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房收储

搜索文档
房地产行业周报:存量房收储有望加速,政策发力演绎中-20250817
国金证券· 2025-08-17 19:08
行业投资评级 - 建议逢低配置地产股,推荐稳健经营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标的 [7] 核心观点 - 地产数据底部震荡,止跌回稳仍需持续发力,2025年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12.0%,降幅扩大0.8pct [6] - 存量房收储有望加速,截至2024年9月末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余额162亿元,收储进展相对落后 [5] - 本周A股地产、港股地产、港股物业均上涨,申万A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3.9%,恒生港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1.6% [3] 行情回顾 - 本周申万A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3.9%,在各板块中位列第6,恒生港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1.6%,位列第5 [3] - 本周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涨跌幅+4.2%,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沪深300的相对收益分别为+2.6%和+1.9% [3] - 地产个股涨跌幅前5名为万通发展(+39.4%)、衢州发展(+33%)、电子城(+32%)等 [23] 土地市场 - 本周全国300城宅地成交建面450万㎡,单周环比-42%,单周同比-49%,平均溢价率12% [3] - 2025年初至今全国300城累计宅地成交建面22895万㎡,累计同比-4% [3] - 绿城中国、中海地产、保利发展权益拿地金额位居行业前五,分别为552、542、424亿元 [35] 新房市场 - 本周47城商品房成交264万方,环比-2%,同比-13%,一线城市周环比+7%,二线城市周环比-20% [4] - 7月70城新房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3%,同比下跌3.4%,跌幅收窄0.3pct [6] - 2025年1-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4.0%,销售金额同比-6.5%,降幅分别扩大0.5pct和1.0pct [6] 二手房市场 - 本周22城二手房成交218万方,环比+2%,同比+5%,一线城市周环比+8%,二线城市周环比-5% [4] - 7月70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5%,同比下跌5.9%,跌幅分别收窄0.1pct和0.2pct [6] - 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滑1.0%,跌幅扩大0.3pct [6] 政策动态 - 部分城市通过创新举措收购存量商品房,共性包括收购价折价、户型偏小、周边产业集聚 [5] - 需优化收购机制,如取消价格上限、放松收购条件以加速去化 [5] - 近期北京五环外限购套数取消,政策预期乐观 [7] 重点公司推荐 - 开发商首推建发国际集团、绿城中国、中国海外发展 [7] - 中介推荐贝壳、我爱我家 [7] - 物管商管推荐华润万象生活 [7]
方向符合预期,关注细则落地
华泰证券· 2025-04-28 10: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房地产开发评级为增持(维持),房地产服务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举措集中在城中村改造、高品质住房、存量房收储等方面,二季度房地产行业增量政策窗口逐步打开,后续需关注实操政策落地节奏,一线城市更具政策弹性,看好市场复苏节奏及相关标的 [2] - 本轮房地产政策发力周期起始于2023年7月,本次会议表态说明止跌回稳有成效,2025Q1重点19城新房+二手房成交面积合计同比增长18%,但房价层面企稳根基仍需稳固,需增量政策持续发力 [3] - 会议提到的房地产政策方向与4月8日报告预判接近,包括城市更新、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 [4] - 会议进一步确认增量政策方向,看好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复苏节奏,以及对应区域有储备或新获取资源的房企估值修复,推荐具备“三好”逻辑的地产股,业绩与现金流稳健的物管公司有望受益于市场止跌回稳 [5] 重点推荐公司总结 A股开发 - 城投控股:2024年营业总收入94.3亿元,同比+268.6%,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41.6%,因项目盈利性低于预期调整2025 - 2027年EPS,给予0.75倍25PB,目标价6.34元,维持“买入” [10][11] - 城建发展:2024年营收254.4亿元,同比+25%,归母净亏损9.5亿元,受存货减值拖累,维持25/26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引入27年预测,微调25E BPS,给予0.67倍25PB,目标价7.32元,维持“买入” [10][11] - 滨江集团:1 - 3Q24营收407.8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34%,待结转资源充裕,看好全年利润增速修复,维持24 - 26年EPS盈利预测,给予13倍25PE,目标价12.35元,维持“买入” [10][11] - 新城控股:2024年营收889.99亿元,同比-25.32%,归母净利润7.52亿,同比+2.07%,因减值规模下降调整25 - 27年EPS,给予0.61x25PB,目标价16.68元,上调至“买入” [10][11] - 招商蛇口:2024年营收1789.5亿元,同比+2.25%,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36.09%,因减值略超预期调整2025 - 2027年EPS和BVPS预测,给予2025年1倍PB,目标价12.52元,维持“买入” [10][12] - 建发股份:2024年营收7012.96亿元,同比-8.17%,归母净利29.46亿元,同比-77.52%,剔除影响后归母净利同比下降17.8%,维持2025 - 2026年EPS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给予两部分业务2025PE估值12.7/8.4倍,目标价13.48元,维持“买入” [10][12] 港股开发 - 华润置地:2024年收入2788亿元,同比+11%,核心净利润254亿元,同比-8.5%,预计25 - 27E EPS,将估值方法由PE切换至PB,给予0.75倍25PB,目标价32.72港元,维持“买入” [10][12] - 中国海外发展:2024年收入同比-9%至1852亿元,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39%,下调营收及毛利率假设,预计25 - 27年EPS,将估值方法从PE调整为PB,给予0.45x25PB,目标价17.07港元,维持“买入” [10][12] - 绿城中国:2024年收入1585亿元,同比+21%,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49%,上调营收假设,下调毛利率假设,预计25 - 27年EPS,将估值方法由PE切换为PB,给予0.81x25PB,目标价12.73港元,维持“买入” [10][12] - 建发国际集团:2024年收入1430亿元,同比+6%,核心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1.6%,调整25 - 27E EPS,将估值方法由PE切换至PB,给予1.32倍25PB,目标价19.29港元,维持“买入” [10][12] - 越秀地产:2024年营收864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10.4亿元,同比-67%,下调营收预测以及毛利率假设,预计25 - 27年EPS,将估值方法从PE调整为PB,给予0.46x25PB,目标价6.85港元,维持“买入” [10][13] 物管公司 - 华润万象生活:2024年营收170.4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24%,小幅调低营收,调高毛利率和少数股东损益占比,预计25/26年EPS,引入27年EPS,调整为基于核心EPS进行估值,给予21倍25PE,目标价39.81港币,维持“买入” [10][13] - 绿城服务:2024年营收178.9亿元,同比+6%,核心经营利润15.9亿元,同比+22%,归母净利润7.9亿元,同比+30%,调低营收和管理费用率,上调25/26年EPS,引入27年EPS预测,给予19倍25PE,目标价5.91港币,维持“买入” [10][13] - 中海物业:2024年营收140.2亿元,同比+7%,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13%,调低营收但小幅调高毛利率,预计25/26年EPS,引入27年EPS,给予14倍25PE,目标价7.74港币,维持“买入” [10][13] - 保利物业:2024年营收163.4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7%,下调营收和毛利率,预计25/26年EPS,引入27年EPS,给予13倍25PE,目标价40.15港币,维持“买入” [10][13] - 招商积余:2024年营收171.7亿元,同比+10%,归母净利润8.4亿元,同比+14%,上调基础物管毛利率,上调25/26年EPS,引入27年EPS,给予17倍25PE,目标价14.96元,维持“买入” [10][13] - 滨江服务:2024年营收36.0亿元,同比+28%,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11%,小幅下调营收,预计25/26年EPS,引入27年EPS,给予12倍25PE,目标价31.06港币,维持“买入” [10][14]
房地产ETF(159768)表现亮眼。当前涨幅已超3%。新城控股,滨江集团,保利发展,万科A领涨
新浪财经· 2025-04-17 10:41
行业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17日10:04,中证内地地产主题指数(000948)强势上涨3.11%,成分股新城控股、滨江集团、保利发展、万科A、招商蛇口等个股跟涨 [1] - 截至2025年4月16日,房地产ETF近2周累计上涨0.73%,近1年净值上涨15.30%,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26% [1] - 截至2025年4月16日,房地产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4.85%,最长连涨涨幅为34.8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10.98% [1] 产品情况 - 房地产ETF(159768)上涨3.46%,最新价报0.57元,盘中换手6.14%,成交3021.05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4169.73万元 [1] 政策导向 - 存量房收储仍需支持,未来或导向“抓长放短”,目前存量土地收储已有落地,截至4月10日,全国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储土地金额达128亿元,已发行金额达402亿元 [2] - 政策助力销售回暖,地方调控宽松或是主调,24Q4以来政策带动下地产销售有回暖迹象,预计一线城市或以外围区域限购放松为主,其他城市或由限制转向补贴支持 [2]
深度丨存量房收储政策有重大突破 模式多元化将推动更大范围落地
证券时报· 2025-03-12 08:11
存量房收储政策放松 - 中央政策明显放松 首次提出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 并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 [1] - 住建部部长倪虹明确收购用途方向 包括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人才房等 [1][6] - 业内专家认为新政策将解决此前瓶颈问题 推动收储工作更大范围落地 [1][11] 价格机制优化 - 此前要求按重置价收购(约市场价50%)导致开发商抵触 新政策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定价 价格协商空间扩大 [3] - 专家预计收购价格将调整为比重置价高但比市场价低的合理区间 促进交易达成 [3][4] - 浙江工业大学专家指出地方政府可根据不同项目制定科学定价方法 加速去库存 [3] 收储模式创新 - 此前限制地方国企作为唯一收购主体 新政策允许市场化住房租赁主体参与 模式更灵活 [6][7] - 清华大学专家指出需解决三四线城市库存与一二线需求的区域错配问题 以及户型面积限制 [6] - 收购用途从单一保障房扩展至人才公寓、职工宿舍等 想象空间扩大 [6][9] 资金来源拓宽 - 央行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此前使用率低 新政策放宽使用范围至商办、公寓等非住宅领域 [9][10] - 地方政府专项债4.4万亿元中部分将用于收储 专项债可降低资金成本提升效率 [11] - "以旧换新"等创新模式因无法申请再贷款面临资金困难 新政策有望解决该问题 [9] 地方自主权提升 - 中央将决策权下放地方 要求因地制宜制定措施 需示范项目带动全国推广 [11] - 社科院报告显示部分城市已尝试二手房收储改造 需政策配套支持 [9] - 专家建议结合债务重组等综合手段 通过主体、用途、价格协同放开激活市场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