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战略

搜索文档
长海股份(300196):盈利韧性强的玻纤一体化小龙头
新浪财经· 2025-08-22 14:37
核心观点 - 公司是玻纤行业少有一体化企业 完备产业链加持下盈利韧性更强 2025半年报业绩验证该逻辑 [1][2] - 2025H1归母净利润1.7亿元 同比大幅增加42.30%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52.52% [2] - 玻纤纱产能持续扩张 从2021年17万吨增至2024年47万吨 未来有望继续快速扩张 [3] - 树脂业务保持稳健 2025H1收入3.2亿元 毛利率从2022年15%左右升至2025H1的21.48% [3] - 公司资产负债率控制较好 2016-2023年均低于30% 2024年起虽抬升但控制在35%左右 [3]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 同比大幅增加42.30%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5亿元/4.39亿元/5.29亿元 [2]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97元/股/1.07元/股/1.29元/股 [2] - 20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52.52% [2] 业务结构 - 玻璃纤维及制品2025H1收入占比76.78% [2] - 配套树脂2025H1收入占比21.78% [2] - 公司拥有从玻纤、玻纤制品到复合材料完整产业链 [2] - 树脂业务2020年至今每年收入均超过6亿元 [3] 产能扩张 - 2021年公司仅有3条产线合计17万吨产能 [3] - 2021年9月新点火10万吨产线 2021年发布4条15万吨产线建设规划 [3] - 第一条15万吨产线2024年点火 常州天马3万吨改8万吨2024年投产 [3] - 总产能已扩大至47万吨 未来随着冷修技改及60万吨基地投产将继续快速扩张 [3] 估值目标 - 给予公司2025年22倍PE 目标价21.34元/股 [2] - 给予公司2025年1.8倍PB估值 目标价21.58元/股 [2] - 审慎选取目标价21.34元/股 [2]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15 10:56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1-6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3,500万元到27,5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 - 预计2025年1-6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4,000万元到28,000万元,同比增加90.18%到121.88%[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492.3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619.50万元[1] - 上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02元[2] 业绩变动原因 - 公司深入实施"一体化"战略,持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加大对大型白电、汽车、新能源、工业、通讯和算力等高门槛市场的拓展力度,总体营收保持较快增长[3] - 公司通过扩大产出和降本增效举措,产品综合毛利率保持基本稳定[3] - 子公司士兰集成5、6吋芯片生产线、士兰集昕8吋芯片生产线、参股企业士兰集科12吋芯片生产线均保持满负荷生产,盈利水平进一步改善[3] - 子公司成都士兰(包括成都集佳)功率模块和功率器件封装生产线积极扩大产出,盈利水平保持稳定[3]
天赐材料: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事务管理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49
债券基本情况 - 公司获准发行面值总额341,050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5年,债券简称"天赐转债",代码"127073",于2022年10月27日在深交所挂牌交易 [2] - 债券票面利率:第一年0.3%、第二年0.5%、第三年0.8%、第四年1.5%、第五年2.0% [2] - 初始转股价格为48.82元/股,截至2024年底最新转股价格为28.50元/股,期间经历8次调整 [25][26][27][28][29][30][31]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转股金额383,000元,形成股份8,510股,占转股前总股本0.0004% [32]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34.105亿元,净额33.9508亿元,用于年产4.1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等项目 [9] - 截至2024年底募集资金使用进度:年产15.2万吨锂电新材料项目完成69.87%,年产6.2万吨电解质基础材料项目完成79.31% [15] - 部分项目延期:年产4.1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延期至2025年底,因工艺创新升级需重新办理审批 [11] - 截至2024年底尚未使用募集资金7.924亿元,其中5.924亿元存放专户,2亿元用于临时补流 [21] 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25.18亿元,同比下降18.74%;归母净利润4.84亿元,同比下降74.40% [13][14] - 电解液销量超50万吨同比增长30%,但产品价格及单位盈利下降 [13] - 行业处于消化库存和减缓资本开支阶段,竞争激烈,新能源市场呈现"政策驱动+技术迭代+消费心智转变"特征 [12] 战略布局 - 持续推进"一体化"与"国际化"战略,核心原材料产能持续扩充,海外产能建设稳步推进 [13] - 调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地点和产能规划,如将五氟化磷产线调整至原材料厂区附近并通过管道运输 [10] - 新增污水处理装置提升环保能力,相关投资以自有资金追加 [11] 评级与付息 - 2025年6月跟踪评级显示主体信用AA,可转债信用AA,展望稳定 [22] - 2024年9月23日完成第二次付息,票面利率0.5% [22]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14:3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人民币360.26亿元,同比增长11.04% [1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5.44亿元,同比大幅上升550.21% [11] - 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0.0971元/股,同比增长670.63% [11] - 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2024年1-3月合并利润表数据,主要涉及保证类质保费用计入营业成本 [6] 物流领域业务 - 集装箱制造业务:干货箱销量53.12万TEU(同比+7.44%),冷藏箱销量3.64万TEU(同比+291.40%),受益于南美水果出口需求及抢运趋势 [11] - 道路运输车辆业务:全球销量2.98万台(同比+1.12%),营收45.91亿元,国内半挂车销量同比提升10.55%,毛利率提升2.90个百分点 [12] - 空港与物流装备业务:中标北非摩洛哥RAM Handling约5000万元订单及新加坡航空发动机服务公司自动化仓储项目 [13][14] - 物流服务业务:中集世联达海运业务量同比上涨,新增越南海防集装箱场站及多口岸航线代理合作 [15] 能源行业领域业务 - 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业务:中集安瑞科收入同比增长24.2%至57.65亿元,在手订单283.09亿元 [16] - 清洁能源分部收入同比大增33.4%,氢能业务收入1.43亿元并中标19台氢氨醇球罐 [16] - 液态食品分部收入同比增长4.3%,墨西哥生产基地全面运营 [16] - 海洋工程业务:新增订单0.6亿美元,在手订单63亿美元,交付全球最大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BOREAS号 [17] - 海工资产运营:半潜钻井平台"仙境烟台"签署新租约,北欧中深水平台日费稳定增长 [18] 创新业务进展 - 冷链物流:医药冷链及工业温控领域布局突破,投资浙江马尔风机有限公司 [19][20] - 储能科技:强化大客户战略,优化供应链布局应对国际形势变化 [20] - 模块化建筑:获广东省住建厅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推动教育建筑发展 [20] 股东结构 - 香港中央结算合计持有3,157,699,079股(含A股67,900,134股及H股3,089,798,945股) [8] - 招商局集团通过子公司持有1,320,643,830股H股,深圳资本集团持有1,078,634,297股H股及249,981,405股A股 [8][9] - 中信保诚人寿持有29,599,947股A股及265,990,770股H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