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搜索文档
大国五年 | 居有所安,托起百姓生活“小确幸”
新华社· 2025-11-05 19:55
住房保障与交付 - 全国实现750多万套已售难交付住房的交付 [3] - 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及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3] - 全国有15个省、区、市二手住宅交易量超过新房 [3] 老旧小区与城市更新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 [6] - 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12.9万部,增设停车位340多万个,新增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6.4万个 [6] - 更新改造供水、燃气、供热等地下管网84万公里 [6] - 修缮居民楼公共空间并同步实施建筑节能改造3.7亿平方米 [14] 建筑标准与科技应用 - “好房子”层高标准从2.8米提高到不低于3米,4层以上楼宇需加装电梯 [9] - 楼板隔音要求降低10个分贝,新型建材缩短装修后等待时间 [9] -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 [11] - 推进自主可控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全领域应用,新型“造楼机”实现全天候封闭作业 [11] - 高层建筑降载减振技术等39项新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11] 绿色建筑与节能改造 - 大力发展绿色建材、绿色建造、绿色建筑,推动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13] - 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亿平方米,改造后建筑冬季室内温度可提高3-5℃且能耗更低 [13] 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 - 下调住房公积金和商业银行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对居民“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给予退税支持 [17] - 下调契税税率、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各地因城施策出台购房补贴等优惠政策 [19] - 实施项目“白名单”制度,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超过7万亿元 [24] - 有力有序推进商品房现房销售,继续实行预售的则规范预售资金监管 [24] 历史文化保护 - 全国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3座、名镇312个、名村487个、传统村落8155个 [22] - 在70多个城市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58片历史文化街区、10条老街成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22] 行业规模与产出 - 2024年建筑业产值达32.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4% [27] - 累计完成154亿平方米建筑、7.9万公里市政道路、342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约1.6万公里铁路、约29万公里公路及各类水利、机场等基础设施 [27]
成自铁路天府站、岷江航电龙溪口枢纽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是黄金周,更是黄金施工期
四川日报· 2025-10-04 10:09
项目建设进展 - 国庆中秋假期四川多个交通项目包括成自铁路天府站、成渝中线高铁简州牵引变电所、绵遂资内铁路龙怀寺大桥等优质高效推进建设 [3] - 成自铁路天府站项目80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金属屋面装饰层施工、外幕墙施工、室内装修及机电安装等5个作业面同步有序推进 [4] - 成渝中线高铁简州牵引变电所于10月1日封顶,标志着全线四电工程施工进入攻坚阶段 [5] 施工技术创新 - 天府站配套市政工程创新采用国内首例定向立交桥预制小箱梁平移技术,定制331片小箱梁,施工平移误差小于2毫米,较传统工艺节省工期超2个月 [5] - 成渝中线高铁项目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三维建模预演,规避构件碰撞风险,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5] 高速公路建设目标 - 行业计划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建成高速公路900公里,使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1万公里 [6] - G5京昆高速成雅段扩容工程于9月28日开工,假期期间进行桥梁加宽段桩基施工,为明年全线铺开建设做好准备 [6] 其他交通基建项目 - 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于9月28日建成并于10月1日开通试运行,其附属站房设施预计年底前完成 [6] - 行业今年新开工36个国省干线项目,包括S202宣汉县城至天生段、S221盐源县泸沽湖过境段等,假期均加速施工 [6] - 岷江航电龙溪口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工,9台发电机组全部建成,四季度转向4个堤坝及附属工程施工,向年底一期项目蓄水发电目标冲刺 [7] - 龙溪口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岷江乐山至宜宾段162公里航道等级 [7]
激活城市更新更多增量动能
证券时报· 2025-06-03 05:35
城市更新政策核心内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1] - 政策旨在解决城镇化率达到67%后面临的"城市病"问题,推动城市发展从外延扩展转向内涵提质阶段[1] - 政策强调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建设方式的转变,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优化阶段,从"粗放开发"升级为"精细经营"阶段[1] 重点更新对象与措施 - 危险住房分为D级、C级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非成套住房三类,对D级危房要求加快拆除,另两类采取加固、改建和重建方式[2] - 老旧小区改造包括电网管道、人行走道等基础设施,支持加装电梯,完善停车、充电、消防等配套设施[2] - 老旧街区、厂区和城中村将加大商业化改造力度,打造活力街区,盘活存量房产并植入新业态[2] 城市基础设施升级 - 强化城市道路交通运行基础,推进地下空间统筹开发,加快燃气、供水、排水等地下管网建设[3] - 深化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3] -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绿环绿廊绿道建设,增加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3] 民生服务与融资支持 - 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构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4] - 已有25个城市设立城市更新基金,政策提出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项目[4] -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发行基础设施REITs、资产证券化产品等,给予税费减免政策支持[4] 经济带动效应 - 城市更新可扩大公共投资"乘数效应",为社会资本创造产业拓展新空间[5] - 有效盘活房屋、土地等存量固定资产,提升资产运行价值和商业效率[5] - 推动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升级,伴随新业态出现丰富消费场景[5][6] - 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智慧新技术,壮大城市科技创新矩阵[6]
中办、国办: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快讯· 2025-05-15 17:19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 全面排查城市基础设施风险隐患,推进地下空间统筹开发和综合利用 [1] - 加快城市燃气、供水、排水、污水、供热等地下管线管网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改造,完善建设运维长效管理制度 [1] - 推动城市供水设施改造提标,加强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再生利用及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改造 [1] - 加快建立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建设运维机制,统筹城市防洪和内涝治理 [1] - 建立健全城区水系、排水管网与周边江河湖海、水库等联排联调运行管理模式 [1] - 加快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改造,构建完善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1] - 推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改造升级,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建设防灾工程 [1] 城市交通与物流设施优化 - 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快速干线交通、生活性集散交通和绿色慢行交通 [1] - 加快建设停车设施,优化城市货运网络规划设计 [1] - 健全分级配送设施体系 [1]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 [1] - 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1]
从规划设计到竣工交付 德才股份全产业链发力“好房子”建设
证券日报· 2025-04-28 13:39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住宅项目规范》国家标准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 从层高、隔音、适老化等维度为"好房子"建设划定基准线 [2] - 北京、山东、江苏等近十个省市已出台相关文件 构建高品质住房建设体系 为国标落地奠定基础 [2] - 房地产市场正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 催生覆盖设计建造、装修装饰、城市更新等领域的万亿元级蓝海市场 [2] 企业转型与技术创新 - 德才股份敏锐捕捉市场机遇 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 积极探索"好房子"建设创新路径 [2] - 公司旗下青岛中建联合集团推出首批产业化推广产品清单 涵盖"新建好房子"等11大项产品 集成智慧安防、隔声降噪、绿色节能等科技系统 [3] - 技术革命重塑传统生产关系 绿色建材、智能家居、装配式建筑等细分赛道将迎来利好 [3] 标杆项目与技术应用 - 德才股份在青岛城投·青云佳境项目中全面融入"好房子"标准 绿地率达47% 装配率达50% 实现智能化数字化控制 [4] - 公司在与海尔、保利、华润等企业合作的高档住宅项目中娴熟应用BIM技术 展现技术实力 [4] - 行业共识显示 建筑企业需深度重构产品力、技术力和服务力 才能在竞争中赢得未来 [4] 全产业链布局与资质优势 - 德才股份拥有1项特级资质和34项壹级(甲级)资质 提供从可研论证到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全产业链一体化设计 [5] - 公司凭借35项顶级资质构建技术矩阵 既能承接大型"大国重器"项目 也能完成精细化适老化改造 [6] 城市更新与市场潜力 - 全国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约22万个 涉及居民上亿人 改造投资规模达万亿元级 [7] -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重点推进三件事:老旧小区改造、扩大城中村改造范围、完善完整社区建设 [6] - "好房子"标准将催生涵盖智能家居、社区服务等细分领域的新产业生态 成为行业突破增长瓶颈的必由之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