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向定制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公司“分体验”:从粽子按摩器到电影票,谁在用实物俘获投资者的心?
搜狐财经· 2025-10-26 22:30
核心观点 - 资本市场正经历从“现金分红”到“价值共享”的转变,实物回馈股东成为企业治理创新的重要窗口 [1] - 实物回馈不仅是营销创新,更是企业产品力、运营力、创新力的集中展现,旨在将股东转化为品牌代言人和价值共创者 [1][6][21] 实物回馈的战略价值 - 品牌价值的具象化渗透:例如五芳斋在粽子礼盒上印制ESG报告二维码,使股东成为行走的品牌代言人,参与公司次季度社交平台自然曝光量平均提升230% [3][5] - 用户思维的深度觉醒:例如天域生物收集2000多份股东反馈优化产品配方,倍轻松根据股东建议改良设计使其新品预售量提升40%,推动股东从财务投资者向价值共创者蜕变 [3][6] - 生态闭环的战略布局:例如四川长虹通过“消费-积分-权益”的闭环设计,使单客生命周期价值提升65%,同花顺数据显示参与企业复购率较常规渠道高出3倍 [3][7] 行业实践与成本控制 - 行业特性的精准匹配:快消品如五芳斋结合端午文化,科技企业如石头科技附赠解决方案白皮书,文旅企业如横店影视提供组合权益 [7] - 供应链协同降低回馈成本:倍轻松通过柔性生产线使股东专属产品边际成本下降42%,华东医药利用研发试制品节省市场测试费用超千万元,海尔智家联动生态链使礼包综合成本降低37% [7][9] 创新趋势与未来方向 - 数字化赋能体验升级:例如博纳影业推出NFT观影凭证,云南白药开发药材溯源小程序,将实物回馈升维为数字资产沉淀 [11][13] - 反向定制的C2M革命:例如东阿阿胶根据股东健康数据定制膏方,片仔癀开发股东专属产品,使客户转化率提升至38% [16] - ESG价值的立体呈现:例如宁德时代在股东礼包中嵌入碳积分(每份对应减少10kg碳排放),伊利股份附赠牧场VR体验卡,具象化ESG理念 [17][19] 市场争议与挑战 - 价值争议:部分公司如某科技公司赠送的智能手表市场价虚高30%,引发投资者质疑 [21] - 公平性质疑:按持股市值分级的回馈方案导致中小股东获得感不足 [21] - 持续性考验:约68%的实物回馈活动仅持续1-3个月,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21]
刘强东开始抢汽车人了,多个岗位年薪超百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3:43
京东汽车业务战略与人才储备 - 京东汽车通过招聘平台释放多个高薪岗位,包括零售事业部算法岗(年薪最高可达123万元)和汽车行业采销负责人(年薪超过110万元),优先考虑有汽车行业经验的候选人 [1] - 公司明确在此次合作中扮演“卖车”而非“造车”的角色,主要提供用户消费洞察和独家销售,不直接参与研发制造环节 [7] - 京东的汽车业务布局可追溯至2015年对蔚来汽车的投资,并于2018年上线整车交易平台,2021年成立汽车事业部瞄准汽车后市场 [9] 三方合作推出新车详情 - 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和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推出“国民好车”,新车将于11月9日京东双十一期间发布并由京东独家销售,预估定价在10万至12万元之间 [3] - 该新款车型由广汽为京东用户量身打造,标配宁德时代巧克力电池,具备可充电可换电功能 [3] - 时代电服此前已与一汽、长安、北汽、奇瑞达成合作,计划携手五大车企发布10款换电新车型 [5] 京东汽车销售模式创新 - 此次合作是京东在汽车直营业务上的全新探索,用户可选择标准版车型或灵活选配车衣定制、车品装配、养护服务等多种套餐,实现从购车到用车的全周期覆盖 [9] - 销售模式的底层逻辑复制自京东深耕多年的手机销售经验,即依靠销售优势对供应商进行“反向定制” [20] - 京东依托覆盖“买、配、养、用、换”的一站式汽车消费生态,线上销售汽车用品与配件,线下布局近3000家京东养车门店及超4万家合作门店 [20] 广汽集团的战略转型 - 与京东的合作是广汽“用户思维”转型的关键一步,公司去年开展“番禺行动”将重心转移至自主品牌,并于今年引入华为IPD流程并成立规模200人的用户洞察部 [22] - 广汽此前造车打法是“扫描市场、聚焦竞品”,现在转向研究用户需求作为产品出发点 [23] - 公司借助京东APP入口的流量更全面地收集用户需求,并开启“直营+经销”双轨模式,此次合作有助于其销售渠道线上化探索 [23] 合作面临的挑战 - 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用户更看重质量与耐久度,新车安全性必须置于首位 [24] - 若线上调研后推出过多车型SKU,如何协调线下产能、实现高效爬坡将成为考验双方供应链能力的关键 [24]
京东如何教广汽“造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2:07
合作概况与产品信息 - 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推出“国民好车”,新车将于11月9日京东双十一期间正式发布并由京东独家销售 [2] - 新车预估定价在10万元-12万元之间,或为广汽埃安换电车型,将采用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模式 [3] - 三方合作早有铺垫,时代电服于去年12月与京东养车达成战略合作,今年4月又官宣与广汽合作推出巧克力换电车型 [3] 合作方背景与行业布局 - 除广汽外,时代电服已与一汽、长安、北汽、奇瑞达成合作,计划携手五大车企发布10款换电新车型,覆盖多元场景 [5] - 京东在合作中扮演“卖车”角色,主要提供用户消费洞察和独家销售,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各方暂时也无成立合资公司打算 [7] - 京东的汽车布局始于2015年对蔚来汽车的投资,2018年上线整车交易平台,2021年成立汽车事业部并与天际汽车尝试线上众筹卖车模式 [7][8] 京东的销售模式与战略 - 此次是京东在汽车直营业务上的全新探索,用户可灵活选配多种套餐,实现从购车到用车的全周期覆盖,旨在让“买车像买手机一样简单” [8] - 京东将手机销售的“反向定制”逻辑复制到汽车领域,依托线上销售与线下近3000家京东养车门店及超4万家合作门店的一站式生态 [14] - 京东APP通过互动调研收集用户对颜色、预算、智能功能等方面的偏好,例如提供5-10万、15-20万、25-30万等不同价位选项 [9][10][11] 广汽集团的战略转型 - 与京东合作是广汽“用户思维”转型的关键一步,公司近期引入华为IPD流程并成立200人规模的用户洞察部,旨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15] - 广汽借助京东的流量和用户洞察能力,可更全面收集差异化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并在销售渠道上从传统经销向“直营+经销”及线上拓展 [16] - 公司坦言作为传统主机厂在用户思维方面相比新势力不够聚焦,现转向研究用户需求作为产品出发点 [16] 潜在挑战 - 合作需直面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的质量与耐久度要求,新车安全性必须置于首位 [17] - 若基于线上调研推出过多车型SKU,如何协调线下产能、实现高效爬坡将考验双方的供应链能力 [17]
京东意外又放了一个大招
华尔街见闻· 2025-10-15 14:18
合作模式与产品定位 - 京东汽车联合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和广汽集团推出“国民好车”,采用反向定制模式,整合车企、电池厂商和销售渠道三方资源[5] - 合作分工明确:广汽集团负责整车智能制造,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技术及换电生态支持,京东负责独家销售,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5][6] - 产品聚焦外形时尚、性能安全、续航能力、价格亲民四大方面,旨在满足90%以上的生活通勤需求[5] 销售策略与服务模式 - 新车采用“线上定制+线下快提”销售模式,消费者可选择标准版或车衣定制版、车品配装版、养护加持版等多种套餐[6] - 该模式意在让买车像买手机一样方便,实现从购车到用车的全周期覆盖[6] - 京东汽车已构建覆盖“买、配、养、用、换”的一站式平台,线下拥有近3000家京东养车门店和超4万家合作门店[6] 京东汽车生态布局演进 - 公司汽车生态布局逐步完善:2012年开始销售汽车用品,2015年联合腾讯战略投资易车,2022年京东京车会升级为京东养车品牌,2023年6月整合业务成立独立京东汽车事业部[7] - 2024年5月京东子公司申请注册多枚“Joyrobotaxi”商标,被视为进入自动驾驶领域的前兆[7] 行业背景与市场挑战 - 汽车经销商面临严峻生存危机,2025年上半年52.6%的经销商陷入亏损,比例为首次突破50%[7] - 价格战导致80%主销车型存在价格倒挂,倒挂金额普遍超过20%,经销商卖车越多亏损越大[7] - 2024年全国超4400家4S店退网,相当于每天消失12家,2025年上半年超1200家门店濒临倒闭[8] 京东优势与市场机遇 - 京东平台拥有超6亿年度活跃用户,其中车主用户超2亿,新能源车主超过1000万人,为汽车销售提供巨大流量入口[8] - 公司已构建完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京东到家、京东金融等业务可为汽车销售提供支持[8] - 截至10月15日上午11时,已有近15万人在京东APP参与“国民好车”互动,显示消费者对新模式的好奇度超预期[8]
从“工厂生产啥消费者买啥”到“消费者要啥工厂造啥” 数智供应链让百姓生活更绿色更便捷
央视网· 2025-05-26 16:18
政策规划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明确在农业、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等重点领域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 [1] - 计划提出支持发展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商,建设数智化商品市场 [3] - 协同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专项行动 [3] - 增强批发业供应链集成能力,为上下游客户和产业集群提供原料采购、仓储物流等综合服务 [3] - 支持零售企业采用数智技术整合全渠道信息,加快消费端信息向品牌商、制造商的反馈速度 [3] - 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广智能立体仓库、自动导引车、无人配送车等设施设备 [3] - 到2030年,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数智供应链建设和发展模式,培育100家左右全国数智供应链领军企业 [3] 行业影响 - 农业领域:通过数智供应链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县城快递站成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 [7] - 制造业领域:实现"反向定制"生产模式,消费者购物偏好直接改变工厂生产线,降低库存风险 [7] - 零售领域:生鲜类商品损耗率从30%降至10%以下,相当于每100斤蔬菜少扔20斤 [7] - 物流领域:通过智能路线规划实现省油减排,生鲜商品可追溯"产地到餐桌"全程记录 [7] 消费者体验 - 购物便捷性提升:从"等三天"到"半小时达",进口水果隔天到货,土特产轻松包邮进城 [5][7] - 个性化需求满足: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定制,从"工厂生产啥消费者买啥"转变为"消费者要啥工厂造啥" [7] - 生活品质改善:偏远地区百姓能便捷享受与城市同品质的物资供给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