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流通

搜索文档
海伦钢琴拟易主陈海伦家族套现5.48亿 接盘公司成立仅4月股价疑似“抢跑”
长江商报· 2025-07-29 07:31
交易概述 - 海伦钢琴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转让23.83%股份(6026.06万股)给全拓卓戴,交易价格9.09元/股,总对价5.48亿元,同时放弃6%表决权(1517.33万股)[1][4] - 交易完成后,全拓科技创始人崔永庆将成为公司新实控人,控制权从创始人陈海伦转移[3][4] - 全拓卓戴成立于2025年3月,疑似为交易专门设立,注册资本6亿元,崔永庆持股65%[2][11][12] 接盘方背景 - 全拓卓戴关联企业全拓科技成立于2009年,聚焦数据要素流通和AI大模型研发,崔永庆任法定代表人并持股13.2%[2][12] - 全拓科技拥有9.5亿活跃人群行为数据,覆盖25万媒体,构建27亿+活跃设备、10.35亿+活跃人群的数据体系[2][12][13] - 公司2017年以来获6次融资,包括2024年11月近亿元战略融资,技术应用于金融、零售、政务等领域[12][13] 公司业绩与交易动态 - 海伦钢琴近三年营收持续下滑:2022年3.79亿元(-27.33%)、2023年2.97亿元(-21.56%)、2024年1.59亿元(-46.47%),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净亏9792.24万元)[10]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775.83万元(-39.96%),净亏968.48万元(-154.56%),毛利率降至13.15%(上年同期21.72%)[10] - 交易公告前股价6个交易日涨31%(7.86元至10.29元/股),17日单日涨11.97%,股吧信息疑似提前泄露[7][9] 战略协同与市场猜测 - 全拓科技计划推动AI技术与乐器制造融合,为海伦钢琴智能电子乐器业务提供技术支持,加速智能化转型[12] - 外界猜测全拓科技可能通过此次交易"借壳"海伦钢琴实现上市[14]
再提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北京: 推动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为企业访问国际互联网提供支持
快讯· 2025-07-18 13:29
数据要素流通体系 - 探索建立数据流通与治理沙盒试验区,建立健全数据生成采集、流通交易、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础性规则 [1] - 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数据资源跨主体、跨平台、跨区域的安全合规流通 [1] - 前瞻布局数据跨境流动基础设施,构建数据跨境流动传输监测、可信运营能力体系 [1] 国际数据服务布局 - 争取国家支持建设离岸数据中心,开展国际大数据服务 [1] - 设立试验区至国际通信出入口局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为企业便利化访问国际互联网提供支持 [1] - 6月份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相关文件中也提出了支持企业便利访问国际互联网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发布 加强金融审判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惩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金融犯罪
证券时报· 2025-07-15 02:42
金融审判与监管 - 依法严惩操纵市场、内幕交易、非法集资、贷款诈骗、洗钱等金融领域违法犯罪 [2] - 完善数字货币、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跨境金融资产交易等新兴领域金融纠纷审理规则 [2] - 加强金融领域非法中介乱象协同治理,健全金融领域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衔接机制 [2] 产权与营商环境 - 完善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 [2] - 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避免对合法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2] - 推动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2] 知识产权保护 - 加大对关键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和商业秘密的司法保护力度 [3] - 完善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健全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衔接机制 [3] 生态环境与民生司法 - 依法严惩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3] - 健全以生态环境修复为导向的司法责任承担方式,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3] - 依法维护平等就业和劳动权利,严惩恶意欠薪,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司法裁判规则 [3] 涉外审判与国际规则 - 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司法措施,完善海外利益司法保护机制 [3] - 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网络空间等领域国际规则制定 [3] 数据要素与新兴领域 - 依法审理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等纠纷,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和交易 [2][3]
国家数据局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
南京日报· 2025-07-11 11:28
国家数据局试点名单公示 - 国家数据局发布《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公示》,共63个项目入选,江苏省占7个,南京市以3个项目位居全省第一 [1] - 南京市入选项目包括南京大数据集团的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国机数字科技的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南京钢铁股份的企业可信数据空间 [1] - 全国300多个项目参与竞争,经过两轮角逐最终确定试点名单 [1] 可信数据空间政策背景 - 可信数据空间是新型基础设施,通过体系化手段解决数据孤岛问题,促进跨行业、跨主体、跨区域的数据合规流通 [1] - 国家数据局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并组织开展2025年试点工作 [1] 南京市入选项目详情 - 南京大数据集团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聚焦金融服务、交通运输、人工智能等13个专区,构建城市数据流通生态链 [2] - 国机数字科技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融合气象、灾害数据,建设农业机械化数据基础设施,服务农机制造企业及农场 [2] - 南京钢铁股份企业可信数据空间围绕钢铁产业链协同痛点,打造跨主体数据共享体系 [2] 试点项目模式与维度 - 项目形成"城市+行业+企业"试点模式,覆盖城市数字化转型、绿色产业、供应链协同优化等维度 [2]
加快破解数据要素流通难题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金融时报· 2025-07-07 11:11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加强数据资源高效流通 推动数据要素在数字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1] - 2025年全国两会进一步强调完善数据要素基础制度 推进数据资源高效流通和开发利用 为构建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指明方向 [1] - 数据要素流通改革是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 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战略意义 [1] 数据流通的现实意义 - 数据作为战略性基础资源和核心生产要素 在赋能政府治理 提升企业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展现强劲乘数效应 [2] - 破解数据流通难题是筑牢国家数字安全屏障 实现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需在完善监管规则和健全安全机制前提下实现"放得开 管得住 用得好"的平衡 [2] - 破解数据流通难题是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支撑 有利于培育高能级 平台化 生态型数据要素市场主体 [3] 数据流通的制约因素 - 数据确权法律法规不明确 缺乏统一操作规范 影响市场主体对数据要素交易的信心 制约数据资源要素化 资产化进程 [4] - 数据定价标准不健全 缺乏统一规则 同一条数据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定价差异大 价格机制失灵削弱数据产品可比性和流通性 [5] - 全国数据交易基础规则不统一 各地数据交易所规则标准碎片化 导致跨地域流通壁垒增多 影响交易平台规模化运营能力 [5] - 数据安全管控机制不充分 缺乏全国统一标准 传统静态监管方式难以满足快速流通中的安全需求 影响市场参与主体信任 [6][7] 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政策建议 - 加快破解数据确权难题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规范数据持有权 加工使用权 经营收益权等多方利益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8] - 逐步健全数据定价标准 建立分级分类定价机制 发展专业第三方评估机构 提升市场主体对数据资产价值的信任度 [9] - 完善数据产品交易规则体系 构建全国统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 建设国家级数据流通枢纽节点 形成一体化数据流通体系 [10] - 构建分级动态监控网络 运用区块链技术完善可信数据交易链 依托AI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搭建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系统 [11]
云基华海焦攀:以全链路解决方案助推数据要素全国流通
环球网· 2025-07-04 16:24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是国内首家提出数据资产运营理念的企业,成立十余年来专注于政府及企业级数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高效落地 [3] - 当前正通过构建数据要素全链路解决方案,深度参与国家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和跨区域流通实践 [3] - 构建了"1+3+4+1+N"整体架构的数据要素全链路解决方案,包括可信数据空间平台、三大基础平台、四大专业服务引擎和一站式运营模式,赋能医疗健康、工业制造等多个行业场景 [3] 政策响应与行业贡献 - 积极响应国家数据局《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遵循其要求构建解决方案 [3] - 参与了9项国家标准及技术文件、5项行业标准和10余项行业白皮书的编制工作,助力完善数据要素市场相关制度和顶层设计 [4] - 发布了业内首份《数据要素流通市场化路径白皮书》,从流通制度、标准、供给等角度进行通路解读,推动数据要素高效、安全、合规流通 [4] 行业活动与成果展示 - 公司参加了2024数博会,展示了在数据资产运营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 [4] - 通过数博会平台与全球企业、专家深入交流,掌握了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动态,为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提供思路 [4]
全国首个“科创+数据”要素联动专区上线 开创数据要素流通新模式
证券日报网· 2025-07-02 21:12
战略合作签约与科创数据专区上线 - 上技数科与陕西丝路数交于7月2日在西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上线全国首个"科创数据专区" [1] - 首批入驻企业包括芯超数据、衍因科技、土是宝、桑田智能、白义数科及上海功承瀛泰等 [2] - 入驻企业数据产品覆盖生物医药、智慧农业、智慧通行及跨境贸易等领域 [2] 合作双方背景 - 陕西丝路数交为陕西省国资委一级企业陕西省大数据集团统筹建设的省级数据交易枢纽 [2] - 陕西丝路数交主导运营"陕西丝路数据交易平台"采用"一平台+三中心+X基地"服务生态 [2] - 上技数科为上海技术交易所全资子公司已形成"科创数据产品+全链条服务"体系 [2] - 上技数科服务覆盖技术合同交易、专利价值评估、技术转移转化等多个场景 [2] 合作三大核心方向 - 首创跨区域科创数据协同机制打通实验室成果到市场化产业化的数据堵点 [3] - 构建数字技术合作生态推动产业数据要素化进程 [3] - 融合数据赋能企业研发决策促进跨境技术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 合作意义与展望 - 开创"区域协同、科创赋能"的数据要素流通新模式 [3] - 探索数据赋能科技创新的新路径新模式 [3] - 推动数据要素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释放更大价值 [3] - 为数字经济发展汇聚协同力量 [3]
深圳推动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及药械研发领域应用 “AI+医械”产业全国领先
深圳商报· 2025-06-29 00:53
AI赋能药械产业发展 - 活动以"智绘健康·创新融合"为主题 汇聚政府 医疗机构 科研院所 医药企业 人工智能技术方等多方专家代表 探讨数据与算法在药械研发 精准医疗及健康管理等场景的应用[1] - 深圳为AI制药企业主要集聚地 拥有晶泰科技 星药科技 未知君 埃格林医药等18家AI制药企业 数量占全国17% 其中晶泰科技被誉为"国内AI制药第一股"[1] - 深圳AI药物临床管线进展领先 共有10条AI管线进入临床阶段 占全球10% 全国30%[1] - "AI+医疗器械"产业全国领先 产品覆盖心血管 脑部 眼部 肺部 骨科 肿瘤等领域 截至去年8月获批第三批智能辅助诊断产品18项 智能辅助治疗产品12项 培育硅基智能 睿心医疗 精锋医疗等创新企业[1] 优秀产品与数据要素支持 - 公布30项AI+药械优秀产品 包括高智化学"全自动高通量智能多肽合成仪"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两慢病-眼底病垂域AI诊疗大模型" 深圳湾实验室"Qbics分子科学软件"等[2] - 深圳数据交易所推出五款优质医疗数据产品 聚焦公共卫生 慢病管理 疫苗接种 诊疗行为等高价值数据资源 为AI药械企业提供建模 训练 验证的数据基础[2] - 深圳数据交易所在医疗健康领域打通数据链条 构建授权 流通 分配机制体系 推动数据价值在医疗服务 商保理赔 科研创新等环节释放[2]
高质量数据集迈出开放共享第一步 武汉首张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确认单发出
长江日报· 2025-06-15 08:42
公共数据资源开放 - 武昌区完成重点区域三维地图数据资源登记 获武汉市首张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确认单 将向辖区部门和企业开放包含建筑物 街道 湖泊等信息的公共数据 [1] - 公共数据资源通过共享 开放 授权运营三种形式供给需求方 低空经济企业可获取区域三维地图数据 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可融合公共交通数据与自有数据 [2] 政策支持与产业影响 - 我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武汉市发布实施细则加强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等产业高质量数据集供给 [1] - 武昌区将推进公共数据产权登记体系建设 明确数据权属 支持企业参与数据要素流通 构建数据交易生态 [3] - 北京 上海 天津 广东等10个省区市已完成全国首批公共数据资源登记 [4] 企业应用与效益 - 三维地图数据开放降低企业数据采集成本 为低空经济 智慧应急等应用提供底层数据支撑 [2] - 共享实景三维数据与北斗高精度定位数据有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2]
重庆永川联手国家信息中心打造全球跨境数据“高速公路”
搜狐财经· 2025-06-10 20:00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国家信息中心与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跨境流动、数据要素开发和数据人才培养四大核心领域开展合作 [1] - 合作内容包括联合搭建"跨境可信数据空间" 协同构建"数据要素产业生态体系"和"数据要素流通体系" [1] - 合作原则为"优势互补、平等互利、长期合作" 旨在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1] 合作目标与愿景 - 国家信息中心表示将助力永川建设成为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推进数字政府、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数据标注、低空经济等领域发展 [3] - 永川区计划通过合作在科技影视数据要素流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开发等方面获得支持 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的"永川样本" [3] - 合作目标是实现产业数据跨境交易案例 助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3] 永川区数字产业基础 - 永川区已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影视产业生态体系 实施"1358"行动计划 [4] - "永川科技片场"拥有12个专业摄影棚(含2个虚拟影棚) 总面积突破5万平方米 配备动作捕捉系统、AI感知视听大模型等前沿设备 [4] - 搭建重庆科技影视数字资产平台 形成区域性数字资源池 服务范围覆盖西南地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