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育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最严红线来了,国家要求“强制交社保”,什么信号?
36氪· 2025-08-07 19:57
社保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最高法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于不缴纳社保的约定无效,自9月1日起执行 [1][3] - 社保缴纳成为与纳税同等的法定义务,企业逃避缴纳将面临法律追责 [3][4] - 2024年中国就业人员总数7.34亿,仅33.5%拥有完整"五险"覆盖 [4] 社保制度历史与构成 - 1993年首次提出社保体系目标,1999年《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赋予员工追索权 [4] - 2019年起社保征收主体由社保局转为税务局,强化强制约束力 [5] - "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占比最高)、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5] 社保缴纳现状与阻力 - 北京最低社保缴纳标准下个人月负担716元,灵活就业者费用翻倍 [6] - 23.5%外卖骑手明确拒绝参保,38.9%仅愿支出月收入5%用于社保 [7] - 2.4亿灵活就业者中,年轻人因回报周期长、现金需求优先而抵触缴纳 [7][8] 社保基金收支与财政压力 - 2024年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1.89万亿元,支出10.61万亿元,财政补贴达2.6万亿元 [10] - "现收现付制"下需1.67个工作者支撑1名退休人员,但当前退休潮年均超2000万人,新增劳动力仅1700-1800万 [10][13][14] - 广东省贡献全国养老金调剂资金的47.47%(1158.14亿元),东部省份承担主要调剂责任 [15][16] 政策调整对行业的影响 - 中小微企业(如餐饮、零售)合规成本上升,可能挤压3%利润率的外卖等行业利润 [17][18] - 企业或通过降低工资或采用无人机/机器人替代人力来转嫁成本 [18] - 社保体系需改进跨省报销、城乡标准统一等问题以提升吸引力 [19][20] 长期趋势与个体选择 - 社保普惠化是刺激消费的政策方向,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距显著(3825元/月 vs 246元/月) [20][21] - 医疗保险被视为必要保障,养老保险虽回报周期长但具确定性 [21]
国家医保局刘娟: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已达2.53亿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5:17
(原标题:国家医保局刘娟: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已达2.53亿人) 人民财讯7月30日电,国家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长刘娟7月3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着力 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全力推动用人单位职工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的应参尽参,持续指导地方将灵活 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的保障范围。截至2025年的6月,生育保险的参保人 数已达到2.53亿人。 ...
着力解决百姓就医难 “十四五”期间医保基金支出年均增速达9.1%
经济日报· 2025-07-25 06:10
医保覆盖与保障 - "十四五"期间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13万亿元,年均增速9.1% [1] - 2024年度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27亿人,2021-2024年累计近200亿人次享受就诊医保报销 [1] -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53亿人,基金累计支出4383亿元,享受待遇9614.32万人次 [2] - 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1.9亿人,惠及超200万名失能群众,减轻护理费用负担超500亿元 [2][3] - 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医保帮扶政策累计减轻费用负担超6500亿元 [3] 医保服务优化 - 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全面建成,医保业务编码标准全国统一 [4] - 医保码、移动支付和电子处方全面应用,超12.36亿人开通使用医保码 [4]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从2020年537万增至2024年2.38亿,增长44倍,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率超90% [4] - 95%以上村卫生室纳入医保,方便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医 [2] - 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建立,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展到近亲属 [4] 医保基金监管 - 截至2024年底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3.86万亿元 [5] - 累计追回医保基金1045亿元,通过智能监管子系统拒付、追回3.3亿元 [5][6] - 开展49组飞行检查,覆盖21省47个地市,检查定点医药机构2314家 [6] - 构建"异常住院""医保药品倒卖"等大数据分析模型,精准锁定违法违规行为 [6] - 强化药品追溯码监管,"卖药必扫码、买药请验码"成为常态 [6] 创新药支持 - 2024年医保基金对创新药支出是2020年3.9倍,年均增速40% [8] - "十四五"以来累计402种药品进入医保目录,新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8][9] - 人工心脏、脑机接口等医疗"黑科技"从临床试验走向大规模应用 [8] - 推进"医保双目录"改革,超100个药品申报创新药目录 [9] -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制定按病种付费方案2.0版 [9]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提质扩面广覆盖 多层次医保体系惠民生
央视网· 2025-07-25 00:07
医保覆盖与报销 - 2021-2024年累计近200亿人次享受就诊医保报销,2024年报销人次是2020年的1.6倍 [1] - 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累计减少参保群众垫资5900亿元 [9] - 10种门诊慢特病实现跨省异地直接报销 [9] 生育保险保障 - 截至2025年6月,2.53亿人参加生育保险,基金累计支出4383亿元,享受待遇9614.32万人次 [3] - 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3] - 全国近6成统筹地区可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生育女职工 [3] 长期护理保险 - 截至2024年底1.9亿人参加长期护理保险 [5] - 制度重点解决失能人员长期照护问题 [5] 门诊共济机制 - 全面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 [7] -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展到近亲属,超一半地区实现全国范围内家庭共济 [7] 医保目录与监管 - "十四五"以来累计402种药品进入医保目录 [9] - 持续打击各种形式的欺诈骗保行为 [9] 低收入群体帮扶 - "十四五"时期医保帮扶政策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6.73亿人次 [11] - 减轻低收入群体医疗费用负担超6500亿元 [11]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十四五”医保基金支出12.13万亿元 我国医保事业提质扩面
新华社· 2025-07-24 15:21
医保覆盖与支出 - "十四五"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13万亿元,年均增速9.1% [1]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近200亿就诊人次享受医保报销,2024年是2020年的1.6倍 [3]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达到110万家 [4] 生育保险与辅助生殖 - 截至2025年6月2.53亿人参加生育保险,基金累计支出4383亿元,享受待遇9614.32万人次 [3] - 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报销 [3] - 全国近6成统筹地区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参保女职工 [3] 长期护理与基层医疗 - 截至2024年底1.9亿人参加长护险,解决失能人员长期照护问题 [3] - 95%以上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方便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医 [3] 医保改革与服务优化 - 全面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共济范围扩展到近亲属 [4] - 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64.4万家,4年多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减少垫资5900亿元 [4] - 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从无到有 [4] 药品目录与支付改革 - "十四五"以来累计402种药品进入医保目录 [4] - 印发30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促进新技术新设备进入临床应用 [4] 医保扶贫与产业支持 - "十四五"时期医保帮扶政策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6.73亿人次,减轻费用负担超过6500亿元 [5] - 持续强化药品追溯码监管,看护好"看病钱""救命钱" [5] - 为医药产业等注入强劲动力,推动提供更高效安全可及的医药产品与医疗服务 [5]
“十四五”时期各项医保帮扶政策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达6.73亿人次
央视网· 2025-07-24 10:43
医保提质扩面广覆盖 - 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1] - 2021-2024年累计近200亿人次享受就诊医保报销 2024年报销人次为2020年的1 6倍[1] 生育保险保障强化 - 截至2025年6月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 53亿人 基金累计支出4383亿元[1] - 31个省份和兵团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1] - 近60%统筹地区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参保女职工[1]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 - 截至2024年底长护险参保人数达1 9亿人[2] - 95%以上村卫生室纳入医保体系[2]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 6亿人次 减少垫资5900亿元[2] 医保定点机构扩展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达110万家[2] - 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64 4万家[2] - 10种门诊慢特病实现跨省异地直接报销[2] 创新药支持政策 - "十四五"以来累计402种新药纳入医保目录[3] - 制定按病种付费方案2 0版 建立特例单议机制[3] - 印发30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3] 医保基金安全监管 - 健全飞检工作机制打击欺诈骗保行为[3] - 全面实施药品追溯码监管制度[3]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 构建"1+3+N"体系(1个平台+3重保障+N种补充)[4] - "十四五"期间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惠及6 73亿人次 减负6500亿元[4] - 推动商业健康保险 慈善捐赠等补充保障机制[4]
初入职场,这些要知道!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18 08:45
就业手续办理 - 离校时已落实就业单位需尽快签订劳动合同 跟进社保缴纳 办理户口迁移 党团组织关系接转 查询档案转递去向 [2] - 离校时未落实就业单位可将户口档案保留在学校2年或转入原户籍地 可进行求职登记获取岗位信息 职业指导 职业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 [3] 档案管理 - 严禁个人自带档案 高校毕业生离校时由高校根据就业去向转递档案 通过机要通信或邮政特快专递渠道进行 [4][5] - 档案已在自己手上可联系原就读高校重新审核后按规定转递 [5] - 到机关 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转递至就业单位或定向单位 到非公单位就业转递至就业地或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 暂未就业转递至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 [6]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包括用人单位信息 劳动者信息 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内容 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 休息休假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劳动保护等 [7] -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8] -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各执一份 [8] 五险一金 - 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住房公积金 [9] - 五险一金缴纳比例需根据所在地区和政策确定 建议签订劳动合同前核实 [9]
国家医保局发布二〇二四年度统计公报 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人民日报· 2025-07-15 05:49
医疗保障制度发展 - 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持续完善,群众待遇巩固提升,基金运行安全稳健,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1] 基本医疗保险情况 - 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约13.27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2] - 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4913.37亿元,基金总支出29764.03亿元 [2] - 职工医保参保37948.3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4713.73万人 [2] - 职工参保人员待遇享受人次为53.08亿人次,同比增长9.9% [2] - 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次均住院费用为11707元,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84.8% [2] - 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医药费用20312.16亿元,同比增长3.7% [2] - 居民医保人员享受待遇30.35亿人次,同比增长14.9% [2] 医保药品目录与支付方式 -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收载西药和中成药共3159种 [3] - 新纳入药品91种,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报销2.8亿人次 [3] - 按病种付费出院人次占比超90%,基金支出占比80%左右 [3] - 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6.48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1% [3] - 2018年至2024年,医保谈判新增药品协议期内销售额超5400亿元,医保基金支出超3700亿元 [3] 生育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 - 全国参加生育保险约2.53亿人,同比增长1.6% [4] - 生育保险基金支出1402.93亿元,同比增长19.2% [4] - 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4] -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49个,参加人数18786.34万人,享受待遇人数146.25万人 [4] - 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8837家,护理服务人员29.28万人 [4] 异地就医与医保监管 - 全国普通门急诊、门诊慢特病及住院异地就医就诊3.97亿人次,就医费用7867.74亿元 [5] - 全国医保系统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智能监管挽回损失31亿元 [5] - 国家医保局组织飞行检查64组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506家 [5] - 全国发放举报奖励754人次,奖励金额186.6万元 [5]
关乎13.27亿人,医保“账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14 18:51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约13.27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 [4] - 职工医保参保人数增至3.79亿人,较上年增长2.3% [5] -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为9.47亿人 [20] 医保基金收支 - 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9万亿元,总支出2.98万亿元,当期结存4639.17亿元,累计结存3.86万亿元 [4] - 职工医保基金收入2.37万亿元(+3.5%),支出1.91万亿元(+7.6%),统筹基金累计结存3.04万亿元 [11] - 居民医保基金收入1.12万亿元,支出1.07万亿元,累计结存8183.02亿元 [21] 待遇享受与费用结构 - 职工医保待遇享受人次达53.08亿人次(+9.9%),其中门诊26.33亿人次,住院0.82亿人次 [13] - 职工次均住院费用11707元,三级/二级/一级医疗机构分别为13840元/8327元/6105元 [15] - 居民医保次均住院费用7408元,三级/二级/一级医疗机构分别为11956元/5852元/2730元 [28] 生育保险发展 - 2024年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53亿人(+1.6%),待遇享受人次3690.8万(+30.2%) [32] - 31个省份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32] 医保制度改革 - 2024年医保药品目录收录3159种药品,新增91种 [38] - 按病种付费覆盖90%出院人次,占住院医保基金支出80% [42] - 累计开展10批药品集采(435种药品)和5批高值耗材集采 [43] 异地就医与医疗救助 - 2024年异地就医人次3.97亿,费用7867.74亿元,职工/居民占比分别为2.62亿/1.34亿人次 [44] - 医疗救助支出792.32亿元,资助参保7915.67万人,次均住院救助1254元 [34]
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生育环境如何更友好?
央视网· 2025-06-26 05:17
生育津贴政策进展 - 全国近六成统筹区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1] - 13个省份所有统筹区已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4] - 2024年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超2.5亿人 [3][12] 生育津贴发放机制 - 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非用人单位承担 [1] - 2024年人均生育津贴达2.6万元 全年待遇支出1431亿元 [4] - 津贴按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均工资计发 免征个税 [3] 流程优化成效 - 株洲市实现线上"一站式"办理 办理时长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 [9] - 取消准生证/结婚证等纸质材料 实现"不出月子即享津贴" [12] - 单位通过医保网厅"一键提交" 资料审核后直发个人账户 [13] 政策完善方向 - 探索免申即享模式 解决人户分离家庭跨地区数据共享问题 [15] - 部分地区已试点延长产假 扩大生育奖励保障范围 [17] - 需推动全国全覆盖 补齐未实现直发省份的短板 [15] 行业影响 - 生育保险与职工医保合并实施后参保人数显著增长 [3] - 津贴标准通常高于女职工本人工资 形成收入保障 [3] - 流程简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缓解女性就业压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