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快消品化

搜索文档
“年卖100万辆将成生存底线”,汽车快消品化:半年改款、一年换代
证券时报· 2025-08-21 14:14
行业趋势:汽车快消品化 - 国内车企日均新车迭代率攀升至3.2款,更新节奏从"三年一改款、五年一换代"提速至"半年一改款、一年一换代" [1][2] - 电动汽车换车周期缩短至3-5年(燃油车为6-8年),核心原因包括电池健康度在8年后降至70%以下及智能硬件算法遵循摩尔定律快速迭代 [2] - 新能源汽车首年贬值率高达50%,部分车型两年价格腰斩,远高于燃油车"三年打六折"的传统贬值节奏 [3] 市场竞争态势 - 新势力车企集体跨过盈亏平衡点,竞争焦点从"上量"转向技术、品牌和生态的终极竞争 [1] - 车企通过卷参数配置(如冰箱彩电大沙发、隐藏式门把手)应对技术同质化,但部分配置被质疑非真实需求 [4] - 2024年1-7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同比增长12.7%和12%,新能源车持续产销两旺 [3] 企业战略与挑战 - 频繁推新导致车企研发测试周期承压(新车型需36-48个月测试周期,电池包可靠性测试需1年以上),部分企业采用供应商模块化解决方案提升效率 [3][6] - 理想i8因市场竞争加剧(乐道L90前备箱设计、特斯拉Model Y L等)上市一周即降价改配,反映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至半年 [6][7] - 蔚来同时预售高端ES8和交付性价比乐道L90,同一定位车型引发内部竞争担忧 [7] 市场格局演变 - 摩根士丹利预测全球电动车市场供过于求,中国车企盈利状况将分化 [10] - 行业集中度提升,年销300万辆可进入主牌桌,100万辆成为生存底线,未来十年将形成"七雄"格局 [10] - 特斯拉通过减配(真皮变织物座椅、全景天窗变金属天窗)应对竞争,预示消费市场可能回归物理按键等实用功能 [9]
“年卖100万辆将成生存底线”!汽车快消品化:半年改款、一年换代!丨人民智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2:54
行业趋势:汽车快消品化 - 汽车产品更新节奏显著加快,日均新车迭代率达3.2款,呈现"半年一改款、一年一换代"趋势 [1][3] - 新能源汽车换车周期缩短至3-5年(传统燃油车为6-8年),电池健康度八年后降至70%以下且更换成本高,智能硬件遵循摩尔定律快速迭代 [3] - 快消品化导致电动汽车贬值加速,个别车型首年贬值率高达50%,两年可能价格腰斩 [4]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 - 新势力车企集体跨过盈亏平衡点,行业从"百舸争流"向"强者恒强"演变,预计形成类似"七雄"的集中格局 [2][9][10] - 年销售量100万辆成为生存底线,300万辆可进入主牌桌 [10] - 市场细分加剧,用户需求被切割成无数细分赛道,车企通过频推新品抢占份额避免出局 [7] 产品策略与技术竞争 - 车企竞争焦点从"三电"技术转向卷参数、卷配置,如理想汽车推动"冰箱彩电大沙发"配置风潮 [6] - 特斯拉Model Y推出六座版弥补车型换代慢缺陷,部分车企采用减配策略(如织物座椅替代真皮)控制成本 [6][9] - 短周期迭代导致车企依赖上游模块化解决方案,竞争核心转向供应链管理效率 [7] 产销数据与市场表现 - 今年1-7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同比增长12.7%和12% [5] - 夏秋两季"大三排"SUV成为竞争焦点,特斯拉、理想、蔚来等集中推出6-7座车型 [8] - 全球电动车市场出现供过于求,中国车企盈利状况将加剧分化 [10] 行业争议与理性回归 - 部分行业人士反对汽车快消品化,强调安全耐用需符合"车规级"标准,新车型研发需36-48个月测试周期 [4] - 同质化竞争引发产能泡沫担忧,十余款车型挤占同一细分市场可能形成资源浪费 [8][9] - 市场终将回归理性,消费需求返璞归真(如物理按键回归),技术壁垒成为关键护城河 [9][10]
半年改款、一年换代 汽车“快消品化”折射行业竞速压力
证券时报· 2025-08-21 02:33
行业趋势:汽车快消品化 - 国内车企日均新车迭代率攀升至3.2款左右,呈现"半年一改款、一年一换代"的节奏 [1] - 新能源汽车换车周期缩短至3-5年(传统燃油车为6-8年),电池健康度在使用八年后降至70%以下 [2] - 个别电动车首年贬值率高达50%,新车到手一年可能打七折,两年价格腰斩 [3] - 全国汽车产销1-7月累计完成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 [3] 企业竞争策略 - 车企通过"卷参数、卷配置"(如冰箱彩电大沙发)提升产品竞争力,但引发对创新实质的质疑 [4][5] - 特斯拉Model Y六座版上市弥补车型换代慢的缺陷,反映市场对持续更新的需求 [5] - 频推新品可摊薄单车研发成本,但导致竞争核心转向供应链管理效率 [6] - 年销售量300万辆可进入主牌桌,100万辆成为生存底线 [8] 技术迭代与产品开发 - 电动汽车迭代由电池和算法驱动,智能硬件遵循摩尔定律快速更新 [2] - 新车型研发需36-48个月测试周期,电池包可靠性测试耗时1年以上 [3] - 部分车企采用隐藏式门把手等设计,虽提升续航但可能放大安全风险 [5] 市场格局演变 - 行业从"百舸争流"向"强者恒强"转变,预计形成类似"七雄"的集中化格局 [1][8] - 新势力企业集体跨过盈亏平衡点,竞争焦点转向技术、品牌和生态 [1] - 全球电动车市场出现供过于求,中国车企盈利状况将加剧分化 [8] - "大三排"SUV成为竞争焦点,十余款车型挤占同一细分市场 [7]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模式向快消品靠拢,线上下单和"硬件预埋+软件付费"成为新趋势 [2] - 安全、耐用、可靠仍是用户换车时的首要标准,反对完全快消品化逻辑 [3] - 消费者在高端细分市场通常只记住前三位品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