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保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2025系列研究框架培训 - 医药研究框架
2025-07-25 08:5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医药生物行业,细分有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血制品、中药、医疗器械、CXO、医疗服务等领域;提及公司有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迪安诊断、金域医学、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医药板块整体优势**:受益于本土消费和医疗卫生支出稳健增长,在宏观经济疲软时可能有相对优势,估值有望提升;历史数据显示,在收入加速增长或经济环境疲软时有超额收益,与内需配置价值提升相关 [1][2] 2. **医保情况** - 收支保持稳步增长,结余率从 08 年前 25%-35%降至 15%-20%,整体可控,对内需后续增长有支撑;国家医保覆盖率稳定在 95%以上,有助于评估行业增速及潜力 [1][5] - 医疗卫生总费用由政府、社会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构成,社会和个人现金占比逐年提升,预计未来继续增加;若商业保险体系发展好,可缓解个人开支压力 [4] 3. **政策影响** - 国家医保局通过集采、创新药谈判等降低药品和耗材价格,推行 DRG 和 DIP 遏制过度诊疗,使资金使用更合理 [1][10] - 国家药监局自 2015 年改革提升仿制药质量、鼓励创新,2020 年起注重临床价值导向,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11] - 国家卫健委负责医疗卫生体系平稳运行,政策多为宏观指导性 [12] - 分级诊疗、医联体等政策中长期利于行业创新发展和供给端改革 [13] 4. **各细分领域情况** - **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投资逻辑与科技股类似,隐含研发管线 DCF 估值;国际化尤其是 BD 出海受关注,可增加海外市场增量 [1][21][30] - **CXO 板块**:受益于全球产能转移和工程师红利,2023 - 2024 年产能过剩,2025 年迎来周期性拐点,海外投融资复苏带来新动力 [1][36] - **血制品行业**:政策壁垒强,供给端集中化;头部企业通过收并购增强竞争力;不同厂家制造工艺和产品种类差异是体现差异化的重要指标 [3][31] - **医疗器械行业**:兼具制造业和科技属性,细分品类多,需通过收并购扩大规模成平台型公司;新兴领域如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受关注 [3][35] - **中药板块**:分为处方药和 OTC 两类,处方药市场规模稳定在 2500 亿以上,行业格局分散,头部企业提升份额;OTC 具消费品属性 [34] - **医疗服务行业**:包括连锁化率提升等方面,部分赛道复制性好,需轻资产运营和消费升级,关注细分赛道及公司经营管理效率与业务结构 [37] 5. **投资相关** - 医药生物板块分化学制剂、生物制剂、中成制剂和其他四类,不同细分领域投资逻辑不同 [16] - 评估医药公司估值方法多样,有盈利公司常用 PE,早期有收入无利润公司常用 PS,创新药领域常用 DCF [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老年人医保缴纳**:未参加过城镇职工医保的老年人需自行缴纳城乡居民医保,个人承担约 1/3,财政补贴 2/3,结余率相对低但收入端稳健增长 [7] 2. **原料药板块**:业务模式偏向 ToB,有较强制造业属性,竞争体现在规模效应和工艺优化;部分需海外认证,价格波动大,有周期性投资机会 [23] 3. **疫苗板块**:一类苗毛利率低,二类苗是核心发展方向;成人市场如带状疱疹、流感疫苗接种率提升空间大,新传染病疫苗有潜力 [31] 4. **血制品行业升级**:免疫球蛋白领域不断优化供应格局,生物发酵技术带来新产品,缓解人血来源供应不足;头部公司表现出色,国产比例有望提升 [32]
2024年医保基金数据点评:基金运行稳健,“三医”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招商证券· 2025-07-15 19: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医保基金运行安全稳健,管理服务提质增效,“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成效显著,基金合计参保人数有所下降,但总收入和总支出均同比增长,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分别实现4.49万亿和8183亿元累计结余[1] - 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为13.27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基金总收入3.49万亿元同比增长4.2%,总支出2.98万亿元同比增长5.5%,当期支出率85.3%,基金结余5149亿元,累计结余5.31万亿元,整体运行平稳[2] 行业规模 - 行业股票家数466只,占比9.1%;总市值62484亿元,占比6.8%;流通市值55731亿元,占比6.7%[4] 行业指数表现 - 1个月、6个月、12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2.2%、18.3%、22.4%,相对表现分别为 -1.7%、13.2%、6.7%[6] 医保分类情况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截至2024年底参保人数3.79亿人同比增长2.3%,收入2.37万亿元同比增长3.5%,支出1.91万亿元同比增长7.6%,支出率80.5%,当期结余4630亿元,累计结余4.49万亿元[10] - 当期统筹基金收入1.73万亿元同比增长4.6%,支出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当期结余4120亿元,累计结余3.04万亿元[10] - 个账收入6390亿元同比增长0.6%,支出5880亿元同比下降3.6%,当期结余510亿元,累计结余1.45万亿元[10]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截至2024年底参保人数9.47亿人同比下降1.6%,收入1.12万亿元同比增长5.78%,支出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9%,支出率95.4%,当期结余519亿元,累计结余8183亿元[10]
国家医保局发布二〇二四年度统计公报 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人民日报· 2025-07-15 05:49
医疗保障制度发展 - 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持续完善,群众待遇巩固提升,基金运行安全稳健,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1] 基本医疗保险情况 - 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约13.27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2] - 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4913.37亿元,基金总支出29764.03亿元 [2] - 职工医保参保37948.3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4713.73万人 [2] - 职工参保人员待遇享受人次为53.08亿人次,同比增长9.9% [2] - 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次均住院费用为11707元,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84.8% [2] - 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医药费用20312.16亿元,同比增长3.7% [2] - 居民医保人员享受待遇30.35亿人次,同比增长14.9% [2] 医保药品目录与支付方式 -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收载西药和中成药共3159种 [3] - 新纳入药品91种,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报销2.8亿人次 [3] - 按病种付费出院人次占比超90%,基金支出占比80%左右 [3] - 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6.48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1% [3] - 2018年至2024年,医保谈判新增药品协议期内销售额超5400亿元,医保基金支出超3700亿元 [3] 生育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 - 全国参加生育保险约2.53亿人,同比增长1.6% [4] - 生育保险基金支出1402.93亿元,同比增长19.2% [4] - 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4] -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49个,参加人数18786.34万人,享受待遇人数146.25万人 [4] - 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8837家,护理服务人员29.28万人 [4] 异地就医与医保监管 - 全国普通门急诊、门诊慢特病及住院异地就医就诊3.97亿人次,就医费用7867.74亿元 [5] - 全国医保系统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智能监管挽回损失31亿元 [5] - 国家医保局组织飞行检查64组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506家 [5] - 全国发放举报奖励754人次,奖励金额186.6万元 [5]
我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证券时报· 2025-07-14 18:51
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基本医疗保险运行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约13.27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3][5] - 2024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4913.37亿元,总支出29764.03亿元 [5] -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6.48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1% [5] 医保制度影响 - 医保基金为医药行业发展、技术进步及产业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5] - 医保制度覆盖广泛,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提供坚实保障 [5] 数据来源与发布 - 数据来源于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4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5] - 公报涵盖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生育保险制度保障、异地就医服务及医保基金监管等方面 [5]
医药产业运行数据:创新高景气,传统制造业减速提质
2025-05-26 23:17
纪要涉及的行业 医药行业,细分包括医药制造业、医疗器械行业、医院行业、连锁药店行业、血制品行业、中药行业、疫苗行业、流通行业、体外诊断行业、Biotech 领域、CXO 领域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医保基金 - **收支情况**:2025 年 3 月医保基金收支整体稳健,城镇职工医保收入增速约 5.8%,城乡居民医保下滑 6.8%;统筹基金支出下滑 1.1%,城镇职工医保支出增长 5.1%,城乡居民医保支出下降 7.9%;截至 2025 年累计结余 3005 亿元,总体呈紧平衡状态[2] - **结构性压力**: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支出结构性变化明显,反映医保基金面临结构性压力[1] 财政支出 - **趋势**:2025 年以来财政对卫生健康领域支出逐月回升,一季度较疫情前提升 23.1%,体现政府支持,但需关注后续投入可持续性及结构优化[1][4] 医药工业 - **发展情况**:2023 年起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行业,2025 年一季度因医疗设备去库存有压力,后续随设备更新和库存去化增速有望回升;一季度利润率约 14.1%,较去年同期提升 0.6 个百分点,提质增效[5] 医院外零售市场 - **表现**:2025 年一季度承压,2 月药品增速持平,医疗器械增长约 2%,中药饮片和保健品分别下滑 11%和 22%;后续随消费企稳和新零售探索同店增速有望回升;监管严格使大型连锁药店受益,竞争格局有望优化[6] 国内诊疗量 - **变化**:2025 年一季度受春节和高基数影响,天津和成都诊疗人次和出院人次下降,反映全国诊疗量变化,大城市诊疗情况相对较好可作参照[7][8] 医疗器械进出口 - **出口**:2015 - 2024 年中国医疗器械出口持续扩大,2024 年多数品类正增长,2025 年 1 - 2 月受春节影响但仍延续扩张态势;美国关税政策对部分企业出口有影响,如英科医疗、中红医疗等收入增速放缓[9][10] - **进口**:呈现国产替代趋势,2024 年 CT、彩超等品类进口额显著下滑,2025 年一季度多数品类继续下滑,CT 逆势增长 5.5%[12] 国内招采 - **情况**:经历 2023 - 2024 年低谷后,2024 年四季度及 2025 年一季度恢复,核磁共振、超声、CT 及内窥镜等中标金额显著增长[13] 企业端表现 - **与行业数据关系**:企业销售受库存周期影响,与行业运行数据有滞后性但总体趋势一致,如联影科技、奥佳华等企业业绩表现[14] 医药行业收入增速 - **情况**:2024 年和 2025 年收入增速下滑,2023 年正增长,受疫情后高基数消化、库存消化、地缘政治、集采政策和 DRG 等因素影响[16] 医药上市公司业绩 - **表现**:2018 年至今,随集采和疫情影响,越来越多公司无法实现正增长,2024 年超半数公司未正增长,2025 年延续此趋势,实现 20%以上正增长公司占比 11%,两位数增长公司比例降至 12%[17] 医药行业细分领域景气度 - **情况**:2023 - 2025 年 Q1 负增长子行业数量增加,Biotech 领域三年均高增速,2025 年 Q1 达 40%以上;CXO 领域 2025 年 Q1 两位数增长;中药、疫苗等领域负增长[18] 医院行业 - **表现**:增速放缓但未负增长,过去三个数据节点表现相对稳定,小幅个位数增长,优于传统制造业[19]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 **趋势**:内外部环境对医药行业景气度影响显著,通过分析三张报表勾稽关系可理解行业景气度变化趋势[20] 上市公司员工总数 - **变化**:过去五年 487 家 A 股上市公司员工总数持续增长但增速下滑,从 2020 年 7%降至 2024 年 1%,反映行业放缓;部分企业人员有增减变化,体现结构优化[20][21] 资本支出 - **情况**:最近三年(2023 - 2025 年一季度)资本开支负增长,2021 - 2022 年正增长,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22] 连锁业态扩张 - **情况**:药店放缓扩张速度,收缩扩展计划;医院资本开支增速变化不大,床位数扩张是重要逻辑,但总体呈较慢或负增长趋势,部分龙头企业运营质量好转[23] 上市公司存货和应收账款 - **情况**:2024 年血制品和疫苗存货高增长,设备增速放缓;设备类应收账款 2024 年增长快,2025 年一季度好转,反映企业对市场和政策的响应能力及潜在风险[24] 血制品行业 -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过去两年显著增长,表明资产负债表需进一步消化[25] 医药板块减值 - **情况**:2024 年医药板块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合计超 400 亿元,占全部 A 股医药上市公司扣非净利润约三分之一,受公共卫生事件、集采等因素影响[26] 医保基金实时结算政策 - **影响**:若全面实施将对企业现金流产生正向作用,缓解上市公司报表压力,国家医保局计划年底在 80%地区实施,需关注推行情况[27] 生物医药投资 - **全球情况**:2025 年三四月份全球生物医药投资波动明显,4 月尤甚;2023 年以来海外市场正增长,国内市场多数时间下滑,相关公司订单恢复节奏有差异[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医疗器械招采中 CT 在 2025 年一季度逆势增长,需关注各细分领域国产替代进展[3] - 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注重三张报表勾稽关系,不同于一般财务分析[20] - 更长周期的数据跟踪对生物医药二级市场投资可能更有建设性意义[28]
参保人须知:医保基金热点问答
搜狐财经· 2025-05-06 23:00
参保人权利 - 参保人享有就医购药权利 可要求定点医药机构出具费用单据和相关资料 [2] - 有权向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咨询并提出改进建议 [2] - 可监督行政部门 经办机构及定点医药机构 [2] - 享有陈述申辩权 可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2] 参保人义务 - 需持本人医保凭证就医购药并主动接受查验 [3] - 应妥善保管医保凭证 防止他人冒用 代购药需提供双方身份证明 [3] - 不得重复享受医疗保障待遇 [3] - 禁止转卖药品或通过医保待遇获取非法利益 [4] 违法违规行为界定 - 将医保凭证交由他人冒名使用 [4] - 重复享受待遇骗取医保基金 [4] - 利用医保待遇转卖药品并接受返现等非法利益 [4] 违规处理措施 - 造成医保基金损失的需退回资金 暂停联网结算3-12个月 [4] - 骗保行为处骗取金额2-5倍罚款 [7] - 拒不配合调查者暂停联网结算 医疗费用需全额垫付 [8] 举报要求 - 需提供被举报对象身份信息 违法违规行为细节及相关证据 [9] - 信函证据需存档不予退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