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线充电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6月17日)
乘联分会· 2025-06-17 16:43
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 - 深圳启动"超充之城2.0"计划,重点推进重卡超充换电及乘用车闪充技术应用 [3] - 一汽奥迪Q6Le-tron家族首批100家授权店投入运营,覆盖全国核心城市,计划7月中旬扩展至超500家门店,预售车型CLTC续航达709-765公里 [4] - 极氪汽车智能座舱接入豆包大模型,整合抖音生态服务,实现语音交互与大模型无缝切换 [5] - 上汽通用五菱9款新能源车型入选2025下乡活动,预计三四五线市场销量占比超60% [6] - 比亚迪公布车辆无线充电专利,涉及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7] 自动驾驶与新兴技术 - 文远知行与Uber及迪拜RTA合作,计划2026年实现纯无人Robotaxi商业运营 [8] - 吉利沃飞长空eVTOL产品AE200进入适航取证第四阶段,预计2026年商业化 [9] - LG新能源与奇瑞签署6年8GWh大圆柱电池订单,可满足12万辆电动车需求 [10] 国际汽车市场动态 - 英国政府投入40亿英镑扩建充电网络,目标新增10万个充电桩,吸引60亿英镑私人投资 [10] - 加拿大4月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11.3%至195,659辆,但零排放车份额降至7.5% [11] - 美英贸易协议设定英国汽车进口配额为10万辆/年,征收10%关税 [12] - 现代汽车印度工厂投产乘用车发动机,VinFast计划2030年电动车年产能提至100万辆 [13] 商用车与氢能产业 - 一汽解放与厦门建发股份战略合作,聚焦国际化投资及供应链协同 [13] - 湖南省发布氢能三年行动方案,目标2027年形成10家骨干企业,构建"一港两廊多区"格局 [14][15] - 货拉拉首款车型"多拉八方"亮相,基于长安汽车资质生产 [15][16] - 北汽福田在巴西上市Tunland V皮卡,覆盖城市及农场多场景需求 [17]
比亚迪公布无线充电专利,极氪第50万辆量产车下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07:04
比亚迪无线充电专利 - 比亚迪公布"无线充电系统、方法、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专利 该技术无需多次电磁能量转换 提高能量利用率并降低损耗 [1] - 该专利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 将为电动车充电便利性提供重要支持 提升消费者体验 [1] 极氪量产里程碑 - 极氪第50万辆量产车下线 车型为极氪009光辉 仅用44个月达成该里程碑 [2] - 该成就刷新全球豪华纯电品牌最快量产纪录 体现生产效率和品牌吸引力 [2] - 反映出中国汽车行业向高端化转型的趋势 [2] 文远知行Robotaxi合作 - 文远知行与Uber及迪拜RTA签署合作协议 将在迪拜落地商业化Robotaxi出行服务 [3] - 服务将于2023年内上线Uber平台 首批进行有安全员商业运营和纯无人测试 [3] - 计划2026年第一季度实现纯无人商业运营 目前已启动路测工作 [3] 奇瑞设立物流公司 - 奇瑞与芜湖交投、安徽港口集团共同成立安徽省港铁物流发展公司 注册资本4.5亿元 [4]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国际道路货物运输、港口经营、国际班轮运输等 [4] - 该布局可能提升奇瑞在车辆运输和物流管理方面的效率 增强供应链灵活性 [4] 深蓝汽车起火事件 - 深蓝S05在维修站发生冒烟起火 经查为维修人员操作失误导致动力电池高压短路 [5] - 公司强调事件为外力导致的意外 并非车辆问题 无人员受伤 [5] - 事件可能影响消费者信心 凸显电动车维护操作安全的重要性 [5]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轨道交通无线充电设备‌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技术创新驱动行业跃迁,产业从试点稳步迈向规模化应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8 09:18
轨道交通无线充电设备行业概述 - 轨道交通无线充电设备通过电磁感应、磁共振或无线电波等非接触式技术为移动设备或车载设备供电,摆脱传统有线束缚,提升便捷性和安全性 [2] - 设备分为三类:乘客终端无线充电设备(桌面式/嵌入式,5W-15W功率)、车载无线供电系统(磁共振/无线电波技术)、基础设施级无线充电装置(轨道/站台充电单元) [3][4] - 核心功能特性包括便捷性(毫米至米级传输)、高效性(70%-90%转换效率)、安全性(异物检测/过温保护/电磁屏蔽)、智能管理(动态功率分配算法) [4] 政策环境 - 国家出台《"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政策,推动5G/物联网技术与交通融合,明确智能化发展方向 [6][7] - 2024年政策聚焦设备更新(如《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要求2027年完成生产设备创新替代,效率提升20%-30%)和运维标准化(《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7] 市场规模与技术进展 - 2025年中国轨道交通无线充电设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亿元,行业从示范应用迈向规模化 [1][12] - 中车唐山公司2021年研制全球首列非接触感应供电城轨车辆,技术已商业化应用于深圳地铁3/11号线、重庆4号线 [14] - 2024年全国轨道交通运营车辆达7万辆(2018-2023年CAGR 14.43%),为无线充电提供广阔场景 [14] 产业链格局 - 产业链上游依赖进口高端芯片,中游中车系企业实现静态充电/车载供电自主可控,下游覆盖城轨/城际铁路/工业场景 [8] - 呈现"中间强、两端弱"特点,需突破基础材料和动态充电技术,未来将向全自主化转型 [8] 竞争格局 - 中车系企业(如中车青岛四方)主导市场,掌握200kV级动态充电技术和整车集成方案 [16][17] - 科技企业(华为/中兴)凭借ICT技术布局智能功率分配系统和多协议兼容终端 [16][17] - 外资企业(西门子)占据高端动态充电细分市场,中小企业(特锐德/中电华星)专注区域定制化服务 [17] 未来趋势 - 技术层面:2025-2030年动态充电系统将突破200kW功率和95%传输效率,超导技术扩展传输距离,AI算法优化功率分配 [18] - 应用层面:从城轨拓展至城际铁路/特种轨道,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 [19] - 产业生态:SiC/GaN功率器件提升能效,产业链协同加速,政策与标准完善推动健康发展 [20]
研判2025!中国智能终端充储电产品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智能终端充储电产品行业快速增长,技术升级与场景化需求双轮驱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6 09:33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智能终端充储电产品行业市场规模为573.52亿元,同比增长6.62%,反映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对高效充储电解决方案的强劲需求 [1] - 快充技术普及率提升,百瓦级快充成为旗舰手机标配,无线充电领域磁共振技术突破功率瓶颈,车载和家居场景渗透率提高 [1] - 智能家居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充储一体站等场景化解决方案加速落地,技术升级推动产品溢价能力提升 [1] 行业分类 - 智能终端充储电产品分为充电类(有线充电器、无线充电器、充电模块等)和储电类(移动电源、便携储能电源、储能电池等) [2] 行业发展历程 - 2000-2010年萌芽期:智能手机兴起带动充电需求,以基础有线充电器为主,储能设备多为简单移动电源原型 [4] - 2011-2015年成长期:智能终端普及,快充技术出现(功率从5W提升至20W),充电宝流行,无线充电技术初步应用 [4] - 2016-2020年成熟期:快充成为手机标配(功率达40W+),无线充电效率接近有线充电,储能产品多样化 [5] - 2021年至今创新期:物联网和AI技术深度融合,光储充一体化集成光伏发电、储能电池和智能充电桩,向全场景延伸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金属、塑料)、电子元器件(芯片、电容、无线充电模块等)、技术研发(快充、无线充电、新型电池材料) [8] - 中游:智能终端充储电产品生产制造 [8] - 下游: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工业制造等领域 [8] 市场规模与细分领域 - 2024年平板电脑出货量786万台,同比下降3.79%,倒逼企业转向差异化技术创新(如氮化镓快充) [10] - 2024年智能手机出货量2.94亿部,同比增长6.52%,5G和AI技术驱动换机周期缩短,折叠屏激活高端市场 [10] -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318.2万辆,同比增长50.4%,销量307.5万辆,同比增长47.1%,政策红利和技术迭代驱动需求 [12]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奥海科技:2023年手机充电器市占率近17%,全球第一,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45.46亿元(+27.40%),归母净利润3.01亿元(-13.77%) [18] - 天宝集团:2024年总营收53.86亿元(+11.66%),毛利10.48亿元(+15.54%),新能源分部收益同比增长37.3% [20] - 小米、华为等智能终端制造商通过品牌和渠道优势拓展充储电产品业务,加剧市场竞争 [17]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快充技术向200W以上发展,无线充电突破效率瓶颈,智能化技术实现自适应功率调节和设备状态监测 [22] - 市场需求多元化:车载快充、智能家居储能系统、户外移动电源等场景化解决方案需求增长 [23] - 竞争格局演变:头部品牌市场份额集中,中小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或退出市场,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海外布局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