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

搜索文档
国家统计局:8月沪深两市股票成交较为活跃,有利于市场预期改善和发展活力增强
搜狐财经· 2025-09-15 13:18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9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加 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促进经济保持稳中有进 发展态势。在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作用下,8月份沪深两市股票成交较为活跃,也有利于市场 预期的改善和发展活力的增强。 ...
早盘直击|今日行情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9-15 10:24
风险提示:国际地缘、贸易冲突超出预期;全球金融市场风险暴露;国内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回落超预期;全球经济衰退超预期。 首先,宏观经济数据陆续披露,经济韧性继续维持。八月 PPI 的读数是-2.9%,环比有所回升,反内卷工作开始见到效果,当然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 走,但边际改善是大趋势。金融数据维持回升趋势,为实体经济和投资环境保驾护航。总体来看,国内经济维持韧性,并存在未来进一步改善的预期,这 为国内资本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后期的主要看点是美联储的降息决定,从目前情况看,降息的概率是比较高的,这对全球风险资产价格总体是正面影 响。 上周市场震荡反弹,收回短期均线。沪指先盘后升,周四向上突破,一举收回短期均线,周五创出本轮反弹新高。深圳成指表现继续领先,周四上涨 后便创出了新高,体现出良好的弹性。量能方面,上周两市日均量能接近 23000 亿元,较上周出现一定下降。上周市场热点主要集中在 TMT 和上游原材 料行业。投资风格方面,科技和中小盘涨幅领先。从运行节奏看,市场经过技术整固后,尝试再次上行。沪指本轮技术休整的低点在 2021 年的市场高点 之上,这说明原先的阻力位被突破后,成为了重要的支撑位。目前来看,市场 ...
和讯投顾徐梦婧:周末持续释放利好,关注能否放量
搜狐财经· 2025-09-15 10:14
9月14日,和讯投顾徐梦婧称,下周美联储将降息,结合周末宏观消息,对接下来市场运行情况分析如 下: 周末宏观层面消息偏积极,持续释放利好。8月社融数据同比增长8.8%,M0同比增长11.7%,M1增长 6%,M2增长8.8%,基础货币大幅增长,表明市场不缺流动性。同时,M1与M2剪刀差不断缩窄,意味 着居民存款持续流入市场,对股市是利好。周五收盘后,财政部表态称接下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充足, 当前市场无需有太大后顾之忧。 外围消息方面,9月14日至17日,我国将与美方在西班牙进行新一轮谈判。此外,17日美联储将正式发 布降息进程,目前主流机构预测今年将降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市场普遍预期此次降息25个基点,若 降息50个基点,将对全球资本市场形成较大利好支撑。 产业层面,周末美方在科技领域再次对我国发难,我国也进行了反制。同时,三大运营商宣布将为苹果 新品提供支持。储能领域也有利好消息传出。另外,近期罗永浩与西贝的争议备受热议,需关注是否会 影响下一周预制菜板块走势。 指数层面,需关注下一周市场能否放量,若不能放量,指数仍将在3900点下方的大区间震荡。上一周市 场走势呈"N"字形态。 ...
中国银行业:2025 年宏观、金融与房地产调研要点-China Banks_ Takeaways from 2025 macro, financial and property tour
2025-09-15 09:49
**中国银行业与宏观经济研究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银行业 宏观经济 房地产 金融科技[2][7] * 公司:工商银行(ICBC) 建设银行(CCB) 中国银行(BOC) 中信银行(CITIC) 民生银行(MSB) 招商银行(CMB) 成都银行(BOCD) 杭州银行(BOHZ) 南京银行(BONJ) 浦发银行(SPDB) 交通银行(BOCOM) 农业银行(ABC) 兴业银行(IB) [24][25][26][27][29][30][31][32][33] **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前景** * 2025年GDP增长目标约5%有望实现 主要基于H1增长5.3% YoY和H2低基数效应 但2026年增长风险显著增加[3][12] * 进一步政策降息可能性低 更倾向于定向财政补贴(如1%消费贷款补贴) Q3或是额外财政政策窗口期[3][12] * 通胀疲软反映结构性问题:7月CPI/PPI同比+0.1%/-1.2% 反内卷措施仅暂时性帮助[3][11] * 人民币可能温和升值 因美元走弱和贸易再平衡 出口可承受2-3%升值幅度[3][19][22] * 资本市场监管层优先健康发展 市场复苏受中美关税紧张缓解 全球流动性改善和资本配置再平衡驱动[3][15] **结构性挑战与长期改革** * 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通过债券发行暂时缓解 但收支错配根本问题未解[4][10][12] * 消费税改革可能2025年推出:从生产环节延迟至消费环节征收 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享[4][16] * 通缩压力源于投资驱动模式导致的制造业产能过剩和国内需求疲软[4][11] * "十四五"规划重点包括新质生产力 服务消费和人民福祉 服务消费占比目标从当前46%提升至50%以上[14][16][17] **银行业经营与展望** * 净息差(NIM)接近底部或即将稳定:多数银行预计NIM下行压力减缓 支持收入和盈利前景[5][24][25][26][29][31][32][33] * 贷款需求仍疲软 尤其普通企业(非政府相关)和零售贷款 零售贷款资产质量承压[5][24] * 区域银行表现分化:成都银行和杭州银行因高股息收益率 强劲盈利增长和高ROE受青睐[5][24] * 小银行加速整合或被大银行收购 但风险可能集中化 美国对大型中资银行制裁可能性极低[20][22] **房地产与消费市场动态** * 房地产政策放松空间有限:保交付倡议已完成超600万套 但二级市场价格仍下行 新房需求旺盛[18][22] * 零售消费增长疲软: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放缓至3.5% YoY(2014年为12.0%) 7M25小幅回升至4.8% YoY[16] * 服务消费成为关键驱动:文化 教育 医疗和交通是战略增长领域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计划在H125带动1.6万亿元销售[16] **金融科技与跨境支付** * 稳定币和公链技术低调研究中:稳定币可作为跨境支付新基础设施 降低对SWIFT依赖(费用高达6.7%C端/2.2%B端) 处理时间从2-3天缩短至近实时[21][23] * 香港是试验场 监管更接近美国标准 需用户地理识别和地区服务限制[23] **投资偏好与风险提示** * 偏好高股息标的:H股推荐工行 建行 中信银行;A股推荐招商银行 区域银行推荐成都银行和杭州银行[5][24] * 主要风险:资产质量恶化 资本充足率压力 利率下行对盈利的冲击[37] **其他重要细节** * 反内卷措施本质是供给侧限制 仅暂缓价格下跌而非推升价格[13] * 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 1年期存款收益率已低于1% 继续降息边际效应递减[22] * 保险机构积极投资银行 金融体系内风险关联度上升[22]
上交所副总经理王泊:进一步打通“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的堵点痛点
证券日报网· 2025-09-11 21:16
多年来,科创板始终坚守"硬科技"定位,推动板块从资本市场服务科创的"试验田",成长为科技创新 的"示范田"。截至目前,科创板已汇聚589家上市公司,A股总市值超9万亿元。 回顾科创板过往实践,王泊表示:"六年来,科创板持续通过IPO与再融资为企业注入资本活水,这些 资金成为滋养硬科技生根发芽的'阳光雨露',是支撑企业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的'助推器'。" 具体来看,一是以包容性改革破壁垒,坚持为未盈利硬科技企业打开"资本入口"。在科创板设立之初即 推出"多元上市标准",首次允许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特殊股权架构企业登陆A股,为科创企业开辟 了针对性的上市通道。今年新改革的"1+6"政策更是精准发力,专门搭建"科创成长层",重启第五套上 市标准,将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纳入包容范畴。 王泊表示,这不是简单的政策调整,而是在特定的经济周期和市场需求下,为技术突破型企业送上 的"及时雨",让处于研发攻坚期、暂未盈利但手握"硬核技术"的企业,不用等"盈利答卷"就能拿到"资 本入场券",努力打通硬科技与资本市场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以适应性举措强支持,为科技型企业持续发展量身定制"成长工具箱" ...
关键数据反弹,背后是什么信号?
大胡子说房· 2025-09-11 20:07
以下文章来源于大胡子财研社 ,作者湾区区长 大胡子财研社 . 独到的财经观点,深度的金融分析,助你抓住最新财富机会,实现资产稳步增长! 8月份最新的cpi和pp i 数据公布了。 8月的CPI同比下降了0.4% ,但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 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第四个月扩大 。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 今年1-8月 ,CPI平 均数值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1% 。 这说明,一年过去了,我们依然处于商品通S的环境中。 分类别上看,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非常大。 8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3%,降幅比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增加约0.51个百分点。 和cpi持续的下跌不同的是,ppi数据则是有明显的止跌反弹的迹象。 8月份,PPI同比降幅收窄,这是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收窄; 环比数据结束了连续八个月下行的走势,由降转平。 cpi持续下跌,但是ppi则是开始由跌转平,这说明什么? 说明前段时间的反内卷行动初见成效。 因为反内卷,首先针对的就是上游企业的价格,拉升上游的出厂价格。 所以 反内卷之后,对ppi的影响相对比较直接。 而上游价格的上涨,想要传导到下游,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也 ...
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刘胜军:用好资本市场有利于解决创新企业融资和激励问题
新华财经· 2025-09-10 22:52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产业集群是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强化了制造业在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的竞争力[3] - 甘肃省已形成12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包括镍钴铜新材料 工业母机 石化化工 建材 新能源装备 集成电路 数字经济 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3] - 有色金属集群和工业母机集群入选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 金融体制现存问题 - 间接融资占比高 僵尸企业淘汰缓慢 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未实质性解决[4] - 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仍面临融资困境[4] 资本市场解决方案 - 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偏好特性 更有利于创新企业融资[5] - 需大力促进市场化PE/VC发展 吸引人工智能领域海外技术人才回国[5] - 利用香港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5] 金融机构服务优化 - 通过奖励机制激励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优秀实践[5] - 提升基于数据的风险评估模型能力 政府需搭建高质量数据平台[5] - 利用政策性融资担保降低全国性金融机构与本地企业合作的信息不对称[5]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 甘肃省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000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92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 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6] - 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降低信息不对称 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6] - 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应收账款 存货 仓单和订单融资服务 利用中小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6] 金融资源配置改革 - 确保国企和民企竞争中性 对民企融资占比提升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6] - 优化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全过程容错纠错和尽职免责制度[6] - 取消歧视性贷款政策 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消除拖欠民企账款现象[6]
中国光大银行以并购贷款业务精准赋能产业升级-银行-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8 10:09
核心观点 - 光大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通过并购贷款业务支持科技金融、高端制造、资本市场等重点领域 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提供并购贷款166亿元 为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提供并购融资服务十余次[4][5] 科技金融领域 - 将科技金融作为并购贷款业务战略核心 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关键领域并购整合[2] - 利用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政策 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构建技术优势、强化产业链条[2] - 2025年4月为苏州某电子材料企业收购东南亚同业公司提供占交易价款78%的融资支持[2] 高端制造领域 - 并购贷款紧密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 服务高端装备、汽车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并购交易[3] - 助力制造业企业获取关键技术、扩大先进产能 推动产业升级[3] - 2025年1月向山东某新材料企业发放并购贷款6.7亿元 支持收购聚烯烃弹性体装置 加快光伏胶膜核心原材料国产替代[3] 资本市场领域 - 为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提供涵盖股权交易和资产交易的融资解决方案[4] - 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收购、定增等资本市场活动 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4] - 2025年上半年累计为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提供并购融资服务十余次[4] 业务创新与协同 - 组建专业高效的并购金融团队 持续拓展并购贷款应用场景[5] - 探索股权激励、公募REITs等创新领域及并购基金业务合作模式[5] - 依托集团金融全牌照优势 协同证券、信托、资产管理等多方资源提供全链条综合金融支持[5]
杨德龙:市场涨跌起伏就像四季轮换一样 保持平常心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新浪基金· 2025-09-08 08:48
市场走势分析 - 上周市场呈现冲高回落走势 连续放量大涨后出现获利回吐调整[1] - 前期热门题材股跌幅较大 部分个股短期翻倍甚至涨数倍[1] - A股日成交量达历史次高水平 两融余额突破23000亿元创历史新高[1] 杠杆率与估值水平 - 当前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重不足3% 远低于2015年高点时的4.27%[1] - 沪深300市盈率约13.6倍 中证A500指数市盈率约16倍[1] - 场外配资规模较2015年大幅减少 当时场外配资量达场内两倍以上[1] 政策支持逻辑 - 政策层面需要持续2-3年慢牛长牛行情 通过财富效应提振3亿股民7亿基民消费能力[2] - 资本市场被定位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四辆马车 证监会强调巩固市场良好开局[4] - 中央政治局会议及监管层多次表态维持市场上升势头[4] 资金流动格局 - 传统行业退出资本寻求投资转型 实业跨行业转型难度较大[2] - 居民存款余额连续四五年攀升 低利率环境驱动资金寻找投资出口[2] - 楼市资金转移及债市资金流出可能成为股市增量资金来源[2] - 外资对中国资产信心增强 硬件软件突破推动资产价值重估[2] 投资策略建议 - 调整期间建议多看少动 逢低布局被错杀优质股票或基金[4] - 短期调整不会持续太久或太深 场外踏空资金等待入场机会[3] - 应关注经济长期趋势而非短期波动 保持"不以涨喜不以跌悲"投资心态[3] 经济环境支撑 - 稳经济政策逐步落地 经济数据持续改善提升权益资产估值[2] - 经济复苏趋势与政策支持形成共振 市场中长期上行趋势大概率延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