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

搜索文档
聊城出台“好房子”新标准提升居民居住品质
齐鲁晚报网· 2025-07-03 19:00
建筑规划标准 - 市主城区高层建筑高度控制在54米以内(约18层),住宅容积率不超过2.5 [1] - 县(市、区)中心城区新建多层住宅容积率控制在1.2以下,以扩大楼间距并改善采光条件 [1] - 首层架空层梁底净高不应小于3米,提升公共空间舒适度 [1] 生活配套设施 - 住宅小区必须设置符合标准的儿童游乐场和老年活动区,且避开建筑阴影区 [1] - 小区健身步道每100米设置休息座椅,机动车位按1:1.2配建并100%预留电动车充电设施 [1] - 主入口预留10米缓冲空间,设置快递车、访客车专用停靠区以缓解拥堵 [1] 景观与城市设计 -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升小区防涝能力,快速路交叉口增设24小时开放口袋公园 [2] - 建设2.5米宽风雨连廊连接楼宇,实现雨天便利出行 [2] - 建筑立面采用公建化设计,强化城市整体形象 [2] 政策适用范围与影响 - 新规适用于全市新建住房项目,改建小区可参照执行 [2] - 政策聚焦居住体验与生活便利性,落地后将显著提升居民居住品质 [2]
激活城市更新更多增量动能
证券时报· 2025-06-03 05:35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更新不能搞"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而是要建起能够惠及民生的更多"里子"工 程。因此,在提出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愿景的基础上,《意见》提出要建设安 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构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同时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建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安全发展基础 更加牢固,服务效能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经济业态更加丰富,文化遗产有效保护,风貌特色 更加彰显,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意见》完整而清晰地描绘出了我国城市 更新的"路线图"。 城市更新项目往往需要巨量真金白银,且运转周期长,因此,在目前已有25个城市设立了城市更新基金 的基础上,《意见》一方面提出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支持力度,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对符合条件的项 目给予支持,并在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予以支 持;另一方面,《意见》鼓励完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 ...
东方雨虹桃花源赋能未来社区生态韧性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28 14:33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体系 - 海绵城市通过统筹建筑、道路、绿地及水系等生态要素,构建"渗蓄滞净"协同运作的雨水管理体系,实现自然积存、渗透与净化,系统性优化城市雨水径流管控 [1] - 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实施载体,雨虹桃花源零坡度有组织防排蓄水系统成功入围住建部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与产品目录》 [5] 东方雨虹技术产品优势 - 雨虹桃花源零坡度有组织防排蓄水系统集"渗、滞、蓄、净、用、排"为一体,实现有组织高效排水、保护植物根系,解决窜水及渗漏难题,适用于绿化工程、市政工程、建筑工程等多种场景 [7] - 系统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与精密制造工艺,蓄水模块具备优异的结构抗渗性,一体化排水板与高强度导流槽在长期水压冲击及腐蚀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维护需求显著低于传统产品 [13] - 系统通过科学布设排水管网与蓄水设施,构建"快速导排-梯级净化-循环利用"作业链条,实现雨水收集、净化、再利用及极端天气安全导排 [9] 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 - 系统在"第二届雄安国际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大赛"中从数十项创新方案脱颖而出,其与雄安新区生态建设目标的高度契合性使其成为备受关注的技术实践范例 [3] - 系统已在全国众多工程项目中成功应用,包括雄安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区域水生态治理工程的关键支撑 [7][15] - 系统兼具智能化检测功能,通过传感器实时反馈降雨强度、水位变化等参数,中央控制系统实现排水路径自动优化与蓄水容量智能调节 [11] 差异化场景适配能力 - 系统采用模块化组合设计,通过基础构件的灵活配置,可精准适配多雨地区洪峰调控与干旱区域雨水回用等差异化需求,在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场景中均展现出显著的技术包容性 [11] - 系统在社区水资源管理中实现雨水循环利用,夏季储备雨水可替代传统供水需求,暴雨天气下通过预设溢流通道与市政管网联动提升防洪排涝能力 [9]
财政部: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城市更新,“十四五”以来共安排约1594亿元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5-20 14:25
城市更新财政支持政策 - 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给予支持 [2] - 2024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发国债等资金超过4250亿元,支持城镇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城市排水防涝提升工程等项目 [3] 城市更新模式探索 - 2024年住建部和财政部启动城市更新行动,首批确定15个城市,今年将再选拔第二批20个城市 [2] - 对相关城市的工作进展、资金使用管理等开展绩效评价,强化追踪问效 [2] 重点任务资金分配 - "十四五"以来安排中央补助资金约1594亿元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3] - 2023年以来安排中央补助资金153亿元支持城中村改造 [3] - "十四五"期间安排中央补助资金约600亿元支持60个城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带动总投资1600亿元 [3] 财政金融政策协同 - 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加大对城市更新项目的支持 [3] - 鼓励政策性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支持 [3] - 完善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制度,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投融资模式 [3] 社会资本参与 -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 [3] - 吸引社会资本、社区、居民等各方面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工作 [3]
基坑气膜为海绵城市建设树标杆
经济日报· 2025-05-15 06:08
这个气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建筑,只是一层气膜,气膜内就是北京通州新增海绵城市工程的施工现场。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层气膜把这个项目覆盖起来呢? 中铁十六局通州区新增海绵城市项目部项目经理郭磊磊介绍,该项目地处居民核心圈,周边有3个住宅 小区,有18000余名市民居住。如果按照以往方式施工,项目产生的粉尘和噪声污染将对这些居民的正 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在北京通州玉带河大桥东侧,一个巨大的白色气球状物体引人注目,因其巨大的体积和独特的外形,被 附近居民称为"副中心的国家大剧院"。 "为严格落实防尘减噪工作要求,以高标准打赢蓝天保卫战,项目在北京首次将全封闭、大跨度气膜技 术应用到施工阶段,从源头解决扬尘、噪声等一系列问题,最大程度确保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环 境。"郭磊磊说。 "基坑气膜是一种兼具防尘性、降噪性、节能性、防火性、智能性的绿色施工新工艺,借助内外气压差 支撑,再利用斜向网状结构加以固定,可以实现自主成形,无需任何梁柱。"中铁十六局通州区新增海 绵城市项目总工程师王煜涵向记者介绍,气膜膜材本身也采用了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经过3层特殊涂装 喷涂,具备较高的强度和一定的自洁性,能够有效抵抗暴雨、强风碎石等外力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