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流量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外卖战没有熄火,商家、骑手、消费者面临的问题也未解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07:18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平台企业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 [1] - 约谈后外卖补贴明显克制,美团取消"到店自取"优惠券,"0元购"奶茶宣传横幅消失 [1] - 淘宝闪购茶饮促销价位普遍提升至10元以上 [1] 餐饮行业对补贴的反馈 - 湖北、山西、云南等十余个省区市餐饮行业协会呼吁平台遏制激进补贴 [2] - 中国烹饪协会指出高额补贴导致外卖价格低于堂食,挤压堂食空间,餐饮企业陷入"有订单无利润"困境 [2] - 西贝莜面村、嘉和一品、南城香等品牌创始人称实体商户面临经营秩序紊乱、服务质量下滑等压力 [4] 补贴对商家的影响 - "一心饭团"老门店订单增长近三成,毛利率从70%降至65% [3] - 33家企业反馈价格补贴期间单笔订单平均利润率普遍下降10%~30% [3] - 小品牌商家因流量绑架进退两难,不参与活动订单跌至30~40单,参与活动客单价低导致亏损 [4] 补贴战的复杂性 - 外卖补贴战不仅是价格竞争,还涉及商家出餐、平台调度、骑手履约等运营体系 [7] - 中小商家首次接入平台系统,获得数据化经营能力 [7] - 平台资源向连锁品牌倾斜,小商户既得不到流量,也无力运营 [4] 补贴规则与公平竞争 - 山东大学曲创指出两类不正当补贴:强迫商家承担补贴、只补贴头部品牌商家 [7] - 商务部李鸣涛强调补贴规则需公示,保障中小商家利益和流量公平分配 [8] - 平台不能发放与具体品牌商家关联的补贴券 [7]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平台应着眼长期,通过开发运营工具、提升数字化能力支持中小商家 [9] - 外卖平台供应链、食品安全、履约体系成为行业竞争新起点 [9] - 补贴战可能成为从"流量竞争"转向"品质竞争"的转折点 [9]
字节终于出手了
虎嗅APP· 2025-07-18 08:20
核心观点 - OTA行业竞争加剧,抖音通过亿级补贴和直播带货等新场景加速布局,京东高调入局试图分羹[3][4][7] - 当前OTA市场呈现"7+2+1"格局:携程系占70%份额(携程56% GMV市占率),美团第二梯队,抖音作为新贵崛起[10] - 行业竞争逻辑从资源争夺转向流量+内容+供应链综合能力比拼,携程高星酒店优势与美团/抖音中低端市场形成错位竞争[20][22][25] 竞争格局演变 - 第一阶段:携程通过整合艺龙、去哪儿抢占独家资源,确立高星酒店优势[13] - 第二阶段:美团差异化切入中低星酒店和本地生活场景,构建错位竞争[13] - 第三阶段:抖音以内容+直播重构酒旅分销链路,2023年酒旅GMV同比增30000%[13][30] 平台策略对比 | 平台 | 核心策略 | 数据表现 | |------|----------|----------| | 携程 | 动态佣金+供应链绑定 | 1.65亿去重用户,56% GMV市占率,90%履约率[9][10][25] | | 美团 | 本地生活+低价补贴 | 中低端市场渗透深,与携程错位竞争[22] | | 抖音 | 直播带货+限时特价 | 2023年酒旅GMV增30000%,2024年预计GMV达900亿元[30][32] | | 京东 | 3年0佣金+高薪挖人 | 覆盖数十万家酒店,携程系分销占比下降[14][17] | 市场动态 - 抖音暑期投入亿级补贴,推出6折日历房和今夜特价专场,重点覆盖郑州、武汉经济型酒店[4][5][29] - 同程24.9亿元收购万达酒管,补充自由供给并增强区域市场竞争力[24] - 传统酒店直销渠道占比萎缩至个位数,新兴渠道抢食12%市场份额[10][32] 行业趋势 - 流量分配机制变化:短视频/社交平台通过"内容种草-即时预订"短链路抢占用户心智[32] - 履约能力分化:抖音酒店履约率仅30% vs 携程90%,反映供应链把控差距[25] - 价格战受限:酒店严格管控底价体系,长期低价补贴不可持续[18]
餐饮商家,困在外卖大战里
创业邦· 2025-07-15 12:09
外卖平台竞争态势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创1.5亿新高[6] - 淘宝闪购作为新玩家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6] - 京东推出"0佣金"策略吸引商家入驻[21] - 中国外卖市场日均订单量从5月1亿单翻倍至2亿[42] 商家参与情况 - 米粉店单量因促销活动暴涨10倍[8] - 奶茶店需6名员工连轴工作至凌晨2点[9] - 日料店外卖流水一度比堂食高1倍[20] - 双皮奶商家遭遇实付3元订单导致亏损[25] 平台运营策略 - 美团自动发放"0元外卖"红包[4] - 淘宝推出"满18减18"大额优惠[4] - 京东每晚发放10万份16.18元小龙虾[4] - 平台通过"不参与活动就不推流"施压商家[26] 商家经营困境 - 奶茶店日利润仅400元且需承担设备折旧[10][63] - 米粉店每单19.8元产品实际到手不足1元[33] - 加盟商面临总部强制参与活动并增加物料采购[34] - 堂食与外卖占比从3:1逆转为1:7[53]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组建500人"羊毛群"有组织抢券[43] - 用户65元解决一周伙食[46] - 老顾客转向线上下单线下自取[56] - 出现"不加量就差评"等负面评价增加[58] 行业长期影响 - 奶茶行业整体销量增长约20%[42] - 商家担忧低价策略培养消费者低价预期[57] - 促销活动吸引非传统外卖用户但留存率存疑[61] - 部分商家因持续亏损计划退出市场[64]
十问十答:刘强东送外卖!京东葫芦里卖什么药?
海豚投研· 2025-04-26 19:18
京东进入外卖市场的战略意图 - 国内电商市场竞争激烈,七大平台主导市场,京东面临流量不足和DAU远小于MAU的困境,工具属性较强[3] - 京东重启外卖、出行等新业务提案,旨在拓展新流量入口提升用户活跃度,这些提案曾因成本高和验证周期长在2022年被搁置[3] - 即时零售是少数保持高速增长的领域,京东和美团都视其为重要战场,京东在"快"的心智优势被美团即时履约网络稀释[3][4] - 京东希望通过外卖业务改变用户心智,当用户急需商品时能第一时间想到京东[5] 京东外卖业务发展规划 - 管理层设定两年考核周期,第一年重点在模型落地和基建搭建,第二年考核订单量和交易规模[6][7] - 若未达预期目标,可能调整资源投入或终止项目,类似京喜等业务[8] - 外卖业务难度低于社区团购等创新业务,商家签约周期显著缩短,如茶饮品牌仅需一个月[8] - 目前订单量500-600万/日,其中餐饮订单约一半,远低于美团的六七千万单[9] 京东外卖业务现状 订单结构 - 品类分为茶饮(20元客单价)、简餐(45-50元)和火锅团餐(80元)[10][11] - 茶饮增速放缓,餐食类占比提升[12] - 覆盖140多个城市,但实际供给覆盖仍有很大改善空间[14] 用户获取 - 主要针对大学生和Plus会员发放代金券,价格比美团低7-8元[14] - 微信体系成为重要流量来源,95%概率在微信支付后显示京东外卖代金券[16] - 90%订单来自京东主站页面,入口较深[20] 骑手端 - 全国约9万骑手接单过外卖订单,其中专职骑手约1.3万(15%)[18] - 专职骑手主要来自京东物流转岗,新招募进展缓慢约2000人[19] - 推出首单20元激励和三单每单20元持续激励吸引骑手[18] 业务挑战与瓶颈 - 履约配送能力开始出现不稳定,可能成为增长最大瓶颈[21] - 外卖高频、集中峰值的特性与京东原有配送模式不同,缺乏相关基建和经验[21] - 订单量若达1000-2000万/日,系统可能崩溃,需要完全不同的结构和管控模型[22] - 餐饮页面产品设计存在问题,影响商家设置营销活动效率[24] - 招商标准较严格,暂未纳入档口店铺,限制订单量提升空间[24][25] 补贴策略与亏损 - 当前单均亏损约6元(12%亏损率),60%用于商品补贴,40%用于运费补贴[28] - 补贴结构不健康,全部由平台承担,未来计划引导商家和品牌方分担[29] - 补贴对茶饮和简餐效果明显,但对高价品类如火锅影响有限[30] - 补贴策略粗放,难以做到精准投放和细粒度比价[31] - 补贴带来的增长可能难以持续,一旦停止用户可能回归原有平台[32] 业务协同与用户心智 - 高频外卖用户访问次数提升但停留时间短,未显示明显电商浏览行为[26] - 计划通过评价页面发放商品满减券联动电商业务,但预期转化率不高[27] - 外卖业务核心增量仍需依赖主站流量或独立端产品,但后者投入有限[27] - 改变用户心智难度大,美团饿了么已深耕十余年形成固定认知[8][33] - 仅靠补贴难以撼动现有竞争壁垒,需要差异化定位或效率体验代差[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