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产业

搜索文档
滨州|项目投资加速度 抢先布局新领域
大众日报· 2025-08-15 08:59
上半年滨州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0.9%,占据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半壁江山 项目投资加速度 抢先布局新领域 近日,记者从滨州市统计局了解到,滨州市扎实推动一批民间投资项目建成投产,民间投资成为支 撑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半壁江山。 2020-2025年上半年,历年民间投资完成额占全市投资的比重均在60%以上,2020-2024年年均增长 9.2%,高于全省3.8个百分点,略低于全市投资增速(年均增长10.3%)。今年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同 比增长20.9%,高于全省20.0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2.2个百分点,在全部投资中占比69.2%。 项目投资是民间投资的"主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项目投资两部分。2020— 2024年,全市项目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快速增长,年均增速12.1%。其中,项目民间投资年均增速 11.5%。2024年项目民间投资增速达到17.8%,占全部民间投资的比重为83.3%,增速及占比为2020年以 来最高。今年上半年,项目民间投资增长28.1%,拉动全市民间投资增长22.7个百分点。 制造业是民间投资的"主流向"。从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明确产业发展“路线图”
科技日报· 2025-07-24 17:01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核心内容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正式印发 系统部署四大新兴产业方向及琴澳一体化布局 [1] - 规划提出构建"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产业联动新模式 目标打造国际健康岛、活力岛、数字岛、财富岛 [1] 四大新兴产业系统布局 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 - 联动澳门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和产学研示范基地 [3] - 构建特色微电子产业链 培育数字经济 前瞻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健康产业 [3] 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 - 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 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医药创新研发平台 [3] - 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 建设食品及保健品示范基地 发展"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产品 [3] 文旅会展商贸产业 - 高水平建设国际休闲旅游岛 构建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地 [3] - 打造国际影响力展会平台 支持机电电子消费产品展览等科创会展活动 [3] - 加快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建设 培育新型国际贸易中心 [3] 现代金融产业 - 加快引育各类金融机构 积极培育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 [4] - 推动跨境金融创新 有序拓展资产跨境转让业务 促进资金自由便捷流动 [4] 琴澳产业一体化布局 文旅会展商贸协同 - 塑造琴澳特色文旅品牌 开发"团进团出"旅游新产品 [6] - 利用过境免签政策吸引外国旅客"一程多站"旅游 [6] - 开设旅游跨境大巴专线 探索跨境公交监管新模式 [6]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 - 加快建设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实施"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 [6] - 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现代化 共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医疗中心 [6] 特色金融产业 - 加强澳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提升跨境民生金融服务 [6] - 推动澳门金融机构参与合作区建设 强化两地金融监管合作 [6] 高新技术产业 - 构建"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模式 支持科技企业双城发展 [6] - 完善"科创在澳琴"生态圈 [6] 区域协同发展 - 构建"总部在澳门、研发在横琴、生产在珠海"产业合作模式 [7] - 建立澳珠海外联合招商机制 招引重大产业项目 [7] - 共建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 参与澳珠产学研创新联盟 [7]
横琴粤澳合作区五年产业规划出炉:瞄准“四新”产业,目标2029年占比65%助澳门多元发展
华夏时报· 2025-07-02 19:09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核心内容 核心目标 - 到2029年实现合作区与澳门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全面确立,市场准入高效衔接,要素跨境流动便捷,电子围网和跨境金融管理体系完善 [2] - "四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4年的59.4%提升至65%,澳资产业增加值从30.04亿元增至90亿元 [2][5] 制度体系建设 - 构建与澳门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3] - 通过电子围网系统和跨境金融管理体系实现高效要素流动 [3] "四新"产业发展规划 科技研发与高端制造 - 联动澳门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和产学研示范基地 [4] - 构建特色微电子产业链,培育数字经济,布局未来信息/制造/健康产业 [4] - 产业增加值目标:从2024年64.43亿元提升至2029年115亿元 [5] 中医药及澳门品牌工业 - 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 [4] - 发展高附加值食品保健品,利用"澳门监造""澳门设计"标志 [4] - 产业增加值目标:从9.07亿元提升至70亿元 [5] 文旅会展商贸业 - 建设国际休闲旅游岛和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地,打造国际展会平台 [5] - 培育新型国际贸易中心,支持科创会展活动,加快数字贸易枢纽港建设 [5] - 产业增加值目标:从145.56亿元提升至165亿元 [5] 现代金融业 - 引育金融机构,发展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拓展资产跨境转让业务 [5] - 产业增加值目标:从100.85亿元提升至110亿元 [5] 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四新"企业实有31685家,增加值319.91亿元(科技研发64.43亿/中医药9.07亿/文旅会展145.56亿/现代金融100.85亿) [6] - 澳资企业6681家,增加值30.04亿元,澳门青创企业303家 [6] - 当前产业结构仍以房地产/商贸服务为主,新兴产业规模小且缺乏龙头带动 [7] 挑战与改进方向 - 需重点培育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解决金融服务监管标准差异/职业资格互认/数据跨境流动等规则对接难题 [7] - 建议设立规则衔接试验区,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动态调整对接进程 [7] - 需加快智慧口岸建设,加强政府部门协作统一标准,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8]
横琴规划2029年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将与澳门经济高度协同
第一财经· 2025-07-01 22:02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 - 合作区将重点推动"四新"产业(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现代金融)和澳资产业发展,目标到2029年"四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4年的59.4%提升至65%,澳资产业增加值从30.04亿元增至90亿元 [1][5][6] - 规划明确到2029年实现与澳门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电子围网系统和跨境金融管理体系健全,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体系高效运转 [1][5] 产业门类发展目标 - 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增加值从64.43亿元提升至115亿元 [6] - 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增加值从9.07亿元提升至70亿元 [6] - 文旅会展商贸产业增加值从145.56亿元提升至165亿元 [6] - 现代金融产业增加值从100.85亿元提升至110亿元 [6]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0.72亿元提升至13亿元 [6] 琴澳产业一体化策略 - 空间布局上通过物流项目(如南光物流中心、澳门国际机场横琴前置货站)实现优势互补,支持大湾区高端制造业和跨境电商 [7] - 跨境金融领域推进人民币计价资产跨境转让、QFLP/QDLP试点、跨境人民币结算及EF账户建设 [9] - 文旅领域深化"一赛两地""一节两办"模式,联合举办特色文化活动 [10] 产业支持措施 - 发挥合作区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采用"子基金投资+重点项目直投"模式吸引社会资本 [11][12] - 设立粤澳联合投资基金、珠琴澳产业引导基金,加大专项债申报力度 [12] - 截至2024年底合作区"四新"企业实有31685家,增加值319.91亿元;澳资企业6681家,增加值30.04亿元 [12] 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联动 - 横琴产业规划与澳门"1+4"策略(综合旅游休闲业+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文化体育)相呼应 [5] -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实践案例显示产业协同已起步 [8][10]
格力做起VC
投资界· 2025-01-15 15:46
国资力量 - 横琴格创天使基金正式设立 总规模3亿元 由格力集团联合中金资本旗下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投资基金共同出资设立 [6][10] - 基金将聚焦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重点发展的"四新"产业 包括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 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 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 [8][11] - 格力集团是珠海市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截至2024年9月末资产总额1273亿元 已推动多个产业立柱项目落地珠海 [10][11] 基金运作 - 横琴创投担任基金管理人 是格力集团旗下专注于早期科创项目投资和政府引导基金运营管理的全资子公司 [6][11]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于2023年 规模100亿元 由中金资本担任管理人 重点投向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等产业 [11] - 该天使基金是合作区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的首支天使基金 将补强合作区产业基金在天使投资领域的关键一环 [11]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 合作区战略定位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 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 [13] - 2024年4月成立横琴粤澳开发投资公司 注册资本200亿元 是支持合作区产业发展的重大投资平台 [14] - 合作区已引入集成电路企业超50家 形成以集成电路设计为主要特色的产业集群 截至2024年6月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8家 [14]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 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 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 [15] -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 资金总额2.26万亿元 [15] -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总数达106家 总估值2.53万亿元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五年居全球最佳科技集群前列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