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出海

搜索文档
既是“先行者”也是“探索者” 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激活企业出海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9-29 12:05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模式升级 - 产业出海正从单一产品输出向产业链协同出海转变,形成新模式和新动能 [3][6] - 具体案例包括中国科技公司将新一代车载信息服务系统装载到德国造整车上,实现产业链出海新方式 [3] - 中国企业逐步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技术和解决方案输出的跨越,例如针对各国独特环境定制开发电动客车 [10][12] 海南的战略定位与产业优势 - 海南将借助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展览贸易基地、售后配件转运与售后服务支撑基地 [1] - 海南计划面向国际市场,特别是热带区域市场,打造汽车适配标定与测试基地 [1] - 海南是绿色低碳出行先行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超过60%,在全国排名第一,并开展900多公里环岛旅游公路的自动驾驶全场景测试 [2] 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中国和德国能成为未来移动出行领域的驱动力量,双方关系是竞争与合作并存 [5] - 保时捷等德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加大与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企业合作,凸显中国在塑造未来电动出行领域的影响力 [8][10] - 中国计划在联合国、国际标准化组织框架下加强标准互认和规则对接,为产业全球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5] 产业宏观意义与发展方向 - 新能源汽车被视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载体以及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15] - 中国应与世界各国一道开展联合攻关,共享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成果 [14] - 海南的发展模式对中国其他地区及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2]
展商数量超百家 中国汽车在慕尼黑书写出海新篇章
中国青年报· 2025-09-22 07:07
中国车企参展规模与战略意义 - 本届慕尼黑车展中国参展企业达116家,在国际展商中数量居首 [2] - 中国汽车产业海外参展呈现“整车+三电+智能科技+软件电子等”全产业链阵容,规模快速提升 [2] - 中国企业集中亮相被视为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构中赢得更多主导权和话语权的体现 [2] 比亚迪欧洲布局与技术展示 - 比亚迪海豚冲浪版全球首发,海外定价37990欧元起,约合人民币31.6万元,并将成为其匈牙利工厂首款量产车型 [3] - 比亚迪匈牙利塞格德工厂计划于2025年年底竣工,是其“在欧洲,为欧洲”战略起点 [3] - 比亚迪展示1000千瓦闪充技术,5分钟充电可实现约400公里续航,并计划到2026年第二季度建成200至300座充电站 [3] 小鹏汽车前沿科技与自动驾驶规划 - 小鹏汽车展出5款车型及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前沿展品 [4] - 公司目标在2026年推出首款L4级电动车并实现前装量产,同时在中国开启Robotaxi运营 [5] - 计划在法规允许情况下将L4级自动驾驶同源架构带到欧洲和全球市场 [5] 零跑汽车全球化进展与新品发布 - 零跑汽车借助Stellantis资源,业务已布局全球超3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服务网点突破1700家 [5] - 今年前8个月海外市场累计交付超3万台,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榜首 [5] - 全新车型Lafa5基于LEAP 3.5架构打造,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中国上市,2026年推向全球;B10车型海外上市,中国市场累计交付已超5万台 [5][6] 红旗品牌欧洲市场拓展计划 - 红旗电动紧凑型SUV EHS5欧洲首发,续航550公里,支持20分钟快速充电 [6] - 红旗品牌计划在欧洲发布15款电动及混合动力车型,打造覆盖25个市场的销售网络 [6] - 目标在2028年前建立超过200家经销商网络 [6] 宁德时代欧洲合作与技术创新 - 宁德时代已与欧洲超过90%的主流车企建立合作关系,并在欧洲拥有德国、匈牙利及西班牙(在建)三大生产基地 [8][9] - 全球首次推出最高安全等级NP3.0技术平台及神行Pro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品 [9] - 新技术发布旨在响应欧洲市场电动化需求,助力全球绿色交通转型 [9] 智能驾驶公司与欧洲市场布局 - 轻舟智航展出NOA及L4级自动驾驶方案,宣布与高通合作,并计划第四季度在德国设立欧洲总部 [10] - Momenta已与20余家全球主流车企深度合作,其技术搭载于智己L6海外版等车型 [11] - Momenta与Uber计划于2026年在慕尼黑开启L4级自动驾驶Robotaxi商业化运营 [11] 欧洲车企的中国战略与合作 - 宝马集团强调中国是全球最重要市场之一,将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以推动创新 [13] - 奔驰计划根据中国消费者需求优化产品服务,并加大在中国市场的研发投入 [13] - 奥迪全新概念车展示其在自动驾驶和电动化探索,其Q6L e-tron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 [13] 中欧汽车产业竞合关系 - 中国汽车产业凭借电动化、智能化先发优势,正在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 [14] - 欧洲作为传统汽车强国正积极应对挑战加快转型,中欧产业关系呈现“双向奔赴” [14] - 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将推动全球汽车行业向更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4]
零跑前总裁吴保军在澳大利亚创立Greentech公司,计划推出本土汽车品牌
巨潮资讯· 2025-09-17 16:09
公司核心动态 - 前零跑汽车联合创始人吴保军在澳大利亚创立Greentech公司 计划推出本土汽车品牌并依托中国制造优势开启汽车产业出海新模式 [2] - Greentech公司于2023年7月开始筹建业务 聚焦四大领域:本土汽车品牌及进口分销商 多品牌汽车经销商集团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及运营 储能设备生产 [2] - 公司计划于2028年启动本土化生产 可能通过收购或创立品牌 再由中国汽车制造商代工的模式进行 [2] 创始人过往业绩 - 吴保军于2020年5月加入零跑汽车 劳动合同于2024年1月8日终止 [2] - 在其任职期间 零跑汽车年销量从2020年1万台增长至2023年超过14.4万台 累计销售从0起步至2023年实现显著增长 [2] - 零跑汽车于2022年9月在港交所成功IPO 并于2023年与Stellantis集团确立合作 吴保军超预期达成聘用协议目标 [2]
海外投资首超国内,中国汽车产业走向出海新格局
观察者网· 2025-08-21 15:12
投资规模与趋势 - 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企业2023年海外投资达160亿美元 首次超过国内投资的150亿美元 [1] - 2024年第二季度汽车行业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第二活跃领域 共29笔重大投资 总规模68亿美元 [1] - 海外投资中电池领域占比达74% 显示供应链投资集中化特征 [6] 海外投资驱动因素 - 国内产能过剩与价格战推动外需成为新增长点 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2] - 海外建厂可规避高额关税 在低关税地区单车税前利润率达16.8% 海外本地化生产利润率高达27.3% [2] - 欧美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倒逼供应链海外本地化布局 [2] - 部分市场汽车制造业转型需求为中国企业提供技术与资本输出机会 [3] 区域市场投资格局 - 北美投资呈现降温趋势 受美国对墨西哥关税政策影响 [10] - 欧洲成为中国战略核心市场 2024年中国对欧直接投资100亿欧元同比增长47% 其中电动汽车制造占62% [13] - 中亚市场因GDP稳定增长与年轻化人才结构成为新投资热点 [14] - 东南亚市场通过主机厂与供应链协同进入 泰国中资汽车零部件法人数量达165家 较2017年增长3.4倍 [16] 产业模式演变 - 出海模式从"主机厂主导"转变为"供应链与主机厂协同" 与国际车企全球化布局模式趋同 [5] - 中小零部件供应商缺乏直接海外投资能力 多通过市场考察寻求合作机会 [6] 投资效率与挑战 - 海外工厂建设周期达10-24个月 远长于国内3-12个月的建设周期 [17] - 海外电动汽车制造项目完工率仅25% 显著低于国内45%的完工率 [17] - 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具体项目调整 如蜂巢能源取消99%已宣布海外投资 [19]
17家中国零部件车企进入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7 18:04
全球汽车供应链格局 - 17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榜单,其中宁德时代、潍柴集团和华域汽车3家进入前二十名 [1] -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头部企业相对固化,Top10中仅3家实现正增长,增长主要依靠并购、新型业务和区域机会 [1] - 中国企业数量增加,新上榜3家,长三角区域集群显现,增长依托智能化和国际化布局 [1]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化和电动化正在重塑汽车零部件行业格局,领先企业加快全球布局以打开新增长空间 [1] - 2025年1~5月中国汽车整车出口249万辆(同比+7.9%),新能源汽车出口85.5万辆(同比+64.6%) [1] 中国零部件企业出海挑战 - 2024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首次超过零部件出口,关键件出口受地缘政治影响较大 [2] - 全球化竞争是产业链生态比拼,需整车与零部件协同、中外企业共生、技术与市场共振 [2] - 企业面临技术壁垒、贸易挑战和供应链系统难题,需通过开放合作实现突破 [2]
汇通控股分析师会议-20250618
洞见研报· 2025-06-18 22: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较快,2024年收入增长接近40%,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有所下滑,未来将依托自身优势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拓展新客户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综合竞争能力,也会关注海外市场业务拓展机会 [22][24][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汇通控股,所属行业是汽车零部件,接待时间为2025年6月18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陈王保、财务总监王巧生、董事会秘书周文竹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国泰海通为证券公司,相关人员是张涵 [20]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6,917.99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9.84%,原因是业务增长、汽车声学产品收入增幅大、主要客户整车销量强劲增长带动订单量提升;随着主要客户业务增长及新开发保险杠产品等量产,经营业绩将稳定增长 [22]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下滑是因新建芜湖、安庆生产基地投产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固定成本增加;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毛利率预计将逐步改善;公司还将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精益管理、拓展新产品新客户等改善毛利率 [22][23][24] - 公司未来战略是依托自身优势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巩固现有客户并开拓新客户;未来二至三年聚焦主营业务,拓展新客户新产品品类,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加大研发及技术创新力度 [24] - 新产品拓展方面,近两年拓展保险杠业务,芜湖和安庆的涂装生产线承接奇瑞汽车保险杠项目已量产供货;新客户开拓方面,已通过岚图汽车和知名外资新能源汽车品牌主机厂准入审核,获取东风日产等新客户新项目定点 [25] - 公司会持续关注海外市场业务拓展机会,具体业务计划以公司披露信息为准 [25]
政企银联动 湖北汽车产业出海“加速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3 09:22
湖北汽车产业国际化合作 - 湖北省商务厅与东风汽车集团联合召开"出海"合作对接会,17家金融机构、供应链平台及海外工程企业参与,共绘湖北汽车产业国际化蓝图 [1] - 国开行湖北省分行、长江国贸、葛洲坝集团等单位围绕金融赋能、供应链整合、海外工程采购三大领域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涵盖出口融资创新、海外渠道共建等关键环节 [1] 金融支持措施 - 中国银行启动"一点接入 全球响应"机制,为东风提供全球一体化服务 [1] - 国家开发银行定制境外金融机构转贷款和出口信保双保理业务,降低海外融资成本 [1] 供应链整合 - 长江国贸为东风构建海外配套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定制化供应链服务 [1] - 湖北国贸利用供应链运营和海外保税仓物流优势,助力东风拓展增量市场 [1] - 湖北国控供应链提供深度资源合作及联合国采购渠道专项支持 [1] 海外工程协同 - 中建三局、中铁十一局推动东风产品纳入海外设备采购目录,实现"湖北制造"与"湖北建造"联动 [2] - 中交二航局利用海外工程平台优势支持东风商用车出海 [2] 湖北汽车出口表现 - 2024年湖北汽车整车出口15.6万辆,金额252.5亿元,同比增长19.5% [2] - 汽车出口量占产量比重从2020年0.67%提升至2024年11.2% [2] - 东风公司2024年整车出口超200亿元,是湖北省汽车出口主力 [2] - 2024年1-4月全省整车出口规模同比增长22% [2] 政策支持方向 - 湖北省出台扩大汽车产业出口实施方案、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等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 - 商务厅计划加强政策供给,构建服务专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东风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2]
天有为: 保荐人对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5-28 20:1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获准公开发行A股4000万股,发行价93.5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7.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35.27亿元,其中超募资金5.23亿元 [2] - 募集资金已全部到位并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2] - 公司对募集资金进行专户存储,并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3]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 - 原计划投入募集资金30.04亿元,调整后拟投入35.27亿元,涉及4个项目:汽车电子智能工厂、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哈尔滨全球汽车电子研发中心、韩国汽车电子工厂 [4] - 哈尔滨全球汽车电子研发中心项目由原计划3.56亿元变更为7.75亿元,追加超募资金4.19亿元 [4][5] - 韩国汽车电子工厂项目使用剩余超募资金1.03亿元 [5] 项目变更原因及细节 - 哈尔滨研发中心项目地点从绥化市变更为哈尔滨市,旨在整合研发资源、吸引技术人才、加强与高校协作 [5] - 韩国工厂项目总投资1.97亿元,其中建设投资1.77亿元、铺底流动资金1933万元,由超募资金和自有资金共同投入 [6] 新增韩国项目的战略意义 - 公司2017年进入韩国市场为现代汽车配套仪表,2018年与韩国现代起亚签订全球项目合同 [7] - 韩国设厂可降低运输成本、辐射东南亚市场,符合车企要求供应商海外设厂趋势 [7] - 韩国经济稳定,2024年进出口额分别为6388亿和6320亿美元,具备高端制造业与技术优势 [8] 公司技术及政策支持 - 公司拥有134项境内专利(52项发明专利)、1项国际专利及18项软件著作权,技术团队经验丰富 [9] - 国家政策支持汽车产业出海,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等 [8] 项目经济效益 - 韩国项目预计税后内部收益率21.28%,显著高于资金成本 [10] - 公司将严格监管募集资金使用,单独建账核算并与银行签署四方监管协议 [10] 审批程序进展 - 韩国项目已取得黑龙江省商务厅境外投资证书,其他审批程序正在办理中 [11] - 调整方案已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审议,尚需股东大会批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