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插电混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崔东树:1-8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7.6% 纯电动车份额64.3%
智通财经网· 2025-10-02 08:29
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总体概况 - 2025年1-8月世界汽车总销量达到6198万台,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82万台 [1][3] - 2025年1-8月世界广义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达到汽车总销量的28.2%,较2024年全年提升1.9个百分点,狭义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22.3% [1][5] - 世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从2022年的13%升至2024年的19.9%,2025年第三季度进一步达到24.4% [2][24]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世界份额为67.6%,其中7-8月份额保持在68.7%的高位 [1][29] - 2025年1-8月中国在世界纯电动车市场份额为64.3%,在世界插电混动市场份额达到75.7%的领先水平 [1][38] - 2025年8月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48.2%,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24] - 中国新能源车对世界市场增量贡献巨大,2025年1-8月世界新能源车318万台增量中,中国贡献度达71% [26] 主要区域市场新能源汽车走势 - 欧洲新能源乘用车2025年1-8月销量226万台,同比增长26%,8月销量22.4万台,同比增长29% [2][23] - 美国新能源车2025年1-8月销量104万台,增速为9%,为近年最低,但8月销量16.4万台,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22% [2][22][25] - 世界新能源发展不均衡,2025年8月德国渗透率26.4%,挪威80.2%,英国31.9%,而美国仅11.1%,日本仅1.8% [2][24] 中国自主品牌海外市场表现 - 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海外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从2021年的1.8%上升至2024年的14.7% [15] - 2025年1-8月自主新能源乘用车海外市场份额进一步升至18.8%,8月单月份额达20.0% [2][18] 新能源汽车产品结构分析 - 世界新能源车结构以狭义乘用车为主,2025年1-8月占比达95%,新能源商用车占比4.9% [7] - 在新能源乘用车中,SUV是主力车型,占比53%,轿车占比39%,MPV占比较低 [8] - 世界新能源车中纯电动车占比67%,插电混动车占比33% [5][6] 主要车企竞争格局 - 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保持领先,2025年份额为23.8%,在纯电动和插电混动市场均居首位 [30][35][41] - 特斯拉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3.1%下滑至2025年的12.8% [35] - 吉利集团市场份额持续增长,2025年达到10.4%,在纯电动市场份额升至11.1% [30][35] - 中国车企如零跑、长安、奇瑞等市场份额快速提升,而传统国际车企如大众、宝马份额有所下滑 [30][31][41]
天津“绿牌车”要限号了?官方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9-27 11:34
2. 插电混动车:需同时遵守本地插混车的电量规则,且早晚高 峰通行证申请次数限制(每年最多12次)。 绿牌在天津更限导 据"天津辟谣"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网传"天津市新能源小客车限行政策调整"相关内容,称"天津市对 插电式绿牌新能源车辆实施限行"。经向天津市公安交管部门核实,相关内容均为不实信息,按照 2025年3月21日天津市公安局发布的《关于继续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新能源小客 车(以车辆登记信息为准)不受机动车尾号及外埠、区域号牌小客车高峰限行措施限制。 插电混动汽车(绿牌F开头) 1. 电量>20%时: 视同燃油车管理,需遵守尾号限行(如 2025年3月31日至6月29日轮换表:周一版, 周二限 2/7,周三限3/8,周四限4/9 - 三限5/0,每日得5/0,每日得轮换一 次)。工作日7:00 -- 250g Martin 3 8 8 8 7 。 曲量 餐(7:00- 但早晚禮 CH /SHI 擊交 9:00 大通过"3 警"Al 效期1 尺,母次 天)。 9 Dustral 目请通行让 0 1 th 1. 纯电动车:不限行,全天可自由进出外环线内道路。 天津绿牌车限号却! 28日) ...
【保值率】2025年8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
乘联分会· 2025-09-11 16:41
政策监管 - 智能网联汽车OTA升级监管加强 引用多部现行法律法规防范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5][6] - 规范辅助驾驶宣传内容 对保障消费者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6] 消费刺激政策 - 消费贷贴息政策直接促进汽车消费 每位消费者可享上限3000元贴息 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9] - 中央财政负担大部分资金 地方压力较小 贷款经办机构主要限定为银行 [9] 市场供需状况 - 八月二手车源量呈现"淡季不淡"行情 市场活跃度较高 [13] - 置换补贴暂停未影响交易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不高 中部和西南地区车源量增长与成都车展相关 [13] - 二手车价格持续下滑导致车商亏损 部分地区采取补贴方式纾困 [16] - 低质量产能有序退出 小型SUV等低品质车型从新车市场消失 高端车型数量增多 [16] 新能源发展 - 醇氢汽车正式纳入新能源范畴 进入《车型目录》享受与电动车相同待遇 [20] - 多种能源类型并存对国家能源安全有正面意义 醇氢汽车完成环保论证 [20] - 新能源车保值率保持稳定 新车终端价格回稳 [23] - 新产品功能优化推动用户主动换车 尽管存在"背刺用户"情况 [23] 行业研究体系 - 保值率研究反映品牌产品力、认知度、美誉度等综合实力 [2][4] - 采用良好车况下的二手车销售价(B2C)进行计算 为回购、置换、租赁等业务提供数据参考 [2][4]
吉利汽车H1总收入1502.85亿元,年销目标上调至300万辆
人民网· 2025-08-14 16:33
财务业绩 - 上半年总收入1502.85亿元 同比增长27% [2] - 归属公司股权持有人溢利约92.9亿元 同比减少14% [2] - 每股基本盈利92.18分 [2] 销量表现 - 总销量达1,409,180辆 同比增长47% 创历史新高 [2] -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25,151辆 同比增长126% 占总销量51.5% [2] - 中国市场销量达1,225,066辆 同比增长62% 市场占有率11.2% 位列自主品牌第二 [2] - 出口销量184,114辆 同比减少8% [3] 产品结构 - 燃油汽车销量684,029辆 同比增长8% [2] - 插电混动汽车销量214,348辆 同比增长61% [2] - 纯电动汽车销量510,803辆 同比增长173% [2] - 新能源汽车出口销量40,458辆 同比增长146% 占出口销量22% [3] 行业动态 - 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552万辆 同比增长34.3% [2] -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50.4% 同比提升7.8个百分点 [2] - 纯电动汽车国内批发量340万辆 同比增长46.3% [2] - 插电混动汽车国内批发量212万辆 同比增长18.8% [2] 公司战略 - 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684,693辆 占中国市场销量55.9% 高于行业渗透率 [3] - 将全年销量目标由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 [3]
汽车出口与反内卷近况政策展望
2025-07-29 10:1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于中国汽车行业及出口市场 涉及反内卷政策、新能源汽车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等关键议题[1] * 主要公司包括比亚迪、蔚来、小鹏、吉利、五菱、一汽、东风、上汽、广汽等传统车企及新势力[1][4][5] --- 反内卷政策核心内容 * **措施与对象** - 强化生产一致性检查、成本审查、账期跟踪(60天规范化制度)[2][3] - 窗口指导限制新车定价低于历史底价(如10万→9.8万需审批)[6][7] - 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防止恶性竞争 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加码整治[2] * **影响** - 传统车企受益(合资企业利润稳定) 一汽/东风/上汽/广汽稳健发展 二线企业如吉利销量增41% 五菱增43%[5] - 比亚迪受监管影响销量增速放缓至6%(技术提升滞后)[5] - 审批流程延长至2-3个月 削弱价格战灵活性但稳定市场信心[6] --- 汽车出口数据与趋势 * **出口表现** - 2025上半年出口200万辆(同比+70%) 新能源占比40%[1][4] - 欧洲市场:比亚迪/蔚来/小鹏份额提升 中东及东南亚需求强劲[4] - 插电混动出口欧盟增551%(上半年11.7万辆) 纯电动出口降2%(29万辆)[14] * **国际竞争** - 欧盟加征关税(最高45%) 中欧谈判设定最低进口价3.5万-4万欧元[14][16] - 中国应对策略:东南亚生产换标、与福特/韩国合作绕过原产地限制[17] --- 市场与消费动态 * **消费者能力与意愿** - 2025上半年人均收入21,800元 支出占比66% 储蓄增9万亿定期存款[8] - 购车意愿依赖政策(以旧换新/免税)及市场信心 小米等抢购效应刺激需求[9] * **政策支持** - 以旧换新补贴延续至2027年 2025上半年汽车行业补贴540亿(占34%)[11][12] - 新能源车购税从免税→5% 燃油车购置税下调传言被否(2025年1-5月车购税降25%)[13] --- 未来展望 * **政策窗口期** - 2025年反内卷加码(GDP增长5.4%/5.2%) 2026年或减速[10] * **出口前景** - 2026年出口预计增10%+ 俄罗斯/美国市场复苏 比亚迪9艘运输船提升运力[18] - 插电混动技术优势:成本1万人民币/辆 售价1万美元 替代燃油车潜力大[20][21] * **全球增长点** - 中南美、欧盟(西班牙/匈牙利建厂)及东南亚市场增量显著[19][22] --- 其他关键细节 * **行业规范** - 自动驾驶改称辅助驾驶 整治账期管理[2] * **企业案例** - 比亚迪插电混动皮卡海外热销(澳大利亚/墨西哥月均6,000台)[21] - 领跑B01车型定价<9万元 推动二线品牌竞争[5]
如何看待乘用车25Q1出口趋势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乘用车行业 - **公司**:特斯拉、通用、福特、比亚迪(秦、汉、唐系列)、大众、别克、凯迪拉克、本田、丰田、吉利汽车、坦克、阿维塔、领克、新坐标、米食集团、耐斯特、鸡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一季度出口情况 - **核心观点**:一季度乘用车出口增速受合资车下滑影响,后续插混出口有望带来增量 - **论据**:一季度乘用车出口同比增速6.1%,自主和合资出口增速分别为11.5%和 -16.7%,合资和独资车企下滑主要因特斯拉出口销量同比下滑57%,减少5万台;后续通用和福特有返销北美情况可能短期影响二季度出口销量,看好插混出口带来增量[1][2] 二五年全年销量增速 - **核心观点**:二五年一季度累计销量至少是零到五个点的小幅正增长,维持二五年乘用车行业量稳价缓观点 - **论据**:参考17年一季度销量占比年化后同比增速为7.8%,但24年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力度小于16年购置税优惠减半政策,所以7.8%需打折扣[3][4] 三月份竞品组合变化 - **秦PLUS组合**:迪阿迪、海康银河L6份额环比增长最多,分别增长2个点和1.2个点;大众朗译份额环比下滑最多,下滑1.7个点[4][5] - **比亚迪汉组合**:别克军威份额环比提升最多达2个点,因2月28日推出一口价策略大幅降价;其他合资燃油车如凯迪拉克CT5等也通过降价实现份额环比提升;后续关注轻药8在5月9号上市及吉利汽车星18上市带来的新产品周期[5] - **比亚迪唐组合**:坦克300因3月推出活力版本,份额环比增长1.2个点[6] - **高端SUV组合**:特斯拉Model Y因3月国内集中交付实现份额环比大幅增长,阿维塔07份额也环比正增长;后续关注4月28号上市的领克900份额提升情况[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用中端落地价划分主流车型的竞品组合分析方法,因传统用指导价划分的方法论随着合资车大幅降价有效性快速下降[4] - 推荐新坐标、米食集团、耐斯特和鸡丰,认为新坐标拐点即将出现[7]
价格战冲击与转型阵痛:中国二手车市场如何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7-08 17:36
新车价格战对二手车市场的冲击 - 新车市场激烈价格竞争持续传递生存压力至二手车领域 5月份二手车交易量环比下降5.72% 同比增长仅为1.22% [1] - 新车降价导致消费者更倾向用相同或略高预算购置新车 直接分流二手车市场需求 [1] - 2025年车市价格战创历史新高 自主品牌/新势力/合资品牌全员参与降价 宝马曾尝试退出价格战但销量暴跌40%后被迫重启促销 [5] - 新车价格持续性波动彻底打破燃油车保值神话 三年车龄燃油车平均保值率从2023年56.8%降至2024年51.8% 部分自主品牌车型跌破40% [6] 新能源转型加剧二手车市场困境 - 新能源车快速换代导致老款车型加速贬值 首任车主权益缺失与电池健康度检测标准不统一制约二手新能源车流通 [3] - 三年车龄新能源车平均保值率不足50% 纯电动车(BEV)44.2% 插电混动(PHEV)46.1% 仅保时捷Taycan等高端车型达59%-62% [8] - 新能源车"油电同价"策略重构市场 直接挤压燃油车生存空间 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进一步拉低燃油车残值 [9][11] 二手车行业结构性短板 - 行业认证/流通/配套体系不完善 二手车贷款渗透率仅48% 远低于新车 [3] - 诚信体系缺失问题突出 部分经营者存在隐瞒车况/虚假宣传等行为 [3] - 新能源车技术迭代快导致旧款迅速贬值 如电池续航从500公里升级至700-800公里 [12] 市场转型中的积极信号 - 2024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53亿辆 为二手车交易提供充足车源 限迁政策取消使长三角异地过户时间从7天缩至2小时 跨区域流通率提升27% [11] - 2025年全国标准化检测中心超120个 车辆检测覆盖率从2020年不足40%提升至85% 金融机构推出"100天电池回购保障"等创新服务 [14] - 主管部门推动车市价格战降温 中汽协等机构反对"内卷式"竞争 工信部加强供应链账期管理至60天内 高息车贷返佣政策叫停 [12]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构建"政策引导+技术透明+服务闭环"新生态是根本出路 [3] - 二手车出口成为突破口 需通过规范化经营适应海外市场成熟体系 [15]
【新能源】2025年5月新能源汽车行业月报
乘联分会· 2025-07-07 16:36
销量表现 - 5月乘用车市场销量186.6万辆,同比上涨9.6%,环比上涨10.0% [4] - 新能源市场销量96.5万辆,同比上涨22.9%,环比上涨10.8%,占乘用车总销量51.7%,同比提升5.6% [4] - 纯电动销量57.9万辆,同比上涨19.6%,环比上涨5.3%;插电混动销量38.6万辆,同比上涨28.2%,环比上涨20.2% [9] - 2025年新能源累计销量416.5万辆,累计同比上涨30.3% [9] 新能源市场区域分布 - TOP 10城市销量占比25.5%,TOP 3为上海市、深圳市、成都市 [10] - TOP 10城市新能源渗透率均超50%,其中深圳市(67.7%)、武汉市(62.7%)、西安市(61.3%)最高 [10] - 产权归属以个人用户为主,纯电动市场个人用户占比86.4%,单位用户占比5.5% [16] 纯电动细分市场 - A0级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13.6%扩张至19.8%,A级市场份额从12.6%收缩至7.6% [15] - 纯电动TOP 3细分市场为A0级(19.8%)、A-SUV(14.6%)、B-SUV(13.2%) [15] 行业动态 - 吉利汽车计划合并极氪,以提升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力 [20] - 奇瑞发布智慧安全系统及风云A9L,强化技术壁垒与全球化验证 [22] - Honda调整战略:2030年纯电销量预期占比下调,2027年后推13款新HEV并布局ADAS技术 [23] - 比亚迪与神州租车战略合作,宁德时代与长安马自达、本田中国深化电池合作 [19] 政策动向 -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新规要求新能源汽车采购比例不低于30%,机要通信等场景优先配备新能源车 [31][32] - 公务用车配备新能源轿车价格不得超过18万元,燃油车排气量限制1.6-1.8升 [32] - "九个不得"明确禁止变相配车、超标准用车等行为 [33]
“百店千家” 行动提速,一汽-大众大众品牌75家新经销商集中签约
经济观察网· 2025-06-25 19:47
渠道扩张与授权 -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在长春举办新经销商授权签约仪式,作为"百店千家"行动计划的关键节点,实现渠道规模与质量双提升[3] - 75家新经销商获集中授牌,覆盖全国68个市县,包括网外优质投资人及长期合作的网内伙伴,其中超20家经销商合作超10年[3] - 7大集团一次性获多家4S店授权,并与蓝池集团等9家全国百强及区域头部经销商集团达成深化合作意向,计划新增超40家门店[3] 渠道创新与优化 - 推出"轻量化"渠道形式,鼓励经销商采用厂店分离、车间共享等模式降低硬件投入,同时保持服务高标准[3] - 通过下沉一网、卫星店、触点网络等灵活形式,构建以城市4S店为核心、多点协同的网络格局[3] - 新店从审批到开业最快仅需36天,体现全流程精益管理效率[3] 组织架构与客户运营 - 2025年5月底完成组织架构转型,构建"前台作战中心—中台策略中枢—后台能力中心"三段式架构,提升业务协同与响应速度[4] - 创新"双链路运营"机制,新增企业微信等沟通渠道,结合智能工具实现精准客户触达与运营[4] 产品布局与研发 - 自2026年起实施"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策略,计划推出10款新车,包括5款纯电、2款插电混动、2款增程式混动及1款燃油车型[4] - 加速从"全球协同"向"本土主导"转变,深度参与本土化商品研发,新经销商代表参观研发中心与碰撞实验室,认可"匠心质造"理念[4] 未来规划 - 渠道总量预计突破1000家,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长期主义和利他主义"理念,打造更优质的服务体系[4]
当奥迪、奔驰开始“倒车”
和讯· 2025-06-25 18:17
核心观点 - 奥迪、奔驰、宝马等跨国豪华车企集体推迟电动化转型计划,重新重视燃油车和混动技术 [4][6][12]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崛起是促使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 [4][8] - 传统车企电动车型销量占比低(10%-17%),难以支撑全面转型 [10][11] - 混动技术成为新战略方向,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将形成纯电、混动、燃油三分天下的格局 [15][17][18] 战略调整 - 奥迪放弃2033年停售内燃机计划,延长Q7燃油版生产至2027年 [4][12] - 奔驰继续开发内燃机平台,暂停EQ品牌新车型 [12] - 宝马重启增程式电动系统开发 [16] - 车企采取"燃油+混动+纯电"并行策略,奥迪计划2025年推出10款插混车型 [15] 市场表现 - 奔驰2023年纯电销量18.5万辆(占比10%),奥迪16.4万辆(10%),宝马42.7万辆(17%) [10] - 宝马在中国市场纯电车型占比15%(约10万辆) [11] - 2024年5月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维持在50%,燃油车仍占半壁江山 [13] 技术路线 - 混动市场份额已达40%,预计2025年插混份额将从30%提升至40% [17] - 混动发动机热效率达46%以上,电机功率密度超7000W/kg,较2020年提升近50% [18] - 专家预测2030年全球市场格局:纯电30%、混动30%、燃油40% [18] 行业趋势 - 欧盟环保法规和中国新能源车爆发(2021年渗透率突破10%)曾推动车企电动化承诺 [6] - 当中国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后,车企反而开始回调战略 [7] - 麦肯锡测算全面电动化需投入年营收15%-20%的资金,传统车企负担沉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