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经济圆桌会丨财政部:“零关税”政策将覆盖更多商品、惠及更多经营主体
新华网· 2025-08-08 20:46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 - 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核心政策之一是进口商品"零关税"制度,全岛封关后享惠主体可进口更多"零关税"商品,更多经营主体可享受该政策 [1] - 财政部牵头制定了货物进出"一线""二线"及岛内流通的税收政策,以及海南自贸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全岛封关运作之日起施行 [1] - 现有原辅料、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产设备等3项进口"零关税"政策将纳入封关后的货物税收政策一并实施,基本确立海南自贸港进口"零关税"制度体系 [1]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 - 目前"零关税"政策仅允许在海南自贸港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事业单位作为享惠主体 [1] - 全岛封关后享惠主体将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1] - 例如在北京登记注册、在海南从事科研活动的事业单位也可申请认定享惠资格,享受"零关税"政策 [1] "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大 - 全岛封关后"零关税"商品将实行负面清单管理,"零关税"商品范围由约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 [1] - 例如渔业企业进口的深海养殖网箱纳入"零关税"商品范围,进口1个80多万元的养殖网箱可免去8%进口关税和13%进口环节增值税,节省约18万元 [2] 货物流转便利化 - 全岛封关后"零关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在享惠主体间可免进口税收流转 [2] - 若企业及其下游企业都属于享惠主体,不仅进口原料可享受"零关税",用这些原料生产的产品销售给下游企业时也可继续免进口税收 [2] - 该政策将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推动自贸港产业链集群化发展 [2]
优化“零关税”政策加速产业集聚 海南自贸港释放竞争优势
证券时报· 2025-08-02 01:15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优化 - 享惠主体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 [1] - 政策优化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产业附加值,加速产业集群聚链,助推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业生态圈形成 [1] - 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试点扩围至全岛,企业利用"零关税"投资品与中间品开展生产制造可降低综合成本并提高盈利空间 [2] 政策对产业的影响 - 原材料依赖型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行业显著受益,产业链向更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3] - 产业集群从"多点分布"转向以重点园区为核心的"核心集聚区+全域协同"模式,形成高端制造集聚区和县域特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4] -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政策提升其竞争力和吸引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外延 [4] 商业格局与竞争优势 - 企业通过"零关税"政策形成医疗器械、免税品、智能新产品等高附加值商品的成本优势,叠加离岛免税政策形成"全球集成、海南集成、岛内消费"格局 [3] - 海南自贸港处于RCEP核心区域,强化与东盟国家产业配套,服务国家内外双循环战略 [5][6] - 政策叠加支持(零关税、加工增值、离岛免税)形成相对竞争优势,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经济腹地 [7] 未来发展建议 - 需强化"集成制造+消费"双轮机制,培育本地消费市场并加强与东盟区域互补,形成"原料—加工—市场"链条 [7] - 建议扩大金融开放政策,探索服务贸易税收创新,实现金融、教育、航空、医疗"准入即准营"及国民待遇 [8] - 海南全省接待中外游客较上年增加8%,入境游客增加1倍多,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文旅消费新场景 [7]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进口药品、医疗器械政策享惠货值突破6000万元
快讯· 2025-05-01 15:53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进口药品、医疗器械政策实施情况 - 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进口药品、医疗器械政策自2024年12月25日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落地实施 [1] - 已有10家医院通过政策享惠主体审核 [1] - 海口海关共监管"零关税"进口药品、医疗器械申报总货值6023.9万元人民币 [1] - 减免税款818.7万元人民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