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Yeezy
icon
搜索文档
NIKE's Inventory Cleanup Continues: Is it Too Little, Too Late?
ZACKS· 2025-07-22 23:46
公司业绩与策略 - 公司第四季度营收同比下降近12%,库存水平持平,显示库存压力仍然存在[1] - 公司通过折扣渠道积极清理Air Force 1、Dunk和AJ1等老旧产品,但数字业务仍面临流量疲软和持续促销的挑战[1] - 公司计划在2026财年上半年实现“健康且干净”的库存水平,短期内将继续加大折扣力度[2] - 北美和EMEA地区的库存质量有所改善,销售率和全价销售增长,但大中华区仍落后,需要更深折扣和供应链调整[2] 竞争环境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adidas和lululemon[4] - adidas在清理库存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库存水平实现两位数下降,全价销售改善[5] - lululemon库存金额和数量分别增长23%和16%,主要受关税和汇率影响,但库存质量仍保持信心[6]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年内下跌2.2%,行业平均下跌6.6%[7] - 公司远期市盈率为41.17倍,行业平均为29.33倍[9] - 2025财年盈利预期同比下降22.7%,2026财年预期增长55%,但过去30天盈利预期有所下调[10]
为什么越丑的鞋越值钱?
36氪· 2025-07-16 21:37
核心观点 - 丑鞋品牌Crocs和Birkenstock通过独特的设计和营销策略实现商业成功,但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差异显著 [6][9][29] - Crocs采取轻资产、规模化策略,Birkenstock则走奢侈品路线控制稀缺性 [33][35][36] - 品牌价值构建关键在于与工业文明保持距离,强调手工、血统和故事性 [47][48][50] 行业发展 - 丑鞋从被时尚圈排斥到成为流行趋势,2024年被VOGUE称为"怪鞋之年" [5][6] - 丑鞋品牌股价表现优异:Crocs连续四年跑赢道琼斯美国球鞋公司指数,Birkenstock市值突破百亿美元 [6][11] - 联名策略成为重要破圈手段:Crocs与巴黎世家联名款售价达基础款22倍,Birkenstock与Dior联名款二级市场价格翻10倍 [24][41] 公司对比 Crocs - 主打洞洞鞋单一品类,2024年销售额超20亿美元,超过Adidas Yeezy全系列 [33] - 轻资产运营:关闭自有工厂全面代工,分销体系高度灵活(24双起订) [34] - 面临仿冒问题严重,年均仿冒搜索量达25200次 [35] Birkenstock - 营收连续九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毛利率近60%高于Nike和亚玛芬体育 [9][38] - 重资产模式:95%产品在德国五家直营工厂生产,强调"德意志制造" [36] - 严格控货:收回分销权直接对接零售商,主动打击仿冒 [37] - 全价销售率90%,平均售价持续增长 [41] 品牌策略 - Crocs利用争议营销:"黑红也是红",通过媒体争议创造话题和机会 [22] - Birkenstock构建奢侈品叙事:250年历史、50双手工组装、欧洲原料血统 [47][48] - 成功关键:与工业文明保持距离,强调手工价值和非规模复制的稀缺性 [48][50] 市场表现 - Birkenstock在《芭比》电影亮相后搜索量暴增110%,LVMH旗下基金以43亿美元收购70%股份 [11] - 2024年Birkenstock市值达Crocs的1.5倍,尽管营收仅为后者一半 [29] - Crocs 2003-2006年营收增长300倍,但2024年增速显著放缓 [18][29]
为什么越丑的鞋越值钱?
36氪· 2025-07-09 07:38
行业趋势 - 2024年被时尚界称为"怪鞋元年",丑鞋从实用工具转变为流行符号[2] - 洞洞鞋母公司Crocs股价连续四年跑赢道琼斯美国球鞋公司指数[2] - 勃肯鞋营收连续九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25财年验证"越丑越好卖"现象[3] 公司表现 - Crocs经典洞洞鞋2024年单品类销售额超20亿美元,超过Adidas Yeezy全系列[23] - Birkenstock市值突破百亿美元(相当于两个李宁),在营收仅为Crocs一半时市值高出50%[6][18] - Birkenstock毛利率维持60%水平,高于Nike和亚玛芬体育,全价销售率达90%[25][28] 产品策略 - 两品牌均以实用主义起家:勃肯鞋专注足部健康200年,Crocs主打树脂材料的功能性[7][9] - Crocs采用轻资产模式:关闭自有工厂全面代工,分销端实现24双起订的灵活供应[24] - Birkenstock坚持德国本土生产(95%产品来自5家直营工厂),严格控制分销权[24] 品牌营销 - Crocs通过联名实现破圈:巴黎世家联名款售价达基础款22倍(850美元/只),成为2018年最受欢迎单品[15] - Birkenstock借《芭比》电影曝光后搜索量暴增110%,与Dior联名款二级市场价格翻10倍[6][28] - 两品牌主动利用争议营销:Crocs CEO称"黑红也是红",Birkenstock CEO在联名问题上"打脸"操作[13][16] 竞争壁垒 - Birkenstock构建奢侈品属性:强调250年历史、50道手工工序、90%欧洲原料(含葡萄牙专属软木林)[32][33] - Crocs面临严重仿冒问题:年均仿制品搜索量达25200次,与奢侈品假货量级相当[24] - 勃肯stock实施主动打假:派卧底潜伏亚洲工厂取证,法务提前拦截侵权[25] 市场定位 - Crocs走量模式导致"拼多多化",主要客群为厨师/医生等实用主义者[9][24] - Birkenstock塑造稀缺性:需求持续超过供给,CEO公开强调供不应求状态[25] - 品牌价值差异体现:Birkenstock通过"老欧洲户口"建立溢价能力,Crocs依赖规模效应[33]
为什么越丑的鞋越值钱?
远川研究所· 2025-07-08 18:54
丑鞋市场趋势 - 时尚界态度转变:2024年被时尚杂志称为"怪鞋元年",丑鞋从被批判转为受追捧[4] - 市场表现:Crocs股价连续四年跑赢道琼斯美国球鞋公司指数[5],Birkenstock市值突破百亿美元(相当于两个李宁)[11] - 文化现象:Birkenstock因《芭比》电影曝光后搜索量暴增110%[11],Crocs联名款被抢购一空[26] 产品起源与核心价值 - 实用主义基因:Birkenstock专注足部健康200年,鞋底设计贴合足弓[15][16],Crocs初创时主打树脂材料的柔软/防水/易清洗特性[18] - 早期用户群体:Birkenstock最初在美国作为保健用品销售[17],Crocs早期核心用户为厨师/医生等职业群体[19] - 增长奇迹:Crocs在2003-2006年间营收增长300倍[20],Birkenstock连续九季度保持双位数营收增长[9] 品牌运营策略对比 **Crocs模式** - 规模化路线:经典洞洞鞋单品类年销售额超20亿美元(超过Adidas Yeezy系列)[36] - 轻资产运营:关闭自有工厂全面代工[37],采用灵活分销策略(24双起订)[38] - 仿冒问题:年均仿冒搜索量达25200次,与奢侈品假货水平相当[39] **Birkenstock模式** - 稀缺性控制:95%产品在德国五家直营工厂生产[41],收回分销权直接控货[42] - 反盗版措施:CEO亲自部署钓鱼执法打击仿冒[43] - 价格策略:全价销售率90%,平均售价持续增长[47],联名款二级市场价格翻10倍[48] 品牌价值构建 - 奢侈品化路径:强调手工制作(50双手组装鞋垫)[57],原料欧洲血统(90%原料来自欧洲)[58] - 文化符号塑造:通过250年历史背书,构建"老欧洲户口"的稀缺叙事[59] - 对比案例:香奈尔因公开机械化生产流程引发消费者不满[57],Burberry曾因转移生产线遭抗议[58] 财务表现差异 - 2024年现状:Birkenstock营收为Crocs一半但市值高出50%[32] - 盈利能力:Birkenstock毛利率稳定在60%(高于Nike和亚玛芬体育)[45] - 增长态势:Crocs增速放缓而Birkenstock维持双位数增长[32]
Labubu崩盘启示录:一夜暴富梦,终究只是泡沫
新浪财经· 2025-06-22 01:25
Labubu价格崩盘事件 - Labubu隐藏款价格从4600元高点跌至2547元 普通款从400元暴跌到99元 [2] - 价格崩盘直接原因是泡泡玛特6月18日突然开启全球预售 大量补货导致稀缺性丧失 [4][5][6] - 更深层次原因包括盲盒热潮退却 消费者趋于理性 市场竞争加剧 IP泛滥分散注意力 [7][8][9][10] 潮玩行业现状 - 行业存在明显投机属性 买家动机从喜爱转变为投资获利 [11][12] - 与历史上炒鞋 炒手表 NFT炒作模式高度相似 都遵循限量+明星效应的套路 [13][14][15][16] - 真正喜爱Labubu的粉丝占少数 多数消费者受FOMO情绪驱动购买 [17] 泡泡玛特公司分析 - 截至6月19日公司市值达3612亿港元 创始人曾提出成为"中国迪士尼"的目标 [32] - 但公司IP开发模式与迪士尼存在本质差异 缺乏故事性和文化内涵支撑 [33][34][35][36][37] - 当前仍采用流量思维运营 依赖话题炒作而非品牌价值建设 [38][39][40][41] 消费者行为分析 - 主要购买群体为Z世代年轻人 存在收入与消费不匹配现象 [18] - 消费动机包括身份认同焦虑 稀缺恐慌 投资幻觉和情绪价值寄托 [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 健康收藏文化应基于喜爱而非投机 但目前市场环境扭曲了消费本质 [48][49][50][51][52]
纺织服饰行业周专题:adidas发布2025Q1业绩预告,经营表现超预期
国盛证券· 2025-04-27 14: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纺服板块需求波动复苏,运动鞋服赛道表现或更优,相关品牌公司增长韧性强;服饰制造受关税事件短期影响,长期利好格局优化;黄金珠宝消费需求有望触底反弹,产品与品牌力强的公司或跑赢行业[3][4][8] - 推荐关注各细分领域优质标的,如运动鞋服的安踏体育、滔搏,品牌服饰的波司登、海澜之家、稳健医疗,家纺的罗莱生活,服饰制造的申洲国际、华利集团、伟星股份,黄金珠宝的周大福、潮宏基、老凤祥、周大生等[7][23][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专题 - adidas 2025Q1预计营收61.53亿欧元,货币中性基础上同比增13%,剔除Yeezy业务后品牌营收同比增17%,各消费市场双位数增长;毛利率同比提升0.9pcts至52.1%,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3.7pcts至9.9%,经营利润达6.1亿欧元[1][16] - 此前预计2025年营收高单位数增长,品牌营收双位数增长,经营利润17 - 18亿欧元[2][19] 本周观点 - 品牌服饰关注基本面优的公司,2025年1 - 3月服装零售额同比增3.4%,运动鞋服赛道或更优,品牌库销比4 - 5,全年纺服需求波动复苏,运动鞋服板块增长韧性强[3][22] - 服饰制造关税事件短期影响订单和利润,长期利好格局优化,推荐申洲国际、华利集团、伟星股份[4][23] - 黄金珠宝2025年1 - 3月零售额同比增6.9%,需求有望触底反弹,金价走高使消费者更关注产品设计和品牌力,关注周大福、潮宏基、老凤祥、周大生[8][23] 本周行情 - 沪深300指数+0.38%,纺织制造板块+4.2%,品牌服饰板块+0.24%[29] - A股周涨跌幅前三为九牧王(+13.56%)、浙江自然(+10%)、水星家纺(+8.9%),后三为三夫户外(-14%)、红蜻蜓(-10.96%)、探路者(-8.12%);H股周涨跌幅前三为申洲国际(+5.69%)、江南布衣(+5.42%)、晶苑国际(+2.97%),后三为维珍妮(-4%)、天虹国际集团(-3.47%)、裕元集团(-2.7%)[29] 近期报告 周大福 - FY2025Q4集团RSV同比降11.6%,降幅较Q3收窄,内地降10.4%,港澳及其他市场降20.7%[9][35] - 内地同店定价产品销售走强带动降幅收窄,2025年1 - 3月直营同店降13.2%,加盟同店降8.7%;Q4净关店395家,重视单店运营[36][37] - 港澳及其他地区2025年1 - 3月直营同店销售降22.5%,销售下降受市民旅游和内地游客消费模式转变影响[38] - 预计FY2025营收下滑高双位数,归母净利润降2.4%至63.42亿港元,预计FY2025 - 2027归母净利润为63.42/72.49/82.17亿港元,对应FY2025 PE为15倍,维持“买入”评级[38] 罗莱生活 - 2024年营收降14.2%至45.6亿元,归母净利润降24.4%至4.3亿元,主要因美国家具业务亏损2871万元;全年股利支付率115.48%,股息率7.2%[41] - 2024Q4营收降13%至13.6亿元,归母净利润增9.54%至1.7亿元,扣非后增28.28%至1.62亿元;2025Q1营收增0.57%至10.94亿元,归母净利润增26.31%至1.13亿元,扣非后增22.13%至1.06亿元[42] - 2024年直营渠道营收降1.48%至4亿元,毛利率升0.3pcts至67.55%,净开76家至411家;加盟业务营收降19.03%至14.5亿元,毛利率升1.42pcts至48.84%,净关168家至2227家;电商业务营收降14.12%至13.8亿元,毛利率升1.11pcts至53.32%[43][44] - 2024年美国业务营收降21.54%至8.2亿元,毛利率降5.76pcts至28.07%,亏损2871万元[45] - 2024年末存货降19.2%至10.9亿元,周转天数降7天至185天;应收账款降27.8%至3.3亿元,周转天数缩4天至31天;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降9.5%至8.5亿元[45] - 罗莱智慧产业园一期2024年底建成,2025年一季度投产[46] - 预计2025年营收增5.6%至48.12亿元,归母净利润增20%至5.2亿元,预计2025 - 2027年业绩为5.2/5.75/6.22亿元,现价对应2025年PE为14倍,维持“买入”评级[47] 重点公司近期公告 - 迪阿股份2024年营收14.8亿元,同比降32.0%,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降23.1%;2025Q1营收4.1亿元,同比降4.4%,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降29.7%[48] - 三夫户外2024年营收8.0亿元,同比降5.5%,归母净利润 - 0.2亿元;2025Q1营收1.9亿元,同比增14.5%,归母净利润0.1亿元[48] - 开润股份2024年营收42.4亿元,同比增36.6%,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229.5%;2025Q1营收12.3亿元,同比增35.6%,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增20.1%[49] 本周行业要闻 - 耐克任命14年老将Jennifer Hartley为首席战略官,助力转型改革[50] - On昂跑中国首家旗舰店在成都太古里开幕,5月1日将独家限量发售Cloudboom Strike LS竞速跑鞋[50] - 安踏成为中国三人篮球国家队赞助商,完善篮球领域战略矩阵[50] 本周原材料走势 - 截至2025/04/22末国棉237价格同比降25%至22500元/吨,截至2025/04/25末长绒棉328价格同比降15%至14224元/吨;内棉价格高于外棉190元/吨[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