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补贴

搜索文档
4000 家门店进驻淘宝闪购,曾只认美团的它,为何转身?
搜狐财经· 2025-08-22 21:17
平台合作与市场拓展 - 喜茶全国超4000家门店全量上线淘宝闪购 成为继茅台后又一入驻该平台的头部品牌[2] - 喜茶同步上线淘宝闪购"超抢手"频道 对清爽芭乐提等明星单品推出限时惊喜价 并在8月23-24日发放100万份免单卡[5] - 淘宝闪购为茶饮品牌重要增长引擎 吸引未进行多驱动布局的品牌入驻[5] 平台补贴计划成效 - 淘宝闪购宣布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共500亿元 通过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等方式刺激消费[13] - 茶百道/古茗等品牌在补贴计划宣布后股价单日涨幅最高达12% 订单量增长35%-50%[14] - 蜜雪冰城净利润预测上调1%至54亿元人民币 古茗2025年净利润预测上调9%至22亿元人民币[14] 订单与市场份额突破 - 8月7日立秋当天淘宝闪购平台超30万餐饮小店成交破峰 饿了么骑手数量达去年3.5倍 平均收入为去年1.4倍[15] - 8月8-9日淘宝闪购日订单量连续突破1亿单 份额首次超过美团[15] - 茶饮商家新客数量周环比增长达255% 柠檬水首次超过珍珠奶茶成为人气单品第一[15] 品牌合作动因分析 - 淘宝闪购打破美团/饿了么双寡头格局 为品牌提供多平台选择 增强议价能力[16] - 淘宝平台海量用户基数与88VIP高质量用户群体为茶饮品牌带来增量机会[18] - 平台数字化能力提供销售数据与用户偏好分析 助力产品研发与精准营销[21] 行业生态变革 - 外卖市场容量从每日1亿单增长至2.5亿+单 平台竞争推动市场扩容[22] - 多平台布局降低系统性风险 组合不同平台优势可实现全域用户覆盖[22] - 头部品牌入驻标志淘宝闪购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平台与品牌形成价值共鸣[23]
【财经分析】订单新高与补贴争议 淘宝布局即时零售的“AB面”
新华财经· 2025-08-13 16:01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首次超越美团,8月8日、8月9日实现单日反超,此前7月末连续两个周末日订单超过9000万 [1][2] - 美团长期占据即时零售市场主导地位,立秋当日仍领先淘宝闪购约2000万单 [2] - 京东整合达达快送等业务为"京东秒送",美团单独设立"美团闪购",行业竞争加剧 [4] 平台补贴策略与影响 - 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覆盖红包、免单卡等手段,补贴总额达2021年阿里反垄断罚款金额的2.7倍 [5][6] - 补贴导致餐饮商户外卖单量提升但堂食客流断崖式下滑,部分商户日收入缩水50% [2] - 平台未经商户授权将商品低价上架活动,商户无法自主下架或拒绝参与 [2][3] 商户经营困境 - 商户反映被强制参与补贴活动,商品价格异常且无法调整,联系客服处理效率低下 [2] - 部分商户因单品利润被压至个位数甚至负值考虑退出市场 [3] - 补贴扭曲消费行为,商户担忧补贴结束后客流无法维持原有水平 [2][3] 行业生态与监管动态 - 中国即时物流用户规模从2017年2.93亿人激增至2024年7.99亿人,需求增长显著 [4] - 监管部门约谈平台后,8月1日多家企业联合声明抵制无序补贴 [6] - 专家指出补贴大战破坏行业生态,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风险并挤压中小商户生存空间 [3][7][8] 阿里巴巴战略调整 - 阿里关停盒马大型仓储店,出售银泰、大润发股权,转向即时零售赛道 [5] - 淘宝闪购4月更名后获App一级入口,7月启动大规模补贴,意图重塑用户习惯 [5] - 马云、吴泳铭亲自参与业务会议,显示公司对即时零售的战略重视 [4][5]
对话山东大学曲创:治理内卷,应注重保护平台企业竞争积极性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23:33
行业竞争分析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本质是即时零售市场的存量竞争,平台通过百亿级补贴争夺90后和00后主导的即时消费需求[9][10] - 茶饮品类成为补贴主战场因其18元左右的低客单价和高需求弹性,促销效果显著[11] - 平台补贴实质是流量竞争策略,将原用于广告的千亿预算转为用户补贴以提升App打开频次和业务联动[10] 竞争模式演变 - 行业正常竞争链条应为价格竞争→差异化竞争→创新竞争,但内卷式竞争使企业被锁定在低价层面[6] - 深层次差异化需通过研发实现产品实质提升,最高层级竞争是突破性原创技术[6] - 平台经济内卷源于平台干预商家竞争,如"唯低价"流量分配机制迫使商家降质[7] 商家影响 - 补贴导致订单暴增超出商家固定产能,引发后续涨价抵触或降质两难[12] - 头部品牌商家更受益于补贴,中小商家面临流量挤压和5元基础红包负担[14][15] - 小众精品店和夫妻店受冲击最大,可能减少平台商品多样性[15] 平台价值重构 - 核心竞争力应转向配送时效优化、大数据预测食材需求等实质价值创造[18][19] - 需在即时零售初期建立质量管控体系,避免重蹈电商先数量后治理的覆辙[19] - 技术算法和大数据处理能力是未来竞争关键[18] 监管建议 - 应实施外科手术式精准监管,针对中小商家出台帮扶政策而非全盘否定竞争[21][22] - 经济下行期需保护企业主动竞争意愿,避免出台整体紧缩性政策[20] - 监管重点应区分正常促销与排他性低价销售,维护市场多样性[16]
“平台补贴”掺水分 商家不愿发声 这场角力尚无终点
每日商报· 2025-07-23 18:57
外卖平台补贴现状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1] - 上周六外卖大战"疯狂星期六"被叫停,大额优惠福利和免单券减少,导致部分消费者取消订单 [1] - 18.8大额补贴、免单卡仍在继续发放,平台竞争暗流涌动 [1][4] 平台补贴对茶饮门店的影响 - 平台补贴集中发放时段,茶饮门店外卖订单明显增加,如霸王茶姬、茉酸奶、林里手打柠檬茶等 [2] - 线上补贴后的付款金额比店内价格优惠,导致单量暴增,但补贴减少后单量回落 [2] - 门店复购率极度依赖补贴力度,客单价与利润明显降低 [4] 补贴资金来源与商家参与 - 平台补贴并非完全由平台承担,商家和品牌也参与共同补贴消费者 [3] - 知名连锁茶饮品牌员工表示,500亿补贴是平台和商家共同出资,商家需参与补贴以承接流量 [3] - 部分茶饮品牌更倾向于用户使用小程序点单,以减少平台抽成 [4] 外卖员收入影响 - 外卖大战期间单量增加,但外卖员收入变化不大,每单单价约为6-7元 [3][4] - 美团专送外卖员周末日均收入约为300元,收入主要取决于送餐速度 [4] 行业竞争与流量争夺 - 平台通过大额补贴争夺流量,商家为保流量被迫参与补贴 [3][4] - 尽管官方叫停补贴,但平台仍通过18.8外卖红包、免单卡等方式继续吸引用户 [4]
外卖大战下,餐饮商家从内卷中觉醒
搜狐财经· 2025-07-18 23:16
外卖大战补贴规模与行业影响 - 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史上补贴规模最大"的外卖大战,美团、京东、阿里单月或将消耗250亿人民币[1] - 消费者享受6.9元奶茶、15元套餐等低价优惠,但价格战正"反噬"餐饮商家[1] - 瑞幸咖啡因平台大额券引发"0元购"热潮,单日订单超590单导致爆单[3] 商家成本与收益倒挂现象 - 乐乐茶在9.9元活动中商家补贴达9元,是平台补贴的3倍,常规订单顾客支付14元商家到手不足8元[3] - 晋华府臊子面堂食28元,外卖顾客付23元商家到手仅12元(含6元运费),收益倒挂普遍[3] - 同一款茶饮商家到手金额差异大,从7元多到5元不等,面店顾客付25元商家到手8-10元,成本难以预测[4] 平台佣金与补贴策略 - 美团官方佣金比例6%-8%,但叠加履约服务费、红包等活动后综合成本远超官方比例[4] - 京东初期免佣金吸引商家,后期补贴力度缩水,取消外卖超时免单政策[4] - 美团CEO王莆中称靠精准补贴实现1.5亿日单,但低价单多为泡沫,7月12日起已"踩刹车"[4] 商家参与活动的两难困境 - 平台将"参加活动"与"流量"捆绑,商家不参与则被限流、降权,参与则面临巨大成本压力[4] - 饿了么"神券膨胀"活动要求商家参与,月卡用户13元优惠成本转嫁商家[5] - 美团"拼好饭"活动中9.9元西红柿鸡蛋面商家到手仅五六元,单量提升不明显[5] 连锁品牌与中小商家的分化 - 连锁品牌如赛百味凭借集团谈判优势获得更低佣金比例,中小商家难以承受长期亏损[5] - 部分中小商家退出活动后单量锐减,美团单量从100多单降至二三十单,饿了么从一二十单跌至一两单[5] 商家回归堂食的趋势 - 北京窑烤披萨店选择不上外卖平台,通过"周三半价日"等活动维系线下老客[5] - 知味湘等中高端餐企因成本高、出单慢放弃外卖,担心影响品牌形象[5] - 多家面馆明确表示不为外卖调整菜单,认为"面条还是堂食好吃"[7] 行业反思与未来展望 - 美团CEO王莆中称外卖是"精细且利薄"的商业模式,每单利润仅一块多,需平衡四方利益[8] - 补贴扭曲消费者价格预期,线下正常定价无人问津,商家陷入"多劳少赚"怪圈[8] - 行业需建立健康生态平衡,持续亏损无法维系长期繁荣[8]
茶饮热度重回巅峰,一大批中小品牌快速借势突围
36氪· 2025-07-18 09:05
行业概况 - 7月以来茶饮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门店订单激增,部分门店日接单量达3000单,店员工作至凌晨[1][2] - 淘宝闪购500亿消费券刺激下,外卖订单创历史新高,日订单突破8000万单,日活用户达2亿且环比增长15%[6] - 行业呈现"雨露均沾"特点,腰部品牌、区域特色品牌及小微品牌借势突围,95%破峰品牌为区域连锁[6][8] 品牌表现 - 西安茶话弄外卖订单日环比增长175%,成都陈多多单日订单达数万单,苏州梧桐姥姥7月日均订单较4月增长230%[4] - 南京永民手作营收翻倍,贵州去茶山部分门店订单环比增长超200%,成都李山山同比去年增长250%[4][13] - 中小品牌新客占比显著提升:永民手作超60%订单来自新客,茶话弄首次下单用户占比超50%[10] 平台赋能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通过消费券公平导流,平台承担主要成本,未增加商家经营负担[6] - 阿里生态流量池为品牌提供曝光机会,饿了么订单占比达65%(李山山),显著领先其他平台[10][13] - 平台技术赋能精准触达用户,同步激活新老客群消费热情[10] 运营提升 - 订单激增倒逼供应链优化:茶话弄通过增派员工、优化SOP流程将等候时长缩短[16][18] - 中小品牌完成"压力测试",单日近3000单的外卖量考验门店出餐与服务能力[16] - 品牌借势提升物流调度和弹性经营能力,实现经营效率大练兵[18] 长期影响 - 补贴推动区域品牌跨区域扩张,如梧桐姥姥从江苏拓展至上海,陈多多门店利润翻番[21] - 行业面临用户转化挑战,需通过产品创新、场景构建与文化认同留存价格敏感客群[21][22] - 茶饮市场最终竞争核心仍为差异化产品与服务能力,补贴仅短期催化[22][23]
上半年餐饮业竞争加剧,中国烹协建议精准施策保障市场活力
新京报· 2025-07-17 09:30
餐饮行业收入数据 - 2025年6月全国餐饮收入4708亿元,同比增长0.9% [1] - 2025年6月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372亿元,同比下降0.4% [1] - 2025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累计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 [1] - 2025年1-6月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7996亿元,同比增长3.6% [1] - 1-6月全国餐饮收入、限上餐饮收入增速分别同比下降3.6个、2.0个百分点 [1] 行业态势分析 - 餐饮业呈现"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竞争加剧"态势 [1] - 限上餐饮企业面临的挑战较为严峻,上半年累计增速(3.6%)低于全国餐饮收入增速(4.3%) [1] - "禁止违规吃喝"政策执行偏差抑制正常消费,对依赖中高端宴请和商务客源的限上餐饮企业冲击明显 [1] 行业挑战原因 - 平台高额补贴引发"价格战",导致餐饮企业陷入"有订单无利润"困境 [2] - 平台补贴资源过度向头部品牌倾斜,中小餐饮企业生存空间受挤压 [2] - 市场不公平竞争加剧,中小餐饮企业难以获得有效曝光和流量支持 [2] 政策建议 - 应明确"禁止违规吃喝"绝非"禁止正常吃喝",纠正"一刀切"行为 [2] - 鼓励自费家庭聚餐、朋友聚会、合规商务交流餐叙等正常餐饮消费 [2] - 应明确平台补贴行为的合法性边界,防止不正当竞争 [2] - 设定补贴成本分担上限,优化平台与商户共担机制 [2] - 鼓励平台设立"品质商户专区",给予优质中小商户流量扶持 [2] - 禁止强制"全网最低价",推动"同质同价" [2]
抖音投入亿级补贴加入酒旅大战
快讯· 2025-07-15 12:51
抖音本地生活业务补贴计划 - 公司宣布投入亿级平台补贴支持本地生活业务 [1] - 补贴将用于连锁品牌酒店官方直播、区域矩阵号及商家职人直播、明星达人探店 [1] - 上线特惠日历房、酒店通兑券、会员体验券包等产品 [1] - 特惠订房折扣力度达6折起 [1]
餐饮商家,困在外卖大战里
创业邦· 2025-07-15 12:09
外卖平台竞争态势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创1.5亿新高[6] - 淘宝闪购作为新玩家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6] - 京东推出"0佣金"策略吸引商家入驻[21] - 中国外卖市场日均订单量从5月1亿单翻倍至2亿[42] 商家参与情况 - 米粉店单量因促销活动暴涨10倍[8] - 奶茶店需6名员工连轴工作至凌晨2点[9] - 日料店外卖流水一度比堂食高1倍[20] - 双皮奶商家遭遇实付3元订单导致亏损[25] 平台运营策略 - 美团自动发放"0元外卖"红包[4] - 淘宝推出"满18减18"大额优惠[4] - 京东每晚发放10万份16.18元小龙虾[4] - 平台通过"不参与活动就不推流"施压商家[26] 商家经营困境 - 奶茶店日利润仅400元且需承担设备折旧[10][63] - 米粉店每单19.8元产品实际到手不足1元[33] - 加盟商面临总部强制参与活动并增加物料采购[34] - 堂食与外卖占比从3:1逆转为1:7[53]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组建500人"羊毛群"有组织抢券[43] - 用户65元解决一周伙食[46] - 老顾客转向线上下单线下自取[56] - 出现"不加量就差评"等负面评价增加[58] 行业长期影响 - 奶茶行业整体销量增长约20%[42] - 商家担忧低价策略培养消费者低价预期[57] - 促销活动吸引非传统外卖用户但留存率存疑[61] - 部分商家因持续亏损计划退出市场[64]
外卖大战再起:有消费者“0元购”了 19 杯奶茶
齐鲁晚报网· 2025-07-13 15:29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升级 - 美团推出"0元喝奶茶"活动 消费者可0元自取或支付不超过5元配送费享受送货上门 优惠力度较上周更大 [1][4] - 淘宝闪购发放"超级星期六188元大券包" 包含满18.8减18.8等大额券 原价19元奶茶最终仅需1.2元 [1][5] - 京东推出"一口价16.18元吃小龙虾"活动 每晚10万份 无需拼单凑起送费 [1][5] 平台运营策略优化 - 美团和淘宝闪购提前在官方微博发布活动预告 让消费者能提前规划消费 商家可提前准备库存和人力 [3][5][6] - 与上周突然发券相比 提前预告显著提升消费体验 消费者有更多时间对比优惠 商家可提前锁定客户 [6] - 美团"0元购"模式吸引新用户 现场观察到首次下载美团的消费者 [3]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济南消费者通过美团0元购获取19杯奶茶等大量商品 三大平台平均下单 [1] - 消费者因优惠改变习惯 从单纯填饱肚子转为被优惠吸引 甚至化身"兼职外卖小哥"频繁取餐 [2] - 消费者利用平台预约功能 将食物分配到未来多天 实现"吃喝安排得明明白白" [3] 行业数据表现 - 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创新高 突破1.5亿单 其中神抢手单量超5000万单 拼好饭单量超3500万单 [3] - 济南某重庆米线店在美团平台单日订单达三四百单 平台补贴有效拉动淡季销量 [8] 补贴策略调整 - 平台将优惠更多直接给消费者 骑手补贴减少 美团骑手本周收入500元较上周1700元大幅下降 [7] - 济南把子肉店套餐自取价仅4元多 较平时10元单块把子肉价格堪称"骨折"优惠 [7] - 餐饮店主也参与"薅羊毛" 某水饺店老板娘五单仅花15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