀水平自年初以来有所上升且仍处于较高水平,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很高 [1] - 市场对此次会议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超过95%,降息行动符合市场预期 [1] 市场即时反应 - 政策公布后美股、美债与美元短线波动加剧 [2]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市场过度押注12月降息为时尚早,导致股指短线急挫、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冲高 [2] - 三大股指在消化情绪后修复部分跌幅,显示投资者情绪仍存韧性 [2] 机构政策解读 - 本次降息属于预防式降息,由通胀低于预期和就业明显疲软的数据组合提供支撑 [4] - 货币市场流动性压力累积及准备金规模接近阈值加大了停止缩表的必要性 [4] - 美联储内部支持暂停降息的观点正占据上风,鲍威尔的言论明显偏鹰派 [4] 未来政策展望 - 预计12月仍有望继续降息但并非板上钉钉,2026年有2次左右降息空间 [4] - 关税向通胀的传导压力加大以及美联储主席换届将显著推升2025年降息节奏的不确定性 [4] - 参考9月点阵图,美联储可能在12月份还有一次降息,2025年全年共降息75个基点 [5] - 本轮降息的刺激效应或将弱于以往周期,部分原因在于再融资效应明显减弱 [4]
dbg 盾博市场分析:券商晨会解读A股放量,关注海外基建机遇
搜狐财经· 2025-10-30 10:38
A股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走高,创业板创年内新高,单日涨幅接近3%,沪指重新站上4000点关口 [1] - 市场交投活跃,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2.26万亿元,较前一日明显放量 [1] - 板块分化明显,海南、光伏、有色金属领域领涨,银行与影视院线板块表现相对疲软 [1] 美联储政策展望 - 中金公司认为美联储降息节奏或将放缓,12月是否继续降息存在不确定性 [3] - 美联储内部对暂停降息的支持增强,未来宽松步伐可能更为谨慎 [3] - 由于“再融资效应”减弱,此轮降息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或不及以往 [3] - 量化紧缩的结束更多是技术性调整,在利率有下调空间时大规模购买金融资产的必要性较低 [3] 美国电力基础设施投资 - 华泰证券关注日美合作框架下的5500亿美元投融资计划,该计划将支持电力系统升级 [3] - 西屋公司主导的800亿美元核电投资成为亮点 [3] - AI发展推动数据中心并网需求上升,加剧美国电力供应压力 [3] - 短期通过延缓煤电退役、发展光储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应对,中长期依赖燃气轮机与核电大规模建设 [3] - 电力系统升级过程有望带动电新板块各细分领域发展 [3] AI新材料技术演进 - 国金证券聚焦AI新材料领域,指出M9材料的应用可能推动产业链升级 [4] - 若M9方案落地,铜箔可能转向HVLP4类型,电子布采用Q布与二代布组合,树脂倾向于碳氢类 [4] - Q布硬度较高可能增加PCB加工难度,进而提升钻针等耗材需求,激光钻孔技术也有望受益 [4] - 市场需关注方案确认进度、使用规模及供给紧张对价格的影响 [4]
中金公司:美联储降息节奏可能放缓,不宜抱过度乐观预期
搜狐财经· 2025-10-30 09:29
货币政策决议 - 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 [1] - 美联储宣布将于12月结束量化紧缩(QT)[1] 政策前景与内部观点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言论明显偏"鹰",暗示12月降息绝非板上钉钉 [1] - 美联储内部支持暂停降息的观点正在占据上风 [1] - 尽管美联储仍具备一定的宽松空间,但降息节奏可能放缓 [1] - 在政策利率仍具有较大下调空间的情况下,购买非常规金融资产的必要性不大 [1] 政策效果评估 - 本轮降息的刺激效应或将弱于以往周期 [1] - 政策效应减弱的部分原因在于"再融资效应"明显减弱 [1] - 结束量化紧缩更多是出于技术性考量,不宜过度解读 [1]
中金:美联储降息节奏可能放缓 不宜抱过度乐观预期
新华财经· 2025-10-30 08:48
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核心观点 - 美联储如预期降息25个基点,但鲍威尔言论偏鹰派,暗示12月降息并非确定[1] - 美联储内部支持暂停降息的观点正在占据上风[1] - 降息节奏可能放缓,不宜对宽松空间抱过度乐观预期[1] 未来降息路径与空间 - 测算显示美联储在"自然情况"下仍有3次降息空间,对应长端利率3.8-4.0%[1] - 当前美国实际利率和自然利率之差为0.8%,再降息3次25个基点可使融资成本与投资回报率持平,对应名义中性利率3.5%[1] - 短期降息路径取决于政府关门事件的解决及新就业数据的披露,后续路径受通胀走势影响[1] 政策工具效果与考量 - 本轮降息的刺激效应或将弱于以往周期,部分原因在于"再融资效应"明显减弱[1] - 美联储宣布将于12月结束量化紧缩,但这更多是出于技术性考量,不宜过度解读[1] - 在政策利率仍具较大下调空间的情况下,购买非常规金融资产的必要性不大[1] 长期政策不确定性 - 新联储主席人选及美联储独立性是明年降息路径的最大变数[1] - 相关变数有可能加大2026年二季度后的政策不确定性[1]
中金: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 本轮降息的刺激效应或将弱于以往周期
智通财经网· 2025-10-30 08:17
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决策与内部意见 - 美联储在10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3.75%至4.0%的区间 [1] - 会议决议中有两名官员投下反对票,反映出美联储内部的分歧正在加剧 [1] - 货币政策声明较9月变化不大,指出就业增速有所放缓但失业率仍处低位,通胀自年初以来有所上升并仍处于较高水平 [1] 美联储政策前景与鲍威尔鹰派言论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12月降息持鹰派态度,称12月再次降息“绝非板上钉钉,远非如此” [2] - 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官员们对12月应如何行动存在明显分歧 [2] - 美联储内部支持12月暂停降息的声音正在占据上风 [2] 支持暂停降息的政策考量 - 劳动力市场虽在放缓,但未加速恶化,继续降息的前提是就业状况加速恶化 [2] - 通胀仍显著高于美联储目标,9月份PCE通胀率或为2.8%,较上月的2.7%进一步抬升 [3] - 通胀已连续五年高于2%的目标,市场通胀预期存在上移风险 [3] 未来降息节奏与政策空间 - 联邦基金利率仍高于估算的3.5%中性利率水平,意味着货币政策整体仍偏紧 [3] - 随着政策利率接近中性区间且通胀顽固,降息步伐可能放缓,或从“每次会议降息”转为“每季度降息一次” [3] 降息刺激效果的局限性 - 本轮降息的“再融资效应”明显有限,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的再融资指数未像过去周期那样显著上升 [4] - 大量购房者已在2021年锁定了超低利率,因此缺乏再融资动力 [4] - 本轮降息对房地产市场以及利率敏感型消费的拉动作用或将弱于以往周期 [4] 量化紧缩的结束与资产负债表政策 - 美联储宣布将于12月1日结束量化紧缩,每月5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缩减将停止 [4] - 每月35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缩表上限将继续执行,但到期本金将再投资于短期国库券 [4] - 结束缩表更多属于技术性调整,旨在回应市场对流动性趋紧的担忧并进行资产久期管理 [4][5] - 美联储预计不会轻易重启量化宽松,在政策利率仍具下调空间的情况下,通过资产购买刺激经济的必要性不大 [5]
中金公司:展望未来 美联储降息节奏可能放缓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08:07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10月会议如预期降息25个基点,但鲍威尔言论明显偏"鹰",暗示12月降息绝非铁板钉钉 [1] - 美联储内部支持暂停降息的观点正在占据上风,未来降息节奏可能放缓 [1] - 美联储宣布将于12月结束量化紧缩,但这更多是出于技术性考量,不宜过度解读 [1] 政策效果与空间 - 本轮降息的刺激效应或将弱于以往周期,部分原因在于"再融资效应"明显减弱 [1] - 尽管联储仍具备一定的宽松空间,但不宜抱过度乐观预期 [1] - 在政策利率仍具有较大下调空间的情况下,购买非常规的金融资产的必要性不大 [1]
中金:美联储如期降息,鹰派占上风
中金点睛· 2025-10-30 07:55
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决策与影响 - 美联储在10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3.75%至4.0%区间 [2][3] - 会议决议中有两名官员投下反对票,反映出美联储内部的分歧正在加剧 [3] 鲍威尔的鹰派言论与政策倾向 - 鲍威尔表示12月会议上再次降息并非板上钉钉,暗示支持暂停降息的观点正在占据上风 [2][3][4] - 鲍威尔指出美联储官员们对12月应如何行动存在明显分歧 [3] 支持暂停降息的考量因素 - 劳动力市场虽在放缓,但未出现加速恶化的迹象,继续降息的前提是就业状况加速恶化 [4] - 通胀仍显著高于美联储目标,9月份PCE通胀率或为2.8%,较上月的2.7%进一步抬升,已连续五年高于2%的目标 [4] 未来政策空间与降息效果预期 - 联邦基金利率仍高于估算的3.5%中性利率水平,货币政策整体仍偏紧,但降息步伐可能从“每次会议降息”转为“每季度降息一次” [5] - 本轮降息的“再融资效应”明显减弱,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的再融资指数未显著上升,对房地产及利率敏感型消费的拉动作用或将弱于以往周期 [5] 量化紧缩的结束与政策正常化 - 美联储宣布将于12月1日结束量化紧缩,每月5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缩减将停止,到期本金将滚动再投资 [6] - 结束缩表更多是技术性调整,旨在回应市场对流动性趋紧的担忧并进行资产久期管理,将持仓从长期的MBS转向短期国库券 [6] - 在政策利率仍具有下调空间的情况下,通过资产购买来刺激经济的必要性不大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