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航空

搜索文档
空中客车举办与中国民航携手40载庆祝活动
中国民航网· 2025-06-27 15:41
空客与中国民航合作40周年纪念活动 - 空客在民航博物馆举行仪式庆祝与中国民航合作40周年并启动A310飞机保护活化利用项目 [1] - 注册号B-2301的A310是中国民航1985年接收的首架空客飞机服役20余年后被回购并捐赠 [1] - 项目将对驾驶舱客舱改造提供沉浸式体验集科普教育亲子娱乐打卡功能于一体预计2027年开放 [1] 空客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与成就 - 中国已成为空客民用飞机最大单一国别市场在役机队中空客飞机占比超50% [1] - 合作覆盖研发设计制造总装运营支持到退役拆解回收的全生命周期 [1] - A320天津总装线第二条生产线将在2025年内竣工 [2] 未来合作方向与战略规划 - 2025年将向中国民航提供飞机健康监测等数字化解决方案 [2] - 深化机队更新智慧民航建设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创新等领域的合作 [2] - 致力于打造航空业可持续未来继续扎根中国服务中国民航业 [2] 历史意义与象征价值 - A310飞机象征中欧航空合作开端见证40年合作历程 [1][2] - 公司表示40年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将助力中国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2]
空客深耕中国市场 加速探索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
中国新闻网· 2025-05-19 23:05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重要性 - 可持续航空燃料在全生命周期中平均可减少80%的二氧化碳排放 [1] - 可持续航空燃料有助于完成2050年全球航空业净零碳排放目标的65% [1] - 可持续航空燃料被视为航空业脱碳的关键 [1] 中国在可持续航空燃料领域的发展优势 - 中国原料资源种类丰富 到2030年每年可获得量将支撑高达1200万吨的潜在产能 [2]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 风电与光伏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2] - 中国电力成本较国际平均水平低20%至30% [2] - 中国在生物质转化、煤化工、甲醇制燃料等关键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2] - 中国拥有广泛的产业配套能力和强大的制造能力 [2] 空客在可持续航空燃料领域的实践与成果 - 2024年空客全年共使用超过1400万升纯可持续航空燃料 占总燃料使用量的16% [3] - 空客成功避免了近35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3] - 全年约有一半的大白鲸运输航班使用了可持续航空燃料 [3] - 空客在汉堡、图卢兹、天津和莫比尔四大总装线实施了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政策 [3] - 空客为客户提供5%纯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无额外费用服务 [3] 空客与中国在可持续航空燃料领域的合作 - 2011年空客与中国石化、中国航油、东航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在华应用 [3] - 2022年空客天津开始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进行测试飞行和交付飞行 [3] - 空客坚信中国发展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愿与中国持续深化合作 [3]
碳纤维巨头Hexcel,携手JetZero,突破全翼飞机复合材料技术
DT新材料· 2025-05-05 22:31
战略合作与技术创新 - 美国Hexcel与JetZero依托FAA的FAST计划加速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全翼设计飞机项目认证复合材料 [1] - 合作重点突破非圆柱形压力容器制造技术,实现航空复合材料生产工艺革命性突破 [1] - Hexcel凭借碳纤维和树脂灌注技术优势,被选为全翼飞机结构演示的复合材料供应商 [2] 全翼设计飞机特点 - JetZero研发全球首个商用全翼设计飞机Z4机型,机身宽短,内部四排客舱配备独立通道和专属行李舱 [1] - 该设计升力更大、阻力更小,燃油效率较传统管翼飞机提升高达50% [1] - 目标2030年投入商用,载客250人以上,航程5000海里,降低碳排放 [1] 行业影响与绿色转型 - Hexcel作为全美唯一垂直整合复合材料供应商,构建航空航天业绿色转型基础设施 [2] - 双方启动多路径材料验证计划,优化飞机结构与功能设计 [2] - NASA数据显示,若全球30%中程机队采用该技术,每年可减少航空碳排放约1500万吨 [2]
威海广泰与SATS签署三年合作协议,技术出海领航全球绿色机场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4-07 18:43
国际化合作进展 - 公司与新加坡新翔集团(SATS)签署为期三年的谅解备忘录(MOU),共同推动电动化地面保障设备(GSE)在全球机场的应用落地[1] - 合作内容包括中型电动牵引车等定制化设备的联合测试和产品优化,覆盖设备部署、操作培训、技术维护等多个维度[1] - 此次合作标志着公司从"设备输出"向"技术服务输出"全面转型[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地面支持设备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达到271.17亿美元,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6.9%[2]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强调清洁能源驱动的地面保障设备有助于减少机场停机坪碳排放和噪音污染[2] - 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带动机场设施和地面服务设备更新换代需求[2] 公司竞争优势 - 产品已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美国和加拿大),服务超1000家机场客户[3] - 拥有无人驾驶行李牵引车、电动登机梯等高技术产品,获得欧洲和亚太客户青睐[2] - 具备强大自主研发能力和规模化生产优势[2] 全球市场布局 - 海外布局涵盖东南亚、欧洲、中东、拉美等关键市场[3] - 计划扩大东南亚、中东、欧洲市场份额,锚定"智慧机场"与"可持续航空"两大方向[3] - 采用"深度嵌入式合作"模式,派驻工程团队协助客户开展人员培训与运维支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