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性创新
搜索文档
 吴晓求:推动资本市场从融资市场变为财富管理功能的市场
 和讯· 2025-10-30 17:20
 资本市场定位与作用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资本市场定位为现代经济和金融的枢纽,需充分发挥其枢纽作用 [2] - 资本市场对创新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激励创新的重要机制 [2][5] - 资本市场核心功能是激励机制而非单纯融资渠道,通过财富溢价激励创新者进行制度、思想和技术创新 [5][8]   创新驱动经济增长 - 创新是200多年来经济增长最重要力量,原创性创新对经济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3] - 创新文化需要兼容并蓄和顺畅平等的交流机制,科学思想是技术进步的基础 [4] - 制度设计需要对创新力量提供激励,让创新者获得制度性溢价 [5] - 中国需要从模仿借鉴转向原创性贡献,构建经济增长的思想和科学基础 [6][7]   资本市场生态链重构 - 资本市场生态链需要重新设计以承担新定位责任,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9] - 资产端改革是首要任务,需提高上市公司风险收益率,让高科技企业成为主体 [9][10] - 资金端需消除风险泛化认知,推动社保、保险、养老金等大资金入市 [11][12] - 规则端改革核心是确保市场透明度和提高违法成本,从行政处罚转向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 [13]   发展目标与开放进程 - 资本市场发展目标不应简单设定具体市值数字,而应通过制度完善达到应有高度 [14] - 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开放要迈出决定性步伐,从管道式开放走向全面开放 [14]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 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从2010年18.9%上升至2024年31.6%,预计2025年接近三分之一 [7][8] - 中国需要解决经济增长的思想和科学基础问题,为后发国家提供发展研究样板 [8]
 大湾区有条件建成高度协同共同市场
 搜狐财经· 2025-10-29 07:12
 发展理念与投资方向 - 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旨在确保社会生机勃勃,平衡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的关系[3][4] - 投资方向需从物质建设转向对人的投资,以解决民生、消费及社会稳定等问题[5] - 发展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关键,包括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和实现人均GDP从13000多美元向30000美元目标迈进的需要[5][6]   经济增长与产业释放 - 未来十年有必要保持5%左右的GDP增速,以支持现代化目标[7] - 经济活动多样性不足,服务业如游艇、创新药、游戏、人工智能等领域存在巨大发展潜力[7][8] - 需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释放新产业,在守住环保、劳工权益等红线的基础上,适当放宽监管以促进技术转化和经济产出[8][9]   区域经济布局与大湾区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重点增长极,需加强内部九个城市的协调机制,借鉴长三角的多层次协调模式[10][11] - 大湾区应学习"欧洲共同大市场"理念,在"一国两制"下实现融合发展,结合香港的科研优势与内地的应用技术和资本,形成完整创新链条[11] - 通过改革、开放、创新三大法宝释放大湾区潜力,实现城市间基于合理分工的良性竞争[12]
 未来五年什么样?速来查阅“十五五”规划建议,蓝图清晰!
 搜狐财经· 2025-10-28 21:48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4] -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4] - 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5]   新兴产业发展与未来布局 - 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5]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5] - 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独角兽企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和风险分担机制[5]   科技创新与核心技术攻关 - 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6] - 加强基础研究战略性、前瞻性、体系化布局,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加大长期稳定支持[6] - 强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原始创新导向,优化有利于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的环境[6]   数字经济发展与人工智能应用 -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7] -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7] - 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7]   经营主体活力激发 -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9] - 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有效保护合法权益[9] - 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10]   消费提振与民生保障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打造消费新场景[14] - 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落实带薪错峰休假,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14] - 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15]   文化产业与公共安全 -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育优秀文化企业和品牌,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16] - 引导规范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健康发展,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16] -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加大预防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毒品犯罪等的力度[17]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序设立新的国家公园[18] -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18] - 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系统治理和生态保护,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18]
 专访|郑永年看“十五五”:经济发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南方都市报· 2025-10-27 21:06
 发展理念与投资方向 - 强调发展是解决国内外挑战的关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5] - 投资方向应从物质建设转向对人的投资,以释放新产业和经济活动 [5] - 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平衡,确保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4]   经济增长目标与潜力 - 为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保持约5%的GDP增速是必要且有潜力的 [8][9] - 中国经济活动在“全”的层面已覆盖联合国工业分类几乎所有门类,但在“多”的层面仍远远不够,服务业存在大量空白 [9] -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释放新产业潜力,特别是在服务业、人工智能、金融和媒体等领域 [9][10]   产业与监管环境 - 监管应守住环保、劳工权益等红线,但需避免过度监管以释放经济活力 [10] - 中国应走中间路线,该管的坚决管住,不该管的适当放开,促进技术转化为经济产出 [10] -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可能取代就业,需通过释放多元经济活动为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 [10]   区域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 - 粤港澳大湾区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应学习“欧洲共同大市场”模式,建成高度协同的共同市场 [11][12][13] - 大湾区内部需加强协调机制,实现城市间合理分工的良性竞争,避免产业同质化 [11][12] - 通过融合发展弥补各自短板,如结合香港的基础科研与内地的技术应用和资本,形成完整创新链条 [13]
 腾讯,刚捐5个亿
 投资界· 2025-02-19 15:46
 捐赠事件概述 - 腾讯公司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无偿捐赠人民币5亿元,用于资助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项目),重点支持女性、西部、粤港澳大湾区获资助者[4] - 此次捐赠被视为支持青年学生和基础研究的风向标事件[4]   捐赠背景与目的 - 基础研究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基础研究最主要的资助渠道之一[6] - 捐赠旨在让年轻人安静地投身科研,加速国家重大需求原创成果的产出,是基于国家科技战略体系的选才[6] - 支持基础研究是为了让青年学生能毫无后顾之忧地长期探索科研问题[7]   腾讯在科研资助领域的持续投入 - 2018年腾讯设立“科学探索奖”,截至2024年底已资助297位青年科学家,突破了传统科研资金来源[7] - 2022年腾讯创立新基石科学基金会,预计10年内出资100亿人民币,为中国科学家提供资金自由以支持其根据兴趣和专长选择研究方向[7]   中国基础研究的现状与挑战 - 中国基础科学依旧薄弱,在原创性创新上落后,导致应用端创新存在受制于人的风险,难以诞生颠覆性创新[9] - 国内高精尖领域技术常受制于人,根源在于基础科学研究相对薄弱[11] - 有观点指出,芯片等尖端领域的发展需要依靠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等基础科学研究人才,而不仅仅是资金投入[12]   青年科技人才的崛起与传承 - 近期涌现出如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等年轻科技创业者,在AI和机器人领域取得全球性成就[11][13] - 中国民营经济舞台正迎来更多新面孔,年轻创业者用热爱和专注投入科技研发,创造世界惊叹的故事[16] - 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新老企业家并肩而坐的场景,被视为从60后到90后企业家之间的一场接力赛和中国产业变迁的缩影[1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