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模块化建筑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聚焦:全球预制模块化管架市场头部企业份额调研(附Top10 厂商名单)
QYResearch· 2025-09-18 11:51
预制模块化管架是一种工业基础设施,在场外预先设计和预制,然后在现场组装,以支撑工厂或设施中的管道系统。模块化管架通常由一系 列预制钢或铝型材组成,这些型材设计用于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在一起,形成管道、阀门和其他组件的支撑结构。这些型材通常按照标准尺 寸和配置制造,以便于组装和定制,以满足特定的现场需求。使用预制模块化管架的优势包括缩短施工时间和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并改善 质量控制。 据 QYResearch 调研团队最新报告"全球预制模块化管架市场报告 2025-2031 "显示,预计 2031 年全球预制模块化管架市场规模将达到 5.8 亿 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6.4% 。 预制模块化管架 ,全球市场总体规模 全球 预制模块化管架 市场前 14 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基于 2024 年调研数据;目前最新数据以本公司最新调研数据为准) 根据 QYResearch 头部企业研究中心调研,全球范围内预制模块化管架生产商主要包括 Mecwide Group 、 SafeRack 、 Pioneer Pipe 、 Greenberry Industrial 、 Roeslein & Assoc ...
志特新材(300986) - 2025年8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7 18: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327.58万元,同比增长14.0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9.72万元,同比增长906.3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992.36万元,同比增长167.08% [2] - 境外业务收入30,718.15万元,同比增长27.31% [2] - 铝模业务营业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9.22% [4] - 铝模业务毛利率36.40%,同比提升8.06个百分点 [4] 战略与业务发展 - 推行"1+N"多元化战略,巩固铝合金模板主业同时发展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建筑等新产品 [2] - 新业务板块已实现千万级营收 [2] - 拓展桥梁、隧道、管廊、轨道交通等公基建领域并签约海外项目 [2][3] - 新材料隔热产品处于市场推广阶段,客户反馈积极 [7][8] 运营与风险管理 - 通过生产端成本管控、快速翻新、原地转场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 [4] - 海外铝模业务较高毛利率拉动整体毛利水平 [4] - 应收账款回收管控优化,调整客户结构并要求高比例预付款 [5] - 海外回款优于国内,推动现金流改善 [5] - 海外市场采用本地货币或美元结算,并通过锁汇操作及外汇衍生工具对冲汇率风险 [6] 行业格局 - 铝模板行业持续出清,中小企业加速退出,头部企业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4]
深圳力推模块化建筑发展 到2028年模块化建筑面积不少于300万平方米
深圳商报· 2025-07-25 00:54
模块化建筑发展行动方案 - 到2028年末深圳市模块化建筑项目面积累计不少于300万平方米 [1] - 目前全市模块化建筑实施面积已超160万平方米 [3] 重点任务规划 - 以"好房子"建设为重点在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宿舍等住宅项目推广模块化技术 [2] - 鼓励采用模块化技术对老旧小区进行整体"原拆原建"和微改造 [2] -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应用模块化技术和产品拓展应用场景 [2] 产业升级措施 - 培育掌握核心技术的优质企业发挥产业提档升级带动作用 [2] - 结合各区实际培育研发、设计服务、生产三大产业集群 [2] - 支持企业开展技术体系研发迭代推进技术创新 [2] 支撑体系建设 - 建立与模块化建筑相适应的全环节管理体系 [2] - 制定生产、施工技术等相关标准规范完善标准体系 [2] - 将模块化建筑生产和施工纳入产业工人实训强化人才体系 [2] 政策推进成效 - 通过政策引导、标准支撑、项目示范持续推动模块化建筑发展 [3] - 已培育一批模块化建筑龙头企业 [3]
粤港澳携手共建,国内首个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联盟揭牌成立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16:22
粤港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周活动 - 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周在香港开幕 活动由广东省住建厅与香港发展局共同指导 涵盖国际会议、设计工作坊、跨境贸易指南发布会等系列活动 [1] - 粤港澳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联盟正式揭牌成立 为国内首个该领域产业联盟 由政府部门、企业、学术机构共同参与 [1] - 活动吸引政府、业界、学术界众多专家参与 共同探讨模块化建筑技术最新成果与产业发展趋势 [1] 粤港两地政府表态 - 广东省住建厅厅长张勇表示 广东模块化建筑产品种类丰富、供应链齐全 是香港主要输出地 将推动试点城市建设 打造政策标准体系和技术路径 [2] - 香港发展局局长甯汉豪强调 粤港合作优势互补 将共同把大湾区打造成"组装合成"建筑科技中心 推动技术成为新质生产力和优势产业 [2] 产业发展联盟详情 - 联盟由广东省住建厅、香港发展局指导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联合多方共同发起 旨在聚合产业链资源 攻关关键技术 [3] - 联盟将建立人才体系与国际交流平台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服务粤港澳"好房子"建设需求 [3] - 中建海龙等8家制造商获首批"组装合成"制造商认可证书 该证书是对高端制造能力的权威认可 [3] 行业影响与展望 - 模块化建筑被纳入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任务 作为传统产业升级重要方向 [2] - 联盟将推动粤港澳业界合作与优势互补 引领模块化建筑区域联动发展 [1] - 认证计划将提升"组装合成"产品服务质量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动力 [3]
中集集团(000039) - 000039中集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22:04
公司业务情况 - 2024 年海工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8%至 166 亿元,净盈利 2.24 亿元;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 63 亿美元,油气业务占比三分之二 [3] - 中美关税共识或带来“抢出口”机遇,利于消化集装箱行业库存和获取短期订单,但面临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3] - 2025 年第一季度中集安瑞科收入同比增长 24.2%至 57.65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清洁能源分部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33.4%至 43.42 亿元,水上清洁能源业务收入 13.06 亿元,同比猛增 80.0%;化工环境分部收入 5.70 亿元,同比增长 1.4%;液态食品分部收入同比增长 4.3%至 8.53 亿元;截至一季度末手持订单达 283 亿元 [3][4] - 中集安瑞科湛江 5 万吨级绿色甲醇工程预计今年四季度投产,二期 20 万吨级项目同步推进;IMO 净零框架 2027 年生效将对绿色甲醇应用有积极影响,公司已取得市场对接实质性进展 [5] - 模块化建筑业务有施工效率高、成本有竞争优势等优势,但受金融配套、工会抵触、成本及政策支持力度等因素制约;受益于住房短缺、基建升级和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机遇,中集品牌在该领域有全球领先影响力 [6][7] 公司发展战略 - 未来围绕聚力高质量发展、构建增长新动能两大核心战略展开,推进资产结构优化,聚焦核心产业,在新兴战略领域完成前瞻布局,更注重盈利水平与发展质量 [7] 公司债务管理 - 截至 2024 年末,集团将美元币种债务全部置换为境内人民币、离岸人民币或港币债务,综合债务成本明显下降;2024 年年末有息负债规模从年中 460 余亿元压降至 390 亿元;今年将采取积极资产负债管理措施,协同管控债务规模与结构,改善整体债务成本 [8]
中集首创“乐高式”施工 香港特区立法会综合大楼扩建工程竣工
深圳商报· 2025-05-13 01:08
项目概况 - 香港立法会综合大楼扩建工程采用组装合成法完成 成为香港首个在原有公共建筑物上采用该技术进行扩建的项目 [1] - 项目由中集集团旗下中集模块化建筑承建 开创香港公共建筑模块化扩建先河 [1] - 扩建工程在原大楼三角形区域加建10层 高座顶部新增4层空间 总计使用近300个MiC模块 [1] - 工程历时3年 较原计划提前数月完工 施工期间确保立法会正常办公 [1] 技术亮点 - 采用工厂预制与现场装配相结合的模块化建造模式 显著缩短施工周期 [1] - 模块化建造技术同步提升建筑质量与安全标准 为高密度城市绿色智慧建造提供可复制的"香港样本" [1] - 模块化建筑具有高效 环保 节能 工期短等优点 被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推行 [2] 市场拓展 - 中集模块化建筑5年来已在香港建造近30个大型项目 涵盖公营住房 公寓 学生宿舍 医疗设施 商业办公等领域 [2] - 公司为香港提供近万套居住及功能空间 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 - 香港特区政府自2020年起要求指定建筑物项目采用模块化建造技术 并设立跨部门督导委员会统筹MiC发展 [2] 战略定位 - 中集模块化建筑定位为大湾区建筑工业化先行者 将立足香港高端市场需求打造更多精品工程 [2]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致力于推动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优质生活圈 [2]
孙志洋调研广州国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博览会 构建智能建造和模块化建筑产业集群 打造新型建筑工业化“广州模式”
广州日报· 2025-05-11 06:21
展会概况 - 首届广州国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博览会以"数智建造产业领航"为主题,涵盖智能建造技术与装备、工业化建筑与装配式技术、绿色建材与低碳技术等领域 [1] - 吸引90国共计约1300余名海外客商,50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参展 [1] 行业发展趋势 - 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加速形成智能建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1] - 深化智能建造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施工安装、运营维护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2] -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建造和模块化建筑产业集群 [2] 技术创新方向 - 推动智能建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模块化建筑、智能造楼机集成平台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2] - 加快形成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 [2] - 大力推广惠民实用的建造技术、建筑材料、先进工艺 [2] 市场应用前景 - 拓展在城市更新、新建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2] - 系统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路径、模式和经验,打造新型建筑工业化"广州模式" [2] - 从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和幸福感出发,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 [2] 政策支持 - 广州将坚持企业所需、广州所能,为企业"出海"营造良好生态、提供优质服务 [1] - 探索智能建造制度创新,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推动转型 [2]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14:3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人民币360.26亿元,同比增长11.04% [1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5.44亿元,同比大幅上升550.21% [11] - 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0.0971元/股,同比增长670.63% [11] - 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2024年1-3月合并利润表数据,主要涉及保证类质保费用计入营业成本 [6] 物流领域业务 - 集装箱制造业务:干货箱销量53.12万TEU(同比+7.44%),冷藏箱销量3.64万TEU(同比+291.40%),受益于南美水果出口需求及抢运趋势 [11] - 道路运输车辆业务:全球销量2.98万台(同比+1.12%),营收45.91亿元,国内半挂车销量同比提升10.55%,毛利率提升2.90个百分点 [12] - 空港与物流装备业务:中标北非摩洛哥RAM Handling约5000万元订单及新加坡航空发动机服务公司自动化仓储项目 [13][14] - 物流服务业务:中集世联达海运业务量同比上涨,新增越南海防集装箱场站及多口岸航线代理合作 [15] 能源行业领域业务 - 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业务:中集安瑞科收入同比增长24.2%至57.65亿元,在手订单283.09亿元 [16] - 清洁能源分部收入同比大增33.4%,氢能业务收入1.43亿元并中标19台氢氨醇球罐 [16] - 液态食品分部收入同比增长4.3%,墨西哥生产基地全面运营 [16] - 海洋工程业务:新增订单0.6亿美元,在手订单63亿美元,交付全球最大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BOREAS号 [17] - 海工资产运营:半潜钻井平台"仙境烟台"签署新租约,北欧中深水平台日费稳定增长 [18] 创新业务进展 - 冷链物流:医药冷链及工业温控领域布局突破,投资浙江马尔风机有限公司 [19][20] - 储能科技:强化大客户战略,优化供应链布局应对国际形势变化 [20] - 模块化建筑:获广东省住建厅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推动教育建筑发展 [20] 股东结构 - 香港中央结算合计持有3,157,699,079股(含A股67,900,134股及H股3,089,798,945股) [8] - 招商局集团通过子公司持有1,320,643,830股H股,深圳资本集团持有1,078,634,297股H股及249,981,405股A股 [8][9] - 中信保诚人寿持有29,599,947股A股及265,990,770股H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