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电混动技术
搜索文档
比亚迪、宁德时代诞生汽车产业链企业首批院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1 21:50
院士增选事件 - 202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廉玉波和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当选[2] -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首次出现来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技术负责人,打破院士均来自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常规[2] 宁德时代技术影响 - 吴凯是麒麟电池、神行超充电池等核心产品的技术奠基人,其研发定义了全球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与充电速度的技术上限[2] - 其技术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全球主流车企的新能源车型,直接影响产品竞争力与市场普及速度[2] 比亚迪技术发展路径 - 廉玉波职业轨迹横跨飞机制造、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上汽集团,最终在比亚迪主导整车技术与电动平台开发[2] - 2004年组建比亚迪电动汽车研发部门,从三电系统起步搭建新能源技术架构[2] - 2008年带领团队推出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F3DM,实现插电混动从概念到量产的关键跨越[3] - F3DM纯电续航达100公里,远超当时通用、丰田约25公里的水平,确立比亚迪“以电为主”混动技术路线[3] 比亚迪市场表现 - 从2020年到2023年,比亚迪插混车型销量从4.8万辆跃升至143万辆,增长约30倍[3] 行业技术趋势 - 插混技术路线正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优势之一[3] - 2025年1-9月,中国新能源车出口中,插混和普混车型已替代纯电车型成为新增长点,插混皮卡在商用车出口中表现突出[3][4] - 院士当选背后是新能源产业链从核心零部件、基础材料到整车制造的全面技术突破[5] - 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革命到整车混动技术全球引领,技术创新构筑产业核心竞争力并契合“双碳”目标[5] 比亚迪研发投入 - 廉玉波是比亚迪近11万研发人员、累计近1500亿元研发投入与超3万项授权专利的代表人物[5]
打破常规,比亚迪、宁德时代诞生汽车产业链企业首批院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1 19:58
院士增选事件与行业意义 -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廉玉波与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技术负责人首次当选[1] - 此次当选打破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前均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的常规[1] 宁德时代技术领导力 - 吴凯是麒麟电池、神行超充电池等核心产品的技术奠基人,其研发定义了全球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与充电速度的技术上限[1] - 其技术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全球主流车企的新能源车型,直接影响产品竞争力与市场普及速度[1] 比亚迪技术路径与成就 - 廉玉波职业轨迹横跨飞机制造、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上汽集团,最终在比亚迪全面主导整车技术与电动平台开发[1] - 2004年其组建比亚迪电动汽车研发部门,从三电系统起步搭建最早的新能源技术架构[1] - 2008年其团队推出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F3DM,实现插电混动从概念到量产的关键跨越,彼时纯电续航达100公里,远超通用、丰田的约25公里[2] - 其主导的DM技术持续迭代,推动比亚迪插混车型销量从2020年4.8万辆跃升至2023年143万辆,增长约30倍[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 - 插混技术路线正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优势之一[2] - 2025年1-9月,中国新能源车出口中,插混和普混车型已替代纯电车型成为新增长点,插混皮卡在商用车出口中表现突出[2] - 院士当选背后是新能源产业链从核心零部件、基础材料到整车制造的全面技术突破[3] - 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革命到整车混动技术全球引领,这些技术创新构筑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3] 比亚迪企业实力 - 廉玉波是比亚迪近11万研发人员、累计近1500亿元研发投入与超3万项授权专利的代表人物[3] - 其当选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进一步强化了比亚迪“技术为王”的企业标签[3]
打破常规 比亚迪、宁德时代诞生汽车产业链企业首批院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1 19:49
院士增选事件与行业意义 -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廉玉波与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技术负责人首次当选,打破院士均来自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常规 [1] - 吴凯是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神行超充电池等技术奠基人,其研发定义了全球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与充电速度的技术上限 [1] - 廉玉波职业生涯横跨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上汽集团,在比亚迪全面主导整车技术与电动平台开发,是公司实现全面技术输出的关键人物 [1] 比亚迪技术路径与市场表现 - 廉玉波于2004年组建比亚迪电动汽车研发部门,2008年带领团队推出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F3DM,纯电续航达100公里,远超当时通用、丰田约25公里的水平 [2] - 该技术确立了比亚迪“以电为主”的混动路线,使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核心技术上实现对国际巨头的超越 [2] - 廉玉波主导的DM技术持续迭代,推动比亚迪插混车型销量从2020年4.8万辆跃升至2023年143万辆,增长约30倍 [2] 行业趋势与竞争力 - 插电混动技术路线正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优势之一 [2] - 2025年1-9月,中国新能源车出口中,插混和普混车型已替代纯电车型成为新增长点,插混皮卡在商用车出口中表现突出 [2] - 两位企业院士的当选反映了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在核心零部件、基础材料到整车制造方面的全面技术突破 [3] - 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革命到整车混动技术全球引领,这些创新构筑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
英媒:中国插电混动汽车更优秀,欧洲车企可能在家门口输掉竞争
观察者网· 2025-11-20 21:39
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插电混动市场的竞争力 - 中国汽车制造商凭借先进技术和实惠价格在电动汽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迅速抢占欧洲市场 [1] - 在插电混动汽车领域,欧洲老牌制造商原本能利用传统发动机优势与中国企业竞争,但中国企业技术进步使其逐渐丧失竞争力 [1][7] - 欧盟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后,许多中国汽车制造商转向在欧洲推广插电混动汽车以避开高额关税 [1] 中国插电混动汽车的市场表现与产品优势 - 比亚迪Seal U成为欧洲地区销量最高的插电混动汽车,2025年前九个月市场份额约为5.5% [2] - 奇瑞Omoda 7插电混动汽车在英国起售价32000英镑,低于丰田和本田的油电混动汽车,且提供最高56英里纯电续航,优于欧洲畅销车型 [4] - 中国插电混动汽车价格更便宜,续航能力更强,迅速获得欧洲消费者青睐 [1][4] 欧洲插电混动汽车市场动态 - 今年前九个月,欧洲和英国的插电混动新车销量同比增长32%,接近92万辆 [5] - 今年第三季度,插电混动汽车占该地区新乘用车市场的10%,其中约七分之一是中国企业的新车型 [5] - 欧盟2020年收紧碳排放法规后,插电混动汽车在欧洲的销量持续增长 [5] 行业专家观点与未来展望 - 分析师指出欧洲汽车制造商在插电混动技术上无法与中国制造商相比,若市场转向插电混动,份额将由中国车企掌握 [7] - 中国企业持续投资提高汽油发动机热效率,预计与以往插电混动汽车制造商的差距会继续扩大 [5] - 随着电池成本降低,电动汽车价格可能进一步降低,插电混动汽车需求已有所放缓 [8] 全球插电混动汽车市场对比 - 中国市场插电混动汽车销量从2020年约24万辆增长到去年490万辆,在新乘用车市场份额达19.5% [8] - 去年中国插电混动车型平均续航为116公里,欧洲为78公里,美国为70公里 [8]
荣威需要一场胜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14:49
产品发布与定价策略 - 荣威推出中大型插电混动轿车M7 DMH 限时权益价8.58万元起 瞄准家庭轿车市场[1] - 定价策略以规模换市场 通过销量提升带动供应链和经销商体系健康运转[2] - 产品强调"大空间、高颜值、好体验" 主打160公里纯电续航和终身质保[1] 技术布局与竞争优势 - 公司拥有五代插电混动技术迭代 DMH6.0核心提升在于集成度更高、算法更智能、可持续OTA[2] - 硬件、软件、芯片、算法全部自研 建立与比亚迪DM-i、吉利雷神混动的技术护城河[2] - 全球首搭火山引擎"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 实现智能座舱个性化动态服务[1][3] 渠道建设与产品规划 - 过去三个月新建销售网络 签约150家4S店以匹配新服务标准[3] - 未来坚持每个季度至少一款新车 覆盖燃油、混动、纯电等多种动力形式[3] - 一年内连续推出D7和M7两款家庭轿车 产品迭代节奏明显加快[3] 市场定位与战略转型 - 产品围绕家庭用户真实需求 包括第二排座椅舒适性、AI场景联动和低使用成本[4] - 公司从技术导向转向市场导向 重新审视市场策略[3][4] - 以技术底蕴支撑品牌转型 营销向华为、小米学习[4] 行业影响与市场前景 - 成功打开市场可能带来销量回暖 成为回归主流阵营的关键转折[4] - 入局10万级家用轿车市场 有望推动细分市场价值重构[4] - 产品、价格、渠道全面就位 聚焦用户选择[5]
奔驰与吉利达成合作,新车将引入中国插电混动技术
虎嗅· 2025-08-01 16:26
公司合作动态 - 奔驰计划与吉利汽车合作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超长续航插电式混动新车 [2] - 奔驰有意采用吉利旗下豪华品牌莲花跑车的插电混动技术方案 [2] - 双方此前已于7月初通过奔驰与亿咖通、魅族达成战略合作 计划在2027年全新长轴距E级车型搭载Flyme Auto智能车机系统 [2] 技术方案特性 - 莲花跑车"路遥"超900V超级混电技术可实现超1100公里综合续航里程 [2] - 技术支持5C闪充能力 具备插入式闪充和行驶中自主闪充功能 [2] - 该技术于2024年11月发布 成为奔驰合作的技术基础 [2] 行业合作趋势 - 此次合作是继奥迪与华为合作、大众与小鹏合作后 国际豪华汽车品牌引入中国核心技术的又一重要事件 [2] - 中国汽车核心技术正持续获得国际豪华品牌认可并应用于新产品开发 [2]
奔驰大电池新车,计划采用吉利插混技术
36氪· 2025-07-31 15:12
奔驰与吉利合作开发插电混动系统 - 奔驰计划与吉利合作开发一款面向中国市场的超长续航插电混动新车,以参与大电池插混产品竞争 [1] - 奔驰有意采用吉利旗下莲花跑车的"路遥"插电混动技术方案,双方已做出关键方向性决策 [2] - 奔驰此前已决定采购吉利系业务亿咖通和星际魅族的联合座舱方案 [2] 莲花跑车"路遥"混动技术方案 - "路遥"技术方案以电机驱动为主,支持900V高压平台,综合续航超1100公里,支持插入式快充和行驶中自主快充 [3] - 该方案预计纯电续航超300km,性能与补能表现优于奔驰现有P2混动系统 [3] - 奔驰现有P2混动系统纯电续航仅115km,而国内主流大电池混动车已突破200km [3] 中国插电混动市场竞争格局 - 问界M8增程版纯电续航310km,综合续航超1500km;极氪9X纯电续航380km;理想增程系列纯电续航超280km [4] - 国内车企主要采用比亚迪DM-i、吉利超级电混等单档DHT技术,或理想、问界等增程式技术 [7] - 奔驰因专注电动化研发,未深入跟进主流插混技术,现有P2方案已非市场主流 [7] 奔驰电动化转型与市场表现 - 奔驰战略重点为MMA平台纯电新车和MB.EA纯电平台,但电动化进程被推迟 [8] - 2025上半年奔驰全球销量107.63万辆,净利润9.57亿元同比下滑68.7%;中国销量29.31万辆同比下滑18% [8] - 奔驰纯电车型销量下降24%,插混车型增长34%,显示插混市场需求强劲 [8] 奔驰选择吉利合作的原因 - 独立研发单档DHT技术需3-4年,与成熟企业合作更高效 [9][10] - 吉利是奔驰第二大股东(持股9.69%),双方已有Smart品牌合资公司和内燃机合作历史 [12] - 吉利插混技术经验丰富,极氪9X采用800V高压系统,纯电续航380km,与"路遥"技术同源 [13] 吉利的发展与合作优势 - 2025上半年吉利总销量193万辆同比增30%,新能源车销量破百万辆同比增73% [14] - 吉利与奔驰合作涵盖座舱系统(亿咖通+星际魅族)、内燃机、插混技术等多领域 [12][14] - 吉利通过合作豪华品牌加速转型,奔驰则借助吉利产业链提升本土化效率 [14]
比亚迪海豹06 DM-i旅行版北京品鉴:2000公里续航引领插混新里程
环球网· 2025-07-17 16:04
产品发布 - 比亚迪在北京举办海豹06 DM-i旅行版上市品鉴活动 该车型搭载最新第五代DM技术 正式亮相京城 [1] - 海豹06 DM-i旅行版凭借突破性的2000公里综合续航里程 吸引业界与消费者高度关注 [1] 技术亮点 - 海豹06 DM-i旅行版搭载第五代DM技术 满油满电状态下综合续航里程突破2000公里 大幅刷新插混车型续航标杆 [2] - 该车亏电状态油耗低至2 9升 100公里 NEDC工况 第五代DM技术以电驱为主的策略显著提升燃油经济性 [2] - 第五代DM混动系统通过深度优化的EHS电混系统 专用高效发动机及功率型刀片电池等核心技术 实现动力与能耗的高效平衡 [3] 产品设计 - 海豹06 DM-i旅行版采用修长车身与掀背式尾门设计 结合可灵活放倒的后排座椅 营造出宽裕实用的储物空间 [2] 行业影响 - 海豹06 DM-i旅行版展示比亚迪在插电混动技术领域的持续领跑 超长续航与超低油耗结合将降低用户使用门槛 [4] - 该车型有望推动插混车型在主流家用市场渗透 为国家绿色出行战略贡献重要力量 [4] - 海豹06 DM-i旅行版作为国内插混市场新选手 实际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4] 核心亮点 - 海豹06 DM-i旅行版核心亮点聚焦长续航与高效能 [5]
新能源皮卡销量猛增 车企开启插混皮卡争夺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4 15:40
新能源皮卡市场发展 - 一季度新能源皮卡销量同比增长180%,3月销量同比增长220% [1] - 插电混动技术被视为皮卡主流发展方向,未来三年可能取代30%燃油皮卡市场份额 [1] - 2024年插电混动皮卡销量同比增长超两倍,车型销量同比激增超六成 [1] 车企布局与技术路线 - 多家车企加速推出插电混动皮卡,如郑州日产Frontier Pro PHEV、长城山海炮Hi4-T、江淮悍途PHEV、吉利雷达超级电混皮卡 [1] - 2026年皮卡油耗要求将下降10%,倒逼企业采用新技术路线 [3] - 插电混动皮卡需解决可靠性、细分场景解决方案、综合使用成本等挑战 [5] 场景化需求与生态拓展 - 皮卡需满足"装得下、装得多、拉得动"及维保便利性等基础需求 [4] - 新能源皮卡可作为场景车,后斗装载与电源输出功能拓展使用场景 [4] - 吉利雷达推出"雷达飞梭"无人机物联网平台和"雷达万能栈"智能能源平台,3月市占率达63.2% [4] 技术争议与未来规划 - 插电混动技术被质疑非最高效,纯电或增程可能更优 [5] - 城市短途运输适合纯电,北方地区插电混动更具优势 [5] - 吉利雷达计划投入50亿元研发资金,2026年推出L4级自动驾驶混动皮卡并构建应用生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