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美元政策

搜索文档
连平:特朗普美元政策面临“两难”
第一财经· 2025-08-31 20:22
特朗普政府的美元政策取向 - 特朗普政府更偏向弱美元政策以支持其贸易和制造业目标 包括削减贸易逆差和吸引制造业回流 [8][9][12] - 美元指数在2025年上半年累计下滑10.7% 一度跌破97关口 [1] - 特朗普公开批评美元过于强势 认为弱势美元能让美国企业赚得更多 [3] 强势美元对美国的好处 - 强势美元使美国低成本获取全球商品和资源 进口商支付更少美元获得拉美铜矿 中东原油等商品 [7] - 推动美国资本走出去 增强海外购买力 降低海外投资设厂和并购资产成本 [7] - 巩固美元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 增强美元资产吸引力 强化金融市场双重避险角色 [7] 弱势美元对美国的好处 - 促进美国出口和抑制进口 帮助国内制造商将产品销往海外 [8] - 吸引全球企业投资美国制造业 直接带动就业岗位增加并推动产业升级 [8] - 稀释美国海外债务 当美元贬值10%时 外国投资者持有的9万亿美元国债实际价值同步缩水10% [9] 美元面临的结构性挑战 - 美国经济处于强弱换挡期 制造业PMI指数从6月52.9降至7月49.8 ISM指数从49.0降至48.0 [10] - 美联储处于降息周期 2024年9-12月连续三次降息达100个基点 2025年可能重启降息 [11] - 联邦政府债务规模达37万亿美元 占GDP比重126.8% 债务增速不断加快 [11] - 美元进入周期性下行阶段 理论上2020年前后触顶回落 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延至2022年9月开始下行 [12] 美元全球地位面临的威胁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份额从2000年72%降至2025年一季度57.74% [20] - 全球美元支付占比降至48%左右 东盟区内贸易本币清算预计覆盖40%贸易 金砖国家本币结算比例从2020年18%跃升至2025年45% [20] - 多国探索替代SWIFT系统 欧盟推出INSTEX 中国推出CIPS 金砖国家探索BRICS Pay和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 [21] 特朗普政府维护美元霸权的措施 - 重新巩固石油美元体系 施压欧盟承诺进口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 [21] - 威胁对采取去美元化战略国家征收100%额外关税 [22] - 签署《GENIUS Act》将美元稳定币纳入联邦监管 要求100%由美元现金和短期美债支持 全球稳定币规模约2500亿美元中超过95%为锚住美元的稳定币 [22] 政策矛盾与全球影响 - 弱美元政策减少美元对外输出 阻碍新兴经济体通过贸易顺差和FDI获取美元的传统渠道 [23][24] - 维护美元霸权需要对外输出更多美元 但特朗普政府未解决输出不足矛盾 反而使用关税和经济制裁手段 [25] - 政策矛盾可能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 冲击美元全球主导地位 [25]
贝森特公开下一任美联储主席遴选条件:缩减职能、“往前看”
华尔街见闻· 2025-08-11 08:38
美联储主席遴选标准 - 新任美联储主席需具备审视整个组织的能力 [1] - 新任主席必须赢得市场信心并具备分析复杂经济数据的能力 [1] - 新任主席需专注于前瞻性思维而非依赖历史数据 [1] - 美联储的独立性需要被维护 [1] 美联储职能调整方向 - 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首要任务可能是重新评估该机构的庞杂职能 [3] - 新任主席可能需要重新界定美联储的职能边界 [3] - 职能重心将回归传统的货币政策制定和金融系统稳定维护 [3] 货币政策决策范式转变 - 未来美联储决策方法论将转向更多基于对经济前景的预判 [5] - 政策制定将不再严格依赖历史通胀数据、就业指标等滞后性指标 [5] - 未来的政策利率路径会更多地反映对未来经济风险与机遇的判断 [5] 美元与外汇政策立场 - 强势美元政策被定义为能继续保持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政策 [7] - 良好的经济政策将自然导致美元走强 [7] - 对日本央行专注于通胀结果而非汇率结果的政策路径表示认可 [7]
美财长发出重要信号:10月底前搞定贸易谈判,关税或会随时间缩减!
搜狐财经· 2025-08-11 08:36
关税政策与贸易谈判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对等关税可能随时间缩减 比喻为"融化的冰块" 前提是贸易失衡改善[1][2] - 特朗普政府实施新对等关税税率 例如日本进口商品税率从10%提高至15%[1] - 美国平均适用关税税率达18.6% 为二战结束以来最高水平[1] - 关税政策主要目标为重新平衡经常账户赤字 2024年赤字达1.18万亿美元[1] - 政府利用关税作为外交政策工具 例如威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印度额外征收25%关税 使总税率达50%[3] - 与日本达成协议 东京接受15%关税 承诺5500亿美元投资贷款计划 美国对日贸易逆差690亿美元[3] - 汽车关税调整存在时间差 美英协议耗时53天应用新税率 美日协议可能9月中旬生效[4] - 贸易协议进展将定期评估 具体审查周期未确定[5] 美联储主席遴选标准 - 下一任美联储主席需具备市场信任度 能分析复杂经济数据 管理12张投票并建立共识[6] - 候选人需具备前瞻性思维 不依赖历史数据[6] - 需关注货币政策独立性风险 防止任务范围过度扩张危及通胀预期管理[6] - 美联储保持独立性 不受总统或议员意见干预[6] 美元政策与资本流动 - 强势美元政策定义为维持储备货币地位的政策 而非单纯汇率水平[6] - 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重点包括政府债券 私募股权和科技七巨头股票[6] - 目标使美国成为对投资组合资本和制造业搬迁最具吸引力目的地[6]
贝森特公开“下一任美联储主席”遴选条件:缩减职能、“往前看”而非依赖“历史数据”
华尔街见闻· 2025-08-11 08:21
美联储主席遴选标准 - 新任主席需具备审视整个组织的能力 赢得市场信心并分析复杂经济数据 专注于前瞻性思维而非依赖历史数据 [1] - 贝森特针对美联储主席继任者资格给出最清晰的公开论述 重申美联储独立性 [1] 美联储职能调整方向 - 下一任主席首要任务可能是重新评估机构庞杂职能 重心回归传统货币政策制定和金融系统稳定维护 [2] - 近年来美联储在金融稳定 气候风险 银行监管等领域角色扩大 引发偏离核心职责争议 [2] 货币政策决策范式转变 - 未来政策制定将更多基于经济前景预判 而非对历史数据的回溯分析 [3] - 政策利率路径可能不再严格遵循过去模式 更多反映对未来经济风险与机遇的判断 [3] 美元政策与国际协调 - 强势美元政策被定义为继续保持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而非执着短期汇率价格 [4] - 对日本央行政策路径表示认可 认为应专注于通胀结果而非汇率结果 [4]
贝森特否认美元贬值会削弱其全球地位,警告欧元升至1.2将令欧洲"尖叫"
华尔街见闻· 2025-07-04 07:38
美元政策与储备货币地位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强调"强势美元政策"的核心在于长期确保美元的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而非短期汇率波动 [1][4] - 贝森特明确区分美元汇率波动与"强势美元政策"概念,指出后者旨在维持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长期地位 [4] - 共和党税收法案被认为正在为美国经济增长奠定基础,同时抑制通胀,使美国成为全球资本最佳目的地 [4] 美元汇率表现与市场反应 - 美元指数在前六个月下跌近11%,创下尼克松时代以来最差半年度记录 [1] - 市场认为美元下跌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关税政策、对美联储降息的施压以及强硬外交姿态引发的不确定性相关 [1] - 欧元兑美元汇率升至1.1760,贝森特警告若欧元升至1.20,欧洲将因货币过于强势而"惊声尖叫" [4] 对欧元的评论与历史背景 - 贝森特提醒欧洲"应该小心自己的愿望",暗示美国更能容忍美元强势周期,因其认识到作为储备货币的责任 [7] - 历史上欧元过度强势曾多次引发欧洲央行官员对"残酷"波动的公开抱怨,因货币升值削弱出口产品价格优势 [4] - 贝森特驳斥关于美元储备货币地位消亡的预测,认为怀疑论者将再次被证明错误 [4]
贝森特否认美元下跌威胁其世界主要货币的地位
快讯· 2025-07-04 02:55
美元地位 - 美国财长贝森特否认美元近期贬值会影响其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地位 [1] - 贝森特强调强势美元政策的关键在于长期措施确保美元继续作为全球储备货币 [1] - 特朗普政府正在采取措施维护美元地位 [1] 美元表现 - 美元指数上半年下跌近11% 创1973年以来最差上半年表现 [1] - 贬值背景包括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及强硬外交姿态的担忧 [1] 政策影响 - 共和党税收法案被认为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 [1] - 市场担忧关税增加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潜在冲击 [1]
管涛:“弱美元”真遂了美国政府的愿吗︱汇海观涛
第一财经· 2025-06-29 20:27
美元指数走势分析 - 今年上半年美元指数跌逾10%,创2022年3月以来新低 [1] - 2017年美元指数全年累计下跌9.9%,主要因特朗普改革议程受阻及欧盟经济复苏 [2] - 2023年第四季度美元指数回落4.5%,全年由涨转跌2.0% [4] 货币贡献度分解 - 2017年欧元对美元下跌12.2%,贡献美指总跌幅的71.2% [3] - 2023年上半年欧元对美元下跌11.6%,贡献美指总跌幅的64.8% [5] - 日元和英镑合计贡献2023年上半年美指跌幅的20.6% [5] 政策影响机制 - 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市场混乱,导致一季度美国股汇"双杀" [6] - 4月对等关税措施加剧贸易紧张,美指单月下跌4.4% [6] - 特朗普干预美联储独立性引发美元信用危机 [6][13] 市场反应模式 - TACO交易策略盛行,投资者押注特朗普政策退缩并逢低买入美股 [8] - 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在6月27日创历史新高 [8] - 私人外资净流入锐减导致4月美国资本流向逆转 [14] 经济传导效应 - 前4个月美国商品贸易逆差同比增加46.7% [9] - 实际美元指数前5个月累计下跌3.8%,跌至去年10月以来新低 [9] - 关税政策扭曲J曲线效应,进口增速达20.2%远超出口 [9] 长期趋势研判 - 美元调整可能由结构性因素驱动,而非周期性波动 [13] - 美联储6月点阵图显示19位官员中9人预期不降息或仅降1次 [14] - 私人投资购金推动一季度国际金价上涨19% [14]
“海湖庄园协议操刀人”Miran:贸易谈判中不存在秘密货币协议,“强美元”政策未变
华尔街见闻· 2025-05-23 17:20
美元政策立场 - 美国坚持"强势美元"政策,明确否认存在秘密货币协议 [1][3][5] - 美元指数在表态后日内上涨0.5%至100.1216,随后小幅回落 [2] - 特朗普政府内部存在分歧,特朗普本人曾表示希望看到更弱的美元 [10] 贸易政策与市场反应 - 新一轮全面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剧烈冲击,但被视为预期中的阵痛 [11][12] - 美国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谈判,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表达参与意愿 [14] - 预计未来几个月将完成多个贸易协议,有望缩小贸易赤字 [15] 经济战略与财政政策 - 核心战略为"推动税改、放松监管、促进能源独立" [19] - 批评拜登政府遗留财政问题,为当前财政路线辩护 [16] - 强调税改不应被视为赤字恶化的唯一原因,静态评估方法存在缺陷 [18] 经济前景展望 - 短期波动被视为政策调整的"时间延迟效应",不意味着经济衰退 [13] - 区分金融市场反应与实体经济影响,后者更受国内政策驱动 [15][16] - 对改革进程保持信心,预计需要几年时间完成政策目标 [20]
美元指数日内涨幅达0.5%,报100.1216。此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Stephen Miran宣称,美国仍然会奉行强势美元政策。
快讯· 2025-05-23 01:34
美元指数走势 - 美元指数日内涨幅达0.5% 报100.1216 [1] -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Stephen Miran宣称美国仍将奉行强势美元政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