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电路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反内卷:157个细分行业供给侧全景
2025-09-02 22:4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覆盖周期制造(建筑地产链 化学品 焦炭 纺织化学品 玻璃玻纤 氟化工 建材 普钢 水泥 钛白粉 有机硅) 制造(逆变器 硅料 硅片 锂电 光伏电池组件) 消费品(化学制药 服装家纺 中药) TMT(电子化学品 集成电路制造 安防设备)[1][6] * 研究基于全A股非金融企业数据 由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团队完成[1][3][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当前供给侧改革核心不同在于产能压降速度较慢 需结合需求侧变化共同调整供给结构[1][3] * 全A非金融企业二季度产能周期和库存周期仍处底部 复苏需时间与政策累积[1][3] * 评估框架包含三个维度:供给能力(产能利用率 库存) 未来供给变化趋势(扩张性资本开支) 行业盈利表现(毛利率 亏损企业占比)[4][5] * 周期制造中“三低”行业(产能利用率低 存货低 扩张性资本开支低)生产意愿低 未来生产能力受限 加速产能出清[1][6] * 需求改善的周期品(如纺织化学品 玻璃玻纤 氟化工)利润增厚 氟化工尤为明显[1][6] * 盈利恶化的周期品(如建筑地产链建材 普钢 水泥 钛白粉 有机硅)面临极度困境[1][6] * 制造业中逆变器 硅料及硅片表现较好 锂电及光伏电池组件位于左侧底部[1][6] * 消费品中化学制药及服装家纺表现较好 中药位于左侧中后段[1][6] * TMT领域无左侧底部行业 电子化学品 集成电路制造及安防设备处于相对良好位置[2][6] **其他重要内容** * 产能利用率通过固定资产周转率近十年分位数衡量[4] * 库存通过存货累计同比近十年分位数刻画[4] * 扩张性资本开支指标包含扩张性资本开支累计同比增速和资本开支结构(资本开支/维持性资本开支)的近十年分位数[4] * 行业盈利通过毛利率和亏损企业数量占比的近十年分位数评估[5]
中芯国际根据认股权计划合计发行64.18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01 20:35
公司股权变动 - 根据2014年认股权计划合计发行64.18万股股份 [1] - 认股权计划于2013年6月13日获得采纳 [1] - 股份发行时间范围为2025年8月1日至9月1日 [1]
华虹公司: 董事会关于本次交易是否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重组上市、关联交易的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8-31 18:13
交易性质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4名股东持有的华力微97.4988%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交易对方包括上海华虹集团、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及上海国投先导集成电路私募投资基金 [1] 重大资产重组认定 - 基于标的公司未经审计财务数据初步判断,交易预计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1] - 具体认定将在重组报告书中详细披露,目前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 [1] 控制权结构 - 交易前36个月内控股股东均为Shanghai Hua Hong International Inc,间接控股股东均为上海华虹集团 [1] - 实际控制人始终为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 - 交易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故不构成重组上市 [1] 关联交易认定 - 交易对方上海华虹集团系公司间接控股股东 [2] - 交易对方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系公司董事孙国栋担任董事的企业 [2] - 根据相关监管规定,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2]
华虹公司: 董事会关于公司不存在《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不得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情形的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8-31 18:13
交易方案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上海华虹集团等4名股东持有的华力微97.4988%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合规性声明 - 董事会确认公司不存在擅自改变前次募集资金用途未纠正或未经股东大会认可的情形 [1] - 公司最近一年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信披规则 未出现被出具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情形 [1] - 现任董事及高管最近三年未受证监会行政处罚 最近一年未受交易所公开谴责 [1] - 公司及现任董事高管未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或涉嫌违法违规被证监会调查 [1]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最近三年不存在严重损害公司利益或投资者权益的重大违法行为 [1] - 公司最近三年不存在严重损害投资者权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违法行为 [1] 结论 - 本次交易符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 [2]
中芯国际拟收购中芯北方少数股权 A股将自9月1日起停牌
智通财经· 2025-08-31 00:49
股票交易表现 - 股价下跌至114.76元,跌幅为4.46元或3.74% [1] - 盘中振幅达5.68%,最高价125.99元,最低价112.45元 [1] - 成交量达729万股 [1] 公司重大事项 - 公司计划发行A股收购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的少数股权 [2] - 交易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1日起停牌 [2] -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2]
华勤技术: 华勤技术关于公司协议受让晶合集成部分股份过户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57
交易概述 - 公司基于对晶合集成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与力晶创投于2025年7月29日签署股份转让协议 [1] - 公司以现金方式协议受让力晶创投持有的晶合集成120,368,109股股份 [1] - 受让股份占晶合集成总股本(具体比例未披露) [1] 股份过户情况 - 公司于2025年8月27日完成股份过户登记手续 [1] - 交易前公司未持有晶合集成股份 交易后持有120,368,109股 [1] - 股份过户登记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确认书 [1]
燕东微: 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2025年第三次专门会议决议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47
公司治理与会议程序 - 北京燕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2025年第三次专门会议 全体4名独立董事实际出席 会议召集和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规定 [1] - 独立董事任天令作为会议召集人和主持人 与会独立董事对议案进行审议并形成决议 [1] 股权激励计划执行 - 公司审议通过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360,000股 表决结果为4票同意 0票弃权 0票反对 [2] - 回购注销事项涉及的回购数量、价格、原因及资金来源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北京燕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相关规定 审议程序合法合规 [1] - 本次回购注销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且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1]
突发!中芯国际收购中芯北方!
国芯网· 2025-08-29 22:52
交易概况 - 公司正筹划以发行A股方式收购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的少数股权 预计股票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1] - 目前公司及子公司持有中芯北方51%股权 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 正与交易意向方接洽[1] - 初步确定交易对方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集成电路制造和装备股权投资中心 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 中芯北方股权结构演变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旨在建设中芯北京二期项目 专注于45纳米及更精细集成电路量产 聚焦消费电子[3] - 2016年5月引入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出资6.36亿美元 持有26.5%份额 公司持股降至51%[3] - 2017年8月增资 国家集成电路基金认购9亿美元持股升至32% 引进新股东亦庄国投认购2.76亿美元持有5.75%份额 公司及附属公司注入资金12.24亿美元[3] - 注册资本由24亿美元翻倍至48亿美元 目标产能由每月3.5万片晶圆上升至7万片晶圆 计划投资总额增至72亿美元[3] 中芯北方产能与技术 - 目前具备两条月产3.5万片的300mm生产线[4] - 第一条生产线主要生产40纳米和28纳米Polysion工艺产品[4] - 第二条生产线具备28纳米HKMG工艺及更高技术水平[4] - 产品涵盖通用逻辑电路 低功耗逻辑电路 混合电路和射频等领域 应用于移动电话 无线连接 数字家庭 汽车电子 微处理器 智能卡 闪存等[4]
中芯国际拟发行A股购买中芯北方股权 股票下周一起停牌
中国经济网· 2025-08-29 20:46
交易方案 - 公司拟发行A股收购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少数股权 [1]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重组上市 但属于关联交易 [1] - 交易对价以人民币普通股形式支付 [1] 停牌安排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1日开市起停牌 [1] -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 停牌原因为保证信息公平披露并避免股价异常波动 [1] 后续安排 - 公司将根据进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 事项确定后将及时发布公告并申请复牌 [1] - 投资者需关注后续公告 [1]
大动作!中芯国际,停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8-29 20:33
公司重大资产交易 - 筹划发行A股购买中芯北方49%股权 交易对方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2][3][4] - 股票自2025年9月1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2][5]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重组上市 但属于关联交易[5] 中芯北方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13年7月12日 注册资本48亿美元[6][7] - 经营范围涵盖28纳米及以下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制造 以及测试封装和相关技术服务[6][7] - 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7]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23.48亿元 同比增长23.14%[9][10] - 归母净利润23.01亿元 同比增长39.76%[8][9][10] - 经营现金流净额58.98亿元 同比增长81.7%[9][10] - 利润总额36.27亿元 同比增长98.8%[10] 经营状况与市场地位 - 营收增长主要源于晶圆销售数量增加及平均售价上升[11] - 继续位居全球晶圆纯代工第二位 产能利用率业界领先[11] - 上半年新增近2万片12英寸标准逻辑月产能[11] - 截至二季度末总资产3541.68亿元 归母净资产1508.14亿元[10] 股价信息 - 截至8月29日收盘价114.76元/股 总市值5605亿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