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保险
搜索文档
广西强化生育保险制度支持 提升生育保障能力
中国新闻网· 2025-11-18 14:23
此外,广西实行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试点,切实提升民众获得感。广西落实"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 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发给参保女职工"工作部署,支持有条件的地市优化生育津贴支付方式,实 施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 目前,广西贵港、贺州、崇左3市已率先实现生育津贴直达个人。截至2025年10月底,上述3市已为 3879名参保女职工直接发放生育津贴6139.53万元。南宁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行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 个人,桂林、梧州、防城港、百色4市正在部署推进相关工作。 中新网南宁11月18日电 (黄艳梅 庞雪娇)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17日介绍,今年以来,广西 在提升产检保障水平、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方式等方面精准发力,以制度支持提升 生育保障能力。 今年1月至10月,广西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待遇享受人次1763.98万人次,同比增长20.56%;待遇 支出16.58亿元,同比增长15.68%。 广西将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全部纳入生育保险范围,试点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范围,生育 津贴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今年7月1日起,全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在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同 步参加生育保险,所需保费 ...
广西生育保险政策组合拳显效
广西日报· 2025-11-18 11:18
为让更多群体享受到生育保障的阳光,广西还将保障范围向更广阔的人群延伸。今年7月1日起,全 区将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全部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其保费由失业保险基金代缴,个人无需缴费,并 能同等享受生育津贴。截至10月底,已有382名失业人员领取了总额超822万元的生育津贴。同时,广西 正积极试点将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等群体纳入生育保险,北海、贵港、防城港、梧州四市已 开展试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最高可享受1万元生育津贴。 在降低生育成本方面,广西打通了职工医保与生育保险的衔接渠道。根据有关政策,当生育保险基 金支付的产检费用达到1500元上限后,后续符合规定的产前检查费用可无缝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普通 门诊保障范围,在职职工最高可再报销2000元。这一举措让孕产保障更有力。数据显示,2025年1—10 月,全区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待遇支出16.58亿元,同比增长15.68%;享受人次达1763.98万人次,同 比增长20.56%。 11月17日,记者从自治区医保局获悉,今年以来,广西在提升生育保障水平上持续精准发力,通过 优化产检报销、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改革津贴发放方式等一系列"组合拳",切实减轻家 ...
生育津贴无需结婚证直发个人,职场宝妈人均超2.6万
第一财经· 2025-11-17 09:49
生育津贴发放模式改革 - 全国已有25个省份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账户 覆盖近9成统筹区 有效杜绝用人单位拖延或截留风险 [1] - 传统模式为由单位代发 新“直付个人”模式使“产假工资”直接进入女职工账户 [1] - 截至今年11月1日 江苏、辽宁两省新加入 尚未完全实现的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和新疆 [1] 生育保险待遇与覆盖范围 - 截至今年6月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已达2.53亿人 [2] - 2024年全国参保女职工人均生育津贴超过2.6万元 [2] - 生育保险保障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和生育津贴(产假工资)两类 [1] 申领流程简化与便捷化 - 绝大多数地区申领生育津贴不再需要提供结婚证、生育服务证等材料 [2] - 申领所需材料简化为身份证(或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和诊断证明/出院记录 [2] - 浙江省依托“智慧医保”系统实现“无感申领” 通过数据共享自动核验信息并发放 实现“群众零跑腿” [3] 全周期生育保障体系建设 - 国家医保局加快建立全周期生育保障体系 助力“怀得上、孕得优、生得安、育得好” [4] - 吉林、江苏、山东等7个省份已率先实现政策范围内住院分娩生育医疗费用全额保障 基本实现“生娃不花钱” [4] - 截至10月底 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 已惠及超过100万人次 [4]
生娃基本不花钱!“医育结合”伴幼儿健康成长 多维度解读生育支持政策↓
央视网· 2025-11-11 16:46
全周期生育保障体系建设 - 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截至10月底已惠及超100万人次 [1] - 各地推动将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稳步提升产前检查待遇水平并将分娩镇痛纳入医保报销,在吉林、江苏等省份人均减负超千元 [1] - 做好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实现"出生即参保、待遇即享受",江西、海南等地探索将0至3岁儿童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保障 [3] 生育津贴发放优化 - 全国已有25个省份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到个人,简化了由"单位代发"的传统流程 [3] - 湖南省湘潭市自2025年1月起实行生育津贴直发个人账户,将申领流程提前至分娩完成后即可办理,办理时长从20个工作日缩短到7个工作日,2025年1至10月已为2500位参保女职工提供服务 [7][9] - 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支付,截至2025年6月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已达2.53亿人,2024年全国参保女职工人均生育津贴超2.6万元 [11][13] 生育医疗费用保障 - 我国全面提升住院分娩医疗费用保障水平,积极推动政策范围内生育医疗费用全额保障,吉林、江苏、山东等7个省份已率先实现生娃基本不花钱 [14] - 2025年以来,仅在广州市就有7000多位宝妈生娃经报销后个人花费不到100元,其中881人花费不到10元,67人一分钱未花 [18] - 参加生育保险的男职工未就业的配偶也可同步享受生育医疗费和产前检查费用的报销,自2025年11月1日起吉林的灵活就业医保人员也能享受与在职职工同等的生育待遇 [22] 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发展 - "十四五"以来我国大力发展托育服务体系,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由1.8个提高到目前的4个以上 [23] - 作为示范城市,四川省眉山市已建成5家"医育结合"公办托育机构,眉山市第一托育园由妇幼保健院举办,设140个托位并提供儿童保健科门诊,将婴幼儿保健与托育服务相结合 [25] - 托育服务融入个性化健康照护,如辽宁沈阳的托育中心将中医望、闻、问、切融入日常照护,并通过教家长简单手法让健康育护从机构延伸到家庭 [26]
有公司骗保近250万,多起生育保险骗保案例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8:18
国家医保局打击生育保险骗保案例 - 国家医保局于10月16日发布首期骗保案例,聚焦生育保险基金安全,选取5起典型案例以发挥警示教育作用[4][5] - 骗保行为包括虚构参保人信息、伪造劳动关系、未如实申报缴费基数、伪造病历或票据等申领材料,严重扰乱生育保障管理秩序[4] - 典型案例中3起涉及参保单位,2起涉及参保人,骗保主体涵盖人力资源公司、商贸企业及个人[7] 典型案例分析 - 湖北省大冶市禾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通过虚构劳动关系为未参保孕妇代缴医疗保险,骗取生育津贴249.16万元,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5万元[7][8] - 案件线索来源多样化,包括举报投诉、医保线上数据筛查、大数据监测分析及日常业务经办等途径[8] - 骗取生育保险基金行为入罪趋势明显,刑事追责逐步取代单纯行政处罚,彰显监管高压态度[8] 生育保险监管挑战 - 各地生育保险经办政策存在差异,如津贴发放方式(直接给员工或由单位代发)、参保时长要求(部分需满12个月)等,为监管套利提供空间[10][11] - 用人单位作为第一道防线存在形同虚设风险,部分单位纵容或帮助参保人虚报工资以多领津贴,加剧基金监管压力[10][11] - 政策知晓率不足、欺诈骗保行为隐蔽性高、监管人力与资源有限等问题亟待解决,需加强事前宣教与事中监管[11] 监管完善方向 - 需强化事前宣教、事中监管与事后完善机制,对违规参保问题逐步重视并倒查[12] - 生育保险与职工基本医保合并实施后,应推动立法保护、政策实施与学理发展与时俱进,适应新业态需求[12] - 通过科技手段升级与人力资源扩充,提升大数据监测能力,破解制度设计与业务实施的不平衡问题[11][12]
聚焦生育保险基金,国家医保局曝光5起骗保典型案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5:37
打击欺诈骗保力度持续加大,国家医保局聚焦生育保险基金,于10月16日发布首期骗保案例。 生育保险作为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参保人合法权益、促进就业公平、均衡用人单位负 担具有重要作用。 但个别参保单位和参保人法律意识淡薄,通过虚构、编造参保人信息,虚构劳动关系等参加生育保险; 未依法如实申报生育保险缴费基数;伪造、变造病历、票据等申领材料骗取生育保险基金,严重扰乱生 育保障管理秩序,侵害了公共利益和基金安全,依法依规应予以严肃处理。 为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国家医保局选取了5起骗取生育保险基金的典型案例,以此提醒广大参保单位和 参保人,通过合法途径参加生育保险,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申报材料申领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 共同维护生育保险基金安全。 5起典型案例 国家医保局此次曝光的典型案例中骗保主体包括参保单位和参保人。 具体而言,3起涉及参保单位,分别为湖北省大冶市禾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骗取生育保险基金案、黑龙 江省齐齐哈尔市佰丝特商贸有限公司等3家参保单位骗取生育保险基金案、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 区枫达食品配送中心等2家参保单位骗取生育保险基金案。 另外2起的骗保主体为参保人,分别为辽宁省鞍山市郝 ...
骗取生育保险基金,主犯获刑十年!国家医保局曝光
第一财经· 2025-10-16 10:08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医疗保障局近期曝光5起骗取生育保险基金的典型案例,旨在警示参保单位和参保人需通过合法途径参保并申领待遇,共同维护基金安全 [3] 湖北省大冶市禾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骗取生育保险基金案 - 该公司涉嫌虚构劳动关系,为已怀孕但未参保人员代缴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累计参保189人中住院分娩申领生育津贴127人 [4] - 骗取生育津贴金额达249.16万元,公司实际控制人和财务人员等4人被抓获,16名介绍孕妇的乡村医生及村妇联主任被采取强制措施 [4] - 主犯张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五万元,从犯陈某某等5人被判有期徒刑二至三年缓期执行并处罚金 [5]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佰丝特商贸有限公司等3家参保单位骗取生育保险基金案 - 3家参保单位存在数据异常,涉嫌伪造劳动合同、工资表等行为,其中两家为空壳公司无实际业务 [6] - 实际控制人杨某衡伙同常某吸纳无业待产孕妇挂名参保,生产后申领生育津贴并分赃,涉及中间人杨某霜(医院妇科护士) [6] - 被侵占的26.02万元生育津贴已追回,检察机关已对杨某衡、常某批准逮捕 [7]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枫达食品配送中心等2家参保单位骗取生育保险基金案 - 2家单位为3名雇员在生育分娩的几个月内申报缴纳医疗保险,申报基数最高达18000元,显著高于当地5000元的平均水平 [8] - 涉嫌伪造证明材料、虚构薪资、虚报社保缴纳基数骗取生育津贴,涉及金额70090.69元 [8] - 被侵占生育津贴已追回,4名主要嫌疑人已移送检察机关起诉 [9] 辽宁省鞍山市郝某男、邢某伪造劳动关系骗取生育保险基金案 - 郝某男与公司法人邢某合谋,编造任职材料骗取生育津贴18803.37元,后津贴被邢某占有 [10] - 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后,对邢某、郝某男采取强制措施,被侵占津贴已追回,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 [11] 上海市参保人杨某伪造证明材料骗取生育保险基金案 - 参保人杨某两次申领生育津贴时间仅相隔217天,第二次申领的病历资料系个人伪造 [13] - 骗取生育津贴62725.9元,案件由公安机关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静安区检察院认定诈骗罪 [13] - 违法所得已退回医保基金,并由医保部门进行行政处罚 [13]
国家医保局发布骗取生育保险基金典型案例
人民网· 2025-10-16 09:33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医疗保障局曝光五起骗取生育保险基金典型案例,旨在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强调需通过合法途径参保并申领待遇以共同维护基金安全 [1] 典型案例汇总 - 湖北省大冶市禾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虚构劳动关系,为189名参保人中的127人申领生育津贴,骗取金额达249.16万元,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2]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佰丝特商贸有限公司等3家空壳公司由同一实际控制人操纵,通过虚挂无业待产孕妇骗取生育津贴26.02万元,涉案人员已被批准逮捕 [3][4]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两家配送中心通过虚报高达18000元的社保缴费基数(远超当地5000元平均水平)骗取生育津贴70090.69元,4名嫌疑人已移送起诉 [5][6] - 辽宁省鞍山市郝某男与公司法人邢某合谋伪造任职材料骗取生育津贴18803.37元,涉案津贴已追回,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 [7][8] - 上海市参保人杨某在217天内两次申领生育津贴,其第二次申领所用病历系伪造,骗取金额62725.9元,案件已移送审查起诉并完成行政处罚 [9][10]
四川公布2025年度社保缴费基数 每月上限为22938元、下限为4588元
四川日报· 2025-09-22 08:36
2025年度四川省社保缴费基数标准 - 2025年度全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22938元/月,下限为4588元/月 [1] -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及工伤保险待遇核定所依据的上年度全省月平均工资为7646元 [1] - 灵活就业人员及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其缴费基数也参照7646元/月的标准执行 [1] 社保缴费基数确定规则 - 参保单位需按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工资总额统计项目据实申报职工缴费工资 [2] - 职工个人缴费基数超过上限的按上限计算,低于下限的按下限计算,在上下限之间的按申报工资计算 [2] - 参保单位的缴费基数为其所有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 [2] 各项社会保险缴费比例 -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6%,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8% [2] - 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0.6%,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0.4% [2] - 工伤保险仅由单位缴费,职工个人不缴费,实际费率根据行业基准费率和单位工伤发生率浮动确定 [2]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 -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在缴费基数上下限间选择适当基数 [3] -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统一为20% [3]
热点思考 | 社保改革,新的“破局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8-26 18:05
我国社保体系发展现状 - 建成世界最大社保体系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6亿人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3亿人 失业保险2.4亿人 工伤保险3亿人 生育保险2.5亿人[4][14] - 形成多层次养老保障格局 包含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个人养老金三支柱体系[3][12] - 缴费机制采用用人单位与职工共担模式 职工养老保险单位费率16% 个人费率8% 医疗保险单位费率8.5% 个人费率2%[16] 社保体系面临压力 - 养老保险基金自2013年起征缴收入持续低于支出 2023年财政补贴达1.75万亿元 占一般财政支出6.4%[5][28] - 城乡养老待遇差距显著 2023年城镇职工人均年领取4.5万元 城乡居民仅2671元[5][28] - 医保基金2016年起支出持续大于征缴收入 2023年财政补贴6735亿元 其中居民医保占比98.19%[6][40] 可持续性缓解措施 - 延迟退休可延长缴费年限 研究显示退休年龄推迟4.8年可使养老保险缴费率从20%降至16%[7][52] - 全球前七大养老金市场配置中股票占45% 债券占33% 我国养老金固收类资产占比89.5% 权益类配置存在提升空间[8][61][67] - 美国养老金账户中IRAs与DC计划占比近六成 401(k)计划形成股市长期需求 专业机构管理提升资金稳定性[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