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季度盈利
icon
搜索文档
瞄准年底盈利,蔚来吹响“反攻号角”
国际金融报· 2025-06-04 22:15
核心观点 - 公司一季度营收120.35亿元,同比增长21.5%,汽车销售额99.39亿元,同比增长18.6%,占总收入82.58% [4] - 一季度交付4.21万辆新车,同比提升40%,其中NIO品牌2.7万辆,乐道品牌1.48万辆 [4] - 公司预计二季度交付量7.2万-7.5万辆,同比增长25.5%-30.7%,收入195.13亿-200.68亿元,同比增长11.8%-15% [5] - 公司目标四季度实现盈利,NIO、乐道、萤火虫合计月销量突破5万辆,毛利率17%-18% [9] - 公司现金储备260亿元,一季度净亏损67.5亿元,同比缩窄5.1% [5]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毛利9.196亿元,同比增长88.5%,毛利率7.6%,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汽车毛利率10.2%,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 [4] - 二季度新车平均售价提升10%以上,毛利率提升近10个百分点,预计NIO品牌单车毛利率回升至15% [5] - 四季度NIO品牌目标稳态月销量25000台,同比提高20%,毛利率超过20% [5] - 一季度营业费用73亿元,研发费用31.81亿元,销售及行政费用44亿元 [4] - 二季度目标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5%,四季度压缩至20亿-25亿元,同比降幅20%-25% [11] 产品与交付 - 乐道品牌5月销量环比增长超40%,前4个月在20万-30万元市场销量前三 [13] - 乐道L60目标回归月销1万辆,L90用户期待高,L80四季度上市,四季度乐道目标月均2.5万辆 [14][15] - 2025款"5566"车型(ET5、ET5T、ES6、EC6)上市,自研芯片带来单车约1万元成本优化 [5] - 智能驾驶芯片、全域操作系统及智能底盘推动技术升级,世界模型已推送至Banyan平台车型 [4] 战略与运营 - 公司采取CBU经营机制,拆分经营单元,建立单车经营模型,优化横向协同效率 [17] - 换电站超1900座,计划变身为小型汽车卖场,60%乐道用户将换电作为第一购买决策点 [18] - 精简团队规模,整合物流和供应链职能,目标四季度非GAAP销售费用率控制在营收10%以内 [11] - 公司更侧重盈利能力,注重量和利平衡,保证价格稳定 [6]
冲刺“第四季度盈利” 蔚来三品牌大整合
中国经济网· 2025-05-13 11:26
品牌整合与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旗下子品牌乐道与萤火虫多项组织部门架构迎来调整,深度整合至蔚来体系,乐道产品研发和项目管理等部门并入蔚来产品设计与研发集群(PD&D),乐道规划与经营、区域销售等部门并入蔚来用户服务与体验集群(UE),萤火虫事业部一并划入PD&D集群 [1] - 此次调整意味着公司将告别子公司各自为战的经营模式,原乐道事业部和萤火虫事业部将不再相对独立运营,而是被深度整合至各业务集群 [3] - 外界普遍认为此举是缩减财务成本,为冲刺"四季度盈利"背水一战 [3] 品牌战略与市场表现 - 公司已打造出"蔚乐萤"的品牌IP,但三大品牌独立运营摊子铺得太大,分渠道管理不利于成本控制 [4] - 乐道汽车自去年9月首款车型L60上市以来曾经历过月销破万辆的高光时刻,但随着负面消息传出销量应声下滑,今年前4个月公司累计销量为65994辆,其中乐道汽车4月交付量仅为4400余辆 [6][7] - 萤火虫4月底上市,从预售价14.88万元到实际售价11.98万元,加之具备换电方案受到消费者青睐,长期指引是占公司总销量的10% [7] 产品规划与盈利目标 - 公司将盈利时间从2026年提前至2025年四季度,计划通过技术大年、产品大年、基建大年和管理上坚决地降本提效来实现 [6] - 2025年销量目标为44万辆,其中乐道平均一个月要达到2万辆 [6] - 产品矩阵包括蔚来品牌旗下旗舰轿车ET9,全新"5566"组合,乐道推出的旗舰SUV L90和待上市的L80 [6] 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 - 公司内部成立CBU经营机制,开启"算细账"的省钱模式,要求每个部门明确ROI指标和业绩奖惩制度,并将高管薪酬与股权激励挂钩 [6] - 创始人李斌直接接管供应链,按小数点后四位抠成本 [6] - 乐道汽车原总裁因"L60车型销量未达预期"主动请辞,职位由能源业务负责人接任 [8] 行业趋势与资本动态 - 车企旗下品牌整合并非孤例,如吉利汽车近日宣布将收购极氪所有已发行股票并私有化退市 [10] - 公司3月获得宁德时代最高25亿元战略投资,4月完成发行超40亿元新股份 [10] - 在"淘汰赛"紧迫感越来越强的压力下,公司将盈利时间表提前至2025年四季度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