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智能网联

搜索文档
追风逐光,行稳致远——鄂尔多斯构筑“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矩阵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1 17:41
与此同时,以"链动未来 绿色共赢"为主题的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暨第二届鄂尔多斯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 胜区召开。 "新能源+"开启重塑 鄂尔多斯,能量满满。全市现有煤矿300余座,煤炭产能超9亿吨、产量超8亿吨,是中国地级市产煤冠军。"追风逐光"是当地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的 生动写照。据了解,当地风能、太阳能开发潜力达1.5亿千瓦以上,已批复风电光伏大基地超6000平方公里,获批新能源装机超8000万千瓦,居全国地级市 首位。 新能源倍增行动,使内蒙古各盟市、各旗县、各企业"闻风而动""向光而行",万马蹄如骤雨来。鄂尔多斯不失时机地推出了"新能源+"。 当地新能源产业和防沙治沙有机结合。登临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柴登嘎查50米高的瞭望塔,黄沙、蓝海、绿洲尽收眼底。东起准格尔旗、中经达 拉特旗、西至杭锦旗,总长400公里、平均宽5公里、场址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的"光伏长城"蔚为壮观。库布其沙漠里,蓝色的光伏长城将变身绿色的生态长 城,建成后可实现光伏治沙300万亩。 鄂尔多斯高新区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初心使命,产业聚链成群。目前,风电产业拥有中车和株洲时代2家公司 ...
锻造汽车产业创新“国家队”
中国经营报· 2025-07-19 05:17
汽车产业变革与中汽创智的战略定位 - 当前汽车产业正经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驱动的百年变局,中国汽车产业从"跟跑"向"领跑"转型,科技创新成为关键抓手 [2] - 中汽创智作为国家级创新平台,聚焦智能底盘、新能动力、智能网联三大核心技术领域,旨在突破"卡脖子"技术并构建产业生态 [2][3] - 公司由一汽、东风、兵装(长安)三家汽车央企联合成立,肩负保障供应链安全和推动协同创新的国家使命 [3][4] 核心技术突破与成果 - 在智能底盘、氢燃料膜电极、全固态电池电解质等领域实现多项行业第一,累计申请知识产权2717项,承担22项国家级科技专项 [8] - 通过"自主""组群""入群"三维创新模式快速突破技术瓶颈,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产学研用"协同生态 [8][16] - 发起"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和"星辰数据联盟"两项生态行动,标准化三家央企数据交换,已产生2000万元收益 [11] 战略调整与未来方向 - 新战略定位为"三家央企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领域的延伸创新体",聚焦"新能动力材料""共性智能底座""同源新型技术"三大领域 [4][5] - 双轨并行策略:饱和投入成熟技术量产(如固态电池),同时探索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跨界领域 [18][19] - 强调技术研发需"追求深度"(如固态电池核心材料)和"对标国际高度"(燃料电池对标丰田,智能底盘对标博世) [11][15] 行业竞争与央企优势 - 民营车企(如"蔚小理")凭借ICT背景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占先机,但央企在资金、技术、人才积累上具备后发优势 [9] - 行业需警惕过度宣传,坚守安全可靠底线,同时将新能源领域的暂时领先转化为持续优势 [12][13] - 中国汽车工业需从市场角度前瞻布局,构建常态化创新机制以应对国际竞争 [13][17] 公司治理与转型挑战 - 管理层推动从研发思维向商品思维、经营思维转变,强调技术成果必须支撑股东和行业发展 [10][18] - 面临产业化压力,需平衡技术攻坚与市场落地,如数据标准化平台已初步实现商业化 [11][18] - 作为"国家队"试验田,公司探索的经验将为央企协同创新提供重要镜鉴 [18][19]
中国一汽将在香港布局产业 投放红旗品牌新能源的士产品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2 18:15
与此同时,中国一汽将与香港加强生态合作,积极投放红旗品牌新能源的士产品,加快换电站布局、建 设和运营,助力香港打造智慧绿色出行新生态。 此外,中国一汽还将与香港加强金融合作,在香港设立财资中心和全球投资中心,通过人才、资本、市 场等深度融合,助力香港不断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中国一汽将与香港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依托香港 国际化创新优势,积极推动所属企业在港发展,建设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技术联合研发与成果 转化平台,助力香港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除了在香港加快布局,中国一汽正在加快推动红旗等民族汽车品牌在海外布局。2024年,红旗品牌销量 突破40万辆,达到411777辆,同比增长17.4%,连续7年正增长。未来五年,红旗品牌将立足全球化视 野和本地化运营,布局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1000家渠道和服务网点的运营。今年下半年,红旗 品牌面向全球市场的右舵基地等一批产能项目将陆续启动建设,红旗品牌在欧洲、中东区域的运营总部 即将投入运营。 编辑:王媛媛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长春6月12日电(记者张建、王晓林)12日,记者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作为中 央企业,中国一汽将通过产业合作、投放红 ...
打破巨头垄断,中国车芯突围之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2 09:15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一场持续约三年的汽车芯片荒席卷全球,一度导致整车厂减产、减配,中国新能源汽车更因车规级芯片的进口依赖度高而被波及。 这一刻,刚刚实现中国第一款16纳米车规级芯片流片的仇雨菁看到了机会。她曾是全球最大汽车半导体供应商恩智浦的车规级芯片研发总负责人,带领团队 推出了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汽车座舱芯片。 2018年,汽车产业正值从传统燃油技术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化迈进的转型节点,仇雨菁感受到大变革即将来临的兴奋。但高通收购恩智浦的消息不胫而走, 她所带领的研发团队可能面临拆分。于是,大家决定一起创业。 当年6月,曾经共同奋战的几十位老将打消顾虑,一起走出行业龙头的大楼,创立了芯驰科技。作为创始人,仇雨菁欣喜地看到,由于相互熟悉信任而且满 腔热血,团队从一开始运转就默契十足。 传统汽车一般有五六百颗芯片,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却需要数千颗。其中,处理和控制座舱内各种设备和软件的座舱芯片相当于"大脑"。创业团队最早启动 的项目,就瞄准了这一关键领域。 虽然有脱胎于国际半导体巨头的核心团队,但初创公司要推出一款符合未来趋势的座舱芯片谈何容易。当时,国内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自主设计、量产 和应用高性能的座舱芯 ...
奇瑞全球开源计划首个海外协同创新中心落地
快讯· 2025-05-13 08:00
奇瑞全球开源计划首个海外协同创新中心落地 - 奇瑞汽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签约,首个海外协同创新中心落地安徽芜湖 [1] - 合作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包括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及产业集群 [1] - 合作内容涵盖相关领域人才培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