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火腿肠
icon
搜索文档
火腿肠“遇冷”!双汇超250亿利润流向境外股东,市值已蒸发上千亿
搜狐财经· 2025-08-23 22:4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4亿元同比增长2.97% 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微增1.17% 扭转2024年同期下滑趋势 [2][3][5] - 生鲜猪产品营收138亿元同比增长3.33% 贡献48.46%营收 但毛利率下降0.26%至4.90% [6][8] - 包装肉制品营收112亿元同比下滑9.42% 销量64.07万吨同比减少9.04% [9][11] 分红政策 - 拟分红22.5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97% 控股股东罗特克斯持股70.33% 获分红15.8亿元 [4][5][15] - 2019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分红335.6亿元 分红率97.13% 罗特克斯累计获分红251.7亿元 [15][16] 股权与资金流向 - 罗特克斯通过香港公司控股 最终控制方为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兴泰集团 利润主要流向境外 [5][17] - 公司存在38.36亿元短期资金缺口(货币资金50.95亿元+金融资产5.02亿元 短期借款94.33亿元) [18][19] 竞争格局 - 包装肉制品面临雨润、金锣等传统品牌竞争 以及东方甄选、盐津铺子、锋味派等新品牌冲击 [11][13] - 新兴品牌通过电商渠道快速崛起 例如锋味派烤肠淘宝销量超30万件 双汇同款仅3万件 [11][13] 渠道与运营 - 传统经销商渠道优势减弱 对新渠道(会员超市、休闲零食店、便利店)应对不足 [13] - 2025年上半年向罗特克斯采购26亿元 2019年以来累计采购达480亿元 [16][17] 管理层与治理 - 2024年8月万隆卸任董事长 由次子万宏伟接任 其孙万子豪出任副总裁 [26] - 2021年家族内斗导致管理层动荡 2020至2024年营收从739亿元降至597亿元 市值蒸发超千亿 [22][24][26] 资本市场反应 - 2025年中期财报披露后股价仅微涨1.21% 分红方案公布后次日涨幅仅0.12% [5][14] - 广发证券与华泰证券分别下调目标价4.14%和3.23% [27]
果然财经|方便面“失宠”后,“黄金搭档”火腿肠也卖不动了
齐鲁晚报· 2025-08-21 15:51
消费需求变化 - 消费者购买欲望下降 火腿肠缺乏食用场景 家庭消费需求减少[1][3] - 健康意识提升 消费者更关注低卡路里 高膳食纤维 无添加食品 传统火腿肠因高盐分和添加剂吸引力下降[3] - 早餐外食化趋势明显 家庭自制早餐减少 进一步削弱火腿肠消费必要性[1] 市场表现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方便面销售额同比下滑8.9% 火腿肠市场同步低迷[1] - 速食肠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2023年在方便速食类目占比34.87% 同比增速-1.48% 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33.51%[4] - 行业龙头双汇发展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77亿元同比下降9.34% 利润总额31.53亿元同比下降14.16%[6] 产品销量变化 - 双汇发展包装肉制品销量连续下滑 2023年销售量150.64万吨较2022年156.22万吨下降3.57%[6] - 2024年上半年包装肉制品销量继续缩减9.5%至70.44万吨[6] - 终端零售表现疲软 社区便利店周销量仅三四根 临期产品库存积压严重[6] 竞争格局演变 - 新兴速食产品快速崛起 包括方便粉丝 罐头 速食粥 自热食品和预制菜等[6] - 自热火锅提供多样化用餐选择 预制菜简化家庭烹饪流程 显著挤压火腿肠市场空间[7] - 产品创新方向转向健康化 如金锣推出低脂香肠 减盐火腿肠等产品应对市场变化[7] 行业应对措施 - 经销商采取激进促销策略 包括买一送一和买肠送盆等方式清理库存[6] - 企业通过技术改进开发符合健康趋势的新产品 重点布局低脂 高纤维和减盐品类[7] - 行业面临结构性转型 需通过产品创新重新赢得消费者青睐[7]
方便面“失宠”后,“黄金搭档”火腿肠也卖不动了
齐鲁晚报网· 2025-08-21 15:20
消费趋势变化 - 火腿肠与方便面作为传统方便食品组合的销售双双陷入困境 2025年第二季度方便面销售额同比下滑8 9% [1] - 消费者购买意愿明显下降 随机走访显示多数消费者认为火腿肠缺乏食用场景 部分消费者上一次购买时间在一年前 [2] - 健康消费趋势崛起 消费者更关注低卡路里 高膳食纤维 无添加食品 传统火腿肠因高盐分和添加剂受到冷落 [2] 市场表现数据 - 速食肠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2023年方便速食类目占比34 87% 同比增速-1 48% 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33 51% [3] - 行业龙头双汇发展营收连续三年下滑 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77亿元 同比下降9 34% 利润总额31 53亿元 同比下降14 16% [3] - 核心产品火腿肠销量显著下滑 2023年包装肉制品销量150 64万吨 同比降3 57% 2024年上半年仅70 44万吨 同比缩减9 5% [3] 渠道反馈与竞争格局 - 终端零售渠道销售疲软 社区便利店单周仅售出3-4根火腿肠 部分临期产品库存积压严重 [4] - 经销商采取"买一送一"等激进促销手段清库存 但消费者响应度仍然低迷 [4] - 新兴速食产品如自热火锅 预制菜等快速抢占市场 在口味 营养和便捷性方面形成替代效应 [4] 行业转型尝试 - 部分企业推出健康化创新产品 如金锣"健食力"系列涵盖低脂香肠 减盐火腿肠等 瞄准低脂高纤维需求 [5] - 行业整体处于变革节点 需通过产品升级应对消费需求转变和市场竞争压力 [5]
30年从爆火到滞销,人民不再需要火腿肠了?
虎嗅· 2025-08-19 08:34
行业变迁 - 火腿肠行业曾作为80后和90后童年标配食品 拥有长达30年的市场繁荣期 [1] - 行业当前面临消费需求衰退 产品从国民香肠地位滑落至超市库存积压状态 [1] 消费行为变化 - 传统消费场景包括春游 泡面搭配和走亲访友礼品需求均出现显著下滑 [1] - 火腿肠产品被贴上"肉香与科技并存"的标签 反映消费者对食品健康属性关注度提升 [1]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16 16:10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本溪满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一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涉及206批次产品 其中合格197批次 不合格9批次 合格率为95.63% [2] 不合格产品情况 - 9批次不合格产品中 餐饮食品占5批次 主要问题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 检测值在0.032-0.047mg/100cm²之间 超出不得检出的标准 [2] - 农产品占4批次 包括螺蛳椒噻虫胺超标0.21mg/kg(标准≤0.05mg/kg) 土豆甲拌磷超标0.15mg/kg(标准≤0.01mg/kg) [2] - 蔬菜类不合格产品中 芹菜噻虫胺超标0.20mg/kg(标准≤0.04mg/kg) 大葱噻虫嗪超标0.77mg/kg(标准≤0.3mg/kg) [3] 合格产品情况 - 197批次合格产品覆盖调味品 粮食加工品 肉制品 乳制品 食用油等多个品类 [3][4][5][6][7] - 合格产品包括双汇 金锣 伊利等知名品牌产品 涉及肉制品 乳制品等 [4][5][6] - 调味品合格产品包括梅花味精 东古蚝油 天味火锅底料等 [3][4] - 粮食加工品合格产品包括发达面业小麦粉 河套牌瑞雪粉等 [5][6]
小红书的表情包新顶流,居然是双汇的“猪”、太太乐的“鸡”?
36氪· 2025-06-27 10:42
品牌IP营销现象 - 双汇海外版包装上的猪形象意外成为小红书网红,单条动态获近14万点赞,被网友称为"顶流猪猪"[1][3] - 该形象凭借"证件照"出圈,网友从表情中解读出"三分礼貌三分无语四分阴阳怪气"的抽象情绪[6] - 双汇迅速响应,发起二创活动、征集IP名称、推出手机壁纸及Live版表情包,并计划开发贴纸周边[7][10] 品牌互动策略 - 双汇将"顶流猪猪"融入日常运营,与太太乐IP"乐乐鸡"进行表情包互动,被网友称为"歹毒商战"[12] - 太太乐"乐乐鸡"因网友二创强化"超绝魅惑女人"人设,品牌承认官方设计不如网友灵机一动的创作[13][16] - 双汇根据网友反馈调整表情包风格,如接受"糊版更有内味"的建议,体现高互动性[10] 经典IP案例 - 旺旺通过"旺仔俱乐部"多平台运营,结合热点(如江苏省足球联赛)和反套路内容(如炫耀产品气哭小孩)保持年轻化形象[19][21][23] - M&M's巧克力豆赋予7种颜色鲜明人设(如傲娇"红豆"、社恐"橙豆"),通过情景喜剧式营销与明星联动(如"绿豆"撞脸宁静)强化记忆点[27][28][30] - 瑞幸"打工鹿"表情包精准捕捉职场情绪,与《海绵宝宝》联名选择路人鱼角色,限量50万件周边两天售罄[32][33] 新兴IP玩法 - 蜜雪冰城"雪王"从洗脑歌曲扩展到动画番剧、线下巡演,甚至作为品牌代言人和上市敲钟主角,强化"街溜子"人设[35][37][40] - 品牌通过抽象化表达(如瑞幸"班味"、雪王"活人感")和轻量化营销(表情包、热点话题)建立年轻用户共鸣[32][35][41] 行业趋势 - 艺恩报告指出玩梗成为年轻人表达态度的主流方式,老品牌(如双汇1958年创立、太太乐1988年创立)通过反差萌营销焕新形象[17] - 食品饮料行业IP营销从被动接梗转向主动设计,如旺旺、M&M's长期塑造角色性格,瑞幸、蜜雪冰城快速响应热点[19][27][32][35]
从加工肉类巨头到全产业链先锋:双汇发展总资产升至429.98亿元,新业务布局再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6-27 09:39
分红情况 - 截至6月25日食品加工行业26家公司中已有14家完成分红双汇发展以25.98亿元分红金额位居行业首位每10股派现7.5元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双汇发展营业利润约66.59亿元同比增长0.33%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42.69亿元归母净利润11.37亿元总资产达429.9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5.32% [2]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占申万二级食品加工行业26家公司总额的40.38% [7] 业务板块表现 - 包装肉制品一季度营收55.8亿元涵盖火腿肠火腿香肠等多品类 [4] - 新渠道终端出库量同比增长21.8%线上GMV同比增长8.9% [4] - 屠宰业务通过定制化精细加工产品满足细分市场需求 [6] 渠道拓展 - 与胖东来达美乐等品牌建立合作加强B端渠道开发深化与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合作 [4] - 分设高温低温速冻零食四个板块专职营销团队构建立体化客户网络 [5] 全产业链布局 - 打通上游原料供应中游生产加工下游市场终端形成肉类产业集群 [1] - 加快发展上游养殖业和下游餐饮业养猪业和鸡产业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协同优势 [6] 数字化转型 - 成立数字转型委员会制定"物数互联数据入湖统一平台AI赋能协同办公"战略 [7] - 整合调整为数字化管理中心研发中心运维中心形成三位一体支撑体系 [7] - 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7.55亿元推进设备智能化升级 [8] 战略规划 - 落实"产业化多元化国际化数字化"四化战略 [2] - 2025年目标通过管理升级和效能挖掘实现经营指标稳步增长 [8]
暴雨天生活必需品量足价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5 05:03
商超及生鲜电商防汛部署 - 永辉超市提前部署防汛工作 线上线下正常运营 针对水、面包、方便面等民生品类加大备货量 同时检查加固户外装置 [1] - 盒马对所有门店安排防汛检查 线下正常营业 线上增加配送车辆和人员以缓解订单压力 [1] - 物美通过"AI智能补货"系统自动计算补货量 实现及时补货 [1] - 新发地等批发市场组织商户做好蔬菜采购和运输安排 加大调运力度 提前储备耐储蔬菜品种 [1] 外卖平台应对措施 - 美团提前发出暴雨预警 6月14日全天大部分时段实行超时免责 提醒骑手注意安全并提供应急服务 [1] 政府部门保障工作 - 市商务局提前部署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工作 确保市场供应稳定 [2] - 市公安交管部门全面排查主要道路和桥区积水点段 制定个性化应急疏导预案 检修交通设施 [2] - 交管部门与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 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2] - 健全交通指挥体系 根据预警等级启动疏导方案 加强积水点位巡控 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 [3]
提前部署防汛,北京生活必需品量足价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4 20:17
暴雨天气下的商超与生鲜电商应对措施 - 永辉超市提前部署防汛工作,线上线下正常运营,针对水、面包、方便面、火腿肠、肉禽蛋奶、蔬菜等民生品类加大备货量 [1] - 永辉超市提前进行排水检查,加固户外装置,防汛应急小组在岗备汛,随时支持暴雨期间需求 [1] - 永辉超市根据线上订单量增多情况,做好订单预测和员工排班,抽调门店员工参与分拣,评估延长配送时间 [1] 外卖平台的应对措施 - 美团在6月14日全天大部分时段实行超时免责,统一由平台和站点操作免责,无需骑手申诉,最晚3个工作日完成处理 [2] - 美团向骑手推送安全提醒信息,提醒穿戴雨衣和头盔,放缓车速,注意积水路段,全市站点提供应急服务和安全协助 [2] - 外卖平台对外卖员订单超时予以免责,配送网络运行正常,商户商品供应有序 [1][2] 其他零售企业的应对措施 - 盒马对所有门店安排防汛检查,线下正常营业,针对线上订单增加配送车辆和人员以缓解压力 [2] - 物美通过"AI智能补货"系统,根据消费者需求数据自动计算补货量,实现及时补货 [2] - 新发地等批发市场组织商户做好蔬菜采购、备货和运输安排,加大蔬菜调运,提前将耐储蔬菜运至市场 [4] 政府与市场供应情况 - 北京市商务局提前部署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工作,目前肉蛋菜等货源充足、供应稳定 [5] - 蔬菜直营直供企业安排应急车辆,做好受强降雨影响社区的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准备 [4][5]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预制菜行业竞争格局(附细分领域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前瞻网· 2025-06-10 15:56
中国预制菜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梯队分为三个层次:安井食品、百胜中国、双汇发展、绝味食品和味知香位列第一梯队,盒马鲜生、广东酒家等处于第二梯队,五芳斋、老乡鸡、大湖股份、全聚德等新上榜企业构成第三梯队 [1] - 双汇发展和安井食品预制菜业务年营收规模超百亿元,春雪食品、国联水产、光明肉业等企业营收规模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2] - 2024年行业营收普遍下降,但安井食品速冻调制食品和菜肴食品业务同比增长13.04%,煌上煌屠宰加工收入增速超50%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 广州酒家预制菜业务毛利率达26.08%,千味央厨、味知香、安井食品和金字火腿毛利率均超20% [5] - 益客食品熟食业务毛利率仅为2.21%,得利斯、双塔食品和春雪食品毛利率不足10% [5] - 安井食品2024年前三季度水产预制菜营收规模达236.45亿元,大湖股份、国联水产、海欣食品和味知香在水产领域形成多元竞争 [11] 细分领域竞争态势 - 种植类预制菜领域双塔食品和千味央厨为龙头,主要产品包括木耳、豌豆、地瓜等,市场规模较小 [8] - 肉禽类预制菜中双汇发展产品涵盖火腿肠、香肠、熟食等,光明肉业依托全产业链优势,三全食品推出猪肚鸡、即烹牛肉片等新品类 [9] - 水产类预制菜安井食品推出鱼丸、虾丸等产品,大湖股份聚焦阳澄湖大闸蟹,国联水产以虾、鱼深加工为主 [11] 区域分布与市场集中度 - 全国预制菜相关企业13971家,山东省企业数量达2959家占比21.2%,河南1885家,江苏和安徽均超1300家 [14] - 企业主要聚集在华东、华中地区,受益于农业资源丰富和交通优势 [14] - 行业集中度较低,无绝对优势企业,2024年多数上市企业营收下滑,毛利率普遍在10%-20% [16] 五力模型竞争分析 - 行业竞争激烈但吸引力适中,技术门槛低导致潜在进入者威胁一般 [16] - 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因禽畜水产、农作物等通用性强且供应商分散 [16] - 消费者议价能力较弱,购买方群体庞大且分散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