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域协调
icon
搜索文档
大湾区有条件建成高度协同共同市场
搜狐财经· 2025-10-29 07:12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 受访者供图 "十五五"期间,我国经济将面临哪些新的条件和新的机遇?全会对未来五年及更长远的发展有何定调, 释放了哪些新信号?将给经济运行和市场表现带来哪些新变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 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国际形势,还是中国现代化的目 标,都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应将投资更多投向"人",释放更多新产业,释放更多元的经济活动,通过改 革拓宽经济空间。 谈"发展": 以前主要投在物质建设上 现在应该更多投向"人" 南都:根据全会公报,相比于"十四五"规划中的"统筹发展与安全","十五五"规划再次将"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列为指导思想,其背后有哪些含义? 郑永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讲"发展才是硬道理"。其实前几年也已经提出"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 代的硬道理",同时也强调安全与发展并重。这次文件并没有忽略安全,但有一条内容特别值得注意, 那就是强调要"确保社会生机勃勃"。我们常说"井然有序",但真正关键的是社会有没有活力。现在有两 个方面很明确:一是要有为政府,二是要有效市场,但社会层面这一点常 ...
2025年四季度A股投资策略:行情换挡,由流动性叙事迈向盈利驱动
银泰证券· 2025-10-09 20:04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四季度A股市场将出现“行情换挡”,驱动因素从流动性驱动转向盈利驱动,市场上行节奏料将放缓,沪深指数或以横盘震荡整理为主 [8][63] - A股行情的持续性将取决于市场驱动因素是否能从流动性驱动顺利向盈利驱动切换,经济基本面发展趋势是决定牛市是否存在“第二阶段”的关键 [8][65] - 投资策略建议以把握结构性机会为主,重点关注“十五五”规划相关机会、中长期资金入市背景下的核心资产价值重估、以及各类主题机会 [8][66] 三季度市场回顾 - 2025年三季度A股进一步走强,沪深指数在增量资金入场推动下创出本轮上涨行情新高,沪指单季上涨12.7%,深证成指单季上涨29.3%,创业板指数和科创50指数分别上涨50.4%和49.0% [15] - 三季度A股日均成交金额为2.11万亿元,较二季度日均成交金额大幅增长68% [15] - 行业表现方面,除银行板块下跌10.2%外,其余板块均上涨,TMT板块表现亮眼,电子、通信、传媒分别上涨47.6%、48.6%和20.3%,电力设备、有色金属涨幅也居前,分别为44.7%和41.8% [16] 海外环境分析 - 美联储于2025年9月18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下调25BP至4.00%-4.25%,为时隔9个月后再度开启降息 [19] - 根据SEP显示,联邦基金利率在2025年年底预计为3.6%,2026年年底为3.4%,2027年年底为3.1,即2025年仍有2次25BP的降息空间 [19] - 四季度美联储降息路径仍存在不确定性,鲍威尔讲话指出就业与通胀风险平衡发生转变,但未出现一边倒局面,“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内部分歧较大 [4][23][27] 国内经济形势 - 三季度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放缓,受出口增速放缓、反内卷推进、财政支持力度下降、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预计三季度国内GDP增速在4.8%左右 [5][29] - 7、8月份出口增速分别为7.1%和4.4%,合计增长5.7%,较1-6月的5.9%有所放缓;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较上月放缓0.5个百分点;8月社零同比增长3.4%,继续创年内新低;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0.5% [30][32] - 政策稳增长力度有望增强,三季度以来已出台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措施 [5][37][40] A股盈利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全A营业收入增速为-0.03%,较一季度的-0.32%有所改善,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45%,较一季度的3.66%有所放缓 [41] - A股非金融营收增速为-0.47%,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04%,行业表现分化,金融板块盈利改善,非银金融归母净利润增长18.36%,银行盈利同比增速由负转正 [44] - TMT板块、有色金属及部分中游领域表现占优,电子增长28.42%,通信增长7.74%,传媒增长28.70%,机械设备增长18.07%,有色金属增长35.94% [44] - 预计本轮盈利下行周期的增速低点在2024年已经出现,2025年全年盈利在低基数之下有望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5][47] 资金面分析 - 2024年四季度以来增量资金持续流入A股,四季度以中长期资金、居民资金、国际资金为代表的增量资金流入趋势仍有望延续 [7][48] - 政策推动下长期资金入市有望取得更多进展,三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共计2200亿元 [48][49] - 居民资金入市仍有空间,7、8月份M1-M2剪刀差明显收窄,存款活期化趋势显现,7月非银存款多增1.39万亿元,8月多增0.55万亿元,截至2025年8月居民储蓄存款规模约161万亿元 [50] - 弱美元背景下,国际资金有望进一步回流A股 [52] “十五五”规划影响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召开,公布“十五五”规划建议稿,为未来5年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蓝图和行动纲领 [7][53] - “十五五”规划将为A股市场提供新的指引,有关产业发展思路、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区域发展战略、财税等领域体制改革路线将成为四季度重要投资主线 [7][56] - 预计“十五五”期间GDP增速目标将设在4.5%左右,政策将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未来产业 [56] 四季度市场展望 - 三季度A股受长线资金入市、场内杠杆资金加仓、存款搬家等因素驱动,市场估值明显修复,沪深300指数风险溢价为5.17%,处于过去20年54%分位数水平 [8][58] - 四季度A股面临的宏观约束增大,国内GDP增速面临进一步放缓压力,A股整体业绩增长弹性相对有限 [8][60][61] - 四季度A股市场上行节奏料将放缓,沪深指数或以横盘震荡整理为主,市场驱动因素需从流动性驱动向盈利驱动切换 [8][63][65]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关注“十五五”规划相关投资机会,包括产业发展思路、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区域发展战略等 [8][66] - 中长期资金入市背景下,关注A股核心资产价值重估机会,包括高股息价值板块、各领域行业龙头,重点推荐非银、有色、新能源汽车等板块龙头个股 [8][66] - 继续关注各类主题机会,重点推荐国防军工、科技(AI、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大消费(创新药、新消费)、重组等 [8][66] - 高端制造方向关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固态电池、智能驾驶等新兴产业,新能源方向关注光伏、风电、锂电等供需格局改善机会 [68][69][70][71]
前8月铁路投资突破5000亿大关 四季度基建发力护航规划收官
中国经营报· 2025-09-18 03:32
投资规模与进度 - 2025年前8个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41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8月完成711亿元,同比增长5.6% [1] - 铁路投资首次在前8个月即超过5000亿元大关,投资进度创历史纪录,5.6%的增幅维持今年最高纪录 [1] - 国家铁路2025年力争完成基建投资5900亿元,前8个月国家铁路基建投资完成约4000亿元,装备投资完成约1000亿元 [3] 项目进展与竣工 - 2025年1月至8月,重庆至厦门高速铁路重庆东至黔江段、重庆东站、郑州至开封城际铁路宋城路至开封段等多个工程竣工投产 [1] - 沈阳至佳木斯高速铁路沈阳至白河段、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等项目主体工程完工,进入设备联调联试阶段 [1] - 预计本月底沈白高铁将开通,包银高铁包惠段、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等多个项目计划在2025年底前开通 [3] 未来展望与规划 - 预计第四季度铁路投资将在前三季度基础上有实质性增长,以确保“十四五”规划任务完成 [2] - 到2025年年底,预计铁路营业里程达16.5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5万公里以上 [3] - “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编制已启动,初步规划期间将建设1.7万公里以上铁路,其中1万公里为高速铁路 [3]
上半年湖北经济增速“破6”,自评“中部显眼包”
搜狐财经· 2025-07-26 09:17
中部经济表现 - 湖北上半年GDP达2.96万亿元,同比增量1735.6亿元,实际增速6.2%,位列GDP二十强省份首位[4] - 河南GDP突破3万亿元,增速5.7%,继续坐稳中部龙头[4] - 湘赣皖三省GDP实际增速均为5.6%,其中湖南、江西新能源汽车、锂电、工程机械等新兴产业表现突出[5] - 中部六省经济总量约13万亿元,占全国比重19.7%,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4] 产业亮点 - 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4%,电脑整机、锂电池分别增长62%、31.5%[7] - 湖南航空航天、轨交装备产业齐头并进,江西通用设备、汽车制造业分别增15.9%、18.7%[7] - 江西锂电外贸增长25%,创历史同期新高[5] - 河南机电产品出口强劲,新能源车增量明显,郑州外贸总额2746.8亿元,同比增长38.7%[15] 产业短板 - 湖北集成电路设计依赖沿海和海外协作,本土企业实力薄弱,三安光电市值仅636亿元,不足中芯国际十分之一[8] - 江西稀土产业以中低端为主,后端磁材、芯片加工不足,附加值不高[8] - 安徽名义增速4.4%垫底中部五省,反映价格指数或投资回报承压[5] - 湖南37个盈利行业中,部分行业利润率跑不赢原料和能源成本涨幅[8] 消费表现 - 中部六省社消零售总额增速均高于全国均值(5%),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分别增长7.2%、6.9%、6.2%、5.5%、5.3%、6.1%[11] - 河南、湖北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376元、13991元,名义增速分别为5%、2.4%,低于全国均值(14309元,5.2%)[11] - 江西、湖南"县域消费"回暖依赖"以旧换新"补贴,通讯器材、家电、汽车补贴增幅达30%~70%[11] 区域发展不均衡 - 武汉占湖北GDP四成以上,东湖高新区专精特新企业占全省近3成,而襄阳、黄冈等地仍依赖能源、化工等低技术产业[15] - 郑州外贸占河南主导地位,荥阳、巩义等县市多为代工企业,缺乏核心设计[15] - 长沙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支撑稳定,但邵阳、郴州等地产业园区对外依赖强,"链主"少[15] - 湘潭高校毕业生留潭率仅20%,反映高端人才流失问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