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远海风电开发
icon
搜索文档
电力设备新能源2025年7月暨中期投资策略:光伏硅料行业有望加快产能整合,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
国信证券· 2025-07-10 22:51
核心观点 - 光伏硅料行业有望加快产能整合,预计2027年进入稳态发展阶段,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中央推动深远海风电开发,风机出口业绩大幅增长,全球数据中心投资建设加速推进 [1][2][3][4] 6月行情回顾 - 6月电力设备板块上涨6.68%,显著跑赢大盘,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名,6月估值整体小幅回升 [13] - 电力设备新能源股票池6月平均涨幅7.55%,细分行业均上涨,锂电池材料、风电和储能涨幅居前 [23] - 6月涨幅排名前十的公司为龙蟠科技、聚和材料、星源材质等 [23] AIDC电力设备产业链 - 6月以来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加速推进,亚马逊、韩国SK电讯、阿里云均有相关投资计划,首批英伟达GB300开始部署 [27] - 数据中心电力设备品类多,国内企业在细分产品和环节具备竞争优势,2025年有望成为全球AIDC建设元年,关注相关企业 [28] 电网产业链 - 国内网内25 - 27年业绩增长确定性高,“十五五”期间电网投资有望维持高位,25年特高压招标、开工有望大幅增长,虚拟电厂商业模式25年有望成熟 [37] - 建议关注平高电气、东方电子、思源电气等企业 [37] 风电产业链 - 中央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金风科技海外业务快速增长,6月以来深远海海上风电加速推进 [55][56][57] - 2025年国管海风开发元年,预计“十五五”年均海风装机超20GW,陆风装机有望创历史新高,建议关注金风科技、中际联合等企业 [57] 动力电池及充电桩产业链 - 欧洲车市7月销量或环比回落,国内车市7月季初销量或稳中略降,7月电池企业生产环比有望稳中有增 [69]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充电桩大功率充电设施有望快速普及,关注锂电、充电桩、固态电池产业链相关标的 [70][71] 光伏产业链 - 工信部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行业出清与整合势在必行,预计2027年进入稳态发展阶段,硅料环节有望实现产能整合和出清 [83] - 5月光伏产业需求快速增长,7月多家硅片企业上调报价,关注协鑫科技、新特能源等企业 [83][84] 储能产业链 - 国内新型储能市场将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美国储能税收抵免时限延长,欧洲大储持续高增但户储需求偏弱 [95][96] - 建议关注阳光电源、亿纬锂能、盛弘股份等企业 [96]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报告给出大金重工、金盘科技、金杯电工等多家公司的投资评级、昨收盘、总市值、EPS、PE等数据 [5][111][112]
新路径、新能源、新进展不断涌现 多领域“捷报”频传澎湃发展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7-05 15:20
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 - 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从云南昆明首发,沿中老铁路直抵老挝万象,随后分成三条线路分别运至泰国、新加坡和孟加拉国 [1] - 中国昆明至孟加拉国吉大港为新开线路,新航线绕开马六甲海峡,运输距离缩短三分之一,时间缩短二分之一,全程仅需18天左右 [1][3] - 首趟班列运载26柜云南特色商品,实现"一单制""一箱制",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效率,为中国商品出海开辟高效便捷新路径 [4] 三峡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 - 三峡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实现首批机组并网,是我国当前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最远点离岸距离85.5千米 [5] - 项目共安装98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800兆瓦,验证了深远海风电开发的可行性,进一步拓展风能开发利用范围 [5][7] - 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向电网输送清洁电能超过26亿度,可满足约110万户三口之家全年用电量 [7] - 全球可用海上风能资源超过710亿千瓦,其中深远海占比超过70%,但开发利用率尚不足0.5%,深远海海域年平均风速可达9米/秒以上,发电小时数显著高于近海 [9] 南珠高铁玉岑段建设进展 - 南珠高铁玉岑段跨益湛铁路特大桥连续T构梁成功转体,全线两处连续T构梁转体桥全部完成转体施工 [10] - 跨益湛铁路特大桥全长1334.2米,其中连续T构梁长161.5米、宽12.6米,转体高度约40米,总重量达1.4万吨 [10] - 转体施工中梁体以每分钟0.5度的速度顺时针转体,技术人员实时监控和调整转体速度保证精准就位 [10] - 南珠高铁建成通车后将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促进广西全面深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12]
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能源新变革
搜狐财经· 2025-06-30 16:05
技术突破 - 我国自主研发全球最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 单机容量突破20兆瓦 叶轮直径达292米 扫风面积相当于9个标准足球场 [1][3] - 机组搭载低频并网技术 实现电力长距离低损耗输送 解决深远海风电并网技术瓶颈 [3] - 采用主动抗台风设计 可抵御17级超强台风 通过1000余个传感器实现数字化运维 极端天气下保持高效稳定运行 [3] 发电效能 - 在年平均风速8.5米/秒条件下 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达8000万度 满足9.6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 [3] - 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万吨 [3] - 通过模块化设计和轻量化材料创新 度电成本降至历史新低 [5] 工程建设 - 项目选址福建北部海域 离岸距离超35公里 水深达40米 施工环境复杂 [3] - 应用第四代风电安装船"白鹤滩"号 7天内连续刷新全球最大单机容量风机吊装纪录 [3] 产业链发展 - 海上风电产业链实现协同创新 主轴承 叶片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突破 形成覆盖研发 制造 安装 运维的全产业链体系 [5] - 2024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47万千瓦 带动产业链总产值超20万亿元 [5] 行业趋势 - 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连续三年全球首位 [5] - 政策推动深远海开发 新增项目需布局离岸30公里或水深30米以上海域 [5] - 漂浮式风电 海上能源岛等前沿概念逐步落地 推动与海洋牧场 绿氢制备等产业融合发展 [5] 全球影响 - 为全球海上风电平价上网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5] - 中国海上风电从跟跑到领跑 重塑全球能源版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