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应急保障
icon
搜索文档
锦州打造“2小时应急保障圈”
辽宁日报· 2025-07-06 09:15
救灾物资储备模式创新 - 锦州市推行"市级统筹+基层前置"救灾物资储备模式,将响应时间从传统的3-4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灾后24小时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率达到100% [1] - 该市依托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在自然灾害高发区域精准布局,截至6月已建成50个市级救灾物资前置储备点,覆盖90%中高风险区域 [1] - 储备点选址乡镇综合服务中心、村党群服务中心等交通便捷、辐射能力强的场所 [1] 全链条管理制度建设 - 结合暴雨、暴雪等常见灾害类型精准配置生活类救灾物资,并综合人口规模、风险等级核定储备量 [2] - 建立"双调整"模式,根据季节变换及灾害预警灵活调整物资品类与数量 [2] - 形成"市级统筹规划、县级监督管理、基层具体执行"三级联动体系 [2] 应急响应能力提升 - 构建"监测—指挥—救援"一体化平台,整合气象、水利等部门数据建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3] - 搭建市、县、乡三级联动应急指挥平台,实现灾害信息快速传递、资源实时调度 [3] - 基层配备专职/兼职应急管理员,组建民兵预备役、志愿者救援队伍,定期开展技能培训 [3]
二次开启客舱 东航人空地接力护航捐献器官
中国民航网· 2025-06-25 10:27
紧急医疗运输保障 - 东航烟台基地在未提前申请情况下,为携带人体捐献器官的医护人员紧急开启已关闭舱门的FM9242航班,确保器官及时运往上海进行移植手术[1][2] - 该航班是当天15时前烟台飞往上海的唯一航班,公司基于"先行服务、生命至上"原则启动应急保障预案[2] - 现场团队3分钟内完成旅客值机、安检、登机全流程,航班最终于9:41起飞,比原计划延迟32分钟[6] 多部门协同机制 - 基地联动机组、空管、机场运控等6个单位,协调起飞限制豁免与优先放行,同时开通值机-安检-登机全链条绿色通道[3] - 乘务组通过客舱广播获得旅客支持,并安排医护人员前排就座以便快速离机,航班11:04准点抵达虹桥[6] - 烟台基地年均处理10余例器官运输任务,此次案例验证了其空地联动应急响应体系的有效性[6]
暴雨天生活必需品量足价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5 05:03
商超及生鲜电商防汛部署 - 永辉超市提前部署防汛工作 线上线下正常运营 针对水、面包、方便面等民生品类加大备货量 同时检查加固户外装置 [1] - 盒马对所有门店安排防汛检查 线下正常营业 线上增加配送车辆和人员以缓解订单压力 [1] - 物美通过"AI智能补货"系统自动计算补货量 实现及时补货 [1] - 新发地等批发市场组织商户做好蔬菜采购和运输安排 加大调运力度 提前储备耐储蔬菜品种 [1] 外卖平台应对措施 - 美团提前发出暴雨预警 6月14日全天大部分时段实行超时免责 提醒骑手注意安全并提供应急服务 [1] 政府部门保障工作 - 市商务局提前部署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工作 确保市场供应稳定 [2] - 市公安交管部门全面排查主要道路和桥区积水点段 制定个性化应急疏导预案 检修交通设施 [2] - 交管部门与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 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2] - 健全交通指挥体系 根据预警等级启动疏导方案 加强积水点位巡控 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 [3]
应对强降雨,国网北京电力启用雷电监测系统
新京报· 2025-06-14 20:37
电网应急响应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启动汛情预警应急响应 北京电网整体运行平稳 [1] - 299支主配网抢修队伍携带80辆应急发电车 358台发电机等防汛物资和装备在全市分散备勤 [2] - 应用"电网一张图"停电研判功能实时感知电网运行状态 高效辅助完成电网研判1.3万余次 [2] 雷电监测技术 - 国网北京电科院应用北京电网雷电监测系统开展雷电活动分析 雷电探测效率达90%以上 落雷点定位精度500米范围内 [2] - 房山 大兴等地区落雷较频繁 电流值较大 监测人员及时向一线电力运维人员反馈 [2] 市民安全提示 - 建议市民拔下家用电器电源插头 避免雷电伤人或损伤电器 不要边充电边使用手机 [2] - 室外人员应远离高压线 输电铁塔及变压器等电力设施 [2] - 电动汽车客户尽量避免冒雨充电 如必须使用应遮盖充电口 充电枪等设备 [2] 故障处理与购电渠道 - 发现电杆倾斜 导线断落等情况应立即远离并拨打95598供电服务热线 [3] - 市民可通过"网上国网"APP 国网北京电力微信公众号 支付宝及各银行网银等线上渠道购电 [3]
海口为滞留货车司机送物资
海南日报· 2025-06-14 08:23
台风影响与港口运营 - 受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影响,海口新海港、秀英港于6月12日11时停运,预计停运持续至6月14日下午 [2] - 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启动应急预案,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及人员安全 [2] - 新海港待渡车场无车辆待渡,客滚船已全部进入防台风锚地 [2] - 新海片区货车待渡场约800辆货车排队,南海大道等区域另有400余辆,港口周边待渡货车总量约1200辆 [2] 物资供应与保障措施 - 海口市交通、交警、秀英区政府、海峡股份等多部门联合为货车司机送去水、饼干、八宝粥等物资 [3] - 港口通航后将优先保障装载瓜果蔬菜的绿通车辆快速过海 [4] - 海口市水务局排水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组织385名专业人员排查检修排水设施 [4] - 菜篮子集团储备库储备蔬菜约4600吨,在途蔬菜约700吨 [4] - 海口市区209家菜篮子末端直营网点均正常营业 [1][4]
呼和浩特机场“经呼飞”中转高效保障医疗团队顺利中转
中国民航网· 2025-05-29 13:25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吕培 报道:5月26日,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悄然展开。呼和浩 特机场"经呼飞"中转座控接收到航司信息,从南京飞往呼和航班MU9789延误,但机上载有一支特殊的 队伍——17人组成的医疗队,他们携带着10件医疗行李,肩负着重要使命,需要从呼和浩特机场中转航 班GS6654 前往海拉尔,然而原本就紧张的中转时间因延误变得更加紧迫,仅剩下50分钟。 从航班落地到顺利登机,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里,经呼飞中转团队用专业、高效和热情,为这支医疗团 队搭建起了一条畅通无阻的中转之路。他们以敏锐的反应、周密的安排和无缝的协作,将原本可能因延 误而受阻的行程,转化为一场争分夺秒的温情守护。 此次保障医疗团队快速中转,不仅展现了呼和浩特机场经呼飞中转团队卓越的应急处理能力和专业的服 务水准,更彰显了呼和浩特机场服务赋权机制在一线落地生根。在每一个平凡的保障瞬间,经呼飞中转 全员始终坚守岗位,用行动诠释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为每一位旅客的出行保驾护航,而面 对像医疗团队这样肩负特殊使命的旅客时,更是倾尽全力,竭力守护他们顺利抵达目的地,为守护生命 与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编辑:孙文瑾 校 ...
极端天气下,呼和浩特机场全力保障旅客出行
中国民航网· 2025-05-23 13:48
极端天气应对措施 - 呼和浩特机场地面服务部迅速响应强暴雨天气,提前部署防汛保障工作以确保旅客出行安全与顺畅 [1] - 召开防汛部署会明确要求暴雨当日人员按时到岗,休班人员做好补班准备,运行经理提前安排中转区域保障工作 [1] - 加强行李保障,分拣人员密切关注中转行李是否被淋湿或污染,发现问题立即拍照留存并上报处置 [1] - 准备沙袋等防汛物资防止雨水倒灌货运库区及分拣区域,确保行李安全 [1] 现场执行情况 - 值班人员积极巡视各区域漏雨情况,发现休息区漏雨及时向航站楼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防护措施 [3] - 对各区域设施设备进行适用性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影响保障效率 [3] - 控制员紧盯航班动态掌握信息,外围员和引导员协助旅客退改签并安抚情绪 [3] - 各区域管理人员加强监督与协助,确保服务质量不减并有效避免旅客投诉 [3] 团队协作与后续计划 - 地面服务部各岗位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监装监卸和分拣人员坚守岗位确保行李安全 [3][5] - 调动员及时协调确保候机楼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各岗位保障顺畅 [3][5] - 地面服务部将继续加强应急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为旅客提供更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5]
留意航班动态,北京两机场累计降水量预计达到大到暴雨
新京报· 2025-05-08 19:44
天气影响与应对措施 - 华北地区预计5月8日至9日将迎来一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 影响范围广 时间长 降水量大 北京两机场累计降水量预计将达到大到暴雨级别 [1] - 华北空管局启动特殊天气应急保障预案 全力保障航班运行安全顺畅 [1] - 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提前组织天气会商 实时关注天气发展变化情况 对未来天气发展趋势以及强度范围等进行预判 及时发布和更新天气预警信息 [1] 气象服务与信息发布 - 气象中心发布《首都机场重要天气专报》 民航华北管制扇区精细化服务等 [1] - 气象中心及时为管制及航空公司等用户提供航空气象服务和专业天气讲解 通报降水影响时段 强度和伴随天气 [1] 空管运行调整 - 空管中心基于气象预报信息综合研判雷雨发展趋势 第一时间下达响应指令 调度各运行单位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 [2] - 首都机场塔台管制室密切监控首都机场跑道条件 天气变化和运行容量 动态实施滑行引导和放行控制 合理安排起降节奏 科学设置航班波次 [2] - 大兴空管中心管制运行部与外部相关单位协调 共同决策调整塔台整体运行 根据雷雨天气实时发展情况 及时就离场放行 跑道使用等进行合理调配 [2] 航班调度与安全保障 - 终端管制室及时发布绕飞方案 动态调整进离场流程 强化多机场间协调配合 引导航班安全避让强对流区域 [2] - 区管中心加强高空空域调控与航线资源统筹 依托流量预测系统适时调整关键航路流向 引导航班绕避雷雨区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