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数智文旅 媒动山海”城市文旅品牌建设交流会在青岛举办
齐鲁晚报网· 2025-10-22 22:54
活动现场,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文旅品牌研究基地主任沈涵,以《创意与技术赋能 文旅融合发展实践路径》为题,结合理论与案例,剖析创意与技术在文旅融合中的核心作用。山东数字 文化集团技术负责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副总编辑宋耀则围绕《数智创新与文旅场景双效融合的实践 与探索》,分享数智技术在文旅场景中的具体应用案例,为文旅从业者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同时,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文旅推介官对青岛市文旅资源进行推介,全方位展示青岛文旅独特魅力。 当前,数字技术正深刻重塑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深入实施,让"数智文旅"从概念 走向实践,成为激活文化资源、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核心引擎。从智慧景区的无感通行,到数字文创的沉 浸式体验,从文旅大数据的精准运营,到AI创作的多元传播,数智技术正打破时空界限,让文化资 源"活"起来、旅游体验"新"起来、品牌影响力"强"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潇 刘臣 马玉姝 高雅洁 李自强 杨雪 刁明杰 曹婧雯 徐润杰 摄影 王鑫 张晓鹏 10月22日下午,"数智文旅 媒动山海"城市文旅品牌建设交流会在青岛开幕,全国文旅领域专家学者、 主流媒体代表及行业从业者齐聚一堂, ...
专家学者、媒体大咖齐聚青岛!城市文旅品牌建设交流会即将举办
齐鲁晚报网· 2025-10-22 00:50
10月23日、24日,全国主流媒体摄影大咖将深入走进八大关风景区、中山路街区、青岛啤酒博物馆等景 点,在红瓦绿树间触摸青岛的百年历史文脉,感受都市风情与市井烟火的交融;同时,还将探访崂山太 清宫、5A级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小麦岛公园,欣赏青岛的自然生态之美;走进青岛港自动化码头、 东方影都电影博物馆,见证科技赋能下文旅产业的未来潜力。 10月22日至24日,"数智文旅 媒动山海"城市文旅品牌建设交流会将在青岛举办,业内专家学者以及全 国主流媒体代表将探索数字时代背景下城市文旅品牌建设的新路径、新范式。同时,全国主流媒体摄影 大咖将用镜头与笔触捕捉青岛的山海风光、历史文脉与科技活力。 本次活动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大众报业集团指导,山东省数字文化集团主办,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 视频摄影分会、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新媒体分会、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承办,青 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旨在推动数字智能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探索数字时代城市 文旅品牌建设新路径,全景展现青岛"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独特魅力。 10月22日下午,在"数智文旅 媒动山海"城市文旅品牌建设交流会现场,全国20余家 ...
桂林旅游断腕求生:剥离18年亏损子公司,数亿债权包袱谁来接盘?
华夏时报· 2025-10-14 21:55
资产剥离与子公司经营困境 - 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持续亏损18年的子公司资江丹霞公司100%股权及2.37亿元债权,标志着自2007年收购以来的不良资产终被剥离 [2] - 资江丹霞公司长期亏损,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亏损2413.19万元及222.94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资产为-2.35亿元 [5] - 公司10家主要子公司中有8家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负,5家资不抵债,反映出子公司经营困局普遍 [2][7] - 为剥离不良资产丰鱼岩公司51%股权,公司自2017年起先后七次公开挂牌转让,挂牌价从9005万元降至7602万元,均流拍 [7] 公司财务表现与业绩波动 - 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期间,公司仅在2023年实现营收增长与盈利,其余报告期营收均同比下滑,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均为亏损 [2] - 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60.89%至4.67亿元,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均同比增长超100%,分别为1181.39万元及790.72万元 [9]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7.58%至4.3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830.70%至-2.04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2625.31%至-2.00亿元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0.33%至1.9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00.77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仍为亏损-1609.84万元 [10] 发展战略与新业态布局 - 公司提出以"一核一优两翼三扩"战略破解扭亏困局,内容包括强化文旅主业、优化资产结构、发展数智文旅、康养旅居、教育研学、AI文旅及低空经济等新业态 [2][10] - 公司发展路径为"扎根桂林、深耕广西、拓展东盟",并以"存量优化、疑难化解、增量提升、资本赋能"为主线,旨在提升市值 [10] - 公司表示将积极把握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机遇,围绕技术、产品、营销、内控、活动五个维度全面发力,并加强应收账款催收 [3] - 目前相关战略举措的效果尚未显现,在2024年再度亏损超2亿元、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仍为负值的背景下,战略成效待验证 [2][10]
景俊美:文化科技融合赋能城市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9-25 08:07
论坛形态创新 - 论坛形态发生范式革新,从阶段性活动转变为“永远在线”的平台,设立了常设机构并精选举办场地 [1] - 开创性设立“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将太庙、天坛、钟鼓楼等17处历史文化场所转化为常态化文化交流空间 [1] - 崭新的论坛模式打破了传统论坛的时空限制,使文化交流渗透到城市肌理 [2] 文化活动内容 - “艺相聚,光同途”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包含两大主题单元,共邀约9个国家14部优秀剧目进行42场演出 [2] - 戏剧邀请展推出“1+2+4”模式,即一场开闭幕式、两个主题单元演出和四大板块配套活动,并探索“戏剧+”的多维呈现 [2] - 配套活动包括戏剧工作坊、高清影像放映、艺术讲座和戏剧赏析,并通过“票根经济”串联多层级文化消费链 [2] 文化与科技融合 - 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核心议题,体现了行业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 [3] - 宏恩观被改造为数字艺术空间,使用15台投影机打造沉浸式3D互动与VR体验,是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典型案例 [3] - 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及国内外嘉宾便捷参与,提升了论坛的思想性和国际影响力 [3] 文化产业经济地位 - 文化产业已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增长点,2024年文化核心领域实现收入20951.5亿元,同比增长7.6% [4] - 北京拥有16家国家文化和科技示范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一 [4] - 论坛举办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等配套活动,旨在促进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资源整合与创新合作 [4]
文化科技融合赋能城市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9-25 07:34
论坛形态创新 - 论坛形态发生范式革新,从阶段性活动转变为设立常设机构的全年在线平台,打造“永远在线的北京文化论坛” [1] - 开创性设立“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将太庙、天坛、钟鼓楼等17处历史文化场所转化为常态化文化交流空间,实现空间资源的活化利用 [1] - 崭新的论坛模式打破了传统论坛的时空限制,使文化交流渗透到城市肌理 [2] 文化活动与产业联动 - “艺相聚,光同途”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包含两大主题单元,共邀约9个国家14部优秀剧目进行42场演出 [2] - 邀请展探索“戏剧+”多维呈现,通过“票根经济”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多层级文化消费链 [2] - 戏剧工作坊、高清影像放映等活动以戏剧为载体,搭建国际层面的对话与合作桥梁 [2] 文化与科技融合 - 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核心议题,反映行业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 [3] - 宏恩观转型为数字艺术空间,使用15台投影机打造沉浸式3D互动与VR体验,是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典型案例 [3] - 行业拥有16家国家文化和科技示范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一 [4] 文化产业发展 - 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增长点,2024年文化核心领域实现收入20951.5亿元,同比增长7.6% [4] - 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着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催生了城市经济的新形态 [4] - 论坛举办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等配套活动,旨在促进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资源整合与创新合作 [4]
数智游玩法“上新” 厦门鼓浪屿“热力值”持续攀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5:26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携手厦门市人民政府合作打造中国首个世遗元宇宙项目鼓浪屿元宇宙数智空间 成为集旅游吸引 情感联结 文化认同 社交分享于一体的数智文旅新地标 [1] - 公司通过三位一体创新模式升级鼓浪屿数智游产品体验 涵盖元宇宙社交新场景 智慧服务新体验 文商旅联动新生态 提供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的一站式文旅服务 [2] - 公司创新打造覆盖线上线下的鼓浪屿数智游产品服务 其中线上平台以数字化方式提供突破时空限制的沉浸体验 让用户随时随地云游全岛并规划行程 [2] - 公司推出国内首个鼓浪屿IP主题XR大空间《琴岛奇遇》 7月20日起限时登陆鼓浪屿龙头路165号 迅速跻身厦门暑期亲子游热门目的地 [4] 技术应用与平台特性 - 鼓浪屿元宇宙数智空间精准还原岛上77处重点建筑和申遗建筑 提供7处国有景点视觉融合体验 10条文旅主题路线以及80处文旅看板 数字岛民 金牌导游 AI-NPC等数字功能 [3] - 平台结合音乐文化特色推出屿宙音浪节活动 通过互动签到 任务奖励等方式增强社交属性 让全球用户感受音乐之岛氛围 [3] - 线下AR互动体验次数已突破10000次 成为游客探索琴岛的新方式 [4] 行业影响与战略方向 - 数智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文旅发展 激发年轻群体文旅消费热情 [5] - 通过文化传承数智化 旅游服务智慧化 商业生态协同化的创新路径 打造贯穿线上线下的沉浸式文旅体验 [5] - 以科技为笔 文化为墨 为鼓浪屿谱写数智文旅新篇章 为厦门文旅消费注入强劲动能 [2]
从“向新”到“向心” 这场顶流文旅盛会指引文旅未来
长江日报· 2025-09-15 08:35
展会核心成果 -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现场文化产品及旅游商品交易额达1.7亿元,产业洽谈活动达成合作交易8.1亿元,文旅项目集中签约金额达232.8亿元 [3] - 展会三天吸引观众22.5万人次,其中半数来自外地,带动武汉市整体订房量同比增长43.5%,订单金额同比增长42.9% [4] - 飞猪报告显示武汉位列国内中秋国庆假期最热门出游城市前十,同期启动金秋旅游季,将展会热度延伸至全城 [18] 文化创意产品表现 - 中国国家博物馆凤冠系列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在开售40分钟后售罄,故宫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及甘肃省博物馆等多款文创产品出现售罄后补货再售罄现象 [9] - 文创产品成功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对接,例如秦简造型LED屏、新疆“馕来了”卡通IP等,通过情感共鸣吸引消费者 [10] - 文创销售不仅提升商品交易额,更强化了文化体验,推动博物馆文创店成为文旅打卡点 [9] 数字科技与文旅融合 - 博览会展示多项数智技术应用,包括直径14米的8K沉浸式LED球幕吸引超万人次体验,VR设备让游客虚拟登顶武当山,AI全息旅拍5分钟生成虚拟旅拍大片 [10] - 科技企业展商指出VR虚拟技术、全息旅拍装置及球幕影院已具备广泛应用前景,欻与无影公司发布全球首款多业态文旅沉浸式球幕空间并收获10个意向大单 [13] - 数智文旅专场达成3.1亿元交易额,推动智能导览机器人采购及景区数字化改造,加速技术供需对接与成果转化 [17] 产业生态与跨界合作 - 美食展区内蒙古烧卖首日售罄,青岛啤酒日均补货1000斤,武汉福生通用航空达成2笔飞机交易意向订单,总金额2400万元,体现从餐饮到航空的产业链联动 [14] - 海外旅行商B2B洽谈中,50家海外客商与100家国内资源方匹配,促成26对签约及8200万元交易,为武汉文旅注入国际资源 [17] - 集中签约项目覆盖国际合作、业态创新及科技文化融合等领域,超232亿元资金注入推动武汉从旅游目的地向文旅产业创新高地转型 [17] 城市品牌与长期影响 - 博览会通过免费开放、线上线下联动及多元活动设计,强化市民参与感,提升城市文化自信,形成“全城狂欢”效应 [8][18] - 人机共舞表演、文创盲盒等元素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增强城市文化影响力,为武汉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提供支撑 [18] - 展会融合科技探索与人文温度,既展示产业创新动能,也强化城市认同与产业协同,带来长期信心与机遇 [21]
促进文旅消费升级 第九届丝博会首次设立文旅消费展
搜狐财经· 2025-05-22 15:06
文旅消费展概况 -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开幕,文旅消费展为核心主题展之一,展览面积10000平方米,汇聚70余家文旅企事业单位参展 [1] - 文旅消费展设置文旅主题、文娱演艺、非遗国潮、赛事四大板块,采用"场景化展示、互动式体验、全链化对接"策展理念,打造"展销一体"的文旅产业链对接平台 [1] - 展会重点引进文旅科技、夜间经济、数字创意、特色IP、沉浸式体验等消费驱动型企业,集中展示文旅产业优质产品和新业态、新产品、新成果 [3] 参展内容与特色 - 西安展厅以"唐诗里的长安"为主题,融合数字科技与城市风貌,渭南展厅以"黄河华山・家在渭南"占据最大展位,汉中展厅融合两汉三国文化与秦巴生态,延安展厅复刻红色历史场景,商洛展厅展现秦岭生态与非遗技艺 [5] - 展会展示内容包括陕西云图书馆战略发布、非遗技艺与当代珠宝设计、科技与文旅融合成果、广府老字号美食等 [5] - 展会设置300平方米沉浸式舞台区,采用动态分区设计聚焦文旅项目路演与推介,通过"文旅项目招商推介会"与"丝路演艺嘉年华"双线并行模式构建推广平台 [6] 科技与文旅融合 - 展会集中展示智慧导览、虚拟旅游、在线预订等数字化服务,推动"千年古都"向"数字文旅标杆"转型 [8] - 陕文投集团展示《尘封的帝国—秦始皇陵》X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展示数字编年史影像墙与智能推荐引擎,陕西云图书馆战略发布连接传统与现代 [8] - 展会期间将举办23场主题推介与14场文化展演,非遗展演单元包括陕北说书、壶口斗鼓、宜川胸鼓等20余场民俗演绎 [8] 政企联动与全民共享 - 文化和旅游项目专场推介会精选全省及跨区域优质文旅项目,通过路演、签约等形式搭建资源对接与资本引流的桥梁 [11] - 展会设置华服展演、电子竞技、非遗手作体验等互动项目,安康市展示龙舟节文化,铜川市推出古法药膳品鉴与针灸体验,陕西省图书馆展示古籍文创盲盒等"轻量化"产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