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岛封关运作
icon
搜索文档
海南连续第四年在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海南日报· 2025-09-12 09:58
海南连续第四年在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推出中国地方政府首单航天主题债券 九月十一日,海南省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路演顺利完成,图为现场参会的投资人代表进 行提问。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封烁 摄 据悉,此次海南省预计在香港簿记建档发行不超过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其中包括中国地方 政府首单航天主题债券。发行期限为3年、5年和10年,其中3年期为可持续发展债券、5年期为蓝色债券、10 年期为航天主题债券。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海洋保护、民生保障以及航天领域相关重点科研和基础设施项目。 此批债券已被香港金融管理局纳入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的合资格抵押品名单,且债券的利息及处置债券 取得的收入将免征香港利得税,有力提升了债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当前,海南自贸港建设已进入成型起势、即将全岛封关运作的新阶段。与会嘉宾对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 纷纷寄予厚望,看好未来发展前景。 "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岛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这既标志着海南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高水平开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预示着海南马上将进入更全面开放的快速道、 释放更丰厚的政策红利。"陈维民说,海南省政府再 ...
《自贸港“大家”谈》大型访谈节目首期播出,引发各界热烈反响
海南日报· 2025-08-11 09:04
自贸港政策与产业影响 -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2] - 货物"零关税"政策、高效监管模式和数据跨境流动机制为游戏出海产业降本增效提供直接利好 [3] - 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优势可降低企业海外设备引入成本并探索合规数据流通模型 [3] 企业发展与产业升级 - 游戏出海产业可利用政策红利从"享受政策高地"跃升为"创新策源地" [3] - 洋浦经济开发区承载制度创新、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使命 [2] - 海南因地制宜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地 [2] 经济与就业前景 - 全岛封关运作后经济更加繁荣 创造更多高收入就业机会 [3] - 老百姓收入越来越高 资产越来越值钱 [3] - 经济活力增强利于拓展农产品市场并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3] 开放环境与国际化 - 海南开放力度持续加大 越来越多国际人士来到海南学习或工作 [4] - 自贸港建设成效显著 展现出包容性与活力 [3][4] - 洋浦展示馆作为对外宣传窗口 向世界展示海南开放活力与创新潜力 [2]
全岛封关运作是更高水平开放的起点
海南日报· 2025-08-09 07:54
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展 - 经济外向度稳步提升 五年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 年均增长14.6% [2] - 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 年均增长43.7% 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 年均增长97% [2] -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年均分别增长31.3%和32.3% 85个国家享受免签入境政策 [2][3] 产业体系优化成果 - 四大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农业)占GDP比重达67% 五年提高13.7个百分点 [3] - 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 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 [3] - 建成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 具备高密度多型号发射能力 [3] 封关运作政策设计 - 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从21%提高至74% 岛内享惠主体间免进口税收流通 [5] - 加工增值达30%销往内地可免关税 设置8个一线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 [5] - 对特定货物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精准监管 保障开放政策平稳落地 [5] 制度型开放战略意义 -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建立中国特色开放型制度体系 [4] - 通过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 助推全国深化改革 [4] - 展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决心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4] 未来开放举措方向 - 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 加快旅游/教育/医疗等服务领域开放 [7] - 放宽外商投资准入 实施承诺即入制改革 建立过程监管制度 [7] - 健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开展跨境资产管理试点 [7] - 放宽空域管制和航权限制 推进开放第七航权 优化船舶检验管理政策 [7] - 完善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 建设国际通信基础设施 培育数字经济 [8] 海关监管特殊属性 - 海南自贸港属于海关监管特殊区域而非"境内关外" [9] - 货物经一线/二线进出仍适用关税法及海关法 接受海关监督管理 [9] - 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实施精准监管 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9]
中国经济圆桌会丨财政部:“零关税”政策将覆盖更多商品、惠及更多经营主体
新华网· 2025-08-08 20:46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 - 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核心政策之一是进口商品"零关税"制度,全岛封关后享惠主体可进口更多"零关税"商品,更多经营主体可享受该政策 [1] - 财政部牵头制定了货物进出"一线""二线"及岛内流通的税收政策,以及海南自贸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全岛封关运作之日起施行 [1] - 现有原辅料、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产设备等3项进口"零关税"政策将纳入封关后的货物税收政策一并实施,基本确立海南自贸港进口"零关税"制度体系 [1]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 - 目前"零关税"政策仅允许在海南自贸港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事业单位作为享惠主体 [1] - 全岛封关后享惠主体将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1] - 例如在北京登记注册、在海南从事科研活动的事业单位也可申请认定享惠资格,享受"零关税"政策 [1] "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大 - 全岛封关后"零关税"商品将实行负面清单管理,"零关税"商品范围由约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 [1] - 例如渔业企业进口的深海养殖网箱纳入"零关税"商品范围,进口1个80多万元的养殖网箱可免去8%进口关税和13%进口环节增值税,节省约18万元 [2] 货物流转便利化 - 全岛封关后"零关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在享惠主体间可免进口税收流转 [2] - 若企业及其下游企业都属于享惠主体,不仅进口原料可享受"零关税",用这些原料生产的产品销售给下游企业时也可继续免进口税收 [2] - 该政策将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推动自贸港产业链集群化发展 [2]
郭广昌:复星坚定看好海南自贸港?将加大文旅等优势产业在琼布局
中国经济网· 2025-07-29 15:04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是标志性工程和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2][3] -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表示封关运作是全新开始,公司坚定看好海南发展前景[1][3] 复星在海南的产业布局 文旅领域 - 2018年三亚·亚特兰蒂斯开业后累计接待全球游客超3200万人次,成为海南旅游3.0标杆项目[1] - 2024年10月将启动"海南超级地中海"项目,打造全球首个AI主题度假区,规划演艺中心作为海南电影艺术节永久会址[3] 大健康领域 - 利用博鳌乐城先行区政策优势,推动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转化,8款瑞典博毅雅呼吸机实现"海南制造"[1] - 复星医药将以乐城为核心实施"源头创新+临床转化+产业落地"战略,建立特许准入至全国推广的全周期路径[3] 新能源与资源领域 - 海南矿业完成马里锂矿、阿曼油田收购,投产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产线,预计年产值突破20亿元[2][4] - 构建"铁矿石+油气+新能源材料"三驾马车战略,氢氧化锂项目是儋州洋浦绿色低碳产业链关键环节[4] 复星在海南的社会贡献 - 深耕海南近20年,创造就业岗位6000多个,累计纳税超百亿元[1] - 复星光彩教育奖励基金总额1000万元,2007-2022年资助贫困生6930人次[4] - "乡村医生项目"累计投入逾1200万元,覆盖海南5个市县基层医疗[4]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关情况,引发全省各界热烈反响
海南日报· 2025-07-24 10:35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 -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2] - 累计制定出台了200多项配套政策文件 其中很多政策是开创性的 [4] - 开展封关运作软硬件建设攻坚 一批重点项目投入使用 一批配套制度准备就绪 [5] 政策与产业发展 - 加快推动研究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第二批特别措施 持续压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5] - 研究制定《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5] - 深化加工增值政策应用攻坚 拓展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政策落地成效 [7] - 聚焦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生物育种技术 深海装备研制 深潜科考服务 海洋生物制造等领域 [8] 企业机遇与投资 - "零关税"政策进一步优化 将为企业打开原料采购的"新蓝海" [11] - 德国欧绿保集团不断扩大在琼投资 从海南自贸港政策措施中获益 [11] - 新叻海运有限公司享受免税超700万元的政策优惠 [11] - 大力发展低空经济 智算产业 临空产业 新能源等新业务新模式 [10] 产业体系与科技创新 - 全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7] - 加快完善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7] - 积极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在琼聚集 高效配置 [7]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打造国际科研集聚区 [8]
全岛封关在即: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新阶段
中国发展网· 2025-07-24 09:14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具有深远象征意义,展示我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1] -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政策制度 [2] - 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联系将更加便捷,有利于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促进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2] 封关政策措施 - 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 [3] - 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对全国现有的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3] - 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设置10个"二线口岸",创新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 [3] - 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对"零关税"货物等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的精准监管 [3] 五年建设成果 - 85个国家的人员可免签入境海南,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三大领域加快开放 [4] - 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税率"双15%"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额分别超过310亿元和170亿元 [4] - 离岛免税购物额度增加至每人每年10万元,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岛 [4] - 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年均增长97% [5] - 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1.3%和32.3% [5] 产业发展情况 - 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全省GDP比重达67% [5] - 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 [5][6] - 离岛免税销售额占全球免税市场的比重超过8%,博鳌乐城实现医疗技术、设备、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6] - 获批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18个,境外高水平大学独立办学项目2个 [6] 封关后税收政策 - "零关税"商品范围将由目前的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约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 [8] - 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 [9] - "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可以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通,免于补缴进口税收 [9] - 属于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的企业生产的货物,加工增值达到30%可免征进口关税 [8] 通关便利措施 - 构建"一站式通关"模式,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站放行" [10] - 实施"前推后移"管理,避免造成拥堵 [10] - 加强智慧监管,实现信息互通和监管互认 [10] - 强化信用管理,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减少查验频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