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消费升级

搜索文档
释放农产品消费新潜能
经济日报· 2025-08-29 06:15
政策举措 - 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联合推出九方面23项政策举措 旨在扩大农产品消费并优化供需结构 [1] - 政策聚焦释放多样化 品质化 差异化农产品消费潜力 关系亿万农民增收与城乡居民菜篮子升级 [1] - 措施通过创新推动品质升级和市场扩容 包括技术创新和销售模式创新 [2] 消费趋势 - 中国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 注重新鲜 健康 安全 [1] - 品质化 个性化 重品牌 重功能成为当前农产品消费重要特点 [1] - 生鲜农产品年消费规模达10亿吨 但面临跨区域运输成本高 损耗大 效率低等挑战 [2] 供给侧问题 - 存在结构性矛盾 如稻谷产大于需而优质稻谷供给不足 [2] - 绿色 有机 地标农产品量少价高 难以满足高品质需求 [2] - 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 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覆盖不足 品牌认知度和信任度有待提升 [2] 供给侧改进措施 - 加强口粮 玉米 大豆 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2] - 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2] - 加大绿色 有机 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2] - 通过提高三品一标水平推动农产品质量分级 实现优质优价 [2] 需求侧管理 - 推进节粮减损 抵制过度消费和餐饮浪费 [3] - 加快普及科学营养知识 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科学膳食结构 [3] 流通体系优化 - 改善粮食 生鲜 蔬果等流通储存条件 减少流通损耗 [3] - 推动全国冷库资源优化布局 匹配主产区和消费中心 [3] - 加强农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 [3] - 新建流通型冷藏库和具有预包装功能的加工型冷库 [3] 线上销售发展 - 利用大数据分析线上消费偏好 开发小包装 易储存 标准化农产品 [3] - 配套定制冷链快递和次日达等物流方案 [3] - 推动电商平台与产地合作社 龙头企业直连 实现田间到餐桌高效对接 [3] - 通过批量采购降低终端价格 提升线上消费性价比 [3]
“央地合作+模式创新”:中粮餐饮与蓟州共建都市型农业产业新范式
财富在线· 2025-08-25 17:28
国家农业政策与规划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要求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 深度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加快构建产加销贯通和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1] - 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强调开展产销区域合作并建立优势互补机制 整合农业展会与品牌推介等资源全方位支持农业品牌培育 [1] 央企农业产业合作模式 - 中粮集团作为农粮行业国家队积极响应国家农业政策 深度对接优质农村产业资源 在天津市蓟州区围绕特色农产品产业链融合和餐饮产品样板示范村建设开展政企合作 [2] - 中粮油脂餐饮业务打造央企能力+区域特色+文旅场景协同平台 通过2000余家经销商覆盖400余万家餐饮门店 为农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打通全国销量提供供应链支持 [7] - 公司聚焦校园餐和养老餐等民生需求 推出学生营养餐专用油和老年营养餐专用油等定制化产品 将中粮安全健康标准与蓟州优质特色物产深度结合 [12] 区域农业产业升级实践 - 蓟州区围绕都市农业升级与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以食为媒积极打造蓟州味道金字招牌吸引游客 中粮餐饮的食用油和调味品因健康安全营养特点成为当地餐饮商家品质选择 [7][8] - 双方签署产业合作项目框架协议 未来在拉紧产业链条和扩大协作朋友圈等方面深化合作 共同推动蓟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9] - 中粮餐饮联动上下游企业参与蓟州农商文旅融合项目 将美食地图与乡村旅游和农事体验结合 并通过绿色种植技术和数字化供应链实现农产品全过程精准管理 [12] 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 - 公司以福掌柜品牌为核心提供粮油食品解决方案 横向多元化布局食用油和调味品及日化和酒水四大板块 并根据学生与高龄人群营养需求推出定制化产品 [12] - 合作模式为蓟州农业注入科技力量 既守护乡愁文化又提升农民收入 共同绘制立足蓟州和引领北方的产业协同发展蓝图 [12][13]
银行应多方面入手激活农产品消费潜能
证券日报· 2025-08-03 23:13
政策支持与金融赋能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旨在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 扩大农产品消费 [1] - 金融机构深度嵌入农业产业链 金融成为贯通"产"与"销"的黏合剂 支持从田间到餐桌的优质农产品流通 [1] - 银行需扎根田间地头 通过"绿色信贷"支持有机种植和质量追溯 用"品牌培育贷"推动地理标志认证和区域公共品牌塑造 提升产品溢价能力 [1] 流通环节优化 - 农产品流通环节存在冷链缺口和资金占压问题 导致高损耗 银行可通过"项目融资+运营贴息"降低冷链集配中心建设成本 [2] - 面向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 银行推出"订单贷"和"仓单质押"缓解商户备货资金压力 为物流企业配套"运费分期"保障跨区域调运高效运转 [2] - 金融工具嵌入仓储、运输、销售全链条 提升流通效率 使消费者更便捷享用新鲜多样的农产品 [2] 消费场景创新 - 农产品消费向体验、文化、健康等多元需求升级 银行服务从"单一放贷"转向"金融+生态"综合赋能 [2] - 在农文旅融合场景 银行联合乡村民宿推出"消费信贷+农产品礼包" 促进沉浸式农事体验和特色产品销售 [2] - 在社区场景 通过信用卡积分兑换和定向消费券引导居民选购绿色农产品 在电商直播场景以"流量扶持+信贷支持"培育农民主播 [2]
拓展农产品消费新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8-01 05:47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农业农村部联合10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9方面23项举措,旨在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培育消费增长点[1] - 方案聚焦农产品消费对稳定市场和农民增收的双重作用,推动产业链升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1] 供给端优化措施 - 全国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地理标志农产品达3.6万个,较"十三五"末增长70%,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超6000亿元[2] - 实施扩总量战略:加强四类农产品培育(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有机农产品生态化开发/名特优新产品特色挖掘/地理标志产品追溯体系)[2] - 促优质举措: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重点建立水果/牛肉等分级标准,推动生物技术赋能食品工业[3] - 工信部推动食品工业升级:首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发布,重点发力生物技术应用/产业集群建设/消费扩容[3] 流通体系升级 - 全国生鲜农产品年消费规模达10亿吨,2024年新建冷链设施2000万立方米,"十四五"新增产地冷库容量9800万立方米(较"十三五"翻番)[4][5] - 建设重点:产地端完善冷链集配中心,销地端改造菜市场/生鲜超市,推动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4][5] - 商务部将举办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促进产销对接[5] 消费场景创新 - 开展绿色农产品进商圈/街区/景区活动,结合体育赛事举办土特产展销[6] -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新业态:农事研学/农创市集/非遗体验带动地产地销[7] - 强化品牌建设: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提升数字化营销能力[7][8] 消费升级方向 - 推动营养健康消费:重点补充优质蛋白(大豆/乳制品),开展特定人群营养科普[8] - 促进产销模式创新:支持营销服务体系构建,整合展会/对接/促销资源[8]
政策赋能农产品消费升级,港股消费ETF易方达(513070)、消费ETF易方达(159798)等助力布局产业发展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7-29 20:15
政策方案核心内容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1] - 方案聚焦优化供给、创新流通、激活市场三大方向[1] - 明确推动农产品消费提质升级并助力形成良性内循环[1] 供给优化措施 - 提升"三品一标"(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达标合格农产品)水平[1] - 培育农民主播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1] 流通创新举措 - 挖掘网络销售潜力以扩大农产品市场覆盖[1] - 引导电商平台优化服务支持农产品线上销售[1]
猪肉“身份证”让品质有保证消费有热情
搜狐财经· 2025-05-16 00:10
消费升级趋势 - 农产品消费从"量"转向"质",消费者更愿为优质产地、独特口感等"品质型"消费买单 [1] - 广西商务厅实施品质消费"引领提升"行动,重点拓展"桂字号"品牌 [1] - "永新源"黑猪肉烤肠因鲜嫩多汁、肉香浓郁成为展销会明星产品,吸引大量消费者 [1] 品牌建设与追溯体系 - "永新源"猪肉产品配备农垦农产品追溯码,消费者可查询生猪饲养、免疫、检疫、运输、屠宰到销售的全过程 [2] - 公司从仔猪出生起建立养殖档案,严格记录生长、用药、饲料等信息,并实时上传至国家追溯平台 [2] - 设立消费者投诉和产品质量追溯应急预案,确保追溯体系可靠性 [2] 智能化养殖技术 - 全自动机械化智能猪场采用"专属"饲料,根据生猪品种、生长阶段、环境等因素调制科学配方 [2] - 引入智能化环境控制系统,精准调控温度、湿度、通风与光照,减少生猪应激反应 [3] 品牌发展成果 - 截至2024年底,广西累计认定"桂字号"农业品牌641个,总产值超1600亿元,品牌总价值超5000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