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内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朱民深入解读“十五五”|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1-01 18:54
"十五五"规划的战略维度分析 - 规划基调为"逆势而上",即在逆全球化背景下推动经济发展并提升国际地位[2] - 深刻理解当前宏观外部环境变化的长期性、波动性和剧烈性,全球规则和秩序面临重塑[2] - 应对策略强调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以内部稳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2] - 从历史视角定位中国发展新机遇,明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导向[3] 经济发展质量与数量目标 - "十四五"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达5.5%,为未来奠定良好基础[5] - 为实现2035年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经济增长需接近5%水平[5] -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长质量的核心,各行业均需提升效率[5] - 民生领域明确要求工资水平占总收入比例上升,消费占GDP结构提升[5] 国内大市场建设 - 统一国内大市场是提升内部稳定性的关键举措[8] - 需统一规章制度、基础设施、信息、营商环境等要素[8] - 14亿人口规模需通过统一形成合力,抵御外部不确定性[8] 科技创新突破领域 - 人工智能领域走AI+应用路线,强调推理和后训练,已实现局部超越[10] - 量子计算与美国处于此起彼伏的竞争前沿,有望实现突破[11] - 超导高频使用论文数量达美国两倍多,研究基础深厚[12] - 光纤通讯高频引入论文数量超美国两倍以上[13] - 核能投资占全球40%,第四代核电站、核聚变技术领先[13] 对外开放新格局 - 出现"中国+N"全球产业链布局趋势,跨国公司加强在华研发投入[15] - 中国企业通过"一带一路"和全球布点形成中国+N模式[16] - 对外直接投资(ODI)已超过外商直接投资(FDI),资本流动格局发生逆转[17] - 中国企业开始构建以自身为主干的全球供应链体系[16]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加速推进,以保护实体经济和增强金融实力[19] - 需加快资本账户开放,建设世界化债券市场[19] - 数字货币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机遇[19]
四中全会公报划重点:目标明确,脚步坚定
银河证券· 2025-10-23 20:24
经济增长目标与路径 - "十五五"时期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与2035年远景目标相匹配[2] - 2024年中国人均GDP为13303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仍需努力[2] - 2025年全年GDP增长目标为5%,前三季度同比增长5.2%,四季度需达到约4.4%以实现目标[4] 产业与科技发展 - 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计划从目前的6%提高,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3] - 政策资源将向先进制造业倾斜,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推动高端装备、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规模化发展[2] - 科技领域重点支持人工智能,聚焦半导体、工业软件等关键技术环节攻关[3] 内需与国内循环 - 国内大循环建设从"打通循环"转向"增强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强调需求引领新供给[3] - 通过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等措施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3] 政策与风险应对 - 近期推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及盘活5000亿元地方债务限额等增量政策[4] - 财政政策可能加码化债,增发5000亿元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货币政策有望降息10-20BP[4] - 房地产被纳入民生领域,强调高质量发展,后续可期待兜底政策[4]
关税战打成明牌!中美各走一条道路,美国在等待中国的决定?
搜狐财经· 2025-10-09 12:27
中美贸易争端态势 - 中美贸易争端进入新阶段,局势陷入更加复杂的僵局,APEC峰会等合作场所变为双方力争的舞台[1] -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未发生根本变化,关税未被取消反而被重新定义为“安全考量”或“产业政策”的一部分,成为长期施压工具[1] - 美国推动产业链转移的目标明确,旨在重塑全球供应链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涉及芯片、稀土及关键零部件等领域[4] 美国政策与行动 - 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推动制造业回流,并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引导科技企业向“更安全”的国家迁移[3] - 美国积极推动“去中国化”贸易圈,通过与日韩的技术合作、与墨西哥的产业转移,建立“非中国优先”的供应体系[6] - 美国在多边协议中设定隐性条款限制其他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加大了针对中国的限制力度[6] 中国应对与战略调整 - 中国未在原则性问题上妥协,态度清晰即合作需建立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上[7] - 中国经济政策更加注重国内循环,推动内需增长和科技自主,以长远应对外部环境变化[9] - 中国并未关闭与美国对话的大门,在近期外交互动中表达了稳定双边经贸关系的愿望,但立场坚定[9] 行业与贸易结构变化 - 中美贸易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中国传统商品出口减少,企业将目光转向东南亚、拉美及非洲等新市场[3] - 过去的互补性合作正逐渐被战略竞争所取代,中美商业联系正在悄然转轨[3] - 美国推动产业链转移导致企业与政策之间的差距愈加明显,全球化的格局并非一蹴而就[3] 未来展望与博弈本质 - 2025年APEC峰会被美方视为推动关系“回暖”的机会,美方希望达成具体贸易协议以扩大农产品和能源出口,缓解国内经济压力[9] - 中方关注结构性问题的解决,如技术限制、投资歧视和实体清单等,认为不解决这些问题则任何表面协议都只是临时措施[10] - 中美博弈是两种发展模式之间的较量,关乎全球秩序重塑,其本质是持久的拉锯战而非单纯的经济问题[10][12]
2025年5月经济数据点评:经济供需关系有所改善
光大证券· 2025-06-16 23:30
消费 - 2025年5月社零同比增速6.4%,高于预期4.9%,环比增速11.2%,高于历史同期8.0%[3]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品类表现走强,家电等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3.0%、33.0%、30.5%和25.6%,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补贴约1.75亿份[4] - 5月餐饮消费同比增速5.9%,1 - 5月服务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5.2%,增速连续三月加快[7] 制造业 - 2025年1 - 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3.7%,低于预期4.0%,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至7.8%[12] - 二季度制造业投资势头放缓,受工作日和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后续订单释放和“抢出口”现象或带动投资[18] 基建投资 - 2025年5月广义基建投资单月同比增速从4月9.6%回落至9.2%,狭义从5.8%回落至5.1%,受水利公共设施投资拖累[19] - 2025年1 - 5月新增地方专项债累计发行1.6万亿元,完成全年额度37%,高于2024年同期30%[19] 房地产 - 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从3月 - 1.6%下滑至 - 4.6%,销售额同比增速维持在4月 - 7.1%水平[25] - 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从3月 - 10.3%下滑至 - 12.4%,受土地购置费增速放缓拖累[25] 风险提示 - 海外经济有较大衰退风险,国内政策节奏可能不及预期[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