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

搜索文档
大湾区双上市机制能否改写资本市场规则
搜狐财经· 2025-06-10 23:08
1、企业融资逻辑正在被改写。约120家已港股上市的大湾区企业,特别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硬科技 领域公司,将获得二次上市机会。它们可同时利用香港的国际定价能力和深交所的充沛流动性,实现融 资效率最大化。过去港股企业回A后A/H溢价长期维持在40%的现象,或将因双通道机制而逐步收窄。 2、科技创新型企业迎来战略解放。政策明确要求"优化科技型企业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并 与知识产权证券化、绿色金融改革等措施形成组合拳。这意味着那些研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的创新企 业,不再需要为早期融资扭曲技术路线。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望成为技 术定价和资本对接的核心枢纽。 2025年6月10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 见》以一条极具突破性的表述震动资本市场:允许港交所上市的大湾区企业回归深交所上市。乍一看, 政策似乎为大湾区企业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资本通道。然而背后的着力点绝非简单的上市渠道扩容, 其核心目标直指中国资本市场的底层逻辑。 长久以来,多数企业都不可避免地深陷资本市场的二元困境:选择港股,意味着拥抱国际资本和成熟规 则,却需承受流动 ...
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期货日报网· 2025-05-27 00:15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从党的领导、公司治理、管理水平、创新激励、社会责任、监管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部署 [1] - 目标为5年内推动有条件企业建立符合国情的现代企业制度,2035年实现制度更加完善、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 [1] - 重点任务包括加强党的建设、健全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强化创新支撑和产业升级作用 [1] 创新激励制度设计 - 专设"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章节,聚焦创新组织形式、要素配置效率、激励机制设计三大方向 [1][2] - 鼓励大型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资源,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格局形成 [2] - 完善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配置机制,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化贯通 [2] - 赋予项目团队自主权,运用多元化激励方式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强化企业中长期价值创造能力 [2] 企业发展目标 - 到2035年建成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基础 [1] - 通过制度优化全面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支撑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 [1] - 国家发改委强调政策立足发展新质生产力,旨在提升创新链产业链水平,构建开放协同创新生态 [1]
以自我优化为抓手,提升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能力|资本市场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16 18:27
中国债券市场现状与问题 -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上升空间 科技创新型企业占比有限 需强化优势并推动科技导向改革[1] - 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基础设计和投资者结构待优化 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尚未形成高收益债券市场[2] - 科创类债券缺乏高收益选择 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受限 投资者结构以商业银行为主 配置可转股条款债券动力不足[3] - 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 文件以非标准化文字描述为主 风险管理工具单一 仅有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W)且市场规模小[4] - 信用评级行业问题突出 85%发行主体评级集中在AA及以上 98%债项评级在AA及以上 存在评级失真和区分度不足[5] 债券市场改革政策建议 - 推动产品创新 发展高收益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 构建科技型企业专属评价体系 提供发行绿色通道[8][9][10] - 培育高收益债券投资者群体 引导风险价值投资 给予税收优惠和风险资本计提激励 强化投资者保护机制[10] - 发展资产证券化工具 将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转化为资金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11] - 深化注册制改革 建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准入标准 扩大民营科创企业债券融资规模 优先支持硬科技领域[12] - 优化评级体系 强化中介机构监管 压实"看门人"责任 加快评级机构向科技创新转型[13] 市场机制优化方向 - 培育差异化风险偏好投资者 发展股债结合类产品专业群体 扩大境外投资者开放 优化QFII/RQFII等渠道[14] - 加强信息披露监管 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减轻金融系统所有制歧视 提升私营及中小企业融资效率[15]
伟星股份(002003)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5 15:52
经营业绩与目标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9亿,同比增长22.32%,国际业务表现好于国内业务,拉链业务增速略高于钮扣,织带业务基数小但增速不错 [2] - 2025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50.00亿元,希望五至十年成为“全球化、创新型的时尚辅料王国” [3] 毛利率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8.84%,同比提高0.91个百分点,未来会遵循合作共赢原则,保持合理毛利率水平 [4] 海外产能 - 2024年公司境外产能占比为19.05%,产能利用率为47.98%,国际化进程加速,海外产能将继续爬坡,越南工业园产能利用率快速提高,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显著提升 [5] 应对措施 - 市场端加强与下游交流,推进国际化战略,拓展其他市场,做好源头品牌对接开发;内部严控成本;产能规划上合理调配国内外工业园产能,审慎决策新投资计划 [6][7] 竞争优势 - 与YKK经营选择和营销策略不同,公司是“产品 + 服务”理念,注重提供“一站全程”和快速响应服务,拉链在产品品类多样性、时尚性、创新能力及配套能力方面有竞争优势 [8] 行业影响 - 加征关税加剧行业竞争,但有利于拥有国际化能力的企业,长期看服装消费有刚性需求,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升 [9] 业务前景 - 公司专注服饰辅料主业,看好未来前景,更看好拉链业务,因其市场空间更大且公司拉链业务市场份额小 [10] 政策规划 - 公司每年综合考虑因素合理制定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回馈股东;截至目前,尚无推出新一期股权激励的实质性规划 [11] 团队建设 - 企业文化与管理团队优势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可持续发展”核心价值观等锤炼出优秀团队;团队建设重点是加大人才“引、育、留”力度,完善激励机制,重视人文关怀 [12]
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经济日报· 2025-04-17 06:09
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政策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包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 以推动新领域新赛道发展 [1] - 梯度培育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需要 这些企业是产业赛道突破的关键变量 能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浪潮 [1] - 中国已有409家独角兽企业 占全球近30% 居全球第二位 显示创新型企业巨大发展潜力 [1] 创新型企业发展现状 - 新能源 新材料 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等领域已涌现大量创新型企业 [1]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独角兽企业 瞪羚企业都具有极强创新活力 是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1] 梯度培育实施路径 - 完善顶层设计 如浙江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改革 提供系统诊断和专属服务包 [2] - 分类施策 重点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国际标准制定能力 技术融合能力和特色生产能力 [2] - 有关部门需做好跟踪服务 遵循"无事不扰 有事必到"原则 规范执法监管行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