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新通话

搜索文档
共赴碳硅融合的时代之约
搜狐网· 2025-10-10 09:07
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人类社会,碳基文明与硅基文明的相遇,让人类与智能的共生理念走入现实。理 解"碳硅共生",即理解人类文明未来的可能方向。碳硅共生分为工具性共生、生理性共生、认知性共生 和存在性共生。 工具性共生是现在我们所处的阶段,AI 作为强大的工具,延伸了我们的大脑,主动权仍在人类手中。 生理性共生是指技术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人类通过各种技术增强自己,实现"碳硅共生"在物理层面 的融合,诸如植入式医疗设备、脑机接口等。认知性共生则认为 AI 不再是工具,而是拥有理解、推理 甚至创作能力的合作伙伴,人与 AI 协作共赢,形成集体的智能,这是思维层面的深度共生。存在性共 生是最富有争议的层面,意识上传、数字永生,人类与 AI 融合形成新的物种,碳硅共生界限模糊,形 成新的存在形式。 碳硅共生模式如何演进?这关乎技术的迭代,更关乎人类自身命运的走向。从中国政策层面看,碳硅共 生的双重属性在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政策中实现了从"理念共识"到"制度实践"的跨越。 AI 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写入国家战略 AI for Life:"硅基伙伴"深度对齐人类需求,重塑数智生活方式。AI 从工具升级为主动响应的生活协同 者 ...
网龄越长越值得信赖:中国移动以“三重礼”书写数字时代的陪伴经济学
环球网· 2025-09-30 08:52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推出“网龄成长计划”,将用户的长期陪伴价值转化为具体的生活与金融权益,旨在提升用户忠诚度并拓展服务边界 [1] - 该计划以“网龄越长越值得信赖”为核心,通过“网龄三重礼”将通信信用打造为连接用户美好生活的桥梁 [1] - 此举被视为公司在数字经济时代通过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民生福祉的创新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服务范式 [6] 网龄成长礼 - 用户可根据网龄值领取腾讯视频、QQ音乐等热门视听会员权益,或在移动云盘AI权益、AI视频彩铃、5G新通话等四项科技服务中自由选择 [3] - 权益回馈礼每月赠送1-3GB通用流量包月券,以缓解用户流量焦虑 [3] - 服务保障礼提供紧急开机、补换卡等服务,确保通信畅通 [3] 金融惠贷礼 - 公司与浦发银行合作,推出信贷优惠,用户网龄越长,贷款利率越低 [4] - 活动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用户可根据网龄成长值领取不同折扣的利率券,V1至V5用户享受基于同期LPR的98折至85折利率优惠 [4] - 优惠适用于浦发银行“号闪贷”产品,最高额度30万元,最长还款期限7年,额度可循环使用 [4] 网龄生日礼与惊喜礼 - “网龄生日礼”使用户在入网日当月可领取至高6张5元话费券或至多2张30元电影券 [5][6] - “网龄惊喜礼”为不同网龄用户提供每月专属抽奖机会,奖品涵盖高德打车、饿了么外卖、加油卡、宇树机器狗等权益 [6] - 每月20-22日为“网龄福利日”,提供衣食住行等不同主题的限时秒杀福利 [6] 行业意义与公司战略 - 该计划是通信服务转化为赋能用户美好生活的创新实践,为通信行业塑造了服务新范式 [6] - 公司未来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更智能、便捷、贴心的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 [6]
前沿科技重塑服务贸易新场景
北京青年报· 2025-09-11 01:44
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 - 迎宾机器人"夸父"具备迎宾 走秀 打太极等复杂动作能力 头部装有深度摄像头及3D激光雷达 可进行智能语音交互 目前上百台正开展数字训练 将在北京多场景落地应用[2] - 便利店机器人"盖博特"实现自动寻货取货功能 通过手臂吸盘操作货物 已在北京10家药店应用并实现24小时无人运营[2] - 便利店机器人"小鹿"完成扫码下单到递送商品全流程耗时不到30秒 此类24小时无人便利店已在石景山落地运营[2] 5G与AI技术融合应用 - 中国移动5G新通话实现实时中英同声传译 系统通过大模型翻译仅需几秒钟延迟 同时提供通话速记服务并以短信形式发送[2] - 智能陪练产品"天天八段锦"通过识别用户骨骼节点实时捕捉动作 与标准动作对比后给出智能评分并生成薄弱环节报告[2] - AIGC技术实现"一图换装 一语成歌"功能 上传照片可生成专属数字人形象并搭配服饰 说歌词可自动谱曲生成专属歌曲[3] 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 - 《梦回圆明园》VR项目1:1复刻历史古迹 结合数字建模与空间计算技术 复原圆明园全盛时期建筑群包括海晏堂十二兽首[3] - 项目采用大空间追踪技术LBSS 融合虚拟现实与AI交互 实现乘飞毯穿越屋顶 转动齿轮时光流转等沉浸式体验[3] - 颐和园数字人客服"小颐"能在1秒内根据游客需求生成定制行程单 实现与传统服饰数字人的实时对话交互[3] 服务贸易技术集成 - 服贸会构建"5G生活全链条场景"模拟外国友人入关到出关全流程 覆盖衣 食 住 行 游 购 娱七大环节[2] - 展会大规模采用AIGC互动与XR/VR沉浸式体验 突破传统实拍限制 实现文化遗产"复活"与传统文本焕新[3] - 技术集成重构"人 城 展"互动逻辑 展现服务贸易对城市肌理重塑与产业动能激活的作用[2]
为千万用户共筑反诈防线:中国移动“防诈保障服务”交出安全新答卷
环球网· 2025-08-08 19:33
中国移动防诈保障服务 - 公司依托5G通信网络与实名认证体系推出的防诈保障服务已覆盖31个省(区、市),累计为超过1000万名用户提供电信网络诈骗风险兜底 [1] - 公司构建了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智能防诈体系,能够实时监测并拦截诈骗电话和短彩信,通过深度学习用户行为模式精准识别潜在诈骗风险 [3] - 公司重点聚焦老年群体、城乡家庭及在校学生等易受骗人群,推出专项方案,包括为银发人群提供基础保障及语音导航理赔服务,联合全国107所高校开展"防诈进校园"活动 [3] 技术拦截与理赔机制 - 公司融合5G新通话、移动安全管家等产品,累计拦截诈骗电话3.2亿次、诈骗短彩信27.6亿条 [3] - 公司建立"30日快速理赔"机制,公安机关立案后30天未追回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全额赔付,平均理赔时效仅4.2个工作日 [3] - 服务团队协助用户收集立案证明、转账记录、被骗经过等证据材料,推动快速理赔流程 [3] 区域合作与服务案例 - 公司各省公司与属地反诈中心紧密合作,联合成立反诈工作小组,专人定期对在保期客户数据进行比对,江西、北京等地已初步建立联动机制 [4] - 武汉70岁的毛婆婆遭遇"冒充公检法"骗局,5天内收到5万元理赔 [4] - 广西柳州周女士被虚假会议软件转走3万元,3个工作日完成赔付 [4]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刘女士遭遇二维码诈骗,在营业厅协助下完成理赔 [4]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在三年内将防诈保障服务用户扩展至5000万,重点向偏远县域、老年群体、在校学生倾斜 [4] - 公司将持续迭代"羲和·防诈卫士"技术体系,引入AI语音克隆识别、实时位置核验等新能力 [4]
从WAIC2025看行业发展趋势:运营商“AI+”规模化落地,推动行业范式跃迁
中银国际· 2025-08-01 17:04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6-12个月内表现强于基准指数 [11] 核心观点 - AI浪潮下运营商将显著受益于智算业务带来的业绩增长及价值重估,同时运营商是AI链中防御型成长资产,既有成长性,也有稀缺性 [3] - 电信运营商已从传统通信运营商蜕变为"AI基础设施提供商+行业赋能者+安全守护者",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1] - 国产技术从"可用"迈向"好用",为数字经济提供可复制的运营商方案 [5] 运营商AI能力展示 - 中国电信: - 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接入自建32EFLOPS算力及57家合作伙伴 [5] - "预警-测评-防护-运营"四位一体AI安全中枢可提前72小时预测网络攻击路径,准确率达98.5% [5] - 星辰纺织智能体通过工艺参数智能调控,助力长三角企业生产效率提升20%,长疵检出率超99% [5] - 中国联通: - 自研30余款模型并引入百余款主流模型,医疗AI智能体中的肺结核辅助诊断模型准确率超95% [5] - 通通宠・AI与UniAI+覆盖家庭陪伴与企业数字化场景 [5] - 中国移动: - 5G新通话推出AI速记、通话字幕与智能翻译功能,实现"零门槛"智能应用 [5] 算网协同创新 - 中国电信广域智联技术将千亿参数大模型分布式训练性能提至单数据中心效能的97%以上,带宽收敛比达32:1 [5] - 中国联通算力精品网出省带宽达到4.7T,形成高品质算力底座 [5] - 中国电信单业务加密带宽达400G,传输带宽提升4倍,单比特成本下降30%、能耗降低40% [5] 算力基建投入与业绩 - 中国移动计划投向算力领域373亿元人民币,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算力投资同比均增超20% [5] - 中国联通采购通用服务器87,020台,其中国产服务器占比超90% [5] - 中国移动芯片国产化算力占比超85%,拥有全球运营商最大的单体液冷智算中心 [5] - 中国联通算网数智业务收入占服务收入的24%,同比提升9.6% [5] - 中国电信云计算等新兴业务比重已升至四分之一,同比增长10.6% [5] - 中国移动云收入破千亿,同比增长20.4% [5]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3] - 建议关注运营商合作算力服务商:润泽科技、平治信息、中贝通信、中兴通讯、烽火通信、紫光股份等 [3]
上半年中国各地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两位数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7-22 23:57
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 - 上半年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867亿GB 同比增长16 4% [1] - 截至6月末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 92亿户 比上年末净增2141万户 [1] - 6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20 75GB/户·月 同比增长14 4% 比上年底高1 05GB/户·月 [1] 地区流量增速 - 上半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分别同比增长15 7%、16 7%、15 4%和25 8% [1] 新兴业务发展 - 5G新通话、直播短视频、云游戏等新兴业务蓬勃发展 [1] - 大模型类APP与AI智能终端协同发展 [1] - 数字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1] 电信业务表现 - 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 [1] - 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 3% [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截至6月末5G基站总数达454 9万个 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5 7% [2] - 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1 18亿户 [2] - 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28 31亿户 比上年末净增1 75亿户 [2]
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 信息通信业总体运行平稳
经济日报· 2025-07-20 08:49
电信业务发展 - 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达9055亿元[1] - 5G新通话、直播短视频、云游戏等新兴业务蓬勃发展,大模型类APP与AI智能终端协同发展[1] -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1] - 5G融合应用已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建设超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1] 网络基础设施 - 截至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用户普及率超79%[1] - 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数达3022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1] - 下一步将持续提升5G和千兆光网覆盖,推进5G-A、万兆光网试点部署[1] 电子信息制造业 - 上半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2] - 前5个月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同比增长11.2%[2]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6721亿元,同比增长12.8%[2] 云计算与大数据 - 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5855亿元,同比增长11.2%[2]
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5.7%
证券日报· 2025-07-19 00:09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情况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 [1]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 [1] - 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呈现"向稳、向新、向优"特点,新型工业化取得积极成效 [1] 电信业务发展 - 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达9055亿元 [2]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普及率超79%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万兆光网试点部署顺利开展 [2] - 5G融合应用覆盖国民经济86个大类,"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1.85万个 [2] - 行政村通5G比例超90%,实现"村村通宽带、乡乡通5G" [2] 信息通信业未来规划 - 持续提升5G和千兆光网覆盖,推进5G-A、万兆光网试点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 [3] - 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协同 [3] - 加速5G-A产品研发,推进6G技术布局和产业生态培育 [3] - 有序推进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支持外资企业参与试点 [3] 中小企业发展 - 累计培育1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 上半年服务中小企业超360万家,达成融资意向510亿元,技术成果转化合同金额86亿元 [4]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规模突破1.2万亿元,企业平均获3400万元支持 [4] - A股市场为工信领域企业募集资金1488亿元,同比增长51.6% [5] 产融合作未来方向 - 完善全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推动产品服务创新 [5]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健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功能 [5] - 推进66个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5]
5G-A现已进入西藏?中国移动联手中兴通讯持续加强西藏网络基础设施
新浪科技· 2025-07-10 20:08
中国移动西藏公司5G/5G-A网络建设成果 - 中国移动西藏公司累计投入超200亿元建设5G基站超9000个,实现市、县、乡5G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超86% [1] - 公司在拉萨高新区投资7.39亿元建设数据中心,推进西藏"算力珠峰"行动计划 [1] - 上线5G新通话、FTTR等产品,推动玉龙铜矿5G专网、那曲政务云等多领域融合项目 [1] 西藏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施工人员在零下20℃低温、雪崩落石等危险环境下完成光缆埋设和基站建设 [1] - 优质网络基础设施使西藏地区人民工作和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1] - 加强了西藏区域通信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布局 [1] 5G-A网络发展进展 - 中国移动西藏公司日喀则分公司携手中兴通讯在珠穆朗玛峰成功开通5G-A基站 [2] - 2024年开始在拉萨、日喀则等地启动5G-A网络建设 [2] - 已在县城及以上区域开通超过5000个基站的RedCap功能,支持物联网、车联网等新业务 [2]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把5G-A RedCap功能推向乡镇,支持更大范围内的数智化业务创新 [2] - 探索低空无人机应用,拓展高原巡逻、无人机观光、智慧牧场等市场 [2]
中国移动(600941):国内稀缺核心资产,高分红高股息价值凸显
中泰证券· 2025-06-18 20: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通信运营商,近年来在云计算、新兴业务领域持续快速发展,随着大模型应用快速发展,有望带来云/IDC价值重估,且高分红高股息价值凸显,与国际主流通信运营商估值对比仍凸显其价值低估,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和EPS将实现增长 [6] 各部分总结 公司概况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网络、客户、收入规模第一的通信信息服务商,2023年营收破万亿,2024年12月移动客户总数达10.04亿户 [10] - 主营业务包括个人、家庭、政企和新兴市场,正从传统通信运营商向新一代通信与信息技术综合业务服务商转变 [12] - 实控人为国资委,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合计控股69.20%,还设立省级子公司和专业分公司 [15] - 高管团队具备丰富通信运营商从业经验和深厚专业技术背景 [17] - 2020年和2022年执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19] - 2024年在港股市场累计回购310.50万股,回购总金额达2.05亿元,重视市值管理 [21] 经营情况 - 2022 -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0.49%/7.69%/3.12%/0.02%和8.21%/5.03%/5.00%/3.45%,经营业绩有望持续稳健增长 [23] - 2022 - 2024年,无线上网业务收入占比下降,应用及信息服务和有线宽带业务收入占比上升,主要受数字化转型和新兴技术驱动 [27] - 2023 - 2025Q1,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3037.80/3157.41/313.17亿元,现金储备丰富,毛利率、净利率和各项费用率基本稳定 [28] 四大业务 - 个人市场:公司打造三大客户品牌,坚持“连接+应用+权益+硬件”策略,推进AI+信息服务收入增长动能转换 [34] - 家庭市场:构建“全千兆+云生活”智慧家庭生态,推动“千兆+FTTR”连接、“AI+智家”应用和智家服务升级 [34] - 政企市场:以“网+云+DICT”规模拓展,创新打造“AI+DICT”能力,构建“三化”解决方案运营体系,算力网络布局覆盖全量“东数西算”枢纽节点 [34] - 新兴市场:推动国际业务、数字内容、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四大板块创新拓展,加强优质产品和解决方案出海,推进海外数字基础设施升级 [34] 各市场情况 - 个人市场:2024年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14亿户,公司5G网络客户数为5.52亿户,实际使用率为55%,未来需关注5G套餐和实际使用5G网络用户渗透率 [36] - 家庭市场:2024年IPTV用户总数达4.08亿,移动家庭宽带客户数达2.78亿,千兆宽带渗透率提高,家庭综合ARPU持续提升,公司家庭市场收入保持正增长 [50][54][59] - 政企市场:2020 - 2024年政企客户数从1384万户增至3259万户,移动云收入2024年突破千亿,增速20.4%,公司加强算力投入布局,国内市场份额和业绩排名持续提升 [62][65][67] - 新兴市场:2021 - 2024年数字内容收入CAGR为21.79%,国际业务收入2024年达228亿元,同比增长10.2%,新兴业务收入增速较快但占比小,未来增长空间大 [79][84][86] 红利资产 - 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为7387.72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各分项成本有不同变化 [88] - 公司总资本开支数值和占收比持续下降,2024年为1640亿元,同比下降10.48%,2025年计划为1512亿元,结构上转向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93] - 2015 - 2024年股利支付比例逐年增长,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超1000亿元,股利支付率为72.82%,未来3年有望提升至75%以上 [102] - 2024年每股股利为4.69元,同比增长3.99%,中国移动(H)连续多年保持7%以上静态股息率,A股股息率为3.95%,红利资产属性明显 [10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755.70、11149.64、11585.78亿元,无线上网业务收入将下降,信息技术应用及服务收入将增长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