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IP运营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泡泡玛特(09992)涨超3% 近期二手价波动系供给调配 机构看好公司发展长逻辑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11:30
股价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上涨3.13%至263.4港元 成交额达27.91亿港元 [1] 产品与IP发展 - Labubu已成为全球级潮流文化符号 可与Kaws与Bearbrick相比 [1] - Labubu直至2024年才开始积极与全球品牌进行联名合作 [1] - 近期产品二手价格波动系公司主动提升供给 无碍长期发展逻辑 [1] 业务能力与增长前景 - 公司具备IP玩具全产业链运营能力 通过出众的IP创造和运营能力持续高质量发展 [1] - 海外业务逐步扩大 产品海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极 [1] 机构评级 - 汇丰环球维持"买入"评级与目标价379港元不变 [1] - 目标价对应2024年预测市盈率41.5倍及2025年30.8倍 [1]
图解热点:泡泡玛特营收乐观,新品将发布
新浪财经· 2025-08-20 15:40
LABUBU IP战略与新品发布 - LABUBU新品发布策略克制 未过度消耗该IP价值 现有需求大且未来价值大 [1] - 本周将发布LABUBU迷你版新品 有望成为爆款产品 [1] - 单一IP占比大并非不健康 更多原创IP能证明平台健康度 [1] 财务表现与营收数据 - THE MONSTERS系列(含LABUBU)营收达48.1亿元 占总营收比例34.7% [1] - 公司原预期2025年营收200亿元 现认为达到300亿元也轻松 [1] - 管理层更关注业绩健康度而非单纯营收规模 [1] 市场表现与估值 - 泡泡玛特港股股价涨近6% 股价逼近300港元 [1] - 公司市值逼近4000亿港元 创历史新高纪录 [1]
预售新品被炒到1688元,泡泡玛特:会克制开发LABUBU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14:35
泡泡玛特股价与业绩表现 - 公司股价首次突破300港元,涨幅超11%,市值达4209亿港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 [2] -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 [2] - 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超2024全年水平 [3] LABUBU IP表现与战略 - Mini版LABUBU即将发布,拓展使用场景 [4][5] - THE MONSTERS系列营收48.1亿元,同比增长668.0%,占总营收34.7% [7] - 公司采取克制开发策略,不过度消耗IP价值 [5][7] - 国内门店扩张谨慎,预计全年净增长不超过10家 [7] 新品发布与市场反应 - 推出星星人、周深联名款等多款新品 [8] - 周深联名隐藏款原价129元,二手市场炒至1688元 [12] - 新款星星人定价79元,二手价格过百元 [14] 新锐IP发展 - HIRONO小野品牌首店助力IP实现营收7.3亿元,同比增长197.0% [15] - 星星人成为成长最快新锐IP之一,实现营收3.9亿元 [15] - 公司强调IP多元化发展,不单一依赖某个IP [16]
泡泡玛特半年报:前八大IP系列中五个半年营收超去年全年
中国能源网· 2025-08-20 12: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8.8亿元 同比增长204.4% [1] -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 同比增长362.8% 超出公司盈利预测指引 [1] - 毛利率70.3% 较去年同期提升6.3个百分点 [1] - 经调整净利润率33.9% 较去年同期提升11.6个百分点 [1] 产品线表现 - The Monsters系列营收48.1亿元 占总营收超30% 同比增长668% [1] - 毛绒品类营收61.4亿元 首次超越手办品类 同比增长1276.2% [1] - 五大IP系列营收均突破10亿元 其中五个主要IP上半年营收超过去年全年 [3] IP组合分析 - Molly系列营收13.6亿元 同比增长73.5% 保持稳定上升趋势 [3] - Dimoo系列营收13.6亿元 业绩贡献稳健 [3] - Crybaby系列营收12.18亿元 同比增长248.7% [3] - Skullpanda系列营收12.2亿元 同比增长112.4% [3] - 2024年下半年新推星星人IP上半年营收近4亿元 [3] 区域市场表现 - 美洲地区营收22.65亿元 同比增长1142.3% [1] - 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4.78亿元 同比增长729.2% [1]
泡泡玛特市值突破4000亿港元,本周将推Mini版LABUBU
第一财经· 2025-08-20 12:12
股价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涨超8%,首次突破300港元,市值突破4000亿港元 [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益138.76亿元,同比增长204.4% [4][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 [4][5] - 毛绒产品收入61.39亿元,同比增长1276.2%,占收入44.2% [6] - THE MONSTERS(含LABUBU)营收48.1亿元,占比34.7% [6] - MOLLY、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营收均突破10亿元 [6] 产能与产品 - 毛绒玩具月产能达3000万只,为去年同期十倍以上 [4] - 即将发布Mini版LABUBU,拓展使用场景 [3] 管理层观点 - 创始人王宁表示不担心单一IP占比过高问题 [3] - 2025年营收目标200亿,预计可轻松达到300亿 [3] - 强调业绩增长与公司健康度并重 [3] 国际化布局 - 未来将聚焦中东、南亚、中南美及俄罗斯市场 [8] - 推进巴黎、悉尼、米兰、纽约等核心城市旗舰店布局 [8] - 目前海外门店140家,预计年底超200家 [8] - 2025上半年亚太营收28.5亿元(+257.8%),美洲22.6亿元(+1142.3%),欧洲及其他4.8亿元(+729.2%) [8]
王宁:泡泡玛特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业绩
新浪科技· 2025-08-20 11:37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 [1] -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 [1] - 创始人预计全年营收目标从200亿元上调至300亿元 [1] IP发展 - Labubu已成为世界级IP [1] - 即将发布mini版Labubu,预计成为超级爆款 [1] 管理层评价 - 创始人称上半年业绩为有史以来最好,包含努力成果和意外惊喜 [1]
炸翻天!营收半年超百亿!LABUBU带动泡泡玛特业绩狂飙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22:56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 [2] - 毛绒产品营收首次超越手办,达61.4亿元(占比44.2%),同比增长1276.2%;手办营收51.8亿元(占比37.3%),同比增长94.8% [7] IP运营成果 - THE MONSTERS(含LABUBU)营收48.1亿元,同比增长668%,占总营收34.7% [3][6][7] - 五大IP营收均超10亿元:MOLLY(13.6亿/+73.5%)、SKULLPANDA(12.2亿/+112.4%)、CRYBABY(12.2亿/+248.7%)、DIMOO(11.1亿/+192.5%)[6][7] - 13个IP营收破亿元,包括HIRONO(7.28亿)、HACIPUPU(3.32亿)等 [6][7] 区域市场发展 - 中国区营收82.8亿元(占比59.7%),同比增长135.2% [11] - 亚太区营收28.5亿元(占比20.6%),同比增长257.8% [11] - 美洲区营收22.6亿元(占比16.3%),同比增长1142.3%,美国门店增至41家 [11] - 欧洲区营收4.78亿元(占比3.4%),同比增长729.2%,门店增至18家 [11] 全球扩张进展 - 全球门店总数达571家,覆盖18个国家,上半年新增40家线下门店及105台机器人商店 [11] - 官网覆盖37个国家,其中34国同步上线自研App [11] - 启动全球组织架构升级,首次设立四大区域总部 [10] 市场评价与战略 -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LABUBU有望成为全球超级IP,第二、第三梯队IP放量可期 [8] - 公司强调IP运营与创意设计是核心发展动力,将持续探索IP价值延展 [7][12]
泡泡玛特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近4倍 五大IP收入均破1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9:35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 [1] -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 调整后净利润率33.9%较去年同期提升11.6个百分点 [1] - 毛利率70.3%较去年同期提升6.3个百分点 营收和净利水平均超去年全年 [1]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区域营收82.8亿元同比增长135.2% 亚太区域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257.8% [2] - 美洲区域营收22.6亿元同比增长1142.3% 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4.8亿元同比增长729.2% [2] - 中国市场线下门店净增12家达443家 线下营收50.8亿元同比增长117.1% [2] - 美洲市场净增线下门店19家达41家 欧洲市场净增4家达18家 亚太市场净增5家达69家 [3] 渠道发展 - 线上渠道营收29.4亿元同比增长212.2% 线下门店全球总数达571家新增40家 [2] - 机器人商店新增105台 官网覆盖37个国家和地区 34个地区上线自研APP [2][3] - 美洲线上渠道营收13.3亿元同比增长1977.4% 欧洲线上渠道营收1.6亿元同比增长1358.7% [3] - 亚太线上渠道营收10.7亿元同比增长546.7% [3] 会员运营 - 中国内地累计注册会员5912万人较去年底新增1304万人 会员贡献销售占比91.2% [3] - 会员复购率50.8% [3] 产品与IP运营 - THE MONSTERS系列营收48.1亿元占比34.7% MOLLY等四大IP营收均突破10亿元 [4] - 十三大艺术家IP收入破亿元 毛绒品类营收61.4亿元同比增长1276.2%占比44.2% [4] - 手办品类营收51.8亿元同比增长94.8%占比37.3% MEGA系列营收10.1亿元同比增长71.8% [4] - 衍生品及其他营收15.5亿元同比增长78.9% [4] 战略推进 - 全球组织架构全面升级 设立四大区域总部 进驻英国剑桥等全球知名地标 [2][3] - 国际化战略深化 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对毛利和溢利产生积极影响 [1][2] - 亚太市场深化旅游零售策略 布局全球知名旅游目的地及机场 [3]
大赚特赚,泡泡玛特半年收益超过去年全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8:34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4.4% [1] -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62.8% [1] - 半年营收及净利润均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1] 区域业绩 - 中国区营收82.8亿元 同比增长135.2% [1] - 亚太区营收28.5亿元 同比增长257.8% [1] - 美洲区营收22.6亿元 同比增长1142.3% [1] - 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4.8亿元 同比增长729.2% [1] 业务结构 - 中国市场线下门店净增12家至443家 线下营收50.8亿元 同比增长117.1% [2] - 线上渠道营收29.4亿元 同比增长212.2% [2] - 抖音内容电商营收5.6亿元 同比增长168.6% [2] IP运营表现 - THE MONSTERS系列营收48.1亿元 同比增长668.0% 占比34.7% [2] - MOLLY/SKULLPANDA/CRYBABY/DIMOO四大IP营收均突破10亿元 [2] - 毛绒品类营收61.4亿元 收入占比首次超过手办品类 [2] 新IP发展 - HIRONO小野品牌实现营收7.3亿元 同比增长197.0% [2] - 星星人成为成长最快新锐IP之一 实现营收3.9亿元 [2] 全球化布局 - 全球组织架构升级 首次设立四大区域总部 [1] - 在英国剑桥/印尼巴厘岛等地标位置开设首家门店 [1] - 截至6月30日在全球18个国家开设571家门店 新增40家线下门店及105台机器人商店 [1]
复盘Labubu发展历程,如何看待爆品IP的“运”与“势”?
2025-08-11 22:06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潮流玩具(潮玩)及IP衍生品行业 - 公司:泡泡玛特(Pop Mart),主营IP开发、盲盒销售及衍生品运营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IP形象与定位** - 拉布布(Labubu)IP由艺术家龙嘉生创作,灵感源于香港与欧洲文化碰撞,形象从初期凶猛演变为萌化圆润,兼具暗黑纯真与反叛特质[2] - 差异化定位:区别于传统可爱IP(如Hello Kitty),更贴合当代年轻人情绪表达[2] **2 产品发展关键节点** - **破圈产品**:2023年9月推出心动马卡龙毛绒挂件(盲盒形式+社交属性),实现从手办到大众消费的跨越[3] - **后续系列**:2024年7月2.0版本“作作派对”、2025年4月3.0版本“前方高能”及联名款(如可口可乐)持续丰富产品线[3] - **明星效应**:2024年4月泰国明星Lisa社交平台曝光,推动全球热度,类比暴力熊、Cos的明星带货路径[4] **3 市场表现与供需策略** - **供不应求**:公司采用“七分饱”供应策略,实际需求远超预期,新品常迅速售罄[8] - **二手溢价**:3.0版本隐藏款初始价99元,二手价一度飙升至3500-4000元(溢价超35倍),普通款亦有溢价[8][9] - **调控措施**:通过预售(2025年4月释放几百万体量)抑制黄牛,将溢价控制在10倍左右[10] **4 品牌价值提升** - **拍卖市场**:2025年6月永乐拍卖会,拉布布以108万元和82万元成交,强化艺术品属性[7][10] - **全球化推广**:获蕾哈娜、贝克汉姆等国际明星自发带货,成为全球潮流象征[6] **5 IP多元化与生态扩展** - **子品牌与故事线**:如大娃吉某某、乐园限定粉色Mococo,角色间构建朋友/情侣关系增强互动性[5] - **内容衍生**:计划推出短片、电影、主题乐园及音乐(如星星人主题曲),对标迪士尼生态[13] **6 其他IP表现** - **老牌IP**:Molly多版本(宇航员、宫廷风等)持续迭代[14] - **新兴IP**:Crybaby 2024年收入11.65亿元,星星人通过主题曲和乐园活动快速崛起[14] **7 市场拓展空间** - **国内潜力**:2024年会员4600万(目标客群2亿),二线以下城市渗透率低[17] - **海外布局**:全球150家门店+200机器人商店,美国为主,南美、中东待开发[16] **8 未来战略** - **产品创新**:2025年下半年推新IP系列、衍生品(如饰品)及设计师合作[19] - **商业模式**:借鉴迪士尼工业化路径,构建“潮玩+娱乐”综合生态[18] --- 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 **供应链策略**:“七分饱”供应虽维持热度,但实际供应量不足七成[8] - **社交媒体作用**:小红书、抖音话题讨论助推身份象征属性[7] - **隐藏款设计**:稀缺性设计(如3.0隐藏款)直接拉动二手市场狂热[9]