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贸易争端
icon
搜索文档
等不了一点?美国重启对华301调查,贝森特扬言:不卖稀土就加税
搜狐财经· 2025-11-03 19:09
2025年11月,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再次升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警告,如果中国继续限制稀土出口,美国将考虑加征关税。 同时,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表示,尽管中美曾达成某些协议,但美国将重新启动301调查,审查中国是否履行了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 美国能否通过加税迫使中国让步? 美国重启301调查的直接背景,是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的表态,表示将继续调查中国是否完全履行了2020年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301调查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贸易措施之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美国对外贸易冲突中的重要武器。 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若发现外国采取不公平贸易行为,美国可以对其加征进口关税。 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借助301调查,正式开启了对中国的贸易战,采取了加税、限制投资、技术封锁等一系列措施,试图迫使中国在贸易、技术转让、知识 产权保护等多个领域作出让步。 尽管拜登政府上任后表示,希望通过合作与对话解决中美贸易争端,但现实中美国依然保持对中国的强硬态度,尤其是在涉及到科技、市场准入等关键领 域。 这种依赖关系使得中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掌握着"稀土牌",并成为全球稀土供应的"掌控者"。 随着中美关系的日益紧张,美 ...
美财长:其实我也是豆农,能感到中国拒买之痛
金十数据· 2025-10-27 19:47
在美国广播公司(ABC)26日播出的《本周》节目中,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中国拒绝购买美国大豆同样令他"感到痛苦",因为自己"其实是一名豆 农"。 主持人在节目中称,由于中国没有购买美豆,美国农民"真的很痛苦"。她问贝森特:"你是否看到了曙光?他们可能会再次允许进口大豆吗?" 贝森特在回应这一话题时透露:"以防你不知道,其实我也是一名豆农,所以我也感受到了这种痛苦。" "目前情况涉及几个方面,首先是中国已大幅削减采购量,几乎降至零。"贝森特承认,美国农民是特朗普最坚定的支持者群体之一。 来源:观察者网 ► 文 观察者网 刘程辉 "另一方面在于,今年的大豆收成是二三十年来产量最高的之一。种种因素叠加,形成了一场完美风暴。" 贝森特接受ABC采访画面 他还称,过去两天中美贸易谈判已达成一个"实质性框架",他相信这将缓解美国大豆种植户对中国拒绝购买美国大豆的担忧。 贝森特曾是华尔街的一名对冲基金高管,据《福布斯》估计,其净资产约为6亿美元。 《纽约时报》8月报道披露,贝森特持有价值高达2500万美元的北达科他州玉米和大豆农田。这些农田出租后,每年能为他带来超过100万美元的收入。 北达科他州立大学数据显示 ,过去 ...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20251024
光大期货· 2025-10-24 17: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指投资评级为偏强 [1] - 国债投资评级为震荡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股指市场全天探底回升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深京三市约3000股飘红,成交1.66万亿,沪指涨0.22%,深成指涨0.22%,创业板指涨0.09%;中长期科技兴国战略不变相关题材预期乐观,但中美贸易争端反复,未来不确定性来自美国国内债务压力和贸易政策走向;部分券商调整个股融资折算率或影响短期流动性行情;期货市场贴水大体现旺盛对冲需求,期权隐含波动率低体现市场观望心态,预计本周波动率走高,可关注期权双买或比例价差策略 [1] - 国债期货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跌0.34%,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2%,5年期主力合约跌0.07%,2年期主力合约跌0.02%;央行开展212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持稳于1.4%,公开市场有236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235亿元;9月经济数据显示生产强消费变比走弱,三季度GDP增速4.8%,全年5%的目标完成压力较低,经济整体延续弱修复态势;近期央行呵护下资金面边际转松,中美关税战再度升级引发避险情绪升温,国债偏强运行,但9月央行暂未重启国债买卖,货币政策降息预期降温,叠加类财政工具的加码,国债缺乏大幅走强动力 [1][2] 各目录总结 二、 日度价格变动 - 股指期货方面,2025年10月23日较22日,IH涨18.2至3023.8,涨幅0.61%;IF涨17.4至4580.8,涨幅0.38%;IC涨28.4至7040.0,涨幅0.41%;IM涨15.8至7179.0,涨幅0.22% [3] - 股票指数方面,2025年10月23日较22日,上证50涨16.8至3026.9,涨幅0.56%;沪深300涨13.8至4606.3,涨幅0.30%;中证500涨14.5至7143.0,涨幅0.20%;中证1000跌4.1至7308.1,跌幅0.06% [3] - 国债期货方面,2025年10月23日较22日,TS跌0.022至102.34,跌幅0.02%;TF跌0.09至105.65,跌幅0.09%;T跌0.11至108.04,跌幅0.10%;TL跌0.40至115.21,跌幅0.35% [3] 三、市场消息 - 截至10月22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超340万份,置换更新超660万份 [4] -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十五五”规划工作座谈会,强调要科学谋划国资央企“十五五”规划,把握积极进取总基调,突出规划产业导向,强化规划目标导向 [4] - 中美将于10月24日至27日在马来西亚举行经贸磋商,双方将按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就中美经贸关系重要问题进行磋商 [5] 四、图表分析 4.1 股指期货 - 展示IH、IF、IM、IC主力合约走势,以及IH、IF、IC、IM当月基差走势相关图表 [7][8][10] 4.2 国债期货 - 展示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走势、国债现券收益率、不同年期国债期货基差、跨期价差、跨品种价差、资金利率相关图表 [14][15][20] 4.3 汇率 - 展示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远期美元兑人民币1M和3M、远期欧元兑人民币1M和3M、美元指数、欧元兑美元、英镑兑美元、美元兑日元相关图表 [24][25][28]
特朗普语气突软,开始打感情牌,韩国会晤前想让中再给个机会
搜狐财经· 2025-10-24 12:44
10月17日,特朗普在公开采访中的语气突然软化,主动确认将在韩国与中方领导人会面,这一转变显得 尤为引人注目,仿佛曾经紧绷的博弈正在悄然松动。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争端,涉及多个领域——稀土出口、关税威胁、农产品贸易等,交织成一张错综复杂 的战线,给两国的关系带来了巨大压力。 特朗普的语气变化 10月17日,华盛顿的空气中弥漫着不同寻常的气息。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突然放缓了语气,这是他一 贯强硬风格的鲜明对比。在镜头前,他承认中对美商品征收"100%关税"的政策"不可持续",并确认将 在两周后与中方领导人举行会晤。这番话仿佛在高墙上敲开了裂缝。 过去几个月里,特朗普常常强调"美国必须让中付出代价",关税、出口禁令、制造业回流等话题成为他 言辞中的高频词。然而,这一次,他的语气却显得平和,少了以往的激烈情绪。财经媒体也对此评论 道,特朗普的语气出现了转弯,股市也在当天小幅上涨,似乎市场开始嗅到了变化的气息。 美国的多重压力 这并不是一次孤立的变化。在此前的一周,美国财政部、贸易代表和农业部门的动作频频,稀土管控、 关税威胁、农产品争端等问题同时浮出水面,令白宫内部的讨论变得更加复杂。一些官员甚至提醒特朗 普,制造业 ...
特朗普明牌了:美国取消芬太尼税,中国买美国大豆、取消稀土管控
搜狐财经· 2025-10-23 10:50
芬太尼关税 - 美方于2025年2月1日对中国和墨西哥进口货物加征额外关税,初始税率为10%,后于3月上调至20%,专门针对芬太尼供应链[3] - 美方称加征关税旨在打击跨境药物走私,每年因芬太尼过量使用造成的损失达数百亿美元[3] - 作为贸易谈判筹码,美方提出以取消芬太尼关税换取中国增加大豆采购和放宽稀土出口限制[2][9] - 中方反对芬太尼关税,指责其违反贸易规则并将美国内部监管问题转嫁责任[3][12] 大豆贸易 - 贸易争端导致中国大豆采购转向巴西和阿根廷,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大幅下滑,2025年前七个月出口同比减少,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对美大豆进口一度降至零[4][9] - 美国大豆价格下跌,中西部农场库存堆积,农场破产率上升10%,特朗普政府提供了上百亿美元补贴农户[4] - 美方要求中国将大豆采购至少恢复到从前水平,并威胁若未恢复采购将于11月1日加征100%关税[4][9] - 在谈判中,美方提出以取消芬太尼关税换取中国多购买100亿美元美国大豆[7][9] 稀土出口管制 - 中国自2025年4月起加强稀土出口许可制度,出口量同比下降15%,全球稀土价格因此上涨20%[6][7] -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大头,特别是中重稀土占全球80%以上,管制措施覆盖从开采到提炼的全链条[6][12] - 美方认为管制直接影响F-35战斗机和导弹等军工生产,国防承包商协会警告稀土短缺可能延误军工交付[6][10] - 中方称管制是基于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的长期规划,并非针对性措施[6][7][9] - 在谈判中,美方要求中国放宽稀土出口配额和审查,并威胁若中方不让步将启动软件出口许可反制[7][9][10] 中美经贸磋商与影响 - 中美高层于2025年6月视频会晤,同意延长关税暂停90天并启动初步对话[7] - 谈判焦点为美方取消芬太尼关税以换取中国恢复大豆进口和放开稀土限制[2][9] - 中方坚持谈判需平等互敬,指责美方通过指责施压,并要求美方先取消芬太尼关税以建立互信[2][7][9] - 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的表态引发华尔街期货波动,大豆价格下跌3%[10] - 美国进口中国货物的总关税平均水平达到约55%,包括10%的互惠税率、20%的芬太尼关税及此前加征的关税[3]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20251022
光大期货· 2025-10-22 18: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指投资评级为偏强 [1] - 5国债投资评级为震荡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昨日A股市场震荡上涨,科技板块强势,中长期科技兴国战略不变,相关题材预期乐观,但中美贸易争端反复,部分券商调整个股融资折算率或影响短期流动性行情,期货市场贴水大,期权隐含波动率低,预计本周波动率走高,可关注期权双买或比例价差策略 [1] - 周二国债期货收涨,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9月经济数据显示生产强、消费弱,经济整体弱修复,近期资金面转松,中美关税战升级引发避险情绪,国债偏强运行,但货币政策降息预期降温叠加类财政工具加码,国债缺乏大幅走强动力 [1][3] 日度价格变动 - 股指期货方面,2025年10月21日较10月20日,IH涨34.4,涨幅1.16%;IF涨70.8,涨幅1.57%;IC涨143.6,涨幅2.08%;IM涨123.6,涨幅1.75% [4] - 股票指数方面,2025年10月21日较10月20日,上证50涨32.4,涨幅1.09%;沪深300涨69.7,涨幅1.53%;中证500涨116.0,涨幅1.64%;中证1000涨104.9,涨幅1.45% [4] - 国债期货方面,2025年10月21日较10月20日,TS涨0.038,涨幅0.04%;TF涨0.06,涨幅0.06%;T涨0.035,涨幅0.03%;TL涨0.29,涨幅0.25% [4] - 国债现券收益率方面,2025年10月21日较10月20日,2年期国债收益率降0.61,5年期降0.07,10年期降0.52,30年期降1.4 [4] 市场消息 - 10月20日,商务部副部长主持召开政策解读专场外资企业圆桌会,170余家外资企业及在华外国商协会代表参会,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进行政策解读并回应诉求 [5] 图表分析 股指期货 - 展示IH、IF、IM、IC主力合约走势,IH、IF、IC、IM当月基差走势 [7][8][10] 国债期货 - 展示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走势、国债现券收益率、2年和5年期国债期货基差、2年和5年期国债期货跨期价差、跨品种价差、资金利率 [14][17][19] 汇率 - 展示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远期美元兑人民币1M和3M、远期欧元兑人民币1M和3M、美元指数、欧元兑美元、英镑兑美元、美元兑日元 [22][23][25][27][28] 成员介绍 - 朱金涛为光大期货研究所宏观金融研究总监,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有相关从业和咨询资格 [31] - 王东瀛为股指分析师,哥伦比亚硕士,负责股指期货相关研究,有相关从业和咨询资格 [31]
中美贸易争端笼罩下,油脂走势何去何从?
长江期货· 2025-10-21 16: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油脂走势预计延续震荡运行,棕油和豆油预计表现相对偏强,菜油预计表现相对偏弱但下跌空间有限;中长期棕油有望在11月后偏强且在三油中表现最强,豆油价格谨慎乐观对待,菜油价格走势取决于反倾销政策;策略上建议豆棕菜油01合约关注8150 - 8400、9200 - 9600和9800 - 10000区间表现,回调多思路 [1][2][29][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棕榈油 - 短期:MPOB9月报告利空、10月增产及出口需求减弱使当月库存升高,但11月东南亚进入减产季,印尼产量不确定及B50测试超预期提供利多,预计10月走势震荡有限且临近增产季末期价格越强 [5] - 马来:MPOB9月报告显示库存增至近五年最高236万吨,10月1 - 15日产量环比增6.86%,1 - 20日出口环比仅增3.4%,10月库存预计继续上涨,11月起进入减产季累库时间不多 [6] - 印尼:7月库存257万吨处历年偏低水平,7月产量升至历史最高561万吨,收归国有可能致后续减产,B50完成非道路测试,预计带来300 - 400万吨棕油需求增长,2025年库存预计维持紧平衡 [9] - 国内:9月因节前备货小幅去库,10 - 11月到港量与2024年类似,豆棕价差压缩消费使库存回升,截至10月17日当周库存57.57万吨,短期去库幅度有限 [11] - 中长期:11月后东南亚减产,拉尼娜或加剧减产,印尼B50利多消息持续,可能限制出口,国内11月后买船少且油脂旺季去库动力增加,有助于四季度价格走强 [14] 豆油 - 短期:中美领导人将会晤及美豆压榨需求强刺激美豆期价反弹,但贸易争端未解决且基本面缺乏利多点,美豆01合约反弹受限,国内豆油供需宽松,预计短期反弹受限走势偏震荡 [15] - 美豆:产量端单产下调概率大,需求端9月压榨量1.98亿蒲创新高,但出口进度落后,11月初收割后供应压力大,预计短期反弹受限,01合约上方暂看1050 - 1070压力位 [16] - 南美:25/26年度巴西豆已播种11.1%,目前巴西主产区降水正常,短期暂无天气风险 [20] - 国内:5 - 9月大豆到港量高,油厂开机率高,截至10月17日大豆和豆油库存分别为769万吨和122万吨,11 - 1月到港量正常,四季度供应不缺 [22] - 中长期:存在中美或美南达成协议、拉尼娜干扰南美大豆生长、2026年一季度国内大豆进口下滑等利多因素,对走势持谨慎看多态度 [24] 菜油 - 政策影响:8月商务部初审确定加菜籽倾销,需缴纳保证金,实际无法进口,10月菜籽到港为0,11 - 12月预计到港13万吨,11月前供应紧张无解,12月后供应紧张部分缓解但消费高峰抵消程度未知 [25][26] - 风险因素:加菜籽政策变动是最大风险,加拿大菜籽产量增但出口降、库存升,10月加外长访华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后续关注中加关系及澳菜籽加工限制变化 [27]
港股有望积聚反弹动能,关注港股通50ETF(159712)、港股科技ETF(513020)
搜狐财经· 2025-10-21 09:13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 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 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 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 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 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 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10月20日港股跳空高开,全天维持高位震荡,最终收涨2.42%,报25858.83点。上周中美贸易争端引发 风险偏好回落,港股 ...
特朗普释放关税缓和信号 新兴市场股市创四年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15:02
智通财经APP获悉,受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出现缓和迹象的推动,新兴市场股市攀升至逾四年来的最高水 平。 周一,一项新兴市场股市指数上涨1.5%,触及自2021年6月以来的最强水平。台积电(TSM.US)、腾讯控 股(00700)和阿里巴巴(09988)等个股位列涨幅榜前列。一项新兴市场货币指数也上涨0.2%。 市场情绪好转,源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不可持续",尽 管"目前仍会维持"。他补充称,自己与中国领导人保持着良好关系,并预计双方将在韩国举行会晤。本 月晚些时候,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将在韩国召开。 特朗普还指出,稀土、芬太尼和大豆是美国与中国交涉的核心议题。 Pepperstone Group研究主管Chris Weston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尽管贸易局势后续发展仍不明朗,但市场 当前的定价似乎预示着积极结果,或至少是不会出现更糟的情况。" Weston表示,市场的基本预期似乎是中国将放宽稀土出口管制,这可能会让当前的关税休战期得以延 长。"不过,有人会质疑,市场是否低估了中国不会让步的风险。" 多数亚洲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汇率走强,其中韩元与印度卢比领涨。 巴克 ...
美国撤回100%关税,希望中方高抬贵手,不料时间一到中国手起刀落
搜狐财经· 2025-10-20 13:34
中美贸易争端态势演变 - 特朗普表示仍期待与中方会面 美国副总统万斯呼吁双方回归理性并停止贸易战 [2]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明确表示特朗普曾提到的100%关税不会实施 暗示美国可能撤回关税措施 [2] - 美方态度在四天后发生转变 此前特朗普曾威胁加征100%关税并考虑取消APEC峰会会晤 [2] 中方反制措施内容与影响 - 中方于10月14日正式落地反制措施 包括发布新的稀土管理规定和对美国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 [2] - 对美国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是针对美国4月17日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加收港口服务费的直接回应 [2] - 载有超过1万个集装箱的美国船舶可能面临高达100万美元的额外费用 给美国航运企业带来经济压力 [3] - 反制措施采用分阶段实施策略 四年内逐步提高费率 给予市场适应时间并为谈判留出空间 [3] 反制措施的战略与合规性 - 中方反制措施符合国际法对等原则 美国早前收费措施违背世贸组织规则和中美海运协定 [3] - 中方在10月10日明确表示反制措施将于四天后生效并准时实施 体现政策连贯性和可预测性 [3] - 反制手段不再局限于传统关税 通过针对美国相对薄弱的造船业 利用中国造船业优势达到更大效果 [3] 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 随着贝森特宣布100%关税不会实施 美股三大股指纷纷上涨 资本市场倾向于更理性做法 [4] - 如果美方撤销或调整对华船舶收费措施 中方也可能相应调整自己的措施 [4] - 中国已建立一套完整、对等、可预测的反制体系 如果美方继续挑起争端 中国将继续奉陪到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