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新通话
搜索文档
筑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5G创新应用激活新动能
中国经营报· 2025-10-18 02:28
5G网络基础设施成就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较2020年增长5倍 [1] - 千兆宽带用户数达2.26亿户较2020年增长34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 - 5G成为支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前沿技术与民生场景深度融合的核心载体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1] 5G新通话发展现状与目标 - 产业目标为到2027年年底中国5G新通话用户规模突破1亿 [2] - 截至2025年国内主流品牌超80款机型支持新通话用户总数突破5000万形成标准网络终端的完整产业链 [5] -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有超过4000万用户订购使用5G新通话业务交互类业务如屏幕共享内容分享智能客服等于2025年陆续启动商用 [7] 5G新通话技术特性与应用 - 5G新通话利用5G网络高带宽低时延特性及IMS数据通道能力将传统语音通话升级为集趣味通话内容分享智能客服主叫名片远程协助等于一体的全互动体验 [2][3] - 具体应用包括高清实时视频屏幕文件共享实时翻译AR标记等重新定义通话边界 [3] - 基于VoNR和IMS数据通道5G新通话将数据流与语音视频流深度融合使通话变为实时可交互的智能平台 [6] 运营商部署进展与动因 - 中国移动于2022年4月率先发布5G新通话产品成为全球首个试商用的电信运营商2023年完成新通话一期网络部署支撑6项业务上线 [3][4] - 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紧密合作完成基于共建共享5G网络的5G新通话对接联测并在深圳杭州等城市开通超清视频语音通话服务实现跨运营商互联互通 [3] - 运营商加码5G新通话的直接动因是传统业务进入瓶颈需创新第二增长曲线通过增值服务提升ARPU值并从流量经营转向体验经营 [6] 产业生态与支持 - 设备商如华为提供VoNR新通话的端到端方案并在媒体处理云化核心与能力开放上投入降低运营商部署门槛 [7] - 政策引导下产业已协同制定10余项行业及团体标准覆盖技术接口安全防护等关键环节为行业发展筑牢底座 [8]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于2025年启动5G新通话运营商互联互通测试规范3GPP R18定义的技术架构已趋稳定 [2][5] 面临的挑战 - 技术标准不统一被终端厂商如小米指为5G新通话最突出的落地障碍 [7] - 商业模式是重大挑战计费分润与合作模式尚未形成行业通行模板运营商需制定能吸引用户且覆盖成本的资费策略 [8] - 若运营商无法提供差异化且易被市场接受的价值主张OTT的替代性服务仍将蚕食其潜在收入 [8]
共赴碳硅融合的时代之约
搜狐网· 2025-10-10 09:07
碳硅共生概念与演进 - 碳硅共生分为工具性共生、生理性共生、认知性共生和存在性共生四个阶段,目前处于工具性共生阶段,AI作为人类大脑的延伸工具[1] - 生理性共生指技术成为身体一部分,如植入式医疗设备和脑机接口,实现物理层面融合[1] - 认知性共生中AI成为拥有理解、推理和创作能力的合作伙伴,形成集体智能[1] - 存在性共生涉及意识上传和数字永生,人类与AI融合形成新物种[1] - 碳硅共生模式演进关乎技术迭代和人类命运走向,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政策实现从理念共识到制度实践的跨越[1] 国家战略与产业融合 - 国务院将AI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写入国家战略,与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形成政策联动[2] - 政策目标是将硅基智能技术活力转化为碳基社会发展动能,使共生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载体,服务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0%的目标[2] - AI在工业领域优化工艺,推动钢材精度达标率提升和能耗下降,节约大量成本[2] - 制造业中AI实现分钟级量产,排产时间大幅压缩,产品缺陷率达全球顶尖水平[2] - 农业中AI农技平台秒级识别病虫害,准确率近98%,带动优质果率提升并减少农药滥用[2] 中国移动AI for LPG战略 - 中国移动实施AI+行动,拓展人工智能在生活、生产、治理三大维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5] - AI for Life将AI从工具升级为生活协同者,构建覆盖智能入口、产品和终端的全场景服务体系,包括灵犀智能体、视频彩铃和5G新通话等AI化产品[5][6] - AI for Production推动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转型,通过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智能生产体系催生碳硅混编班组和数字孪生工厂[6] - AI for Governance构建人机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通过城市超脑和乡村智脑实现资源精准配置与科学决策[6] - 中国移动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九天大模型灵犀2.0智能体和AI+新型工业化解决方案,在MWC巴塞罗那展示通感算智和无源物联成果[7] 技术应用与生态合作 - 5G-A通感一体技术实现通信和感知双重功能,算网大脑为东数西算工程提供关键支撑[7] - 中国移动共建量子生态联盟,推动量子技术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7] - 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以碳硅共生为主题,探讨人类与AI协同发展,涵盖12场垂直领域分论坛[7][8] - 华为、中兴、高通、荣耀等百余家全球合作伙伴将参与大会,展示AI赋能生活的实景应用,如智能管家自动规划行程和预约充电桩[8][9] - 大会呈现Basic6+科创成果,包括碳硅混编班组模拟工业流程和数字孪生工厂实时优化生产调度[9]
网龄越长越值得信赖:中国移动以“三重礼”书写数字时代的陪伴经济学
环球网· 2025-09-30 08:52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推出“网龄成长计划”,将用户的长期陪伴价值转化为具体的生活与金融权益,旨在提升用户忠诚度并拓展服务边界 [1] - 该计划以“网龄越长越值得信赖”为核心,通过“网龄三重礼”将通信信用打造为连接用户美好生活的桥梁 [1] - 此举被视为公司在数字经济时代通过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民生福祉的创新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服务范式 [6] 网龄成长礼 - 用户可根据网龄值领取腾讯视频、QQ音乐等热门视听会员权益,或在移动云盘AI权益、AI视频彩铃、5G新通话等四项科技服务中自由选择 [3] - 权益回馈礼每月赠送1-3GB通用流量包月券,以缓解用户流量焦虑 [3] - 服务保障礼提供紧急开机、补换卡等服务,确保通信畅通 [3] 金融惠贷礼 - 公司与浦发银行合作,推出信贷优惠,用户网龄越长,贷款利率越低 [4] - 活动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用户可根据网龄成长值领取不同折扣的利率券,V1至V5用户享受基于同期LPR的98折至85折利率优惠 [4] - 优惠适用于浦发银行“号闪贷”产品,最高额度30万元,最长还款期限7年,额度可循环使用 [4] 网龄生日礼与惊喜礼 - “网龄生日礼”使用户在入网日当月可领取至高6张5元话费券或至多2张30元电影券 [5][6] - “网龄惊喜礼”为不同网龄用户提供每月专属抽奖机会,奖品涵盖高德打车、饿了么外卖、加油卡、宇树机器狗等权益 [6] - 每月20-22日为“网龄福利日”,提供衣食住行等不同主题的限时秒杀福利 [6] 行业意义与公司战略 - 该计划是通信服务转化为赋能用户美好生活的创新实践,为通信行业塑造了服务新范式 [6] - 公司未来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更智能、便捷、贴心的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 [6]
前沿科技重塑服务贸易新场景
北京青年报· 2025-09-11 01:44
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 - 迎宾机器人"夸父"具备迎宾 走秀 打太极等复杂动作能力 头部装有深度摄像头及3D激光雷达 可进行智能语音交互 目前上百台正开展数字训练 将在北京多场景落地应用[2] - 便利店机器人"盖博特"实现自动寻货取货功能 通过手臂吸盘操作货物 已在北京10家药店应用并实现24小时无人运营[2] - 便利店机器人"小鹿"完成扫码下单到递送商品全流程耗时不到30秒 此类24小时无人便利店已在石景山落地运营[2] 5G与AI技术融合应用 - 中国移动5G新通话实现实时中英同声传译 系统通过大模型翻译仅需几秒钟延迟 同时提供通话速记服务并以短信形式发送[2] - 智能陪练产品"天天八段锦"通过识别用户骨骼节点实时捕捉动作 与标准动作对比后给出智能评分并生成薄弱环节报告[2] - AIGC技术实现"一图换装 一语成歌"功能 上传照片可生成专属数字人形象并搭配服饰 说歌词可自动谱曲生成专属歌曲[3] 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 - 《梦回圆明园》VR项目1:1复刻历史古迹 结合数字建模与空间计算技术 复原圆明园全盛时期建筑群包括海晏堂十二兽首[3] - 项目采用大空间追踪技术LBSS 融合虚拟现实与AI交互 实现乘飞毯穿越屋顶 转动齿轮时光流转等沉浸式体验[3] - 颐和园数字人客服"小颐"能在1秒内根据游客需求生成定制行程单 实现与传统服饰数字人的实时对话交互[3] 服务贸易技术集成 - 服贸会构建"5G生活全链条场景"模拟外国友人入关到出关全流程 覆盖衣 食 住 行 游 购 娱七大环节[2] - 展会大规模采用AIGC互动与XR/VR沉浸式体验 突破传统实拍限制 实现文化遗产"复活"与传统文本焕新[3] - 技术集成重构"人 城 展"互动逻辑 展现服务贸易对城市肌理重塑与产业动能激活的作用[2]
为千万用户共筑反诈防线:中国移动“防诈保障服务”交出安全新答卷
环球网· 2025-08-08 19:33
中国移动防诈保障服务 - 公司依托5G通信网络与实名认证体系推出的防诈保障服务已覆盖31个省(区、市),累计为超过1000万名用户提供电信网络诈骗风险兜底 [1] - 公司构建了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智能防诈体系,能够实时监测并拦截诈骗电话和短彩信,通过深度学习用户行为模式精准识别潜在诈骗风险 [3] - 公司重点聚焦老年群体、城乡家庭及在校学生等易受骗人群,推出专项方案,包括为银发人群提供基础保障及语音导航理赔服务,联合全国107所高校开展"防诈进校园"活动 [3] 技术拦截与理赔机制 - 公司融合5G新通话、移动安全管家等产品,累计拦截诈骗电话3.2亿次、诈骗短彩信27.6亿条 [3] - 公司建立"30日快速理赔"机制,公安机关立案后30天未追回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全额赔付,平均理赔时效仅4.2个工作日 [3] - 服务团队协助用户收集立案证明、转账记录、被骗经过等证据材料,推动快速理赔流程 [3] 区域合作与服务案例 - 公司各省公司与属地反诈中心紧密合作,联合成立反诈工作小组,专人定期对在保期客户数据进行比对,江西、北京等地已初步建立联动机制 [4] - 武汉70岁的毛婆婆遭遇"冒充公检法"骗局,5天内收到5万元理赔 [4] - 广西柳州周女士被虚假会议软件转走3万元,3个工作日完成赔付 [4]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刘女士遭遇二维码诈骗,在营业厅协助下完成理赔 [4]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在三年内将防诈保障服务用户扩展至5000万,重点向偏远县域、老年群体、在校学生倾斜 [4] - 公司将持续迭代"羲和·防诈卫士"技术体系,引入AI语音克隆识别、实时位置核验等新能力 [4]
从WAIC2025看行业发展趋势:运营商“AI+”规模化落地,推动行业范式跃迁
中银国际· 2025-08-01 17:04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6-12个月内表现强于基准指数 [11] 核心观点 - AI浪潮下运营商将显著受益于智算业务带来的业绩增长及价值重估,同时运营商是AI链中防御型成长资产,既有成长性,也有稀缺性 [3] - 电信运营商已从传统通信运营商蜕变为"AI基础设施提供商+行业赋能者+安全守护者",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1] - 国产技术从"可用"迈向"好用",为数字经济提供可复制的运营商方案 [5] 运营商AI能力展示 - 中国电信: - 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接入自建32EFLOPS算力及57家合作伙伴 [5] - "预警-测评-防护-运营"四位一体AI安全中枢可提前72小时预测网络攻击路径,准确率达98.5% [5] - 星辰纺织智能体通过工艺参数智能调控,助力长三角企业生产效率提升20%,长疵检出率超99% [5] - 中国联通: - 自研30余款模型并引入百余款主流模型,医疗AI智能体中的肺结核辅助诊断模型准确率超95% [5] - 通通宠・AI与UniAI+覆盖家庭陪伴与企业数字化场景 [5] - 中国移动: - 5G新通话推出AI速记、通话字幕与智能翻译功能,实现"零门槛"智能应用 [5] 算网协同创新 - 中国电信广域智联技术将千亿参数大模型分布式训练性能提至单数据中心效能的97%以上,带宽收敛比达32:1 [5] - 中国联通算力精品网出省带宽达到4.7T,形成高品质算力底座 [5] - 中国电信单业务加密带宽达400G,传输带宽提升4倍,单比特成本下降30%、能耗降低40% [5] 算力基建投入与业绩 - 中国移动计划投向算力领域373亿元人民币,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算力投资同比均增超20% [5] - 中国联通采购通用服务器87,020台,其中国产服务器占比超90% [5] - 中国移动芯片国产化算力占比超85%,拥有全球运营商最大的单体液冷智算中心 [5] - 中国联通算网数智业务收入占服务收入的24%,同比提升9.6% [5] - 中国电信云计算等新兴业务比重已升至四分之一,同比增长10.6% [5] - 中国移动云收入破千亿,同比增长20.4% [5]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3] - 建议关注运营商合作算力服务商:润泽科技、平治信息、中贝通信、中兴通讯、烽火通信、紫光股份等 [3]
上半年中国各地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两位数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7-22 23:57
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 - 上半年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867亿GB 同比增长16 4% [1] - 截至6月末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 92亿户 比上年末净增2141万户 [1] - 6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20 75GB/户·月 同比增长14 4% 比上年底高1 05GB/户·月 [1] 地区流量增速 - 上半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分别同比增长15 7%、16 7%、15 4%和25 8% [1] 新兴业务发展 - 5G新通话、直播短视频、云游戏等新兴业务蓬勃发展 [1] - 大模型类APP与AI智能终端协同发展 [1] - 数字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1] 电信业务表现 - 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 [1] - 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 3% [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截至6月末5G基站总数达454 9万个 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5 7% [2] - 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1 18亿户 [2] - 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28 31亿户 比上年末净增1 75亿户 [2]
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 信息通信业总体运行平稳
经济日报· 2025-07-20 08:49
电信业务发展 - 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达9055亿元[1] - 5G新通话、直播短视频、云游戏等新兴业务蓬勃发展,大模型类APP与AI智能终端协同发展[1] -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1] - 5G融合应用已融入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6个,建设超1.85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1] 网络基础设施 - 截至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用户普及率超79%[1] - 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数达3022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1] - 下一步将持续提升5G和千兆光网覆盖,推进5G-A、万兆光网试点部署[1] 电子信息制造业 - 上半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2] - 前5个月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同比增长11.2%[2]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6721亿元,同比增长12.8%[2] 云计算与大数据 - 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5855亿元,同比增长11.2%[2]
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5.7%
证券日报· 2025-07-19 00:09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情况 -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 [1]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 [1] - 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呈现"向稳、向新、向优"特点,新型工业化取得积极成效 [1] 电信业务发展 - 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达9055亿元 [2]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普及率超79%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万兆光网试点部署顺利开展 [2] - 5G融合应用覆盖国民经济86个大类,"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1.85万个 [2] - 行政村通5G比例超90%,实现"村村通宽带、乡乡通5G" [2] 信息通信业未来规划 - 持续提升5G和千兆光网覆盖,推进5G-A、万兆光网试点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 [3] - 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协同 [3] - 加速5G-A产品研发,推进6G技术布局和产业生态培育 [3] - 有序推进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支持外资企业参与试点 [3] 中小企业发展 - 累计培育1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 上半年服务中小企业超360万家,达成融资意向510亿元,技术成果转化合同金额86亿元 [4]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规模突破1.2万亿元,企业平均获3400万元支持 [4] - A股市场为工信领域企业募集资金1488亿元,同比增长51.6% [5] 产融合作未来方向 - 完善全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推动产品服务创新 [5]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健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功能 [5] - 推进66个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5]
5G-A现已进入西藏?中国移动联手中兴通讯持续加强西藏网络基础设施
新浪科技· 2025-07-10 20:08
中国移动西藏公司5G/5G-A网络建设成果 - 中国移动西藏公司累计投入超200亿元建设5G基站超9000个,实现市、县、乡5G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超86% [1] - 公司在拉萨高新区投资7.39亿元建设数据中心,推进西藏"算力珠峰"行动计划 [1] - 上线5G新通话、FTTR等产品,推动玉龙铜矿5G专网、那曲政务云等多领域融合项目 [1] 西藏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施工人员在零下20℃低温、雪崩落石等危险环境下完成光缆埋设和基站建设 [1] - 优质网络基础设施使西藏地区人民工作和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1] - 加强了西藏区域通信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布局 [1] 5G-A网络发展进展 - 中国移动西藏公司日喀则分公司携手中兴通讯在珠穆朗玛峰成功开通5G-A基站 [2] - 2024年开始在拉萨、日喀则等地启动5G-A网络建设 [2] - 已在县城及以上区域开通超过5000个基站的RedCap功能,支持物联网、车联网等新业务 [2]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把5G-A RedCap功能推向乡镇,支持更大范围内的数智化业务创新 [2] - 探索低空无人机应用,拓展高原巡逻、无人机观光、智慧牧场等市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