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

搜索文档
让“巾帼力量”绽放数智时代 “国聘行动”第六季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专场活动启动
央视网· 2025-06-27 16:11
女性就业促进活动 - 全国妇联联合多部委举办"国聘行动"第六季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专场活动,旨在为女性提供优质就业岗位和职业指导 [1] - 活动吸引广大应届女大学毕业生广泛参与,现场设置就业辅导专区,提供简历诊断、面试模拟等定制化服务 [1][3] - "青春知行"就业指导服务品牌形成"岗位发布+求职辅导+实训孵化"全链条服务模式,策划"职场第一课"主题活动 [3] 女性职业榜样案例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单杏花分享铁路12306系统研发历程,展现女性共情基因转化为技术创新力 [2] - 中国首位穿越北冰洋女航海驾驶员白响恩20年航海生涯印证硬核赛道对女性细腻与韧性的需求 [2] - 90后天车班班长田得梅通过"吊钩粘鸡蛋"苦练将操作杆变成大国重器上的"微雕权杖" [2] - 银河航天联合创始人刘畅从英语教师到卫星创业者的跨界转型揭示梦想实现需"分阶段入轨" [2] 地方政府人才引进政策 - 湖南为大学生打造创业孵化基地、推出创业投资基金、开展创业服务活动 [5] - 深圳提供15天免费公寓和租赁折扣,新增5万个新产业岗位,发放人才优粤卡及生活补贴 [5] - 南昌为女大学生提供最高10万元生活补贴和10万元购房补贴 [5] - 雄安新区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人才驿站",入职后按学历发放每月1000-3000元生活补贴(5年) [5] - 山东三涧溪村对来村创业大学生第一年免租金水电费,第二三年仅收取30%费用 [5][6] - 江苏提供最长3年租房补贴、补贴性就业培训,特殊女性人才可享女性人才公寓、巾帼科创贷 [6] 就业服务成效数据 - 各地妇联组织举办女大学生招聘活动18000多次,助力200多万女大学生就业创业 [7] - 今年以来提供就业岗位46万个 [7] - "国聘行动"平台入驻企业12万家,提供岗位822万个,收到简历6300万份,累计触达169.44亿次 [7] 学生就业反馈 -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孙芳表示就业指导专区帮助清晰了解企业用人标准 [6] - 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学生字礼认为养老行业有发展前景,个人发展可服务国家规划 [6]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王凌瑶受启发可将女性共情优势运用于职业发展 [6]
拓岗位强引导 护航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新华社· 2025-06-18 17:56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乎千家万户。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离校前促就业关键冲刺期,各地高校加强就业引导、着力拓宽岗位资源,护航高校 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挖潜岗位资源 搭建就业平台 "'红'就是基层'红',引导同学们增强服务基层的意识。国防'绿'方面,我们也是积极联络邀请军事科研单位、军工企业,包括一些军事科研院校等 重点单位入校组团招聘。国际组织'蓝'方面,我们也引导在校生探讨在国际舞台上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段 锐介绍。 北京大学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就业引导,持续深入实施"红绿蓝"三色就业战略,更加有针对性引导毕业生前往基层、国防军工领域、国际组 织干事创业。 加强就业引导 促进人岗匹配 在吉林省长春市威海小学校,长春师范大学学生汪馨睿正在给3年级的同学们讲述东北黑土地上发生的红色故事。这是长春师范大学原创的"'青 马'遇上'红领巾'"思政课项目。这一深度融合师范教育特色的创新举措,有力锤炼了未来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驾驭等核心能力,显著增强了就业 竞争力。汪馨睿说,"这很锻炼我的讲课能力,是一个非常难得宝贵的机会。" 近年来,西南石油大学不断拓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从订单 ...
山东航空学院乘务学院:“四抓四强” 打造全生命周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中国民航网· 2025-06-11 16:35
就业工作体系 - 山东航空学院乘务学院通过"四抓四强"构建全生命周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聚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1] - 成立以党委书记、院长为双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判航空行业人才需求变化,明确"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年度重点任务[2] - 创新"五位一体"就业工作小组模式,整合论文指导教师、学业导师、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资源落实责任到人[3] 校企合作与资源整合 - 与深圳航空、南方航空、春秋航空等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定期召开线上家校座谈会、校企合作洽谈会[3] -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安排专业教师指导实习,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5] 就业指导服务 - 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全学段覆盖[5] - 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求职补贴和优先岗位推荐,为考研学生提供备考指导[5] - 举办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职业形象专题培训,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5] 就业观念培养 - 多渠道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包括"就业政策解读会""职业素养培训会"等活动[4] - 打造"师哥师姐开讲啦"品牌活动,邀请优秀校友分享职场经验[4] - 通过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推送"就业政策早知道"系列内容,提升政策知晓度[4]
教育部: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
快讯· 2025-06-06 10:24
行动主题与时间 - 行动主题为"凝心聚力拓岗位 百日冲刺促就业" [2] - 行动时间为2025年5月至8月 [2] 行动目标 - 聚焦就业工作重点难点,加力挖潜拓展就业岗位 [3] - 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引导,精准做好就业指导服务 [3] - 帮助更多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尽早落实毕业去向 [3] - 全力促进2025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3] 市场化就业岗位拓展 - 深入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宣传扩岗补助、社保补贴等各类促就业政策 [4] - 鼓励各地研究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并尽快转化为实际就业岗位 [4] - 加大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工作力度,校领导班子成员需落实访企拓岗"两个100"要求 [4] - 院系领导班子成员需平均每人走访10家企业,精准开拓有效岗位资源 [4] - 开展"就业促进周""万企进校园"等活动,保持校园招聘热度和学生参与度 [5] - 支持高校联合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设立校园就业公共服务站 [5] - 经济大省和人才流入大省持续开展"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千行万业系列招聘会"等活动 [5] - 推进实施"共建共享岗位精选计划",加快就业岗位信息与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互联共享 [6] 政策性岗位招录 - 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加强统筹调度,推动政策性岗位招录进程 [6] - 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于5月底前完成录取,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考试于8月底前完成录取 [6] -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于8月底前完成 [6] - 加快推进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科研助理等岗位招录,确保8月底前全部完成 [6] - 持续做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国家基层服务项目组织动员 [7] - 鼓励各地加大"乡村振兴协理员""社区助理"等地方基层项目招录规模 [7] - 深入实施"大学生社工计划",加大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力度 [7] 就业指导与帮扶 - 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产业领域的60个重点建设方向,加快"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建设 [8] - 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宣传季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就业观 [8] - 加强毕业生就业安全教育,严防"黑职介""假招聘"等就业陷阱 [8] - 实施"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重点挖掘百强县等县域内优质企业岗位资源 [9] - 对有就业意愿但尚未落实毕业去向的困难群体毕业生,建立实名帮扶台账,精准推荐3—5个针对性强的岗位 [9] - 充分用好农业农村部"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共青团中央"扬帆计划"等支持政策 [9] 去向登记规范管理 - 认真落实毕业去向登记制度,规范做好毕业去向登记 [11] - 严格执行"四不准""三不得"要求,重点整治"被就业""花式签约"等问题 [11] - 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及时处置有关问题线索 [11] 工作要求 - 各地各高校要抢抓毕业生离校前促就业工作关键期,认真制定"百日冲刺"工作方案 [12] - 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把稳就业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12] - 高校书记校长要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查 [12] - 大力宣传"百日冲刺"行动开展情况、就业典型经验和人物事迹 [12]
创建高质量全链式就业服务
国际金融报· 2025-06-03 16:43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核心观点 - 202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政策聚焦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1] - 通过优化人才培养、强化就业指导、健全招聘体系等六大方向系统性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3][4][7] 人才培养优化 - 2003-2022年高校撤销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2万个,新增本科专业2.1万个[2] - 当前教学存在三大脱节:教材更新滞后(部分教案沿用超10年)、科研脱离实践(仅27%课题关联就业需求)、专业设置对产业升级敏感度不足[2] - 新政建立"招生—培养—就业—反馈"闭环机制,动态调整专业布局,要求新设专业必须通过需求论证[3] 就业指导强化 - 全国90%高校开设就业课程,教育部评选21门金课,职业规划大赛吸引2400万师生参与[4] - 实施"双千计划":2024年新增1000个微专业和1000门职业培训课程[4] - 将生涯教育列为必修课,筹建国家级教学指导委员会,支持高校设立相关硕士专业[4] 求职招聘体系 - 教育部年举办近百场线上招聘,平台升级为"国家24365就业服务",覆盖2760所高校[7] - 创业支持政策包括:最高50万元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免费及《自主创业证》核发[7] - 要求国企/事业单位招聘不得设置与岗位无关的学历限制,消除就业歧视[8] 重点群体帮扶 - 占毕业生10%的困难群体实施"一人一策","宏志助航计划"累计培训170.6万人次(线下30.6万+线上140万)[9] - 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未就业毕业生可纳入低保,15年累计开展"阳光就业"行动[10] 监测评价创新 - 取消实行19年的《就业报到证》,建立毕业去向登记制度[11][12] - 就业质量评价纳入高校"双一流"建设考核,建立大数据比对验证机制防范数据造假[12] 支持保障体系 - 全国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达10万人,书记校长三年访企拓岗1800万个[13] - 新政要求高校按师生比1:500配备专职就业导师,将其纳入职称评审体系[14]
职享未来发布大学生就业精准导航系统 破解“高学历低匹配”结构性矛盾
金投网· 2025-04-28 15:11
七月盛夏,应届毕业生林然坐在宿舍里,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招聘网站陷入迷茫。投递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 偶尔收到的面试邀请也总在二轮后戛然而止。像她这样站在人生重要分岔口的年轻人,在今年的毕业季 并非少数——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当"最难就业季"的标签反复刷 屏社交媒体,一家深耕就业服务领域的企业正在用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悄然改变着这场看似艰难的突围 战。 深耕细作:让职业规划回归个性化本质 双向奔赴:在不确定的时代寻找确定性 在郑州金水区的职享未来分部,墙面上贴满的感谢信记录着无数个温暖瞬间。来自河南农业大学的李雯 在信中写道:"三次模拟面试让我从不敢直视考官到从容应对压力测试,这种蜕变比offer本身更珍贵。"这 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内蒙古姑娘通过远程指导拿到心仪国企offer,机械专业男生转型新能源领域成功 上岸,甚至有位学员在服务期满半年后专程送来锦旗... "就业服务不该是冰冷的交易,而应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成长陪伴。"创始人张明宇在最近的企业内部信中 这样写道。这位从国企人力资源总监转型的教育创业者,始终坚持将"长期价值"放在首位:建立学员毕业 后的跟踪服务体系,开设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