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品牌崛起

搜索文档
新消费&创新药框架培训——宠物食品行业投资框架和发展趋势
2025-08-05 23:42
行业与公司 - 中国宠物食品行业规模在2024年达到约530亿元,其中猫粮占比59%(316亿元,同比增长8%),狗粮规模约21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1] - 高端猫粮市场从2013年的18亿元增长至16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23%[1] - 电商渠道占比从2013年的6%提升至2023年的68%[9] - 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CR10约为32%,呈现公司层面格局集中的趋势[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增长潜力**:中国宠物食品渗透率远低于美国(95%以上)和日本(90%以上),增长空间巨大[1][7] - **高端化趋势**:高端产品占比中国为33%,低于日本(75%)和美国(56%),未来高端路线是确定性趋势[6] - **国产崛起**:国产品牌如乖宝、中宠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前十大宠物食品公司中国产品牌占多数[10][11] - **细分赛道**:老年粮、功能粮及处方粮等细分赛道将迎来爆发式增长[14] 重要但易忽略的内容 - **Z世代与科学喂养**:Z世代养宠兴起及科学喂养理念推动高端猫粮快速增长[1][8] - **多宠家庭**:高校毕业生成为主要新增养宠人群,多宠家庭比例逐步上升[7] - **国际对标**:美国雀巢市场份额28%(CR5约67%),日本玛氏占22%(CR5约67%),中国乖宝市占率6%(CR5约26%),未来有望达到20%以上[12] - **品牌发展阶段**:自主品牌发展分三阶段(大品类单品→品牌塑造→多元化产品矩阵),乖宝已基本完成[13] 投资建议 - 行业增长确定性高,是值得坚定买入和加仓的板块[3] - 尽管板块近期回调,但半年报发布后预计触底企稳,维持快速增长趋势[4][15]
中国猫狗吃中国粮!12个宠物品牌闯入“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其中10个是国产
中国经济网· 2025-05-28 14:04
行业趋势 - 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完成从"代工工厂"到"品牌主场"的质变,12个宠物品牌入选"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其中国产品牌占10个[1] - 国产宠物品牌通过烘焙粮、高鲜肉粮等创新品类实现弯道超车,CR10市占率24%仍低于美日市场但细分领域增长显著[3] - 2024年中国宠物食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2.06%,显示"中国粮"正加速国际化[5] 品牌表现 - 麦富迪以全榜单第80名位列宠物行业第二,品牌搜索量15.69、成交额6.0亿,综合评分77.44超越皇家等外资巨头[1][2] - 鲜朗在年轻养宠人群增长指标上超过皇家成为宠物品牌第一,天猫618猫主粮品类销量第一[3] - 弗列加特、蓝氏、诚实一口等新锐品牌集体崛起,天猫618前五名均为国产品牌[3] 消费群体特征 - 66.9%宠物主属于中高消费群体,与淘宝88VIP会员画像高度重合为国货高端化提供客群基础[5] - 年轻养宠群体对国产高端粮接受度超预期,推动品牌在销售增速、年轻用户增长等"新锐度"指标突破[3][5] 技术研发 - 乖宝宠物(麦富迪母公司)研发费用率持续领跑行业,鲜朗低温烘焙技术使蛋白质含量突破45%[5] - 半数上榜国产品牌成立于2015年后,10年内完成从技术追随到标准制定的转型[5] 市场数据 - 宠物品牌TOP12成交额集中在5.0-6.2亿区间,其中皇家6.2亿、麦富迪6.0亿、网易严选5.7亿[2] - 鲜朗品牌搜索量14.65、弗列加特14.70,均超过外资品牌爱肯拿(12.58)等[2]
高毅资产卓利伟:从需求变化到供给创新,消费行业的结构性分析
高毅资产管理· 2025-05-09 15:10
核心观点 - 中国消费行业已发生重要新变化,将成为消费与生产并重的独特经济体 [1] - 需求分层、技术迭代、产品创新、国产品牌崛起、情绪价值需求提升、供应链深度整合与渠道重构正在推动行业持续演化 [1] - 投资者需跳出"升级/降级"二元叙事,在"分级"中捕捉结构替代与产品创新机会 [1] - 技术进步推动商业模式纵横一体化与管理创新,加速行业分化 [13] - 国产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替代逻辑将持续扩展 [18][19] - 工程师红利与供应链能力推动IP工业化发展 [20][21] - 连锁服务业渗透率与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22][23] 宏观观察 消费型社会发展趋势 - 中国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不到40%但呈上升趋势 [6] - 居民储蓄存款从90多万亿上升到近160万亿,家庭资产负债结构改善 [8] - 二手房交易占比提升将减少对家庭部门现金流的挤出效应 [8] - 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推动需求结构变化 [8] 市场独特性 - 中国同时具备最大生产国、第二大消费国、第二大融资国三大特征 [9] - 工业化、互联网化与智能化三期叠加形成独特商业模式 [9] - 人口与产业集群分布有利于产品与渠道垂直一体化 [10] 技术进步影响 - 电子支付与LBS技术实现消费者行为数据闭环 [12] - 自媒体传播放大产品动销波动,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 [12] - 技术进步将放大企业综合实力差异,加速行业分化 [13] 产业观察与案例 消费分级现象 - 同一消费者身上同时存在升级与降级品类 [16] - 日本经验显示健康安全类品类呈升级趋势,虚荣属性品类呈降级趋势 [16] - 包装饮料渗透率仅12%,结构升级与渗透率提升将带来乘数效应 [16] 国产品牌崛起 - 40万元以上高端汽车市场国产品牌份额已超越国际品牌 [18] - 国产黄金首饰通过工艺创新满足情绪价值需求 [19] - 国产品牌在化妆品、运动服饰、珠宝首饰等多领域实现份额提升 [18] IP工业化发展 - 潮玩行业通过供应链与数字化结合实现工业化生产 [20] - 中国设计类人才年增量达30万毕业生+10万海归 [20] - 中国手游在韩国、西欧市场份额达25%左右 [21] 连锁服务业发展 - 中国酒店连锁化率仅30%远低于发达国家70%水平 [22] - 优秀连锁酒店品牌加盟商投资回收周期仅3-4年 [22] - 城市化生活方式形成推动服务连锁生意边界扩展 [23]
90%都是假货,利润率达650%!为何消费者却心甘情愿被割韭菜?
搜狐财经· 2025-05-01 06:57
海外代购市场现状 - 海外代购市场中90%的商品可能为假货且利润高达650% [1] - 代购通过特殊渠道采购商品利用国内外价差获利部分商品国内售价高出海外三分之一 [7][9] - 代购商强调国内关税和品牌溢价通过海外直邮提供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吸引消费者 [5] 消费者行为分析 - 消费者因价格诱惑和信息不对称选择代购忽视潜在质量风险 [19] - 品牌效应和虚荣心驱动购买决策消费者为象征身份的高溢价买单 [11][13] - 部分消费者形成"差不多就好"的心态容忍假货存在 [19] 国产品牌发展动态 - 国家政策支持国产品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鼓励科技创新 [21] - 国产品牌通过提升质量标准改进工艺打破消费者对外国品牌的固有认知 [23][25] - 科技家电汽车等领域国产品牌通过高端化路线争取市场份额 [27][29]
兴业证券王涵 | 消费:探讨国产品牌崛起的路径 ——经济每月谈第七期
王涵论宏观· 2024-12-01 17:17
消费理念转变与国产品牌崛起 - 市场对中国消费的讨论多集中在需求侧,因传统"高端消费"走弱得出"消费降级"结论,但忽视了消费群体变化引发的消费理念改变 [2] - 90/00后成为消费主力,对国际品牌逐步"祛魅","国潮"和情感型消费成为结构性增长点 [2][8] - 90/00后成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国际品牌吸引力不强,更青睐满足情感需求、精神需求的消费品和服务 [2][8] - 互联网对90/00后影响巨大,使其认可的消费品容易成为"爆款" [2][9] 消费结构变化与供给端滞后 - 中国人均GNI从1995年540美元升至2023年13400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标准 [5][6] - 消费支出结构中"衣食"占比从1998年56.9%降至2023年35.3%,"住行"比例从16.5%升至36.4% [6] - 城镇每百户居民空调保有量从1995年8.1台升至2023年171.7台,汽车从1997年0.2辆升至55.9辆 [6] - 供给端未及时跟上消费趋势变化,商业综合体仍以吸引国际品牌为目标,与90/00后偏好不符 [2][9] - 与年轻人喜欢的二次元文化、传统文化相关消费场景稀缺,抑制消费需求释放 [2][9] 国产品牌升级路径 - 国产品牌有望摆脱低价竞争策略,品牌溢价将上升 [2] -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巨大,2022年最终消费额达9.56万亿美元,全球占比13.2% [9] - 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3000万辆,全球占比32.5%;智能手机出货量2.76亿部,全球占比23.4% [9] - 国产品牌通过布局高端线覆盖消费金字塔各层级,如华为"鸿蒙智行"高端线问界M9上市11个月累计大定18万辆 [12] - 以文化为载体打造品牌效应,如《黑神话:悟空》销量突破2000万份,带动山西旅游增长 [14][15] - 通过品牌跨界合作构建消费生态圈,如瑞幸、稻香村、比亚迪等与《黑神话:悟空》联名 [14] 文旅消费与县域经济 - 《黑神话:悟空》带火山西旅游,国庆期间接待游客3650万人次,同比增长85% [15] - 云冈石窟、应县木塔、隰县小西天等取景地游客分别增长21%、150%和550% [15] - 多元联动文旅消费有望带动县域旅游需求,促进县域基础建设升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