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火腿肠
icon
搜索文档
36氪精选:预制菜企业最集中的省份,为什么是河南?
日经中文网· 2025-11-01 08:33
文章核心观点 - 河南省凭借其农业资源、食品工业基础、区位交通和劳动力优势,已发展成为全国预制菜产业的核心聚集地,堪称"中国厨房" [6][9][15] - 尽管广东预制菜企业综合实力强,山东上市企业数量多,但河南的产业集中度最高,拥有全国最多的预制菜相关企业 [9][10] - 从速冻食品成功转型至预制菜领域,河南孕育了多家行业巨头,其产品通过直接零售和餐饮供应链两种方式,深度渗透至中国消费者的日常餐桌 [7][8][14] 河南预制菜产业概况 - 河南预制菜存续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位居全国第一 [10] - 产业集中度高,被视为预制菜的"快乐大本营" [9] - 代表性企业包括三全食品、思念食品、双汇发展、千味央厨等,覆盖速冻调理品、肉制品、餐饮供应链等多个领域 [7][8] 主要企业市场地位 - 三全食品2023年销售规模达74.34亿元,在速冻调理品市场份额估计为20%至40% [8] - 双汇发展2023年销售规模为601亿元,市场份额约为5% [8] - 千味央厨2023年销售规模为19.01亿元,市场份额约为1%至2% [8] - 千味央厨由思念食品为服务肯德基而设立,现已独立上市,为西贝、海底捞等众多连锁餐饮品牌供应产品 [8] 原料供应与农业基础优势 - 河南生产了全国1/4的馒头、1/3的方便面、1/2的火腿肠、3/5的汤圆,原料供应优势显著 [11] - 2024年河南肉蛋奶总产量达1337万吨,位居全国第三,拥有牧原集团等畜牧业龙头 [14] - 2023年河南粮食总产量为6719.4万吨,播种面积10777.1千公顷,单位面积产量6234.8公斤/公顷 [13] - 面粉、猪肉、蔬菜等优质低价的本土原料为食品工业提供了坚实基础 [14] 区位与产业链优势 - 河南地处九州腹地,十省通衢,铁路公路交通发达,冷链运输水平高 [15] - 食品工业数十年发展积累了完善的工艺、配套和生产管理体系 [14] - 庞大的人口基数既提供了消费市场,也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15] - 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是吸引外部创业者的关键因素,如卫龙辣条选择在河南漯河创业 [11][14]
江苏省东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7期秋季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信息通告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27 16:53
抽检概况 - 东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5年8月底开展秋季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工作,共计抽检225批次食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225批次,合格率为100% [2] 抽检食品类别 - 抽检范围覆盖餐饮食品、调味品、粮食加工品、食糖、食用油、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食用农产品等大类 [2] 抽检涉及企业 - 抽检样品涉及的生产企业包括山东润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广盐华源制盐有限公司、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盐井神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瑞业有限公司、山东和兴面粉有限公司、江苏吉家米业有限公司、梁山菱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中粮面业(海宁)有限公司、今麦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天醋业有限公司、贵阳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食品生产企业 [3][4][5][6][7][8][9][10][11] 抽检样品明细 - 抽检合格样品具体包括花卷、萝卜包子、红糖馒头、精制碘盐、精制食用盐、低钠盐、挂面、大米、味精、料酒、绵白糖、粉丝、油辣椒、鸡肉、鸡蛋、豇豆、芹菜、大白菜等各类食品 [3][4][5][6][7][8][9][10][11] 抽检区域与场所 - 抽检覆盖东台市多个区域,包括东台镇、城东新区、头灶镇等,抽样场所涵盖幼儿园、中小学、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等 [3][4][5][6][7][8][9][10][11]
预制菜企业最集中的省份 为什么是河南?
36氪· 2025-10-27 10:05
行业地位与核心观点 - 河南是中国预制菜产业的快乐大本营,产业集中度高 [1] - 河南预制菜相关存续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位居全国第一 [2] - 河南凭借农业原料供应、食品工业基础及区位交通优势,发展为预制菜时代的“中国厨房” [3][4] 代表性企业与品牌 - 知名新消费品牌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胖东来均起家于河南 [1] - 双汇(火腿肠)、白象(方便面)、思念(汤圆)、三全(水饺)、锅圈食汇(火锅食材)等食品巨头诞生于河南 [1] - 千味央厨由思念食品为服务肯德基而设立,现为西贝、肯德基、海底捞、杨国福、老乡鸡、魏家凉皮等连锁餐饮供应黄米凉糕、蛋挞皮、大油条等预制菜品 [1] - 双汇集团于2021年以“筷乐星厨”品牌切入预制菜赛道,推出小酥肉、椒盐排骨等产品 [3] - 在鸡肉和鸭肉类预制菜品领域,河南拥有金品达、华英等非上市企业代表 [3] 农业与原料优势 - 河南生产中国1/4的馒头、1/3的方便面、1/2的火腿肠、3/5的汤圆 [3] - 河南是农业大省,2024年粮食总产量仅次于黑龙江,小麦产量常年全国第一 [3] - 河南是畜牧业大省,2024年肉蛋奶总产量1337万吨,位居全国第三,牧原集团是全国第一的养猪大户 [3] - 面粉、猪肉、蔬菜等本土原料市场提供优质、低价、易得的原材料 [3] 区位与产业链优势 - 河南位于九州腹地、十省通衢,铁路公路发达,冷链运输水平高,形成食品行业天然区位优势 [4] - 食品工业几十年发展积累了完善的工艺、配套和生产管理体系 [3] - 从速冻速食转型预制菜具备产业链基础,得心应手 [3]
预制菜企业最集中的省份,为什么是河南?
36氪· 2025-10-26 10:00
文章核心观点 - 河南省凭借其农业资源、食品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已成为中国预制菜及速冻食品产业的核心聚集地,众多知名品牌在此诞生并供应全国餐桌 [4][5][8][14] 河南省食品产业地位 - 河南是预制菜产业的快乐大本营,产业集中度高,拥有预制菜相关存续企业4000多家,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8][9] -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有"天下粮仓"美名,2024年粮食总产量仅次于黑龙江,小麦产量常年全国第一 [10][12] - 河南生产了中国1/4的馒头、1/3的方便面、1/2的火腿肠、3/5的汤圆,原料供应优势显著 [10] 主要企业及市场份额 - 三全食品2023年销售规模74.34亿元,在速冻调理食品领域市场份额达20%至40% [6] - 双汇发展2023年销售规模601亿元,在火腿、香肠等品类市场份额约5% [6] - 千味央厨2023年销售规模19.01亿元,市场份额约1%至2%,为西贝、肯德基等连锁餐饮供应黄米凉糕、蛋挞皮等产品 [6][7] - 华英农业2023年销售规模14.5亿元,专注于鸭肉制品和预制烤鸭等领域 [6] 产业发展优势 - 河南2024年肉蛋奶总产量1337万吨,位居全国第三,全国第一的养猪大户牧原集团位于南阳,为食品工业提供优质低价原料 [14] - 食品工业几十年发展积累了完善的工艺、配套和生产管理体系,使企业从速冻速食转型预制菜得心应手,例如双汇集团2021年推出筷乐星厨品牌切入预制菜赛道 [14] - 人口大省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位于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加上发达的铁路公路及冷链运输,形成了食品行业的天然优势 [14]
乡村产业绘新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1 08:43
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10万家,营业收入约18万亿元[1] - 全国县级以上龙头企业9.4万家,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业的企业占比超过八成[3] - 农产品加工业持续提质增效,从水饺、汤圆等传统产品到酸辣粉、茶饮品等新兴产品频繁“出圈”[2] 农产品供给与产量 -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2] - 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果菜茶、肉蛋奶和水产品供给充足、种类多样[2] 乡村新业态发展 - 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比2020年增加近500亿元[4] - 农村电商、乡村休闲等新产业新业态方兴未艾,到乡村住民宿、吃美食、买特产已成为城乡居民消费新时尚[4] - “村BA”“村超”“村舞”等乡村文化体育活动火热“出圈”[4] 产业带动与农民收入 - 832个脱贫县均培育形成2至3个特色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5] -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逐步缩小[5] 农业现代化与改革 - 果园多功能机器人等先进农业装备亮相,彰显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7] -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扎实开展,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7]
“十四五”亮点丨年收入约18万亿元!乡村产业绘新貌
新华社· 2025-10-20 16:46
行业总体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10万家,营业收入约18万亿元[1] - 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较2020年增加近500亿元[3] - 832个脱贫县均培育形成2至3个特色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4] 农产品生产与供给 -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较2020年增产740亿斤[3] - 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果菜茶、肉蛋奶和水产品供给充足、种类多样[3] -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逐步缩小[4] 加工业发展与创新 - 全国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达9.4万家,其中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业的企业占比超过八成[3] - 行业产品从传统水饺、汤圆、火腿肠扩展到酸辣粉、茶饮品等新兴产品频繁“出圈”[3] - 先进农业装备如果园多功能机器人亮相,彰显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4] 乡村新业态与产业融合 -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土产业,带动农村电商、乡村休闲等新产业新业态方兴未艾[3] - 到乡村住民宿、吃美食、买特产已成为城乡居民消费新时尚,“村BA”“村超”等文化活动火热[3] - 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集体建设用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为产业发展增添动力[4]
3年少卖近15万吨,火腿肠迎来了大败局?
虎嗅· 2025-10-19 09:00
火腿肠行业销售下滑 - 火腿肠销量在3年内减少15万吨 [1] - 泡面作为其黄金搭档的销量也出现下滑 [1] 中国速食市场变化 - 行业面临整体结构性转变 [1] - 消费者偏好转向更健康、多元化的速食选择 [1]
6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老铺黄金年内第三次涨价;古茗发放200万张2.9元低价咖啡券|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18 16:37
融资动态 - 埃尔比餐饮完成5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核心业务为咖啡、茶饮、甜品及简餐的运营管理服务 [3][4] - Velotric完成B轮融资,由顺为资本领投,公司为欧美用户打造城市通勤、户外冒险等多条电单车产品线 [5] - 十二肴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非遗食品研发升级和基地扩建,产品融合12个民族非遗技艺与药食同源理论 [6] - 尊远超市完成规模达数十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专注于应用数字科技优化超市运营和顾客体验 [7] - 源禾资本完成对帅克宠物过亿元投资,帅克宠物为宠物食品全产业链供应商 [8] - 哲服定制完成三百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公司聚焦校园服饰定制服务 [9] 公司情报与市场表现 - 老铺黄金将于10月26日进行年内第三次价格调整,近期国内金饰价格持续上涨,老庙足金饰品报价达1290元/克,单日上涨42元/克 [10] - 遇见小面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33.8%,经调整净利润5217.5万元,同比增长131.56% [11] -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透露公司账上资金达41亿元,没有贷款,2025年集团销售额已超184亿元,公司规划将销售额控制在200亿元以内 [12][13] - 一辆蔚来ET7在景区外起火,事发前未发生碰撞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14] 产品与市场活动 - 《黑神话:悟空》将迎更新,PS5平台补丁大小约93.5GB [15] - 古茗开启“早咖模式”,发放200万张2.9元低价咖啡券,活动持续至10月26日 [16] - 泡泡玛特旗下IP小野联名乌镇戏剧节,推出“似水年华”主题手办及快闪活动 [17] - 前行者联名虚拟歌姬洛天依推出“情绪交互”键盘,探索科技产品的情感价值 [18] - 皮革品牌裘真官宣演员宋佳成为品牌代言人 [19] - Grid Coffee联名COACH推出四款限定饮品,此前曾与Gucci、Dior等品牌合作 [20] - 多邻国上线首部原创动画剧集《最后的决战》,共5集,采用日语配音 [21][22] 行业数据与趋势 - 中国现存自行车相关企业达467.99万家,今年年内新增约116.86万家,近三年企业注册量增速明显提升 [23] - 董宇辉“双十一”3天直播累计吸引近7000万人,销售额超3亿元 [24] - 日本5公斤装大米均价达4205日元(约合人民币196元),逼近历史最高水平 [25] - 截至10月11日,中国今年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500亿件,较2024年提前37天达到 [26]
火腿肠“遇冷”!双汇超250亿利润流向境外股东,市值已蒸发上千亿
搜狐财经· 2025-08-23 22:4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4亿元同比增长2.97% 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微增1.17% 扭转2024年同期下滑趋势 [2][3][5] - 生鲜猪产品营收138亿元同比增长3.33% 贡献48.46%营收 但毛利率下降0.26%至4.90% [6][8] - 包装肉制品营收112亿元同比下滑9.42% 销量64.07万吨同比减少9.04% [9][11] 分红政策 - 拟分红22.5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97% 控股股东罗特克斯持股70.33% 获分红15.8亿元 [4][5][15] - 2019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分红335.6亿元 分红率97.13% 罗特克斯累计获分红251.7亿元 [15][16] 股权与资金流向 - 罗特克斯通过香港公司控股 最终控制方为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兴泰集团 利润主要流向境外 [5][17] - 公司存在38.36亿元短期资金缺口(货币资金50.95亿元+金融资产5.02亿元 短期借款94.33亿元) [18][19] 竞争格局 - 包装肉制品面临雨润、金锣等传统品牌竞争 以及东方甄选、盐津铺子、锋味派等新品牌冲击 [11][13] - 新兴品牌通过电商渠道快速崛起 例如锋味派烤肠淘宝销量超30万件 双汇同款仅3万件 [11][13] 渠道与运营 - 传统经销商渠道优势减弱 对新渠道(会员超市、休闲零食店、便利店)应对不足 [13] - 2025年上半年向罗特克斯采购26亿元 2019年以来累计采购达480亿元 [16][17] 管理层与治理 - 2024年8月万隆卸任董事长 由次子万宏伟接任 其孙万子豪出任副总裁 [26] - 2021年家族内斗导致管理层动荡 2020至2024年营收从739亿元降至597亿元 市值蒸发超千亿 [22][24][26] 资本市场反应 - 2025年中期财报披露后股价仅微涨1.21% 分红方案公布后次日涨幅仅0.12% [5][14] - 广发证券与华泰证券分别下调目标价4.14%和3.23% [27]
果然财经|方便面“失宠”后,“黄金搭档”火腿肠也卖不动了
齐鲁晚报· 2025-08-21 15:51
消费需求变化 - 消费者购买欲望下降 火腿肠缺乏食用场景 家庭消费需求减少[1][3] - 健康意识提升 消费者更关注低卡路里 高膳食纤维 无添加食品 传统火腿肠因高盐分和添加剂吸引力下降[3] - 早餐外食化趋势明显 家庭自制早餐减少 进一步削弱火腿肠消费必要性[1] 市场表现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方便面销售额同比下滑8.9% 火腿肠市场同步低迷[1] - 速食肠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2023年在方便速食类目占比34.87% 同比增速-1.48% 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33.51%[4] - 行业龙头双汇发展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77亿元同比下降9.34% 利润总额31.53亿元同比下降14.16%[6] 产品销量变化 - 双汇发展包装肉制品销量连续下滑 2023年销售量150.64万吨较2022年156.22万吨下降3.57%[6] - 2024年上半年包装肉制品销量继续缩减9.5%至70.44万吨[6] - 终端零售表现疲软 社区便利店周销量仅三四根 临期产品库存积压严重[6] 竞争格局演变 - 新兴速食产品快速崛起 包括方便粉丝 罐头 速食粥 自热食品和预制菜等[6] - 自热火锅提供多样化用餐选择 预制菜简化家庭烹饪流程 显著挤压火腿肠市场空间[7] - 产品创新方向转向健康化 如金锣推出低脂香肠 减盐火腿肠等产品应对市场变化[7] 行业应对措施 - 经销商采取激进促销策略 包括买一送一和买肠送盆等方式清理库存[6] - 企业通过技术改进开发符合健康趋势的新产品 重点布局低脂 高纤维和减盐品类[7] - 行业面临结构性转型 需通过产品创新重新赢得消费者青睐[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